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zhuǎn)危為安?!?/p>
【成語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謝安是東晉時期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年輕時,他喜歡讀書習藝,才氣雋秀,與王羲之是好友,經(jīng)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士大夫階層中有著很高的名望,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有才干的人。但他長年隱居于東山,不愿出來做官。當時在士大夫中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么辦?”直到他四十多歲時,好友王坦之去東山面請,他才重新出來做官。
公元383年,北魏的皇帝拓跋弘派遣將領(lǐng)賀若弼率領(lǐng)大軍南下,準備進攻東晉。東晉的皇帝桓玄派謝安率領(lǐng)軍隊防御。謝安率領(lǐng)軍隊在淝水一帶設(shè)立營地,抵御北魏的進攻。北魏大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攻勢,試圖攻破東晉的防線,但謝安指揮軍隊采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成功地抵擋了北魏的進攻。北魏的將領(lǐng)賀若弼則采取了一種奇特的策略,他命令軍隊在淝水的上游建造一座大壩,將淝水的水位提高,意欲形成一股強勁的水流,沖垮東晉的防線。謝安很快發(fā)現(xiàn)了這一行動,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成功地破壞了北魏的大壩,使河水得以順暢地流出。此時,北魏的軍隊已經(jīng)精疲力竭,再也無法發(fā)起有效的進攻。
由于謝安長期在東山隱居,所以人們把他重新出來當官稱為“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