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國家地質(zhì)公園位于黑龍江省南部寧安市,東臨綏芬河,南接吉林敦化,為低山丘陵地貌,夏季涼爽宜人,冬季冰雪覆蓋。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壯觀的地質(zhì)地貌以及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聞名于世。
火山堰塞湖
在牡丹江上游,有一個我國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鏡泊湖,那里景色奇秀,是著名的旅游勝地。為了近距離感受鏡泊湖的魅力,去年秋天,我來到鏡泊湖國家地質(zhì)公園,在當?shù)氐刭|(zhì)局劉老師的引導(dǎo)下,開啟了探訪鏡泊湖國家地質(zhì)公園之旅。
我跟在劉老師后面,奮力登上鏡泊湖西岸的老黑山,俯視波平似鏡、銀光閃閃的湖面,真是心曠神怡。
鏡泊湖是狹長形的,沿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面積約91平方千米。
當我們來到湖水北部出口處的瀑布邊時,雷鳴般的轟響震耳欲聾。在距今約1萬年前,鏡泊湖西北數(shù)十千米外曾經(jīng)有過火山活動?;鹕娇诤偷貧ち芽p中噴出大量熔巖,自西向東順著山坡流進牡丹江古河道,堆積成一條巨大的堰堤。堰堤堵塞了江水,形成了鏡泊湖。按照湖泊的成因分類,鏡泊湖屬于堰塞湖。滔滔江水不甘被阻,它像一把利斧,沿著熔巖堰堤上部的裂縫不斷切割,天長日久,終于沖開一個缺口,江水直瀉而下,形成寬數(shù)十米、落差達12米的吊水樓瀑布。
鏡泊湖出產(chǎn)鯉魚、鱖魚和大白魚等40多種魚類,尤以盛產(chǎn)鯽魚馳名東北。因為鏡泊湖水溫常年較低,湖邊森林茂密,湖中浮游生物繁多,因此,魚類生長迅速,并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
地下森林
次日,我們坐車繼續(xù)往西北駛?cè)ィ巴叵律?。進入原始森林后,我們開始步行。我們一路上走過了軟如毛毯的枯枝落葉,跳過了橫七豎八的倒木。突然,在我們面前平緩的坡地上,出現(xiàn)了一個鍋狀大深坑,坑里的樹木密密麻麻,這里便是地下森林。劉老師介紹說,攔腰截斷牡丹江和“挖掘”地下隧道的熔巖,就是從這里噴出來的。想不到這個地方以前還是火山口,大坑的開口方向朝南,為坑內(nèi)的樹木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另外,火山灰十分肥沃,許多動物的糞便又起了播種和施肥的作用,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終于形成了這樣茂密的地下森林。
到了坑底,劉老師如數(shù)家珍地向我介紹看到的各種植物??永锷L著胡桃楸、水曲柳和黃波羅等珍貴樹種;樹下有杜鵑、野玫瑰等灌木叢;一些像山葡萄、獼猴桃之類的攀緣或藤本植物,纏繞在其他樹上;鋪在最底下的是厚厚的苔蘚和蕨類。
江中鷺島
探訪完地下森林后,我們又向牡丹江中的鷺島進發(fā)。經(jīng)過一段短短的旅程,我們來到了牡丹江岸邊。鷺島為半月形,長500米,寬100米。我們借了一艘小船登上鷺島。島上灌木叢生,野草高過膝蓋。奇怪的是,鷺鳥一點兒也不怕生,一只只鷺鳥平靜地站在樹枝上,昂首挺胸。鷺島上約有40棵高二三十米的老榆樹,大部分樹上有鷺巢,有幾棵樹上的鷺巢超過10個。一些老榆樹的枝條和綠葉上已經(jīng)有一層厚厚的白色鳥糞,可見鷺鳥在這里安家落戶已經(jīng)很久了。
仔細觀察,島上的鷺鳥嘴長、頸長、腿長,身高近1米。劉老師說它們都是蒼鷺,同鶴類一樣屬于大型涉禽,而且是鷺科中最大的一種。它們能長達數(shù)小時佇立在江邊淺水處,捕食路過的魚、蛙等。蒼鷺每次可產(chǎn)3~6個蛋,蛋形和顏色像鴨蛋。蒼鷺夫妻共同孵蛋育雛,孵蛋期約為3個星期。幼鳥破殼約50天后,就能離巢飛行了。
為什么在這座不顯眼的小島上生活著這么多蒼鷺呢?劉老師告訴我,幾十年來,當?shù)厝艘恢弊袷刂粭l不成文的規(guī)定:不采島上石,不砍島上樹,不打樹上鳥,不取巢中蛋。這就讓島上的蒼鷺得以在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中繁衍。臨走前,一大群蒼鷺歡叫著飛上天空,像是在和我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