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個情緒角,孩子們每天都會自己去更新自己的情緒牌。這天,我發(fā)現(xiàn)一向活潑愛笑的雪糕手里拿著兩張情緒牌,在情緒角里表現(xiàn)出一副委屈的樣子。我走近一看,她拿著兩張不同的情緒牌,一張是笑臉牌,一張是傷心牌。我正想詢問其原因,雪糕就湊過來靠著我說:“我今天是在建筑區(qū)玩的,我都想玩好幾天了!本來我挺高興的,后來……哼,我就不高興了?!?/p>
我想,這個小家伙心里肯定是有小糾結(jié)的,于是問她:“什么事兒讓我們雪糕這么委屈?。磕芎臀艺f說嗎?”
雪糕噘起嘴說:“我本來是和瑤瑤商量搭建一個迪士尼公園,我們想把公園的門搭建得漂亮些。我們正想著還能用什么材料時,壯壯走過來一下把我們的‘公園門’給踢倒了,而且他就回頭‘哎呀’了一聲,什么也沒說就跑了?!边@時,瑤瑤也走過來補充說:“他踢倒了我們的作品,也沒跟我們說‘對不起’?!薄八晕覀兊墓珗@沒搭完,我可不開心了?!毖└饪偨Y(jié)道。
我蹲下來把她倆都摟在懷里,輕輕地問:“是因為壯壯把你們的作品碰倒了而沒有主動和你們道歉,你們才不開心的,對嗎?”雪糕點點頭。我又問:“如果壯壯當時主動道歉了,并和你們一起把公園門搭得更漂亮了,那這張傷心牌是不是就變成笑臉牌了?”雪糕又一次點點頭,比上一次更加用力……
于是我決定借著這次機會,請全班同學共同討論禮貌用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孩子們紛紛地說出了自己知道的禮貌用語,還通過舉例的方式提出了日常禮貌用語的用法和場景。
雪糕說:“做錯事要主動說對不起,我們就會原諒他?!?/p>
瑤瑤說:“每天早上來幼兒園我會和老師問好,和奶奶說再見?!?/p>
壯壯說:“不小心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p>
雨晨說:“別人幫助我,我會說謝謝?!?/p>
豆豆說:“有時候我很生氣,可是聽了別人說對不起就覺得不那么生氣了?!?/p>
奇奇說:“有時候我不好意思說對不起,但其實我挺想說的?!?/p>
樂樂說:“有時候我做錯了說對不起,小朋友說沒關(guān)系的時候,我的心里好像亮了一下,好想抱抱他,嘿嘿?!?/p>
東東說:“有時候我生氣了,小朋友安慰我抱抱我,我覺得心里好像沒那么生氣了,還有點甜?!?/p>
……
這次“會議”結(jié)束的時候,我看到壯壯主動地走到雪糕身邊去道歉了,而且還幫著雪糕一起搭起了公園的大門。我又發(fā)現(xiàn),不知道什么時候,雪糕悄悄地在情緒角里插上了那張笑臉牌。
專家解析
案例一中的老師將禮貌融入“學做小主人”親子活動中,發(fā)揮孩子的主人翁意識,讓孩子像小主人一樣接待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無形中將禮貌教育貫穿其中,孩子們既懂得了禮貌的意義,練習了禮貌用語,也知道了如何表現(xiàn)出禮貌的行為。
案例二中的老師,則通過圓桌討論的形式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對禮貌用語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討論一方面讓孩子們相互學習,在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上達成共識,也更多地形成了孩子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溝通。
基于以上兩個案例,家長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些家庭之間的互動,如走親訪友或外出參與親子活動等,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表達禮貌、學習禮貌的機會;另一方面,當孩子做出不禮貌行為或語言的時候,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通過自身示范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禮貌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