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爾菲專家會商法(Delphi method)是一種基于專家對某些問題做出獨立評價的系統(tǒng)的、互動的定性研究方法。該方法具有函詢和信息反饋、獨立性、時間空間自由性、分析指標可控性和權威性等優(yōu)點,近年來在臨床研究方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優(yōu)化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從德爾菲法概念入手,重點介紹德爾菲法的實施步驟、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指標計算方法和應用示例,以期為臨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應用德爾菲專家會商法開展臨床研究的定性分析提供參考。
關鍵詞 德爾菲法 定性研究 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期望值
中圖分類號:R-3; G31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07-0041-04
引用本文 高深甚, 王瑞平. 德爾菲專家會商法在定性研究中的應用[J]. 上海醫(yī)藥, 2024, 45(7): 41-44; 70.
基金項目:上海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衛(wèi)生行業(yè)臨床研究專項(202240371);上海申康醫(yī)院發(fā)展中心第二輪促進市級醫(yī)院臨床技能與臨床創(chuàng)新三年行動計劃——研究型醫(yī)師創(chuàng)新轉化能力培訓項目(SHDC2022CRS053);上海市皮膚病醫(yī)院引進人才科研基金項目(2021KYQD01);上海人才發(fā)展基金資助項目(2021SHRCFZ01);上海市醫(yī)院協(xié)會醫(yī)院管理研究基金項目(X2022117)
Application of the Delphi expert conferencing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GAO Shenshen1, WANG Ruiping2
(1. Shanghai Clinical Research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Shanghai Shenkang Hospital Development Center, Shanghai 200041, China; 2. Clinical Research Innovation Center, Shanghai Skin Disease Hospital, Shanghai 200443, China)
ABSTRACT Delphi expert conferencing method (Delphi method) is a systematic and interactiv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certain issues by experts.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rrespondence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independence, time and space freedom, controllability of analysis indexes and authorit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tocols and optimiz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Delphi method, and focuses on its implementation step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pecific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ers and researchers to apply Delphi method to carry out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research.
KEY WORDS Delphi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expected value of indicators
德爾菲專家會商法,簡稱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種基于專家對某些問題做出獨立評價的系統(tǒng)的、互動的定性研究方法。它在廣泛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多輪的信息反饋與交流,使意見逐步趨于一致,最終得到比較一致且可靠性較好的結論或方案。德爾菲法具有函詢、信息互動反饋、獨立性、時間空間自由性、分析指標可控性和權威性等優(yōu)點,近年來在臨床研究方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優(yōu)化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德爾菲法常用于單維度指標篩選評價,如“銀屑病臨床研究中醫(y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和優(yōu)選”“多耐藥結核病診斷治療管理評價體系指標篩選”等;或常用于多維度指標綜合評價,如“某省衛(wèi)生城市建設指標篩選綜合評價”“帶狀皰疹病人臨床護理效果的綜合評價”等。本文介紹德爾菲法的實施步驟、評價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并以“基于德爾菲專家會商法制定臨床研究培訓課程核心內容研究”為例介紹德爾菲法的具體應用方法,以期為臨床研究人員應用德爾菲法開展定性研究提供參考。
1 德爾菲法的定義
德爾菲法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于1946年由美國蘭德公司創(chuàng)始實行,是一種反饋匿名函詢法,其流程是在對所要預測的問題征得專家的意見之后,進行整理、歸納、統(tǒng)計,再匿名反饋給各專家,再次征求意見,再集中,再反饋,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見。因此,德爾菲法的本質是在廣泛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多輪的信息反饋與交流,使意見逐步趨于一致,最終得到比較一致且可靠性較好的結論或方案。德爾菲法在醫(yī)學中的應用,最早開始于對護理工作的研究,并且在使用過程中顯示了它的優(yōu)越性和適用性,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青睞。近年來,德爾菲法在臨床研究方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優(yōu)化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它具有函詢、信息互動反饋、獨立性、時間空間自由性、分析指標可控性和權威性等優(yōu)點,常用于單維度指標的篩選評價或多維度指標的綜合評價。
2 德爾菲法的實施步驟
德爾菲法的實施是在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征得專家的匿名反饋意見之后,進行整理、歸納和統(tǒng)計,再匿名反饋給各專家,再次征求意見,再集中統(tǒng)計和反饋,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見[1]。德爾菲法的實施應用一般至少包括6個步驟:
第一步,前期準備工作。課題組應根據(jù)研究目標成立德爾菲法實施協(xié)調分析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包括組長1人,組織協(xié)調專員1~2人,數(shù)據(jù)采集和分析專員1~2人。開展德爾菲法定性研究前,協(xié)調分析小組應至少召開一次全員會議,明確任務分工,同時負責制定項目征詢專家的遴選標準和后期的具體專家招募工作,一般邀請15人左右即可。此外,協(xié)調分析小組還應根據(jù)研究目的查閱文獻,制定現(xiàn)場征詢表,并按照邀請專家的數(shù)量,將征詢表打印好備用。
第二步,開展第一輪專家咨詢。德爾菲法協(xié)調分析小組在組長統(tǒng)一指揮下,將前期打印好的征詢表和參考資料(德爾菲法簡介、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信息等)逐份整理并做好標記,裝入信封或做成壓縮文件,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方式的發(fā)送出去。如果通過信件郵寄,建議采取掛號信或特快專遞等方式寄送,這樣可查詢信件的實時狀態(tài),以防丟失。如果采用電子郵件發(fā)送,應收集各位專家的電子郵箱,整理好后統(tǒng)一發(fā)送出去。須注意的是,無論是郵寄或發(fā)送電子郵件,發(fā)出后務必均向各位專家確認是否收到,并告知返回征詢意見表的截止日期,以免影響研究進度的開展,同時還能借此提高專家的應答率,改善專家積極系數(shù)(expert active coefficient, EAC)。
第三步:分析第一輪專家咨詢結果。根據(jù)前期約定的截止日期,收齊并整理好各位專家返回的咨詢表。建立Excel(電子表格)數(shù)據(jù)庫,將各位專家的評分信息錄入Excel數(shù)據(jù)庫,根據(jù)德爾菲法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各項指標并將主要分析結果通過PPT(演示文稿)進行展示。在此基礎上,參考第一輪專家意見,可對評價指標系統(tǒng)進行適當?shù)恼{整,制定第二輪專家咨詢表備用。
第四步:開展第二輪專家咨詢。德爾菲法協(xié)調分析小組在組長統(tǒng)一指揮下,將修訂好的第二輪征詢表、第一輪專家評分的整體分析結果(PPT展示)逐份整理并做好標記,裝入信封或做成壓縮文件,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出去。同樣應注意的是,無論是郵寄或發(fā)送電子郵件,發(fā)出后均需向各位專家確認是否收到,并務必在此告知本輪次返回征詢意見表的截止日期,以免影響研究進度的開展。
第五步:分析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收齊并整理第二輪各位專家返回的咨詢表。建立Excel數(shù)據(jù)庫,將各位專家的評分信息錄入Excel數(shù)據(jù)庫,根據(jù)德爾菲法評價指標體系,再次計算各項指標并將主要分析結果通過PPT進行展示。根據(jù)事先設定的評估輪次,或評價指標中的協(xié)調系統(tǒng)來決定是不是終止德爾菲法專家意見征詢。如果還需要繼續(xù)開展,重復執(zhí)行第四步和第五步即可。
第六步:完成分析報告。經最后一輪次的德爾菲法專家征詢意見表內容進行整理,篩選出主要指標,得到目標結果,或將分指標體系進行合并(常用矩陣法、權重法等)。
3 德爾菲法評價指標體系
德爾菲法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是基于德爾菲法有一套完整的指標評價體系。德爾菲法指標評價體系一共包括9個指標,分別從數(shù)據(jù)采集的代表性、權威性;數(shù)據(jù)分析的綜合性、可靠性、變異度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保證了研究所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EAC:即咨詢表的有效回收率,反映了專家對該項工作的支持程度,積極系數(shù)越大表明專家對該工作越支持,咨詢結果越可靠。EAC的計算公式為:EAC=咨詢表回收份數(shù)/咨詢表發(fā)放份數(shù)×100%。EAC的最低標準為50%,當EAC<50%時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將被質疑;當EAC>70%時,表明德爾菲法應用較好,結果可行。實際執(zhí)行時,研究者通過與專家積極溝通,往往可以使EAC達到100%。
專家權威系數(shù)(Cr):反映專家的權威程度,一般由2個因素構成。如表1所示,Cr包括專家對指標做出判斷依據(jù)(Ca)和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Cs),其計算公式為Cr=(Ca+Cs)/2[2]。在實際操作時,研究者可以計算每一個問題條目的Cr,也可以整體上給出一份征詢意見表的整體Cr。如果采用第一種方法,協(xié)調分析小組后續(xù)需要將每一個問題條目的Cr進行匯總,通過計算平均值或中位數(shù)來得到同一個專家對整體條目的Cr,或不同專家對同一個問題的Cr。如果采用第二種方法,協(xié)調分析小組同樣可以通過計算平均值或中位數(shù)來評價邀請的所有專家對征詢意見表的整體評價權威性情況。
評分平均值(M):n個對象對某指標評分的算術平均值,反映專家對該指標的整體評分情況。M越大,說明該指標越重要。專家評分標準可參考表2中評價等級和量化值,或自行制定評分標準。M的計算公式:Mj=(J1+J2+J3+……+Jn)/n。其中,Mj:j指標的算術平均值;Jn:第n個對象對j指標的評分。
評分加權平均值(Mw):是將n個對象的Cr作為權重對某指標評分的算術平均值進行加權處理。指標要素Mw越大,該指標的相對重要性越高。Mw的計算公式為:Mwj=(Cr1J1+Cr2J2+……+CrnJn)/n。其中,Jn:第n個對象對j指標的評分;Crn:第n個對象對j指標的權威系數(shù)。
滿分比(K):認為某個指標很重要的專家數(shù)(即給滿分的專家數(shù))占全體評分專家的百分比。K的計算公式為:Kj=Sjx/Sjn×100%,其中Sjx:j指標給滿分的專家數(shù);Sjn:j指標評分的所有專家數(shù)。Kj取值在0~1之間,Kj值越大指標重要性越高,當Kj>50%,該指標可確定核心指標。
評分等級和(T):所有專家對某個指標評分等級的總和,反映某指標的重要性。T的計算公式為:Tj=(J1+J2+J3+……+Jn),其中Tj:j指標的評分等級和,Jn:第n個對象對j指標的評分。
變異系數(shù)(CV):所有專家對某個指標評分等級的標準差與均數(shù)之比,說明專家對該指標相對重要性認識的波動程度。CV的計算公式為:CVj=STDj/Mj。其中,STDj:j指標的評分標準差;Mj:j指標的評分均值。在進行綜合分析時,指標的CV越小,則表明專家評分的一致程度越高,一般認為當CV<0.25時,研究結果的變異性小,可靠性好。
協(xié)調系數(shù)(W):反映評分專家對所有指標評價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用以檢驗專家意見是否達成一致。W取值范圍0~1,W值越大,則表明協(xié)調程度越好。一般情況下,當W>0.50時,即為協(xié)調程度較好。W的計算公式如下:
專家W可以通過計算“W顯著性檢驗”來判定W的協(xié)調性優(yōu)劣。在SPSS軟件中,選擇“統(tǒng)計分析→非參數(shù)檢驗→K個相關樣本的檢驗→肯德爾檢驗”即可計算W值,同時給出P值,當P<0.05時,說明專家評估或預測協(xié)調性好,結果可取[3]。
指標期望值(E):根據(jù)每一個指標的Mw、T、CV和K,用“等概率原則”求出他們的E,以評價各指標相對重要性的大小。如表3所示,項目組通過邀請16名專家,應用德爾菲法篩選出臨床研究專題培訓課程核心的評分,表內數(shù)據(jù)展示的是19個培訓課程內容的“Mw”“T”“CV”和“K”等4個指標值以及依據(jù)數(shù)值大小參考“秩和檢驗”編秩原則所確定的秩次大小。在表3計算出19個培訓課程內容“Mw”“T”“CV”和“K”的秩次后,將每一個培訓課程內容的4個評估指標的秩次相加后計算其平均值,得到每一個培訓課程內容的E,然后依據(jù)E的大小進行排序,結果見表4。根據(jù)E的大小,可以得出專家綜合優(yōu)選出的前10位的臨床研究培訓課程包括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分類和統(tǒng)計分析基礎、臨床研究設計要點和規(guī)范、臨床研究選題和研究分類、臨床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集和過程管理、臨床研究科學性立項和倫理審查、病例報告表設計和編制、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質量核查和質量控制要點、臨床研究相關管理要求、科研論文撰寫要點和規(guī)范和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集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4 德爾菲法應用注意事項
應用德爾菲法開展定性研究時,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根據(jù)研究主題制定意見征詢專家的納入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邀請專家。鑒于德爾菲法的結果完全依賴于征詢專家的打分,因此意見征詢專家選擇的權威性和適合度就決定了研究結果的價值。建議研究者一定要選擇該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同時兼顧專家所來自的地區(qū)的代表性,人數(shù)以15~20人為宜。第二,在每一輪次的專家意見征詢時,研究團隊要及時和專家溝通,無論是郵寄或發(fā)送電子郵件,發(fā)送后均應向各位專家確認是否收到,并務必告知返回征詢意見表的截止日期,以免影響研究進度的開展,還可借此提高專家的應答率、應答速度、問卷回收率和EAC。第三,在制定征詢意見表的“評分標準”時,研究團隊可以參考本文中的表1和表2,也可以自行制定評分標準,但應在撰寫研究報告時,于方法學部分交代清楚評分標準的細則和依據(jù)。第四,關于如何確定德爾菲法開展的輪次及結束標準。一般有2個選擇:①事先設定好德爾菲法開展的輪次,達到設定的輪次后就可以終止研究。例如,事先設定好開展二輪次的德爾菲專家咨詢,當做好第二輪次的專家意見征詢后,無論專家意見是否統(tǒng)一,都應結束研究。②當專家意見達成一致,結果趨于穩(wěn)定時結束德爾菲專家咨詢。專家意見達成一致意見的判定標準常規(guī)用“專家W”判定,W值越大,協(xié)調程度越好。一般情況下,當W>0.50時,協(xié)調程度較好。同時,可以通過計算“W顯著性檢驗”來判定W的協(xié)調性優(yōu)劣,當P<0.05時,說明專家評估或預測協(xié)調性好,結果可取,可以結束德爾菲法專家咨詢。
參考文獻
[1] 王瑞平, 郭曉芹, 畢安華. 2010年松江區(qū)上海世博會傳染病風險評估分析[J]. 疾病監(jiān)測, 2011, 26(4): 305-309.
[2] 李仁忠, 梁明理, 陳誠, 等. 德爾菲法篩選耐多藥結核病診斷治療管理評價體系研究[J].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2, 46(4): 348-351.
[3] 程琮, 劉一志, 王如德. 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W檢驗及其SPSS實現(xiàn)[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1(7): 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