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波,付正波,楊祚斌,楊園耘,丁春華,朱富仙,李海宏
(1.保山市植保植檢站,云南 保山 678000;2.保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00;3.龍陵縣植保植檢站,云南 龍陵 678300)
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 系禾本科(Gramineae) 虉草屬(Phalaris)一年生雜草,原產于歐洲、非洲、美洲和亞洲泛熱帶地區(qū),20 世紀70年代隨麥類引種傳入中國[1],2002 年在四川省首次發(fā)現(xiàn)[2]。2008 年之前該植物是麥田次要雜草,未對麥田造成大的為害,2008 年保山市麥區(qū)首次大規(guī)模暴發(fā)為害,隨后相繼在云南省的大理市、楚雄市、玉溪市和昆明市等溫帶地區(qū)暴發(fā)為害[3]。小子虉草擴展迅速、為害嚴重和難以根除,且不斷向更多類型生境侵入,對保山市農業(yè)生產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構成威脅?;诖耍髡哚槍κ覂群Y選出來的對小子虉草防除效果高效的除草劑開展了大田防效驗證試驗,為大面積示范及應用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選擇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辛街鎮(zhèn)鄒里村擺鹽社7 組鄭國愛農戶的油菜田上進行,試驗地點海拔1 651 m,試驗地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油菜長勢一致,土壤質地好,有機質含量3.6%,肥力中上等,pH 6.6。
108 g/L 高效氟吡甲禾靈(haloxyfop-P-methyl)乳油(北京燕化永樂農藥有限公司);150 g/L 精吡氟禾草靈(floazifop-p-butyl)乳油(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10%精喹禾靈(quizalofop-P)乳油(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69 g/L 精噁唑禾草靈(fenoxaprop-P-ethyl)水乳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12.50%烯禾啶(sethoxydim)乳油(中農立華天津農用化學品有限公司);5%唑啉草酯(pinoxaden)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油菜品種為當?shù)刂髟云贩N保油雜16 號,采用直播,播種量0.5 kg/667 m2。2019 年11 月16 日播種,2020 年4 月30 日收獲。
小子虉草。
試驗為隨機區(qū)組試驗,設7 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 m2,周邊設1 m 寬的保護行。試驗設計方案如表1 所示。
表1 小子虉草防除試驗設計
試驗于2023 年2 月14 日開始,此時油菜初花期,虉草5~6 葉期。兌水900 L/hm2,用3 WD--16(A)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孔徑1.6 mm,對小區(qū)小子虉草莖葉進行均勻噴霧處理。
試驗田栽培、灌溉、施肥、病蟲防治等田間管理措施與當?shù)厣a田相同。
1.7.1 調查項目
選擇小區(qū)中小子虉草均勻且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調查。
1.7.2 藥害及殺草速度調查方法
藥后1、3、5、7 d 目測觀察各處理區(qū)小子虉草中毒情況、防效和油菜藥害情況,并記錄目測效果和藥害發(fā)生等級,各處理區(qū)藥效、藥害表現(xiàn)照片(有代表性的一重復立牌照相)等。
植物目測藥害分級:0 級安全無藥害,1 級葉片有萎焉,無黃化現(xiàn)象,很快恢復,對油菜生長無影響;3 級葉片黃化小于10%,不能恢復,對生長有影響;5 級葉片黃化10%~30%,不能恢復;7 級葉片黃化30%~50%,不能恢復;9 級葉片黃化大于50%,不能恢復。
1.7.3 藥害恢復情況及小籽虉草調查
藥后1、3、5、7 d 目測調查植物藥害發(fā)生等級,10、20、30 d,每小區(qū)取3 個點,每點1 m×1m=1 m2,樣框內調查殘存的雜草種類及數(shù)量,記錄于調查表中。藥后30 d 調查每種雜草存活株數(shù)并稱取鮮重。各處理區(qū)目測藥害,記錄藥害率和恢復情況。
1.7.4 田間防效計算方法
所有實驗數(shù)據采用SPSS 27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其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施藥后調查期間,各處理區(qū)藥害0 級,說明試驗設計的劑量不會影響油菜生長,對油菜非常安全。
田間防治效果詳見表2,可見6 種藥劑均對小子虉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表2 各藥劑對小籽虉草的防治效果
施藥后1、3、5、7 d,各處理虉草均沒有中毒現(xiàn)象。
施藥后10 d,各施藥處理小子虉草和其他禾本科雜草中毒加重,開始變黃,但防效均不明顯,與對照沒有顯著差異。
施藥后20 d,各施藥處理的小子虉草株防效均達到了70%以上,以5%唑啉草酯乳油、12.5%烯禾啶乳油、108 g/L 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較好,防效分別為79.92%、77.94%、76.92%,與150 g/L 精吡氟禾草靈乳油、69 g/L 精唑禾草靈水乳劑的防效有顯著性差異。
施藥后30 d,小子虉草株防效均達到了80%以上,其中5%唑啉草酯乳油防效最佳,達98.35%,與其他處理的防效有顯著性差異,其次是108 g/L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防效為94.95%,與其它處理的防效有顯著性差異,12.5%烯禾啶乳油、10%精喹禾靈乳油、69 g/L 精唑禾草靈水乳劑、150 g/L 精吡氟禾草靈乳油的防效分別是89.32%、88.10%、86.86%、85.93%,4 者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
施藥后30 d,5%唑啉草酯乳油對小子虉草的鮮重防效最好,達98.61%,與其他處理的防效有顯著性差異,其次是施用108 g/L 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其鮮重防效95.28%,與12.5%烯禾啶乳油、10%精喹禾靈乳油、69 g/L 精唑禾草靈水乳劑、150 g/L精吡氟禾草靈乳油差異顯著。
續(xù)表2
由于小子虉草對農業(yè)生產和生物多樣性的危害重大,國家農業(yè)農村部于2002 年將其列入我國主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本試驗結果證明,5%唑啉草酯乳油、108 g/L 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12.5%烯禾啶乳油、10%精喹禾靈乳油、69 g/L 精唑禾草靈水乳劑、150 g/L 精吡氟禾草靈乳油等6 種除草劑于小子虉草6 葉期前進行噴霧施用,可有效防除小子虉草,且對油菜非常安全,其中可優(yōu)先選5%唑啉草酯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