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帶娃回老家,坐的高鐵上人多,路程又長,孩子逐漸變得不耐煩,甚至連動畫片也不想看了,開始哭鬧。這時候,我們前座的一個小姐姐轉(zhuǎn)過來,遞給了他一個小玩具,是兩個小棍,中間夾著一個卡通形象。把兩個小棍拉開,就是一條彩紙,一扭一擰,彩紙隨心變化,還原動作,彩紙隨之還原。我想起來了,我小時候也玩過這個!只是那時候它沒有這么精美,它叫翻花。兒子拿著這個小玩具,足足“翻”了40分鐘沒出聲,因為他完全被它的神奇震驚到了,因為每一次翻,它的形狀、色彩都在變,而且還都能恢復如初?;丶液?,我馬上在網(wǎng)上買了不同的翻花樣式,自己先玩了個痛快,然后準備以后每次出遠門都帶一個不同的品種“穩(wěn)住”兒子。后來我查了一下,這種翻花工藝,起源于清代,在2014年,還被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確實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