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艷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遼寧 清原 113300 )
紅松(PinusKoraiensisSieh.et Zucc.)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是東北地區(qū)主要栽植樹種之一[1]。作為紅松果材兼用林培育,即可上山造林,又可城郊綠化,還可品嘗收獲珍貴果仁,栽植應用前景廣闊。用播種法繁殖實生苗木,用于造林,更可用做砧木,在其上嫁接紅松優(yōu)良接穗,用于造林綠化,生長優(yōu)質材和盡快獲得果實種仁,栽植應用前景廣闊。為提升紅松播種與嫁接育苗質量,結合實際闡述了紅松播種技術和嫁接育苗技術,供參考和借鑒[2-3]。
用播種苗培育的實生苗作為砧木。
紅松是雌雄同株異化的樹種,采果一般選擇在9~10月,因為在遼東地區(qū)這個季節(jié)的紅松球果是最成熟,最飽滿的時期。紅松球果形態(tài)成熟時及時采摘,平鋪于干凈水泥地表,厚度10~20 cm,晾曬7~15 d后,待果皮完全開裂后,采用人工棒擊的方法將種子取出,取出后要繼續(xù)晾曬至干燥通風場所臨時干藏,收集種子,清除雜物。播種所用的種子最好是遼寧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如老禿頂子紅松畝樹,清河城紅松畝樹。
紅松種子催芽大都選擇在11~12月份,土壤干燥、向陽背風的地方進行催芽。取出干燥種子,浸于冷水中36~48 h,冷水中最好先溶放50%多菌靈,濃度500倍液,起到殺菌滅毒作用。將種子與粗河沙按1∶(3~4)比例充分混勻,沙子含水量為25%左右,種沙裝入沙袋或麻袋或編織袋內,存于冷涼場所如山洞,冷窖內,適宜溫度1~5 ℃。若種量少可存于冰箱內。低溫沙藏5~6個月,此期間常查看和調整場所內溫度及沙子含水量。4月下旬~5月初,發(fā)現(xiàn)種子有50%裂嘴發(fā)芽即可準備播種。若未見發(fā)芽,應移入25 ℃的室內,過幾天漸漸發(fā)芽,即可播種。
4月上旬,選平坦地面,土壤質地沙壤至重壤土為好,有機質含量不低于2%。依地形情況,出做長、寬、高為(10~30)m×(1.1~1.2)m×(0.1~0.15)m的播種床,步道寬0.4 m。床面南北為主,也可東西向。清除床表雜物,向床表鋪1~2 cm厚紅松林針葉下黑褐色腐殖質土。另施農家腐熟純畜糞,施量500~600 kg/667m2平鋪床表,翻動床面15 cm深度,使床土與腐殖質土和畜肥充分混勻,摟平床面,床表勻放敵克松,用量1~2 kg/m2用以土壤消毒。
播種的時間一般都在4月下旬~5月上旬,選擇無風雨之日,地表溫度最好在10 ℃左右就可以播種,南北床面均順床面開溝為主,東西床向的以南北開溝為主,溝距15~20 cm,溝深3 cm,向溝內撒播種子,播種量170~180 kg/m2,覆土厚度2.5 cm左右,在播種之前最好把苗床上均勻澆足水,目的是讓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再踩實播種溝即可。
播種后立即向床表覆蓋1~2 cm厚紅松針葉或者稻殼或稻草,再用細塑料紗網罩覆其上,防止被風刮跑,向覆物噴水,浸濕床表15~20 cm。每1~2 d噴一次水,保持土粒覆物潮濕,一般在7~15 d內種芽出土,出苗整齊一致。生長季遇嚴重干旱應及時噴水。6~8月,及時拔鏟床面雜草,以防止雜草和幼苗爭奪養(yǎng)料和水分。7月上旬,向床面及時撒一次尿素或二胺肥,施量10 kg/667m2,撒肥后立即噴水,利于化肥溶解吸收和不燒苗,有助于幼苗快速生長,如有苗木擁擠,可適當間掉。11月上旬,床表噴一次越冬防寒水。
翌年4月上中旬,選擇平坦壤土地塊,清除雜物,施基肥,施用量3~4 m3/667m2,撒肥后立即噴水,翻土20 cm深,按60~70 cm壟距和20 cm壟高起壟,大壟雙行栽植,小行距15~20 cm,大行距45~50 cm,株距10~15 cm。栽后澆足水,確保苗木成活。移栽后經3年左右的生長,即可出圃造林或在其上嫁接,移植后苗木生長應及時鋤草松土,天旱澆水,防治病蟲害。
紅松播種自然結果年限10年以上,而紅松嫁接3~5年可結果,10年以上豐產。紅松嫁接是無性繁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對扦插繁殖困難的針葉樹來說非常重要。
培育嫁接苗,可用2~4年生紅松播種苗進行嫁接,也可在山上造林苗及小樹上嫁接。砧木粗度或嫁接部位砧木粗度應在0.6~1.5 cm,嫁接高度可以是高接即距地表3~10 cm或抵接即距地表0.5~1.5 m。低接苗每株砧上接1穗,高接樹上接3~10穗。
作為嫁接選擇的紅松畝樹,應具備早結果,多結果,果個大,種仁大,高產無性系優(yōu)株。另外,當?shù)囟嗄瓯憩F(xiàn)好的優(yōu)良植株也可適當選用。2月從優(yōu)良畝株上剪取1~2年生枝,粗度大于5 mm,長度大于0.5 m,頂芽飽滿,枝表新鮮,葉青綠,無病蟲害。將枝條存放在寒冷的山窖內,控制溫度0~10 ℃,等到4~5月中旬進行嫁接。
紅松主要嫁接方法為帶頂芽劈接和髓心形成層對接。
2.3.1 帶頂芽劈接。穗長5~7 cm,穗粗6~10 mm,頂芽飽滿,芽附近保留6~8對針葉或不保留針葉,摘除后端針葉,在基端削2個長為2.5 cm左右的對稱偏楔形平直削面。
在預定高度如距地表3~10 cm處或1 m高度處,平斷砧干,砧粗6~15 mm均可,砧穗等粗或砧稍粗,砧上剪口以下2~3 cm長度處針葉剪掉。在橫斷面居中或偏一側,用剪刀順木質向下剪入,剪口長度2.5 m左右。將接穗厚削面朝外,插入砧木切口內,一端或二端形成層對齊,漏白1~2 mm。用2~2.5 cm寬塑料條纏綁接口,勿漏縫。
2.3.2 髓心形成層對接。穗長6~8 cm,穗粗6~10 mm,頂芽飽滿,芽附近留6~8對針葉或不保留針葉,摘除下端針葉,在基端削一、二個長為4 cm左右的馬耳行削面。
在距地表3~10 cm處或1 m高度處,平斷砧干,砧粗6~15 mm均可,砧穗等粗或砧稍粗,砧上剪口以下2~3 cm長度處針葉剪掉。在斷面居中或偏一側,用剪刀順木質向下剪入,剪口長度2.5 m左右。將接穗厚削面朝外,插入砧木切口內,一端或二端形成層對齊,漏白1~2 mm。用2~2.5 cm寬塑料條纏綁接口,勿漏縫。
苗木嫁接成活后,及時除掉綁縛的塑料布,注意觀察砧木有沒有萌蘗,一旦發(fā)現(xiàn),要及時清除掉,保證嫁接苗主干通直。在嫁接苗木旺盛生長期每667m2撒施尿素25 kg,在雨季注意防澇,立秋后注意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