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郊區(qū)的賽馬場里人聲鼎沸。每周一次的馬術表演開始了。
馬是布基納法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從該國的國徽就可看出——兩匹白色牡馬支撐著印有國旗的盾牌。20歲的萊昂內爾·塔塞姆貝多說:“馬是我們國家的象征?!痹谕呒佣殴诺牟糠纸謪^(qū),經(jīng)常能看到騎在馬背上的人。
傳說中,達貢巴王國的葉南加公主是布基納法索莫西人的祖先。美麗且驍勇善戰(zhàn)的葉南加在離家途中遇險,她的馬助她脫困,然后將她帶到獵人里亞萊面前。兩人一見傾心。后來,他們給兒子取名“韋德拉奧戈”(意為牡馬),以紀念兩人的相遇。如今,莫西族是布基納法索人口最多的民族。
30歲的喬伊·塔普索巴說:“馬幫助了我們的祖先,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彼麖木艢q開始騎馬,經(jīng)常參加馬術比賽?!榜R是高貴而強大的。”馬術表演的組織者馬迪·德爾梅說,“馬不僅僅是一種動物,我們還視其為祖父。”
近年來,這個西非國家的安全局勢惡化,進口馬匹變得困難,馬飼料(小米和玉米)的價格飛漲,匯聚西非各國騎手的國際馬術節(jié)也一再延期。
年近五旬的騎手阿卜杜拉·桑加勒說,由于暴力事件頻發(fā),他不再帶著馬去鄉(xiāng)下參加表演了。從前,他們常去給村民表演馬術。桑加勒回憶道:“我們通常一走就是五六十公里。到了地方,我們帶的馬都能吃到小米,得到很好的照料?!爆F(xiàn)在,不僅喂馬的糧食少了,馴馬人的工作也少了。
不過,在這個塵土飛揚的賽馬場里,數(shù)十名年輕人決定守護并發(fā)揚布基納法索的馬文化,繼續(xù)訓練、照顧馬匹。他們每天堅持帶著馬從早上太陽升起之前開始訓練,悉心給馬喂食喂水。大家都希望布基納法索的馬術產業(yè)能夠正式化,希望能有更多的騎手參加國際比賽。但他們也知道,想實現(xiàn)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讓我們一步一步來吧。先做好現(xiàn)在能做的事。”德爾梅說,“快!比賽的時間到了!”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