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雞鏈球菌病是養(yǎng)雞業(yè)中一種常見傳染性疾病,病雞臨床表現有:精神倦怠、食欲下降、下痢等,不但造成肉雞發(fā)育緩慢出肉率下降,蛋雞產蛋率下降,而且該病有較高的死亡率,危害性很大。預防是避免該病發(fā)生引起損失的有效手段,養(yǎng)殖過程中要保證雞正常生長所需營養(yǎng),做好環(huán)境的調控,強化孵化過程的管理工作,減少應激,勤于消毒。如果有雞舍出現病雞一定要及時防控,對有治療價值的雞積極選用敏感藥物進行對癥治療,降低養(yǎng)殖損失,促進養(yǎng)雞業(yè)的安全、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雞;鏈球菌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預防;治療
鏈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空氣、水、土壤等都帶有。雞鏈球菌病是一種高死亡率、高傳染性疾病,該病的發(fā)生會造成一系列養(yǎng)殖損失,肉雞飼料轉化率降低,蛋雞產蛋率下降,雛雞死亡率明顯升高,是威脅養(yǎng)雞業(yè)正常開展的常見疾病之一,而且雞鏈球菌病防控不及時還容易造成地方性流行趨勢,給其他養(yǎng)殖戶也造成巨大威脅。所以養(yǎng)殖戶和各獸醫(yī)、防疫工作者要加大重視力度,增強該病的預防與治療工作,盡可能降低因病帶來的養(yǎng)殖損失。
1 流行病學
1.1 病原感染
雞鏈球菌病主要是由于健康雞感染了鏈球菌進而發(fā)病,鏈球菌屬革蘭氏陽性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菌體整體呈卵圓形或球形,直徑0.6~1.0 μm,顯微鏡下觀察呈分散、鏈狀分布。該菌屬“三無一有”菌,無芽孢、無鞭毛、無運動能力,有菌毛樣結構。適宜鏈球菌生長的條件是:37 ℃、pH酸堿度介于7.4~7.6。該菌血清型眾多,有A、B、C等20個群,目前可知的致病血清有6種,對雞產生致病性的主要是“C群”[1]。
1.2 易感動物
鏈球菌對禽類的易感性強,常見的家禽,比如:雞、鴨、鵝、鴿等均可感染,而這其中又以雞易感性最強,不同品種、齡段雞均可染病,而肉雞各齡段、蛋雞產蛋期是該病的高發(fā)期,雛雞發(fā)病一般是由于養(yǎng)殖環(huán)境太過密閉,通風性差,環(huán)境不達標而導致。
1.3 傳播途徑
帶病雞是造成該病傳播的源頭,病雞排泄物中病菌的濃度非常高,一經排出體外,直接造成雞舍環(huán)境污染,健康雞通過呼吸作用或者進食帶菌飼料、水后引發(fā)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繼而發(fā)病;一些養(yǎng)雞場養(yǎng)殖條件差、密度大,雞只互啄、環(huán)境中硬物劃傷雞皮膚等,如果環(huán)境帶菌也可通過傷口感染發(fā)病;孵化小雞的種蛋如果帶菌,也可導致雞胚胎感染,造成垂直傳播,孵化的小雞常健康狀況差或者變成帶菌雛。
1.4 流行特點
該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全年均可發(fā),春夏季節(jié)較冬春發(fā)病概率偏大。一些氣溫波動、運輸、噪聲等應激因素以及養(yǎng)雞場環(huán)境不達標,潮濕、陰暗、密閉、臟亂等都與本病發(fā)生聯系緊密[2]。一般呈散發(fā)或小范圍流行趨勢,一般致死率不高,多在10%~20%。
2 臨床癥狀
2.1 急性型
雞急性型鏈球菌病臨床癥狀特別明顯,病雞病起突然,精神倦怠,脖軟無力回縮明顯,羽毛雜亂而無光澤,雞翅半張呈下垂狀,喜臥不喜動,食欲不振,進食量明顯下降,頭頂雞冠及下巴兩側肉垂失去血色呈蒼白色或紫色,部分病雞肉垂、喉頭可見腫大;病起不足半日便出現下痢現象,下痢不止,糞便呈水樣,一般呈灰色或淡黃色,病雞尾部羽毛、皮膚常被糞污污染,成年蛋雞發(fā)病常出現停產或大幅減產現象[3]。急性型病雞病程一般不足5 d,大部分病雞在起病首日即出現死亡。
2.2 慢性型
雞慢性型鏈球菌病發(fā)病初期臨床癥狀不甚明顯,起病初期與正常雞只并無明顯區(qū)別。隨著病情進展,開始出現這些癥狀:進食減少、喜歡呆立閉眼,頭部不時向后伸展,機體逐漸消瘦、羽毛失去光澤。部分病雞出現跛行,甚至有癱瘓現象發(fā)生。一部分病雞也會出現眼結膜發(fā)炎導致眼部腫脹、流淚,時間一久往往出現纖維蛋白性炎,最后眼部覆蓋一層纖維蛋白膜,病雞出現視力嚴重下降或失明。部分雞出現神經系統疾病,出現轉圈、角弓反張,或足、后翼出現麻痹及痙攣[4]。
3 防治措施
3.1 以防為主
1)保證營養(yǎng)。雞鏈球菌病的發(fā)生與雞自身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不足密切相關,平常飼喂過程中要做到飼料的全價平衡,保證飼料中蛋白質、能量、碳水化合物、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的科學比例,保證雞生長過程中機體所需各種營養(yǎng)充足。成年雞可以按照:玉米65%、大麥5%、麥麩15%、豆餅7%、棉籽餅2%、魚粉2%、貝殼粉1.5%、骨粉2%、食鹽0.3%、適量VB、VC等搭配配料飼喂。在飼喂上要做到精細化,每日定時定量飼喂,使雞只養(yǎng)成良好的采食習慣,成年雞進食量一般控制在100~120 g/d,分3次投喂。
2)做好環(huán)境調控。雞舍環(huán)境調控主要做好:溫度、濕度適宜,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過低的濕度容易導致舍內揚塵過多,空氣干燥,容易造成雞呼吸系統異常誘發(fā)疾病,過高的濕度容易導致舍內容易滋生蚊蟲、細菌嚴重威脅雞只健康,雞舍濕度一般控制在60%~65%之間為宜,雛雞舍內濕度可以適當加大一些,維持在65%~70%;溫度調控非常重要,溫度對蛋雞產蛋率和肉雞的飼料轉化率均有影響,蛋雞、成年肉雞舍內溫度以18~23 ℃為宜,低于7日齡的雛雞溫度要求較高,保證在33 ℃,低日齡雛雞生長過程中逐漸降低舍內溫度即可[5];雞舍環(huán)境衛(wèi)生要做到干凈整潔,每日所產糞污要及時清掃、轉運,舍內設施比如:飲水槽、食槽等均要每日清理剩余飼料、水,并且定時沖刷清洗。
3)強化孵化管理。要強化種蛋篩選、孵化流程的科學管理。選擇健康無病、飼養(yǎng)管理正常的良種場產蛋,種蛋要保證新鮮、大小適宜、蛋體形狀合格,蛋型指數在0.72~0.76的優(yōu)先選用,避免不規(guī)則蛋做種蛋,比如長形蛋、兩頭尖蛋。種蛋送入孵化器之前要用燈光照射檢查,淘汰散黃、粘殼、蛋內有氣泡、氣室偏小的蛋。每批次種蛋可以挑選3~5枚解剖觀察,將蛋打入底部平滑的玻璃容器,新鮮蛋蛋白濃、蛋黃隆起、光澤鮮亮,不新鮮蛋蛋白稀薄、蛋黃形態(tài)扁平且光澤不足。入孵前要對蛋進行預熱以保證殼體干燥,防止蛋殼表面凝水影響孵化,凝水的蛋容易使細菌微生物附著,增加蛋受污染風險,大大增加了后期小雞出殼后鏈球菌感染風險。區(qū)域性雞鏈球菌病流行期,種蛋裝入孵化機后,還需按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4 g加甲醛28 g密閉熏蒸消毒20 min左右,保證種蛋不帶菌孵化。
4)減少應激。雞發(fā)生鏈球菌病與平常飼養(yǎng)過程中的各種應激因素也密切相關。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暴雨、雷電、氣溫驟降等造成的應激,平常飼養(yǎng)過程中也要在飼料轉化、分群轉群、驅趕轉運等過程做好管理工作,減少應激反應導致的雞機體代謝紊亂抵抗力下降而感染鏈球菌發(fā)病[6]。
5)勤于消毒。雞舍及附屬設施要做好預防性消毒。重點做好雞舍內籠架、料槽、水槽,場區(qū)內部道路、車輛、各種工具,舍內的墊料以及來往于場區(qū)的工作人員的消毒工作。3%氫氧化鈉溶液、5%~10%的石灰乳或者5%甲酚皂溶液均是常見殺滅作用較好的消毒劑,可以有效預防鏈球菌等病菌滋生。
3.2 對癥治療
1)對于癥狀較重以及無治療價值的雞只要及時進行撲殺,并且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蔓延。病情較輕、有治療價值的病雞要及時對癥給藥治療,避免損失擴大化。常規(guī)治療均是采用抗生素療法,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多西環(huán)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青霉素等均對鏈球菌敏感有效,依照說明書給病雞進行肌內注射即可,比如卡那霉素注射液可按照1.5萬IU/kg·bw用量,1次/d,連用3 d,青霉素注射液可根據雞只大小按照2萬~5萬IU/羽用量,2次/d,連用3 d。
對于癥狀相對復雜、痛感強、發(fā)熱明顯的病雞,可以熬煮大青葉、金銀花、柴胡等具有解熱、鎮(zhèn)痛功效的中草藥供病雞飲用,同時還可以使用有效降低毒性的VC等以及一些提高病雞機體抵抗力的電解質供其緩解癥狀。
2)選藥注意事項。常規(guī)多種抗生素均對鏈球菌高度敏感,所以養(yǎng)雞場發(fā)病后往往隨意選用一種進行快速治療。但當前治療鏈球菌病的抗生素已經使用多年,尤其是部分地區(qū)存在濫用抗生素情況,鏈球菌的耐藥性有所提高,抗生素治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為了更準確、更有效地治療該病,用藥前要對病雞取病料進行病原藥敏試驗,通過藥敏試驗了解菌體耐藥情況,從而避開易耐藥抗生素種類,選用敏感藥物,有效快速緩解病情。
4 總結
雞鏈球菌病分布廣泛、傳染性強,一旦雞場有雞只發(fā)病極易大規(guī)模流行造成嚴重損失。所以要防患于未然,養(yǎng)雞場要強化日常養(yǎng)殖管理工作,主要做好舍內環(huán)境打理,保證有一個干凈、濕度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舍內附屬設施、場區(qū)道路、人員要定期進行消毒,如果有雞發(fā)病,一定要第一時間對涉病舍封控管理,治療病雞一定避免濫用抗生素帶來耐藥,影響疾病控制,選擇敏感性高的抗生素種類進行治療,保證治療效果,減少養(yǎng)殖損失。
參考文獻:
[1] 緒欣.雞鏈球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養(yǎng)殖與飼料,2022,21(12):123-125.
[2] 王巖.雞鏈球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家禽科學,2022(6):41-42.
[3] 熱孜婉.雞鏈球菌病的防治措施[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21,41(5):97-98.
[4] 宋永權.雞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5):108-109.
[5] 侯寶春.雞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12):54-55.
[6] 李小巖.雞鏈球菌病的診斷要點及防治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6):119-120.
作者簡介:齊紹鴻(1971.09— ),男,河南清豐人,本科學歷,獸醫(yī)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