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云娟
新一屆學生入學,我接手初一年級美術課時,小雯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課堂上每每我提出問題,她都會積極舉手、踴躍發(fā)言。再對照班級名冊上她排名女生2號的學號,不難推測小升初時她的成績應該名列前茅,所以我很自然地把她歸入了優(yōu)秀學生的行列。
然而一個多月后,她在課堂中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上課時,我要兼顧全體學生,不能總讓一個人回答問題。而發(fā)現(xiàn)我不再叫她回答后,她就不再認真聽講,要么找旁邊的同學說話,要么不斷插嘴,要么低頭不知在擺弄什么。當堂作業(yè)時間里,當學生們投入繪畫創(chuàng)作中,課堂安靜下來時,我同樣發(fā)現(xiàn)小雯不能安靜地繪畫。她經(jīng)常是草草地描繪幾筆后就開始東張西望,并且總是試圖用借橡皮、卷筆刀等方式和周圍的同學說話。有一次,我巡回指導走到她身邊時,竟然發(fā)現(xiàn)她正把美術作業(yè)紙撕下來,揉成一個個紙團塞進嘴里。我大吃一驚,立即制止了她的行為。她并不反抗,聽從后就趴在了課桌上,頭一直深深地埋進臂彎里。
課后我及時和班主任反映,才進一步了解到她的情況:小雯天資聰穎,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但她五年級時,父母離異了,她也慢慢變得躁動。她總希望別人優(yōu)先關注她,有時會用各種方式吸引父母親人和老師同學的注意。老師多次開導、勸解她,但沒有效果。漸漸地,她這樣的負面情緒升級成較為明顯的自殘行為,比如吞食手邊的紙張等物品,甚至她曾因為吞食洗手液而被送入醫(yī)院。幸好目前家長已對此重視起來,小雯正在積極治療中。班主任介紹完她的情況,還不住地感慨:“她是班上考進來的好學生呢!發(fā)生問題后,我找她談話,她都會聽,可是過一會兒她就控制不住自己?!蔽衣牶笸瑯舆駠u不已,但我自覺只是一個美術老師,一周只有一節(jié)課,相對來說和學生接觸很少,除了課堂上多關注一點,好像也無法再為她提供什么幫助了。
事情轉(zhuǎn)變的契機來得有點突然。學校由于即將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開展了器樂海選。因為海選地點就在美術教室隔壁的音樂教室,偶然經(jīng)過時,我看見了擠在人群中的小雯。那天她穿了一條白紗裙,抱著薩克斯站在窗前,低垂著頭,明明處在喧鬧的人群中,卻有幾分離群小鳥的孤寂感。我忍不住用手機捕捉下這一瞬間,然后走上前對她說:“真沒想到你還會吹薩克斯,真是多才多藝!”聽到贊美,她的眼神一下子亮了。我給她看剛拍下的照片,然后說:“不好意思,沒經(jīng)你的同意,剛才忍不住拍了一張照片。小雯,老師可以用這張照片作為參考,把你畫下來嗎?如果你介意,我馬上把照片刪除?!彼郎愡^來看了看,臉上露出歡喜的神色,連連點頭:“可以的,老師您畫我吧?!毕肓讼?,她又問我:“畫好后,可以給我看看嗎?”我說:“當然!繪畫期間你隨時都可以過來看?!?/p>
小雯的畫像進展緩慢,因為我平時工作很忙,除了上課、備課、批作業(yè),還有社團活動、課后延時服務等,所以,我只能忙里偷閑,利用課余時間畫幾筆。也因此,小雯從最初在美術教室門口偷偷探進腦袋瞧幾眼,到漸漸成了經(jīng)常出入的??停凰龑ξ乙矎淖畛醯挠悬c局促、緊張,變得越來越熟悉、親近。其實,我們的交流并不多,可能是我安靜繪畫的狀態(tài)影響了她,也可能是她從我認真為她繪畫肖像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老師對她的關注和重視。觀畫時的小雯安靜乖巧,不復平時的躁動、張揚。美術教室獨立又包容的氛圍,讓她對我有了一定的信任。她有時會發(fā)表一下對畫面的想法,有時也會說一說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和煩惱。我大部分時候只是耐心傾聽,有時安慰、鼓勵或贊美,從不主動詢問。我始終記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美術老師。還記得當年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美術教師企圖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結(jié)果導致了二次傷害。尹少淳教授曾專門撰文建議,非專業(yè)人員不要輕易實踐,因為美術療愈涉及許多心理學甚至醫(yī)學專業(yè)知識,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勝任的。
不過,在我的課堂上,小雯有了顯著的變化,從原來的坐立難安、咋咋呼呼變成了認真聽講,有時甚至是目不轉(zhuǎn)晴地追隨我的身影。不得不說,這讓我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而這種情緒無疑具有感染力。慢慢地,在我的表揚和鼓勵下,小雯當堂作業(yè)時也能沉下心來認真繪畫了。每當獲得我和同學們的認同與肯定時,我都能從她臉上看到洋溢著的自信和快樂。當小雯專注地投入學習時,她身上原有的那些優(yōu)點就迅速顯現(xiàn)了出來。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時有她,小組活動分享交流時有她,優(yōu)秀作業(yè)評比展示時也有她。當我再次和小雯的班主任交流時,她也欣喜地告訴我,在心理醫(yī)生以及老師和學校的多方努力下,小雯近期進步明顯,其他學科的課堂表現(xiàn)也很好。特別是在剛剛結(jié)束的期中考試中,數(shù)學試卷因為有難度,很多學生成績都不理想,小雯卻考了99分的好成績。
小雯之前由于家庭變故,性情發(fā)生了急劇變化,缺乏安全感,情緒比較焦慮。課堂上老師若沒有讓她回答問題或表揚她,她就會表現(xiàn)出氣憤或沮喪等情緒,甚至出現(xiàn)吞食紙團等具有自殘傾向的行為。這種極端行為都是其內(nèi)心沖突的外在表現(xiàn),最終指向的其實是對他人關注、關愛的渴望。小雯一系列的轉(zhuǎn)變主要有醫(yī)生、藥物的治療作用,還有家人、老師、同學等的關愛所發(fā)揮的團體治療效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美術老師,能給予的實質(zhì)性幫助很少,但我可以以繪畫為媒介,搭建起和孩子溝通的橋梁,立足于兒童的獨立精神與人格,幫助孩子構建釋放情緒的表達方式,起到打破防御、消除戒備、建立信任、宣泄情緒、緩解焦慮、澄清想法的作用,以此幫助孩子排解煩躁心理、疏導不良情緒。同時,我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肯定和贊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這樣的合力堅持、有效配合,可以讓孩子平穩(wěn)度過病情反復期。在小雯安靜觀看、默默陪伴我畫畫的過程中,我感覺藝術是純粹的,不用考慮比賽,不用考慮拿獎,不用考慮展覽,我們只是用藝術慰藉心靈。
每一個學生都是大千世界獨一無二的個體,孩子的一切表現(xiàn)都是表征,是現(xiàn)象,而非病癥。也許在某一段時期,孩子會因為某些原因,表現(xiàn)出一些與眾不同、與周圍環(huán)境氛圍格格不入的言行,但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問題更集中、更直白、更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世上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們的責任不是去比較這些“樹葉”的大小輕重,或是去分辨?zhèn)€別樹葉的黃綠肥瘦,而是盡心盡責,讓每一片樹葉都生機盎然、蔥蔥郁郁。
那天課上,小雯精彩的作品再次贏得了我和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下課后,小雯歡欣雀躍地跟我去看即將完成的人像作品。深色的背景烘托下,畫面中穿白紗裙的女孩自帶光芒,就像閃亮的星星一樣吸引人的目光。
我和小雯一起站在畫前,共同欣賞藝術的美,安靜感受藝術的力量。我對她說:“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只要努力,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毙■┪⑿χc點頭。
這是一次特別的、不單純流于技法傳授的美育活動,這是一幅我們彼此成全、共同描繪的生命畫卷。誠如葉瀾教授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zhì)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項事業(yè)?!苯逃谋举|(zhì),是找到一個人內(nèi)心想要成為的樣子,然后陪伴并幫助他成為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