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人員密集型場所,保護學生安全是學校發(fā)展和建設的第一要務。當下,校園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校園暴力、飲食及校舍安全、依法治教、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等方面。如何構建校園安全防范長效機制,確保安全工作始終沿著科學、規(guī)范、長效、良性的機制發(fā)展?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學校安全工作的實踐,淺談一些做法。
一、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制定落實周密的防范措施
筆者所在的學校,每周都要組織總務處、教導處、政教處組成聯合校園安全隱患排查組,對校園內的教學設施、實驗器材、電路、消防設施、師生宿舍等全方位排查,發(fā)現問題立即整改,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遇到極端惡劣天氣,學校第一時間啟動安全預警機制,相關人員第一時間到位,24小時值守。例如,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學校坡道多,食堂及校園周邊圍墻面臨著被沖垮的危險。險情就是命令,學校組織十七名男性青壯年教師冒雨堆沙袋,支起加固架,奮戰(zhàn)十幾個小時,確保了校舍安全。校園安全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構建了全方位的校園安全管理網絡。
安全制度不僅僅是寫在紙上、釘在墻上、裝進盒里,更主要的是重在落實、責任到人,強化安全工作的動態(tài)管理。學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循誰組織誰負責、誰上課誰負責原則,實行一崗雙責。校園安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呈現出復雜多變性,這就需要學校負責人必須靜下心來全面系統制定學校安全預案,讓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成為安全工作主體責任人。小到課間活動、升旗儀式,大到運動會、文藝匯演,只要是活動就要有預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實行無縫銜接,每天值班人員都要不間斷地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對玩忽職守者實行考核一票否決,造成嚴重后果者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增強安全工作的前瞻性
構建校園安全防范長效機制最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日常實施。學??沙浞掷梦⑿殴娞?、班級群、宣傳報欄、主題班會等多種有效途徑進行安全教育。班主任作為校園安全工作的排頭兵,更應具備“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的能力,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處理;學校領導要增強安全工作的前瞻性,未雨綢繆,加強預判,絕不亡羊補牢。
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自我控制意識比較薄弱,安全工作要天天講、時時講,不同節(jié)假日的安全提醒更不可少。例如,清明節(jié)時教育學生文明祭祀,勸告家長以鮮花祭祀,以免發(fā)生火災事故;春節(jié)的安全教育內容是安全燃放鞭炮、煙花;秋冬季節(jié),草木干枯,要教育學生不要在小區(qū)玩火、燒樹葉和花草,不要在陌生水域逗留玩耍;暑期前主要開展防溺水教育。平常要教育學生不玩帶尖、帶刃的工具,不將火柴、打火機等帶入校園。對教室里的教學一體機、飲水機、空調等電器,實行班主任負責制,嚴禁學生私自打開電器,每天做到人走關閉總電源。
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陽光學習
現如今學校都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筆者所在學校建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學校經常開展“心理沙龍”“知心在線”等心理健康講座,不同學段的講座內容各不相同,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及時記錄在案,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把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
與此同時,學校每周設置一節(jié)心理健康課,每學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加上日常觀察,對那些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輔導,并結合家庭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每個學生都能陽光成長。
四、引導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呵護生命
受手機游戲或網絡游戲影響,有些學生網癮較大,給教育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和阻力。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一定要加強法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懂得愛護自己和愛護他人。每個人的生命都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只有法治意識增強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日常教學中,筆者所在學校會定期邀請轄區(qū)內派出所、檢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員到校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普法人員結合學生實際,選擇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通過持續(xù)努力,學校近年未發(fā)生一起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總之,構建校園安全防范長效機制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學校要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增強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合力,打造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平安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