張楚楚
江蘇南京地鐵上演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手里拿著一張紙條,上面詳細標注著換乘路線。一旁的乘客將其發(fā)到網(wǎng)上后,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點贊。據(jù)介紹,這張紙條是地鐵南京南站推出的“信鴿服務”,服務區(qū)設置在地鐵入站口并且有顯眼的引導標志。工作人員在了解問路乘客的需求后,將換乘方式寫在紙條上,詳細標注哪一站換乘,哪一站到達終點。
在數(shù)字化、智能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雖然智能手機、電子地圖等工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對于一些不太擅長使用這些工具的老年人來說,出行可謂步履維艱?!靶砒澐铡苯鉀Q了這樣的問題。依靠傳統(tǒng)樸素的方式,用一張小小的紙條為人指明方向,看似不那么“高大上”,但卻簡單又高效。
這項便民服務幫助的不只有老年人,還有外地的游客。當下,出門游玩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城市雖然名聲在外,但游客來了以后,其實并不知道該去哪里玩性價比最高、交通最方便。而“信鴿服務”的推出,則幫助游客迅速優(yōu)化自己的出游攻略,提升游玩的品質(zhì),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福音。
在南京,這樣的暖心服務還有很多。比如,地鐵站內(nèi)的“彩虹便民條”、公交車上的無障礙踏板……一張張充滿溫度的小紙片、一個個暖心的服務,不斷地傳遞著南京這座城市的溫度。
除了南京,杭州、西安、合肥等地也推出了類似的便民服務。這些舉措的推出,不僅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務質(zhì)量,也增強了城市的溫度和人文關懷。在出行這件“小事”上用心、用情、用力,既樹立了城市形象,又打造了城市名片,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出行越來越依靠導航“黑科技”的當下,一張小小的紙條折射出的是人文的關懷。在未來,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這樣暖心的服務舉措,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平等、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選自“紅網(wǎng)”2024年5月7日,有刪改)
胡潤澤:這則社評指出,在迅猛發(fā)展的數(shù)字時代,更應該重視人文關懷。一張小小的紙條,雖無電子技術之光鮮,卻折射出深厚的人文情懷?!靶砒澐铡钡扰呐e措,對老年人、外地游客都非常友好,對游客和市民的出行體驗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彰顯出城市的人文關懷。
師:是啊,這篇文章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語言流暢,結(jié)尾呼吁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暖心服務舉措,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平等、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這一觀點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建設性。數(shù)字時代的技術創(chuàng)新,最終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地幸福生活,在數(shù)字化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要創(chuàng)新,更要守正。最后,我們來欣賞一下胡淑萌同學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