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生命史學”到“大文學史觀”

        2024-06-06 01:45:08吳曉東
        南方文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歷史研究

        錢理群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重鎮(zhèn),是第三代學人中的代表性和標志性學者,也是學界的常青樹,多年來筆耕不輟。在《我的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與學人研究——在“錢理群學術思想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一文中,錢理群把自己的學術研究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981—2002):學院任教21年,從事文學領域專業(yè)化研究,主要是魯迅、周作人、曹禺研究,以及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

        第二時期(2002—2022):退休20年,從事人文學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二是民間思想史研究,三是當代政治思想史。

        第三時期(2012—):回歸生命本源的思考與研究。主要有三大塊:一是回歸故土:《安順城記》,仿《史記》體例,寫地方史;二是回歸大自然,回歸童年:著有《我與童年的對談》等;三是回歸日常生活,回歸家庭,回歸內心,回歸宗教精神:著有《養(yǎng)老學研究筆記》等。

        截止到2023年出版《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錢理群共出了100本書,近3000萬字①。

        作為一個思想型學者,錢理群先生的學術研究非常廣泛,在相當一部分領域,都有發(fā)凡起例之功。本文集中討論的是錢理群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領域的貢獻,試圖總結和提煉錢理群在文學史書寫的觀念和范式方面的探索、開拓、引領和創(chuàng)新。

        錢理群先生關于文學史觀念和研究方法已經有了一系列完整和自覺的敘述,其中專著就有兩部:《返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②以及《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③。而近6萬字的長篇論文《我的文學史研究情結、理論與方法——〈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書后》,則更具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是對自己文學史研究的理論、方法的全方位的總結④。這些著述均顯示出錢理群一直非常有意識地探索文學史觀念和方法論,也形成了自己卓有建樹的理論視野。

        錢理群最看重的也正是自己作為文學史家的身份。如《八十自述》一文所說:“我給自己的學術定位是‘文學史家,要求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寫作上形成獨立的文學史觀、方法論,獨特的結構方式、敘述方式?!雹菰谶@篇文章中,錢理群還指出自己的“另一個學術重心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經驗教訓的探討與總結,進行現(xiàn)當代思想史、精神史的四個方面的研究”:“現(xiàn)當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除前期完成的“魯迅研究”三部曲(《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魯迅遠行以后》)、“周作人研究”三部曲(《周作人傳》《周作人論》《讀周作人》)以及曹禺研究(《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世界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外,還寫有“當代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1948:天地玄黃》《1949—1976:歲月滄?!贰?977—2005:絕地守望》)⑥。由于錢理群的“現(xiàn)當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一方面基于自己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家的身份和資源優(yōu)勢,其中也體現(xiàn)了文學史研究者的自覺意識;另一方面,周氏兄弟以及曹禺研究本身也內在于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因此,本文涉及的話題領域,也兼及錢理群的周氏兄弟研究、曹禺研究以及《1948:天地玄黃》等與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相關聯(lián)的部分著述。

        錢理群先生40多年來的文學史研究實踐展現(xiàn)出非常豐富和廣博的面向,本文嘗試扼要勾勒錢理群文學史觀的核心軌跡,試圖描述一個簡明的總體性觀照視野。這個極簡的觀念軌跡可以概括為:從“生命史學”到“大文學史觀”,而其居中環(huán)節(jié)或者說中間項則是“作為審美機制的文學形式”。本文試圖以這一“三位一體”式的圖景涵蓋錢理群在文學史研究方面的宏偉追求與獨特貢獻。

        一、作為文學史書寫靈魂的“生命史學”

        “生命史學”是錢理群先生多年來努力追尋的文學史觀念視景,也對他的文學史研究有一種整體性的概括力。但在我看來,“生命史學”仍是一個有生長性的、處在建構過程中的、未完成的范疇。簡單地說,錢理群試圖借助“生命史學”的理論范疇強調文學史是活生生的、有著濃郁的生命氣息的(包括時代生命、個體生命、文學生命)的敘述圖景,在某種意義上說,生命史構成的是文學史的深厚的底蘊。而錢理群尤其關注其中的“個體生命史”,試圖在呈現(xiàn)歷史大敘述的同時,也講出帶有個人生命體溫的一個個獨特的文學史故事,既狀寫出人與人之間生命的豐富互動,也呈現(xiàn)出個體生命與歷史境遇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

        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錢理群寫作《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的時候,這種“生命史學”的理念就已經開始形成,這本“新論”中擬設的研究目標,是“要寫出:曹禺作品生命的流動,作家精神生命的流動,中國話劇生命的流動,中國現(xiàn)代社會思潮與文學思潮的流動;這將是一部作品史,作家精神史,話劇發(fā)展史,現(xiàn)代社會思潮、文學思潮發(fā)展史,每一部‘史的對象都是一個‘生命,‘史的描述的任務僅在于‘生命的復活”⑦。在某種意義上說,狀寫這種“生命的流動性”,成為文學史家歷史書寫的本源和終極目標,錢理群文學史觀中的“生命本體論”已然呼之欲出;同時,意欲把作品史,作家精神史,話劇發(fā)展史,現(xiàn)代社會思潮、文學思潮發(fā)展史……打成一片,也蘊含了向此后“大文學史觀”的演進,同時預示著“生命史學”依然構成的是“大文學史觀”的靈魂。

        對歷史中活生生的生命個體現(xiàn)象的關注,意味著“細節(jié)詩學”之于“生命史學”的重要性,意味著歷史細節(jié)構成的是搭建“生命史學”大廈的地基乃至一磚一瓦,因此,錢理群尤其強調歷史細節(jié)和文學細節(jié)對于文學史書寫的基礎性意義。對具體的歷史細節(jié)以及文學細節(jié)的捕捉,對細節(jié)的象征性意蘊的升華,也構成了錢理群文學史敘事的重心所在。其中既體現(xiàn)著文學史書寫的具體性、形象性和情境性,也通過對具有“典型性”的細節(jié)和“單位意象”的闡釋,重建文學歷史境遇。錢理群尤其善于從歷史細節(jié)中凝練一個時代的總體精神,而一個時代內在的總體性特征,也往往在歷史細節(jié)中得以“瞬間顯現(xiàn)”。正如錢理群所總結的那樣:

        我至今也還記得我的一段閱讀經驗:在旅途中隨便翻閱一本抗戰(zhàn)時期一位美國醫(yī)生寫的見聞錄,其中提到他目睹的一個細節(jié):在戰(zhàn)火紛飛之中,一個農人依舊執(zhí)犁耕田;戰(zhàn)火平息后,周圍的一切全被毀滅,只有這執(zhí)犁的農人依舊存在。我立刻意識到,這正是我要努力尋找的,能夠照亮一個時代的“歷史細節(jié)”:在這“瞬間永恒”里蘊涵著極其豐富的歷史內容(多義的象征性),同時又具有極其鮮明、生動的歷史具體性。⑧

        這里蘊含的是一個文學史家的文學性領悟力,使得錢理群對歷史細節(jié)的捕捉,一方面具有“極其鮮明、生動的歷史具體性”,另一方面,又祛除了某些不入流的“微觀史學”事無巨細的細節(jié)耽溺,避免了歷史書寫中的“細節(jié)肥大癥”。這種能夠照亮一個時代的“瞬間永恒”的歷史細節(jié),也被錢理群從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單位意象”的角度詳加闡述⑨。因此,正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所昭示的那樣,這些具有典型性的歷史細節(jié),最終通達的恰是歷史的總體。

        另一方面,這些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彼此之間又不是孤立的,而呈現(xiàn)出一種“生命的流動性”。正如錢理群所自述的那樣:“文學史所要把握的,是一個歷史時代生命、文學生命之流的整體涌動,而不僅僅是對每一個歷史生命細流的精細考察,或者說,對具體細節(jié)的發(fā)現(xiàn)、描述是文學史研究、寫作的起點,最終所要達到的是整體的把握。因此,對于一個成熟的文學史家而言,不僅要有捕捉細節(jié)的敏感,而且還要有一種整體感,對時代生命與文學的總體氛圍、對象的混沌感覺,直觀把握,超越性的感悟與思考。缺少這一點,達不到這樣的境界,文學史家的思維就會淹沒在具體的歷史細節(jié)之中,筆下的文學史圖景就不免流于瑣碎,失去了歷史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與氣魄?!雹忮X理群的文學史書寫,恰是在具體的歷史細節(jié)中把握到生命之流的整體涌動,他的文學史敘述也因此兼具微觀史學和宏大敘事優(yōu)長,達致一種歷史書寫的均衡感。

        錢理群的“生命史學”觀中,尚有值得進一步發(fā)掘的理論面向,譬如對人的存在維度的叩問,以及對歷史中“人的生存困境和分裂”的揭示。這些向度尤其在錢理群的魯迅研究中得到深刻的體現(xiàn):

        魯迅所關注的始終是人的精神現(xiàn)象,一切思想的探討和困惑,在他那里都會轉化為個體生命的生存與精神困境的體驗,“正是生命哲學構成了魯迅區(qū)別于同時代的其他中國思想家的獨特之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文學化的形象、意象、語言,賦予魯迅哲學所關注的人類精神現(xiàn)象、心靈世界以整體性、模糊性與多義性,還原了其本來面目的復雜性與豐富性,這樣,魯迅所要探討的精神本體的特質與外在文學符號之間,就達到了一種和諧與統(tǒng)一”。11

        魯迅所遭遇的,通常是各種兩難的命題,如自由與統(tǒng)一兩難、歷史與價值的兩難、倫理和美學的兩難……而兩難的境遇之所以是困局,就是因為僅僅在原理的意義上是無法獲得答案的,這是一種歷史進程中的真正的困境。魯迅后期的《故事新編》之所以難解,就因為其中處處映現(xiàn)著歷史與價值的兩難。魯迅的兩難恰恰印證了黑格爾的名言:真正的悲劇不是出于善惡之間,而是出于兩難之間。而錢理群研究中一個一以貫之的視野就是試圖理解魯迅的兩難,以及揭示困境的思想本身。

        如果從魯迅那里挖掘“生命史學”的精神資源,則需要文學史家直面歷史中的生命所遭遇的固有的兩難、困境和缺憾,從而也須“把困境看成是歷史中人的某種本體”12。錢理群由此把對困境的揭示看成文學史書寫亟需面對和亟待處理的部分。在錢理群這里,文學史不僅僅止于對歷史的客觀描述,同時也是一種精神價值的洞見和生命哲學的呈現(xiàn),背后也隱現(xiàn)著一種知識分子的擔當意識,文學史書寫也就同時構成了對歷史的價值承擔。由此錢理群生發(fā)出了“有缺憾的價值”的思想命題,進而化入他的“生命史學”觀,滲透到錢理群幾乎所有的文學史研究之中?!坝腥焙兜膬r值”意味著人類思想和歷史價值的非本質化,意味著人類在創(chuàng)造思想價值和歷史遺產的同時,也在直面具有本體性的欠缺與殘缺、缺失與缺憾。錢理群的文學史研究,因此越來越自覺地探索歷史在缺憾中所內含的未完成性,以及歷史如何在缺憾中為人類確立一種價值依據(jù)?!坝腥焙兜膬r值”也因此成為人類無法規(guī)避的宿命,成為文學史研究者必須正視乃至承擔的生命之本源。

        與對歷史細節(jié)的關注密切相連的,是“生命史學”中的“史料觀”。錢理群的文學史書寫訂正了人們“通常把史料看作是一個‘死的東西,把史料的發(fā)掘和整理看作是多少有些枯燥乏味的技術性的工作”的刻板印象。在錢理群看來,“史料本身是一個個活的生命存在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因此,所謂‘輯佚,就是對遺失的生命(文字的生命,及文字創(chuàng)造者的生命)的一種尋找與激活,使其和今人相遇與對話;而文獻學所要處理的版本、目錄、??钡日砉ぷ鞯膶ο?,實際上是歷史上的人的一種書寫活動與生命存在方式,以及一個時代的文化、文學生產與流通的體制與運作方式”,“無不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內容”,“而對史料的認識、處理,更是關涉到研究者的歷史觀、文學史觀”13。這或許可以稱得上一種“新的史料觀”,也構成了“‘生命史學觀的重要方面”14。

        之所以稱“生命史學”構成的是錢理群文學史理念的靈魂,還因為“生命史學”作為某種具有覆蓋性的觀念形態(tài),灌注在他關于文學史書寫的總體設計和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之中。在擔任總主編的具有集大成性的三卷本《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中,錢理群一方面強調“注意開掘與描述各時期文學創(chuàng)造動力的多樣性,以及文學(作家與作品創(chuàng)造,文學發(fā)表、出版、流通,讀者接受)故事與細節(jié)的豐富性”,同時也強調這部具有大文學史特征的編年史“是用‘生命史學觀照的,有著濃郁的生命(時代生命,個體生命,文學生命)氣息的,本身就具有文學性的,活生生的文學史,而與知識化與技術化的文學史區(qū)別開來”15。

        對“文學性”的強調,也構成了“生命史學”的重要觀念視野,錢理群的“生命史學”因此既關注歷史中活生生的“生命的流動”,也同時彰顯了文學史書寫中“文學性”的本體地位,堪稱錢理群文學史觀中的精髓之所在。

        二、走向一種“大文學史觀”

        “生命史學”中,也蘊含著建構一種“大文學史觀”的必然性。錢理群先生稱在思考“生命史學”的同時,還關注到歷史中的個體所匯成的“合力”:

        正是不同個體的參加,最后形成合力而影響歷史的發(fā)展,并在這發(fā)展中打上不同個體的烙印。在歷史敘述的層面,就表現(xiàn)為講述許多帶有個人生命體溫的故事、細節(jié),具體的寫作與輿論環(huán)境的生動展現(xiàn),其中有豐富的人與人的生命互動和復雜關系,以及在這背后的文學與政治、社會、教育、出版、思想、文化、學術的有機聯(lián)系,由此而產生了在創(chuàng)作上的不同追求,不同實驗,從而形成文學本體的豐富面貌。16

        這種“豐富面貌”中就蘊含了通往“大文學史觀”的必由之路。錢理群的“生命史學”,也在強調講出帶有個人生命體溫的文學史故事的同時,溝通了文學與外部社會歷史諸種因素,從而水到渠成地從“生命史學”走向一種“大文學史觀”。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錢理群曾經試圖從總體史的意義上研究20世紀40年代文學,逐漸形成關于現(xiàn)代文學與現(xiàn)代教育、出版、學術、政治的關系的“新思考,新認識”,草擬出了《四十年代文學史(多卷本)總體設計》:

        首先確定的是對40年代時代特征的總體把握:“二十世紀三大事件:戰(zhàn)爭與文學與人,共產主義運動與文學與人,民族解放運動與文學與人。本時期是這三大問題的交叉”,由此確定了“本書的寫作目的,是要探索這一時期中國民人(尤其是他們中間的知識分子,更進一步說,是作為知識分子中最敏銳、最富感性的一部分作家)的精神歷程與由此形成的精神特征,使中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也使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人。以特定歷史時期、戰(zhàn)爭情境中的‘人為中心:文學中的人,創(chuàng)作、接受文學的人”?!暗诙?,文學思潮、文化背景:影響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歷史、哲學、文化思潮,社會心理,思維方式的變化”,“第三卷,作家生活與精神研究,即所謂‘文人身心錄”,“第四卷,文學本體發(fā)展研究”,“第五卷,代表作家列傳,代表作品點評”。17

        這一多卷本的寫作計劃,盡管處理得疑似20世紀40年代的“斷代史”,但已經呈現(xiàn)出“總體史”的基本特征。除作為生命個體的“人”依舊居于文學史觀的核心位置之外,錢理群已經開始強調“不僅要注意文本的研究,而且要注意其生產、傳播與接受過程的研究”,進而提出“要寫出‘文化、思想、學術史背景下的文學史。這是一個‘大文學史的概念”。有研究者探討過錢理群從20世紀40年代文學研究中所生成的大文學史觀,認為:

        對于四十年代文學而言,“大文學史”的觀念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在視野和方法上高度貼合于它的對象。相比于現(xiàn)代文學史中的其他“十年”,它更像是從四十年代的歷史情境與文化狀況中生長出來的一種認識論。這種認識歷史與文學的方式注重社會、政治、文化的流動性、變動性與互動性,對各種各樣的政治設計與文學方案抱有高度的開放性,試圖還原的是一個復雜多元、縱橫交錯的歷史結構與文學生態(tài)。18

        盡管多卷本“四十年代文學史”計劃未能完成,但卻留下了一部《1948:天地玄黃》,仍然可以從中看出《四十年代文學史》“大計劃的蛛絲馬跡,其基本的觀念與方法,還是得到了部分的實現(xiàn),而且也貫穿在以后的研究中”。其后真正貫徹“大文學史觀”的,首推三卷本《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在我看來,這部文學編年史稱得上錢理群所代表的第三代學人文學史書寫的巔峰,也奠定了值得后人揣摩和探究的“大文學史”范式。

        這套編年史最突出的特色是,“文學廣告”構成了文學史的核心探究對象。錢理群在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撰寫的“總序”中說:

        我們所說的“文學廣告”,包括具有文學史價值與影響的重要的文學作品廣告,翻譯作品廣告,文學評論、研究著作廣告,文學期刊廣告,文學社團廣告,戲劇、電影演出廣告,文學活動廣告及其他。同時,我們所說的“文學廣告”,又包括具有廣告性質的發(fā)刊詞、宣言、編后記、文壇消息、公開發(fā)表的通信……文學廣告本身就是歷史的原始資料,它的匯集具有史料長編的意義……,也為這些年我們設想的“接近文學原生形態(tài)的文學史結構方式”提供了一種可能性。19

        盡管所謂的“文學原生形態(tài)”只能是一種擬想性或曰理想型的文學史研究圖景,但把文學廣告設計為文學史書寫的核心對象,卻有助于趨近這種文學史的原生形態(tài)。文學廣告也的確匯集了文學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各種維度,是大文學史書寫的再理想不過的聚焦點。

        錢理群在“總序”中還集中闡述了“文學廣告”之于“大文學史觀”的四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顯示作者、譯者或者出版者的寫作、翻譯、出版過程與意圖,進而顯示一定的文學發(fā)展趨向。二是顯示最初的接受,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特別是出版者對讀者接受的一種預期與引導,而且在一定意義上,文學廣告又是簡短的書評,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讀者的最初接受和市場狀況。三是有的廣告還提供了文壇活動、文學創(chuàng)作、作家個人的許多信息,可以引出文學背后的故事,揭示一些文學事件。四是文學廣告也是一種文體,還會涉及裝幀、印制諸多側面,本身就具有文體史、文化史上的意義。以文學廣告為中心,更能體現(xiàn)“文學生產與流通一體化”的文學史觀念。

        以文學廣告為中心,由此既體現(xiàn)了“大文學史”的眼光,即書寫一種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出版史、翻譯史、教育史視野下的文學史;也構成“大文學史觀”的一次堪稱典范的學術實踐,與學界其他同仁對“大文學史”的倡導互為應和,同氣相求,也推動了21世紀的現(xiàn)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轉型。

        我本人也參與了這套編年史的編寫,感受最深的是這種“大文學史觀”的轉換,不僅確立了新的文學史書寫范式,也為文學史研究切實地帶來了新視野和新材料。我深切地體會到一種新的文學史觀,一種新穎的思路和別致的問題設計究竟會怎樣激發(fā)研究者的創(chuàng)造力,也體會到自己已經講授了20多年的現(xiàn)代文學史其實還大有可為,同時多少糾正了我文學審美趣味的偏狹。從大學時代開始,我就比較偏嗜那些精致、優(yōu)美、深刻的作品,而對豪放、粗獷、悲壯的文學有一種美學上的排斥,這種趣味的偏狹對于一個文學愛好者無可厚非,但對文學史研究者來說卻是致命的。而在參與編年史寫作的過程中,我的閱讀視域極大地擴展,也開始感到文學史現(xiàn)象的駁雜之中自有魅力。這種駁雜中的魅力,或許只有借助“大文學史觀”,才能真正被研究者體會和領悟。

        我的另一個感受是,文學史本身永遠會以一種讓你感到新鮮的面目出現(xiàn)在眼前,除非你視而不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找到一個重新照亮歷史語境的新的觀照角度,進而鉤沉和發(fā)掘以往不會去留意的新材料。其實現(xiàn)代文學史的原始材料比比皆是,也只有借助“大文學史觀”的聚光燈,才能獲得重新打量歷史原初語境和原始材料的眼光。

        三、兼具中介和本體意義的

        “審美機制和文學形式”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的編寫,也同時生成了事關文學史敘述形式方面的意義,正如錢理群先生所提及的那樣:“不難看出,這樣的‘以文學廣告為中心‘編年史的體例‘書話體的敘述文體,是我終于找到的,和我的文學史觀念相適應的文學史結構與敘述方式:多年的追求最終落實了。”20

        錢理群在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領域的貢獻,除了表現(xiàn)在對文學史的理論、觀念、方法的自覺探索,也表現(xiàn)在每部著述都在盡力追求一種研究模式、文學史敘述結構與敘述方式的突破。例如《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創(chuàng)造了一種把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的劇場和廣場藝術相互參照的闡釋模式;《1948:天地玄黃》則有意識地探索文學史的敘述體例和敘述形式,正如錢理群自稱的那樣:《1948:天地玄黃》的“寫作沖動恰恰是來自一種文學史寫作形式(結構與敘述方式)的試驗欲求,在人們往往忽略文學史寫作形式的時候,這也許是不無意義的吧”21。

        這是《1948:天地玄黃》的開頭:

        ……正是午夜時分,歷史剛剛進入1948年。北京大學教授、詩人馮至突然從夢中醒來,在萬籟俱寂中,聽到臨近有人在咳嗽,咳嗽的聲音時而激烈,時而緩和,直到天色朦朧發(fā)亮了,才漸漸平息下去。馮至卻怎么也睡不著了,他想:這聲音在冬夜里也許到處都是吧。只是人們都在睡眠,注意不到罷了。但是,人們不正是可以從這聲音里“感到一個生存者是怎樣孤寂地在貧寒的冬夜里掙扎”嗎?——詩人想了很多,很久。

        錢理群在《我怎樣想與寫這本書——代后記》中寫道:“事實上對于一個文學史家,每一次文學史寫作實踐,不僅要考慮描述內容,也要努力探尋與其內容相適應的形式——文學史結構與敘述方式(包括敘述視角、敘述語調,等等),這一點與作家的創(chuàng)作并無實質的區(qū)別?!薄?948:天地玄黃》的開頭的確表現(xiàn)出文學史敘述形式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正如小說敘事,這一開頭也呈現(xiàn)出一個第三人稱的歷史敘述者的聲音,“他是全知全能的,因此可以通過語氣,角度,語言(時代習慣用語、句式的選擇,等等),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的不斷變換,自由地‘出入于‘過去與‘以后及‘現(xiàn)在之間,同時又將一種‘未來(‘遠方)視點‘隱蔽其后”22??梢哉f,研究者在這里化身為一個第三人稱的歷史敘述者,而“歷史敘述者”形象的凸顯,也使研究者的傾向性得以含而不露,進而凸顯的是“敘述”在文學史研究中的獨特的文學性價值。

        而在探討文學史敘述的過程中,對審美和形式的關注,使錢理群的文學史觀呈現(xiàn)出濃郁的文學性意味和鮮明的形式感。即或在“生命史學”中強調對個體生命史的聚焦,也恰恰是“文學性”研究的優(yōu)勢之所在,在某種意義上有本體論的依據(jù)。正像錢理群自述的那樣:“不管我走向哪個領域,都是堅持文學本位的,用文學的方式研究思想史、政治史和現(xiàn)實,和那些領域本身的研究方式是不一樣的,就是因為我一直堅持一個文學的眼光,我的這些研究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大時代下的個體生命史?!比绻f對“大時代”的強調,使個體生命史匯入了“大文學史”的總體敘述,那么,對“個體生命史”的書寫,則更依賴于“文學的方式”,而其中的審美機制和形式探尋,構成了錢理群文學史研究的突出特征。

        早在1993年,錢理群在《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審美形態(tài)——我這十年研究》一文中就曾經對他的文學史研究理念和方法作過一次總結,進而與他的一位學生就“如何把人類生存境遇的歷史關懷與文學作品的審美機制聯(lián)系起來”的問題展開討論,這位學生提醒說:“老師當然也重視文本生成層面,但這種生成雖然與作家的心理結構、文本內容相統(tǒng)一,卻無法說明作品為什么在美學意義上是好的作品,否則就會導致文學作品只是說明人類境遇與歷史細節(jié)的材料這一局面。我覺得這就需要引入另外一種機制,一種文學機制和文學史寫作機制,或者說是美學機制。因為從根本上說,美學是聯(lián)結哲學和文學之間的橋梁?!?3錢理群認為這一提醒其實揭示了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的一個危機:“對文學形式與審美研究的忽略,有可能導致文學本體的喪失”,“越來越遠離文學”24;同時學生的“提醒”也匯入了錢理群此后對“審美機制和文學形式”的持續(xù)思考,并逐漸形成對“審美與形式”的相對成熟的理解模式。在錢理群這里,“審美與形式”表現(xiàn)出一種雙重性:既作為文學史研究的中介,又兼具本體性的特征,而背后則事關“文學審美思維”的根本性特點:

        我曾經這樣描述真正具有藝術魅力的小說給人的審美快感,也是我自己的閱讀體驗:“它逼得你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且是充分感性的投入,不容思索,不容分析,甚至不容停頓、喘息,它給你的是莫名的感覺,情緒的激發(fā),心靈的感應、震蕩;讀完小說,具體情節(jié)都可能模糊了,連許多人物的名字都記不清楚,留下的僅是朦朧的,混沌的,卻又非常深廣的感覺、意境,這都是銘刻在心的,人也因此進入一個新的精神境界,獲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快感。這樣的閱讀、審美快感,就其本質而言,是理性強制中釋放出來的個體心靈的自由活動,是對人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激活。25

        錢理群進而強調“理想的文學、文學史研究,在最初的感悟基礎上,做出理性分析以后,還要在更高的層面上還原為模糊、混沌的整體把握”,這對當今學院體、學報體、博士論文體等諸種體式的大行其道,實在具有切中肯綮的針砭作用。大量的文學史研究論文,貌似學術性漸增,卻在摒棄了文學感性之后給人以千人一面之感,往往既缺乏對文學作品的“最初的感悟”,也在理性分析之后無法還原為模糊、混沌的整體把握,而這種整體把握,正是一種美學意義上的觀照。

        據(jù)此,錢理群對文學形式的研究,側重思考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強調“有意味的形式”這一概念,以克服所謂“純文學形式”的弊端。其二,特別突出了“文學經典”的研究,這背后顯然有一個文學史觀:“文學史的大廈,主要是靠作家,特別是大作家支撐的;而作家的主要價值體現(xiàn),就是他的作品文本。離開了作家和作品這兩個基本要素,特別是離開了大作家和經典作品,就談不上文學史?!薄淙怀鑫膶W形式的研究,特別是文學語言的研究。這不僅是一個文學觀念的問題,更是出于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使命與歷史特性的認識的深化。26

        現(xiàn)有的文學史教材尤其缺少專門分析文本的有特色的體例,這也是這些年大量涌現(xiàn)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而在錢理群40余年的文學史研究和寫作歷程中,一直縈繞不去的恰是寫一本“以作家作品為中心”的現(xiàn)代文學史的念頭;這種“探索個人化的文學史寫作模式”的夙愿,終于在2023年實現(xiàn)了。

        在這部具有個人性的文學史《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中,錢理群首先追問的是:“如何進入這些現(xiàn)代作家作品?”

        這就需要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造的兩大基本目標與主要價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把握。其一,是關注處于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期的,中國人個體生命的具體的感性的存在,展現(xiàn)人的現(xiàn)實生命存在本身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以及心靈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相應的審美經驗的豐富性、復雜性。整個現(xiàn)代文學史就是一部現(xiàn)代中國人的心靈史,是現(xiàn)代作家作為現(xiàn)代中國人、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社會變革與轉向作出內心反應和審美反應的歷史。其二,就是對現(xiàn)代漢語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造,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形式的創(chuàng)造的高度自覺,并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形成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自身標準。正是這樣的創(chuàng)造欲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最有文學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作家,并形成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最具魅力的獨特價值與經驗。

        基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這兩大基本追求,我們建議,讀者朋友在閱讀、學習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作品時,要緊緊抓住最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文學本質的三大要素:“心靈”“語言(形式)”,以及相應的“審美”感悟與經驗。27

        在一如既往地強調“心靈”的意義的同時,這部“以作家作品為中心”的現(xiàn)代文學史格外強化了“語言形式”以及“審美”感悟的重要性,堪稱是把新的文學史寫作“三要素”真正落到實處的可貴的探索?!?/p>

        2024年1月22日于京北上地以東

        【注釋】

        ①參見錢理群:《我的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與學人研究——在“錢理群學術思想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第12期。

        ②錢理群:《返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③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④⑩14172526錢理群:《我的文學史研究情結、理論與方法——〈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書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10期。

        ⑤⑥錢理群:《八十自述》,《名作欣賞》2020年第3期。

        ⑦錢理群:《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后記》,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第487頁。

        ⑧⑨錢理群:《我這十年研究——〈精神的煉獄〉序》,《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第3期。

        11錢理群、王乾坤:《作為思想家的魯迅》,載《走進當代的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64-65、70頁。

        12吳曉東:《錢理群的文學史觀》,《文藝爭鳴》1999年第3期。

        13錢理群:《史料的“獨立準備”及其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文獻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載《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第379-380頁。

        1516錢理群2011年6月寫給《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各卷主編及編委的信,見姚丹編《錢理群研究資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第116頁。

        18路楊:《玄黃時代的“大文學史”視野——錢理群20世紀40年代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啟示》,《漢語言文學研究》2019年第1期。

        19錢理群主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1915—1927)》,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第2-3頁。

        20錢理群2009年3月27日給《中國現(xiàn)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各編委的信,見姚丹編《錢理群研究資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第113-114頁。

        2122錢理群:《我怎樣想與寫這本書——代后記》,載《1948:天地玄黃》,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第324、330頁。

        23錢理群:《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審美形態(tài)——我這十年研究》,載《返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169頁。

        24錢理群:《文學本體與本性的召喚——〈詩化小說研究書系〉序》,載《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第250、249頁。

        27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九州出版社,2023,第3-4頁。

        (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

        猜你喜歡
        歷史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日出白浆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91亚洲最新国语中文字幕| 性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网站| 亚洲乱码少妇中文字幕| 免费看草逼操爽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三男一女吃奶添下面| 亚洲男同gay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福利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免费无遮挡 |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一个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天堂√中文在线bt|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亚洲精品不子伦一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国语 | 少妇仑乱a毛片|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中文无码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亚洲国产日韩av一二三四区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夜夜爽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与人妖免费黄色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99re在线视频播放| 视频一区二区不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