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漸新
動漫電影《間諜過家家?代號:白》國內上映?9?天,據統(tǒng)計票房達?2.41?億,與同類型的《數碼寶貝:最初的召喚》(上映?19?天,票房?1321.8?萬)及重映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9?天,票房?1.28?億)相比,可謂戰(zhàn)績驕人。
《間諜過家家?代號:白》的編劇由大河內一樓擔任,這位從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系畢業(yè)的編劇偏愛的劇本多為戰(zhàn)爭背景下的愛恨情仇,創(chuàng)作過《高達》《翼神傳說》《反叛的魯路修》等為我國動漫愛好者熟悉的作品。影片以虛構的?20?世紀正在冷戰(zhàn)的兩國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潛伏在鄰國的間諜勞埃德與鄰國身手矯健的女殺手約爾、具有讀心能力的女孩兒阿尼亞及具有特殊預見能力的狗邦德組成臨時家庭并經歷各種家庭鬧劇及特殊旅行的故事。不同于現實生活,由于動漫特性,將嚴肅議題卡通化、低幼化尤其是將派遣特務暗殺的行為美化,是觀眾在觀看時需要甄別的。
然而,首部院線片不俗的故事表現手法是值得引起注意的:由于人物設定新奇,產生諸多有趣的沖突吸引觀眾注意力,所以盡管故事談不上有妙筆,但勝在結構縝密,沒有拉胯、令人出戲的橋段,而能讓觀眾觀影后感覺良好——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本片編劇對于食物的運用具有示范價值。
作為刻畫人物的道具
塑造人物形象,是敘事類作品的重點?。比如在《間諜過家家》系列電視劇里,阿尼亞很愛吃花生,劇中有大量合理或不合理的情節(jié)強化這一細節(jié),讓觀眾在眾多動漫人物形象中記住這個愛吃花生的女孩。
同樣的人?物?構?造?方?法,《間諜?過家家?代號:白》電影也有所運用:間諜勞埃德依據資料了解到,給學生美食作業(yè)評價的主評官喜歡吃一款名為“美樂美樂”的甜點。而在沒有掌握這層信息的其他學校學生眼中,阿尼亞要做的這款甜點被定義為老派甜品。
小小一款甜品,用其他學生的反應強化了作品中反復刻畫的間諜福杰形象,強調他的情報獲取能力,同時刻畫了從頭到尾沒有出現的主評官形象:保守、傳統(tǒng)。此外,還通過特寫反派從別人桌上搶來最后一塊甜品的做法,刻畫了反派人物的性格:暴烈、蠻橫。也因為雙方對甜品的爭奪,表現了反派嗅覺靈敏至極,為后期反派通過嗅覺識別出善于偽裝的間諜做了技能上的伏筆。
作為推進劇情的工具
就像許多這種類型電影或者這種風格敘事的套路:為了完成一個目標需要經歷“籌備(組隊)”“實現小目標”“出現挫折”“克服挫折”……循環(huán)往復的“英雄之旅”。本片亦是如此,因此為了做甜品不僅是主角團前往故事發(fā)生地的由頭,也是組織起這個電影版故事的主線結構:湊齊制作甜品的所有配料。
作為一部單集片長?20?分鐘左右的動畫,收集制作材料,遇到困難后克服困難基本可以完成,然而對于一部近兩小時的影片,顯然需要更多內容填充,而影片中的二號道具依然是以食物形式出現的——暗含微縮膠卷的巧克力,這種選擇既符合故事發(fā)生的虛構場景,又符合故事主人公之一的兒童的角色特質。
制作甜品支撐起電影上半部,微縮膠卷巧克力則勾連起主角團與本片反派的矛盾——編劇用兩件食物道具,完?成?了?一?部?對?新?觀?眾?頗?為?友?好?的?影片,入筆之巧,相信對不少有敘事興趣的觀眾都有借鑒意義。
作為記憶錨點
一般來說,商業(yè)電影講清故事就已經抵達了及格線,然而日本著名動漫的電影版似乎都有著一些心照不宣的社會責任感——作為旅游代言的宣傳片。以《柯南》系列為例,便巧妙地推介過熊本的地獄溫泉、金澤的加賀友禪傳統(tǒng)產業(yè)會館等。
也許正因如此,本片上映后,便有網友提問:“美樂美樂”在真實生活中是什么甜品?想吃。有海外觀眾看完影片后依據配方制作出類似蛋糕,也有推測是這款甜品是檸檬蛋白霜派加了水果餡,還有推測是一種產自日本北海道的改良版和果子。
我常懷一個觀點:關注食物的導演,往往進入了更高的境界。因為通過食物來刻畫人物關系、矛盾沖突,具有將無形理念有形化的用處?!堕g諜過家家?代號:白》在完成了“講清故事”這一基本要求后,將食物作為“記憶錨點”且通過“食物”這種可高頻多次消費的產品植入其中,相信不久的將來,以此為特色的周邊咖啡館的出現也并不會令人感到驚訝——即便是虛構背景,食物依然具有串聯(lián)起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作品,這一點是許多“缺乏生活氣息”的影視作品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