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玲舟
熱鬧繁華的建國路旁,藏著一座特別的建筑——張學良將軍公館,每天來此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張學良將軍公館建于1934年,原名金家巷5號,由西北通濟信托公司所建,1935年張學良來到西安時,租用這里作為自己的府邸。
這個公館是一處坐東朝西的院子,走進大門,院子南面自東向西有三棟三層的中西合璧式樓房,分別稱為東樓、中樓和西樓。
我們首先參觀了西樓,這里是張學良將軍居住和辦公的地方。一樓是警衛(wèi)室,二樓是張學良的辦公室和會客廳,也是當年西安事變國共兩黨談判的地方。順著樓梯上行,木質(zhì)地板發(fā)出的“咯吱咯吱”聲,仿佛跨過歲月的長河,深情訴說著歷史的變遷。三樓是張學良將軍的臥室、客廳和小飯廳,樓梯口的房間是張閭琳的臥室,其裝飾素凈、典雅。歷史仿佛在眼前重現(xiàn),我好像看到了張學良將軍和家人在這里生活的情形。
從西樓下來,我們走上中樓。中樓的屋頂采用中式的飛檐翹角,與東、西兩樓的西式建筑風格不同,中樓是副官及秘書的辦公場所和住處?,F(xiàn)在,這里正在舉辦“赤誠愛國無悔情——張學良生平”陳列展,展覽向我們呈現(xiàn)了張學良將軍傳奇的一生,他幽禁半生,依然情系故土,令人感動。
東樓和西樓的外觀完全一致,也是三層。一樓為半地下室,二樓是中共代表團秘書長李克農(nóng)等人的住處,三樓則是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和博古的住處。室內(nèi)陳設簡單、樸素,卻給人一種神秘感。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小電臺,就是這個小電臺,把中共代表同陜北的中共中央所在地緊密聯(lián)系起來。
下了東樓,穿過庭院,我們來到曾經(jīng)的承啟室、接待室和汽車庫。這里已被改作“歷史的轉(zhuǎn)折——西安事變史實展”展覽館,全景再現(xiàn)了西安事變爆發(fā)前后國內(nèi)的局勢,介紹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全過程。
張學良將軍公館見證了那段驚天動地的歷史?,F(xiàn)在,這里已成為人們緬懷張學良將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場所。
●點評
習作從張學良將軍公館的建造背景寫起,主體按照參觀的順序,依次為我們介紹了西樓、中樓、東樓、展覽館,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小作者抓住張學良將軍公館中最有特色的三棟小樓,分別介紹了它們曾經(jīng)的功用,詳略安排得當。其中,對最著名的西樓的介紹最為詳細,東樓和中樓介紹簡略,語言平實、準確。文中還穿插了一些歷史事實,增強了作文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