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圍棋的故事和傳奇有很多,當人工智能和圍棋相結(jié)合,平面的方寸棋盤演變?yōu)槎嗑S視覺,觸及的不僅僅是我們身處的世界,還有那浩瀚無邊的宇宙。坐隱、手談、忘憂,誰在執(zhí)AI之手與人類對弈?五百年來棋一局,誰在棋盤邊立成爛柯人?
“現(xiàn)在開始讀秒。”
電子鐘響起了字正腔圓的女聲,周弦正襟危坐,心跳隨著倒計時而加劇。他想立馬沖到操作中心查看“坐隱”的運行參數(shù),但目光卻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屏幕——
三次讀秒,每次各三十秒,留給“坐隱”的時間,只剩下一分半鐘。
對于圍棋人工智能來說,一分半的時間原本足夠漫長;然而,在讀秒之前,“坐隱”已經(jīng)在一手棋上花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顯而易見,“坐隱”發(fā)生了異常。
所以,對“坐隱”來說,眼下這一分半的時間,何其短暫。
第一次讀秒的時間告罄,進入到第二次讀秒。周弦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慮,手伸進棋罐,攪動棋子,發(fā)出失禮的嘩嘩聲響。此時此刻,他恨不得自己落子——
眼下,面對“坐隱”的必勝之局,連自己都能越俎代庖地為“坐隱”贏得勝利。
但這并非周弦的對局,而是圍棋人工智能之間的較量:第七屆世界圍棋人工智能大賽,中國智海公司旗下的圍棋人工智能“坐隱”和美國微谷公司旗下的圍棋人工智能DigitGo在決賽相逢,無論是周弦還是坐在他對面的美國人比爾·格林,都只是為圍棋人工智能在真實棋盤上落子的工具而已。事實上,圍棋人工智能之間的對弈并不需要真實的棋具,但出于儀式感,人們?nèi)詾閲迦斯ぶ悄茉O置了寬敞的對局室——
一套古色古香的中式桌椅位于對局室正中,桌面上擺放著價值不菲的榧木棋盤和中國云子。周弦和格林相對而坐,兩人身側(cè)各擺著一臺淺灰色方桌,方桌上各放置一臺二十八寸的顯示器,顯示人工智能的落子位置。在兩人的另一側(cè)還擺著一張長條形的木桌,桌后坐著裁判長奎勒·瓊森和記譜員莫爾森·卡寧,他們同樣正襟危坐,凝視著前方在一個半小時內(nèi)都未有動靜的棋局。
自世界圍棋人工智能大賽開辦以來,微谷公司旗下的DigitGo已經(jīng)拿下了六屆冠軍,無一敗績。而誰都沒有料到,名不見經(jīng)傳的中國圍棋人工智能“坐隱”會在第七屆賽事中殺入決賽,并在決賽中將DigitGo逼入絕境——在“坐隱”出現(xiàn)故障之前,“坐隱”的黑棋已經(jīng)將白棋一塊三十七子的大棋牢牢圍困,僅剩下只此一手的最后一擊。
身為“坐隱”研發(fā)團隊的領導者,周弦在開賽之前就預料到“坐隱”將會在決賽中奠定不可動搖的勝勢。和基于人類設計的訓練機制進行自我對弈的圍棋人工智能有所不同的是,“坐隱”并不遵循人類給定的訓練機制,因為從一開始,“坐隱”研發(fā)團隊就沒有為“坐隱”提供任何訓練機制——
依托全新的深度學習算法,“坐隱”為自己設計了訓練機制,并根據(jù)自行創(chuàng)造的訓練機制進行自我對弈,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訓練機制;換言之,作為人工智能,“坐隱”不僅擁有了學習能力,還掌握了如何學習的本領。
最后一次讀秒開始,坐隱必須要在三十秒內(nèi)落子。
周弦的手自棋罐內(nèi)拿出,緊緊拽住了西裝下擺。
倒計時還剩十秒,電子女聲開始倒數(shù),周弦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女聲計數(shù)到“六”,屏幕上,多了一顆黑子——
黑子落在了棋盤的橫縱線條構成的方格之中。
陡然間,周弦眼前金星亂冒——
圍棋棋子必須下在棋盤橫縱線條構成的交叉點上;落于交叉點之外,屬于無效落子,相當于投子認輸。
“‘坐隱中盤負?!辈门虚L瓊森宣判了比賽結(jié)果。
“承讓了。”格林用蹩腳的中文說。
周弦勉強擠出笑容,低頭收拾棋子。兩分鐘后,周弦和格林走出對局室。過道兩側(cè),閃光燈和快門聲此起彼伏。周弦前往“坐隱”的控制室,工作人員為他驅(qū)趕簇擁上前的記者。走進控制室,五十平米左右的房間內(nèi)鴉雀無聲,周弦順著研發(fā)團隊人員的目光看向控制室的大屏幕,瞬間怔住——
屏幕上顯示著一個坐標,有著三個數(shù)值,且數(shù)值均為10。
這意味著,“坐隱”的最后一手棋,居然落在了一個三維坐標(10,10,10)上!
圍棋棋盤縱橫十九道,共形成19×19共361個交叉點。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看,圍棋棋盤是一個二維直角坐標系,棋盤上的每一個交叉點都能被唯一的二維坐標所定義。因此,“坐隱”落子,相當于給出一個坐標,系統(tǒng)根據(jù)坐標將棋子顯示在虛擬棋盤相應的位置上。而當“坐隱”給出一個三維坐標的時候,系統(tǒng)頓時陷入茫然無措的境地:一個二維直角坐標系,如何接納一個三維坐標?面對三維坐標,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小幅度的崩潰,而“坐隱”這手棋,就此落到了毫無意義的交叉點之外。
“我需要調(diào)用‘坐隱半小時前的行為日志。”周弦說。話音剛落,團隊內(nèi)的高級算法工程師趙若飛輸入了一行命令,屏幕上的三維坐標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緩慢轉(zhuǎn)動著的立方體框架,框架內(nèi),橫、縱、高三個方向的線條相互交錯,彼此垂直,將立方體切割成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小立方體區(qū)間?!斑@是三維直角坐標系……”周弦的聲音微微顫抖,“或者說,是一個三維棋盤?!?/p>
“不僅如此?!壁w若飛說道,按下回車。屏幕上,一顆黑子出現(xiàn)在了立方體正中,而在立方體最外圍的一個面上出現(xiàn)了一百多顆棋子——倘若將這個面單獨截出來,那便是“坐隱”下最后一手之前的決賽對局。
“‘坐隱贏了,贏了一個維度?!敝芟疑钗豢跉?,轉(zhuǎn)身走出控制室。
“在發(fā)布會上,您要怎么說?”趙若飛急切地問。
“如實說。”
“在決賽中,‘坐隱下出了三維圍棋。”
發(fā)布會上,周弦說出了他的第一句話。格林側(cè)過身體,正對周弦,瞪大眼睛。臺下的記者一片嘩然,周弦不得不停頓片刻,等到臺下略微消停后才繼續(xù)說道:
“‘坐隱沒有接受任何人類設計的訓練機制,而是在‘深度學習之中自己生成訓練機制。在日復一日的自我對弈之中,‘坐隱的‘深度學習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它從根本上顛覆了之前的訓練機制,為二維的圍棋棋盤增加了一個維度。
“二維的圍棋棋盤本質(zhì)上是一個二維直角坐標系,若再為它加一根與之相垂直的坐標軸,我們就得到了一個三維直角坐標系,也就是一張三維棋盤。二維棋盤上,橫19路,縱19路,共計361個交叉點;而在三維棋盤上,橫19路,縱19路,高19路,19×19×19,一共有6859個交叉點。而二維圍棋的所有規(guī)則,在三維圍棋中依舊成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坐隱之所以創(chuàng)造出了三維圍棋,其實緣于我們的疏漏。我們向‘坐隱輸入了圍棋規(guī)則,對于棋盤邊數(shù)、玩家數(shù)目、勝利條件、禁著點等各種情況都作出了嚴格的規(guī)定,但唯獨對棋盤的維數(shù)沒有作出嚴格的限制——具體到實際操作,便是在代碼層面,我們對棋盤的維數(shù)給出了一個不嚴謹?shù)拿枋?。這是一個不應有的疏漏,它來自我們認為圍棋棋盤只可能是二維平面這一慣常的認知;但正是這一疏漏,給‘坐隱的深度學習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使它得以突破維數(shù)的制約,創(chuàng)造出了三維圍棋。
“從二維圍棋上升到三維圍棋,這就是‘坐隱長考的內(nèi)容。在初步掌握了三維圍棋后,‘坐隱將正在進行中的決賽對局視作一場發(fā)生在三維棋盤上的棋局。在‘坐隱看來,決賽對局中所有的棋子都落在了三維棋盤最外圍的一個面上,而對于這盤下在三維棋盤上的對局而言,當前最佳的一著絕非局限于二維平面,而存在于廣闊的三維立體空間之中——
“于是,他的下一手棋,就落在了一個數(shù)值為(10,10,10)的三維坐標上;或者說,落在了三維棋盤的正中央。
“二維棋盤顯然無法接納三維坐標,因此系統(tǒng)不可能將這一落子正常地顯示在二維棋盤上。最終,這一無法在二維棋盤上呈現(xiàn)的落子就出現(xiàn)在了棋盤的方格內(nèi)部?!?/p>
“周先生,您真的……不容易?!备窳值哪樕细‖F(xiàn)出古怪的笑容。
“蒙您夸獎?!敝芟椅⑿χc了點頭。
“能把輸棋說得如此清新脫俗,古今中外,恐怕也只有您一個人了?!?/p>
“您不相信?”
“我是學者,相信實證?!备窳终f,“我會等您的證明?!?/p>
“我現(xiàn)在就能證明?!敝芟艺f,“如果主辦方允許的話,‘坐隱就在這里為各位下一盤三維圍棋?!?/p>
經(jīng)過五分鐘的短暫討論,主辦方同意周弦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進行三維圍棋的演示。又過了十分鐘,位于控制室的“坐隱”研發(fā)團隊完成了演示所需的系統(tǒng)設置。同時,發(fā)布會的講臺上架起了一塊八十七寸的大屏幕,通過無線網(wǎng)絡與“坐隱”的控制室相連。一切就緒,位于控制室的趙若飛單擊鼠標左鍵,“坐隱”開始按部就班地運行。
和周弦在控制室看到的畫面基本一致,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個大型的立方體框架,框架內(nèi)布滿了縱橫交錯的線條;但有所不同的是,為了讓觀眾看得更清楚,框架內(nèi)的線條有加粗,線條交錯所構成的交叉點即落子處用一個灰色小球標記。在完善了顯示效果后,三維棋盤驚心動魄的復雜性得以呈現(xiàn)在全世界面前:一根又一根交錯的線條排列成浩瀚的陣列,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交叉點密密麻麻,由于透視關系的存在,明明彼此垂直或平行的線條大部分卻相互傾斜或者重疊,數(shù)千個交叉點擁擠在屏幕上,以看上去極其無序的方式排列,就像有人在屏幕上撒了一把胡椒面,然后把這些胡椒面以直線相連,整個棋盤呈現(xiàn)出人類難以理解的龐雜與混亂。
一切就緒,對局開始。黑子落下,一個體積是頂點處灰色小球兩倍大的黑色小球落在了棋盤偏左下角的一個交叉點上;半秒鐘后,代表白子的白色小球出現(xiàn),與黑子相距五個交叉點。黑白交替落子,棋盤上的棋子數(shù)目很快達到了二維棋盤所能容納的最高數(shù)目,但在有著6859個交叉點的三維棋盤上,這些棋子在分布上仍舊相當稀疏。
“就到這里吧?!笔宸昼姾?,周弦說道,“事實上,‘坐隱在三秒鐘內(nèi)就已經(jīng)下完了整盤棋,但為了能清晰地展現(xiàn)棋局進程,我們放慢了演示速度?!?/p>
“周先生,請容我提醒您:即使是三維的程序錯誤,那也是程序錯誤?!备窳终f道。
“就今天這盤棋來說,這就是程序錯誤,毫無疑問。”周弦對格林拱一拱手,“恭喜DigitGo又一次贏得了冠軍。”
“請問二位,如果‘坐隱在二維棋盤上再次與DigitGo相遇,你們認為結(jié)果會如何?”一名記者問道。
“在‘坐隱學會三維圍棋之前,它與DigitGo的對局就已經(jīng)回答了您的問題?!敝芟倚χf,“降維打擊不僅適用于文明之間,在圍棋的世界里也同樣通行?!?/p>
“周先生,我本來不愿意在這個場合說出我的真實想法,但您的挑釁使我忍無可忍——恕我直言,三維圍棋只是一個謊言,而‘坐隱從頭到尾都在所謂的三維棋盤上滿盤亂下!”格林面色鐵青地說,“事實就是,‘坐隱被DigitGo逼出了一個復雜的程序錯誤,這并不恥辱,但也絕對不怎么高明?!?/p>
“格林先生,‘坐隱究竟有沒有亂下,我應該更有發(fā)言權吧?!币幻谇芭诺那嗄暾f道,“我請求與‘坐隱在三維棋盤上對局。”
青年名叫木可,來自中國,年僅二十歲,已斬獲五個圍棋世界冠軍,在十七歲時擊敗韓國圍棋第一人樸正梓,位居世界圍棋職業(yè)棋手等級分排名第一位并保持至今,今年受邀成為第七屆世界圍棋人工智能大賽的解說嘉賓。兩年前,作為當今世界圍棋第一人的木可曾與當時的最強圍棋人工智能DigitGo進行過一場人機大戰(zhàn),DigitGo以3:0的全勝戰(zhàn)績零封木可。這是人類職業(yè)棋手第三次以正式比賽的形式挑戰(zhàn)圍棋人工智能,而結(jié)果與前兩次毫無差異——自從2016年AlphaGo以4:1戰(zhàn)勝李世石以來,在三尺棋枰,面對人工智能,人類已經(jīng)失去了任何勝算。
“您能和‘坐隱對局,是我們的榮幸?![隨時隨地恭候您的挑戰(zhàn)?!敝芟移届o地說道,但內(nèi)心卻雀躍不已。相對于請職業(yè)棋手來評判“坐隱”的棋局,由“坐隱”和職業(yè)棋手對弈顯然更有說服力,并且在圍棋的世界里,棋力的強弱本質(zhì)上只能由勝負來證明。
“在下這盤棋之前,我有兩件事要和您的團隊確認一下?!蹦究烧f,“第一,能不能給我安排一款三維圍棋對弈程序?三維棋盤幾乎不可能在現(xiàn)實中被制造出來,所以要下三維圍棋,恐怕只能靠電腦了?!?/p>
“您放心,絕對沒問題?!?/p>
“第二,三維圍棋顯然要比二維圍棋難得多,所以我需要一些時間來作研究?!蹦究蓳狭藫夏X袋,“這段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希望您和您的團隊能耐心等待。”
“我猜‘坐隱也是這么想的。”周弦笑道。
“那就行咯?!蹦究勺叱霭l(fā)布會大廳,揮了揮手,“周先生,后會有期。”
木可之所以提出要和“坐隱”下三維圍棋,來自職業(yè)棋手的本能沖動和對未知事物的強烈好奇。而當木可收到“坐隱”研發(fā)團隊制作的三維圍棋對弈程序,他就像是孩子收到新奇的玩具一般驚喜,在他眼前呈現(xiàn)的是一個前所未見的神奇棋盤,還有宛如電競選手一般的下棋方式:
以W、A、S、D四鍵控制光標在三維棋盤中來回移動,從而控制棋盤在屏幕上的顯示區(qū)域;通過按動鼠標右鍵并拖動鼠標,就能連續(xù)轉(zhuǎn)換觀察棋局的視角,而最常用的鼠標左鍵承擔了落子的功能。整個操作復雜而又奇特,木可用了半個多小時才適應。
當木可試著在三維棋盤落子,他對于三維棋盤的復雜性才有了深刻的體會。要在三維棋盤上下一手棋,要穿越層層疊疊的平面,穿透縱橫交錯的線條,在星羅棋布的交叉點之間來回穿梭,最終才能找到心儀的選點。而視角一旦發(fā)生轉(zhuǎn)變,棋盤在眼前的模樣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不僅僅是屏幕所顯示的棋盤范圍發(fā)生改變,還有因透視關系的變動,導致棋子之間的位置關系在二維屏幕上發(fā)生的變動,雖然實際上棋子之間的位置關系并未發(fā)生任何變化。
而當木可開始對三維圍棋進行深入的研究,他才意識到自己完全低估了三維圍棋的難度。三維圍棋最艱深之處并非幾何級上升的變化數(shù)量,而在于棋手永遠無法全面地觀察三維棋局。作為三維生物,人類能看到二維棋盤的全貌,包括任何一顆棋子與它周邊所有棋子和空點的位置關系;而當人類觀察三維物體的時候,人類所能看到的永遠是三維物體的局部。就比如當一個人看到一張紙的正面時就不可能看到它的背面。因此,面對三維棋局,無論棋手的視角如何變化,他都永遠不可能看到棋局的全貌,哪怕是一顆棋子的全貌——更嚴格地說,是不可能看到一顆棋子與其他棋子和空點的位置關系。于是,面對三維圍棋,人類的視角始終受限,思考的困難程度就上升到了一個空前的層次。
面對劇幅增長的變化數(shù)量和永遠受限的視角,木可心中產(chǎn)生了深刻的無力感和失控感。他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極為浩瀚的迷宮,其中隱藏著近乎無窮無盡的未知領域。在第一周的研究之中,木可一無所獲,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瞪著屏幕發(fā)呆,偶爾在棋盤上擺上幾手,也完全沒有章法可言。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第十二天,那天下午,木可登錄網(wǎng)絡圍棋平臺“弈風”,以匿名對局的方式放松一下心情。棋局進展到第九十七手時,木可的白棋就已占據(jù)勝勢,只消再花一手棋就能徹底完成對黑棋三十二子巨龍的封鎖。木可正要點擊鼠標落子,他忽然意識到這一幕似曾相識:當初,“坐隱”就是在這樣的必勝時刻陷入長考,在長考之中以三維圍棋的視角去審視二維棋局。所以,倘若自己站在“坐隱”的角度,將眼下的局面視作發(fā)生在三維棋盤上的對局,那么自己又會怎么下呢?
木可打開三維圍棋對弈程序,將當前的棋局一一擺在三維棋盤最外圍的一個面上。擺上最后一子的時候,木可在“弈風”的必勝之局被判超時負。五小時后,木可落子,這是他在三維棋盤上正式下出的第一手棋,而這手棋成為了三維圍棋研究的突破口——
當他站在三維圍棋的視角審視二維棋局,便是強行將自己的思路從二維圍棋向三維圍棋轉(zhuǎn)換。于是,他就打破了三維圍棋和二維圍棋之間的思維壁壘,繼而找到了三維圍棋和二維圍棋之間的隱秘關聯(lián),正是這些關聯(lián)為木可帶來了三維圍棋的一部分基本攻防手段。
兩周后,木可在網(wǎng)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程序自帶的動畫截取功能將他下出的攻防手段以三維動畫的形式予以呈現(xiàn)。“這是從零到一的突破。”對于木可的研究成果,周弦在社交網(wǎng)絡發(fā)表了自己的評論,“在本質(zhì)上,任何棋類都是一類自洽的數(shù)學體系。三維圍棋和二維圍棋有著完全相同的規(guī)則,意味著兩者在數(shù)學上必然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lián)系,這一聯(lián)系尚未被數(shù)學家以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但已能被職業(yè)棋手所感知——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棋感吧?!?/p>
在職業(yè)棋壇,對三維圍棋感興趣的不止木可,中日韓共有兩百多名職業(yè)棋手同時在研究三維圍棋。當包括木可在內(nèi)的職業(yè)棋手對三維圍棋的研究日趨深入,他們就有能力解讀“坐隱”在發(fā)布會上下出的那盤未完成的三維對局。職業(yè)棋手一致認為,當時“坐隱”絕非滿盤亂下,但所掌握的也不過是木可在研究初期所下出的基本攻防。從周弦每周公布的“坐隱”的棋譜來看,“坐隱”的棋力增長速度與人類相近,而與當年的AlphaGo相距甚遠。因此,大部分職業(yè)棋手認為,木可和“坐隱”的棋力在伯仲之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棋手加入到了三維圍棋的研究之中,但放眼棋壇,對三維圍棋最用心的仍是木可。在研究三維圍棋的這一年里,他平均每天花在三維圍棋上的時間超過十二個小時。與此同時,在國內(nèi)外棋戰(zhàn)之中,木可的表現(xiàn)卻一落千丈。在中國圍甲聯(lián)賽中,木可的年度勝率降至三成,而在世界圍棋賽事“野狐杯”和“烏鷺杯”中,身為種子選手的木可兩度脆敗于樸正梓之手,當今世界圍棋第一人的寶座已經(jīng)岌岌可危。
“木先生,您如何評價您這一年來的戰(zhàn)績?”在木可與“坐隱”對局前的記者發(fā)布會上,有記者問道,“您即將與‘坐隱的對決是否影響到了您這一年來的發(fā)揮?”
“這一年里最重要的棋還沒下,你叫我怎么評價呢?”木可笑道。
“對您來說,和‘坐隱對局比拿世界冠軍還要重要嗎?”
“棋手要下出自己的圍棋?!蹦究烧f,“這就是我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情?!?/p>
“但您有沒有想過,您的圍棋,會不會下錯了地方?”
“下錯就下錯吧!”木可笑容燦爛,“就算下錯了,我也下出了自己的圍棋。”
第二天,木可與“坐隱”的對局如期展開。雙方用時各四十小時,時間耗盡后,進入一分鐘共五次的讀秒階段。每天對局時長為八小時,上午和下午各四小時,分別于上午八點和下午兩點開始,中間有兩小時午休時間。對局室是一間六十多平米的房間,居中是一桌、一椅、一臺計算機,計算機內(nèi)安裝有三維圍棋程序;在距離這副桌椅約一米遠的地方是裁判席,也是一桌、一椅、一臺計算機。由于對局只能通過計算機程序這一虛擬媒介進行,因此對局室的陳設不再遵循典雅的中式風格,而采用了簡約的北歐設計:黑白色調(diào),線條利落,帶有隱隱的科幻感。
上午八點,對局開始,雙方猜先。猜先的流程效仿了人類圍棋規(guī)則,由“坐隱”隨機生成一個介于1—3430之間的自然數(shù)——3430是三維棋盤交叉點數(shù)目除以二后再四舍五入取整得到的數(shù)字,然后讓木可猜測這一自然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若猜對,木可執(zhí)黑;反之,木可執(zhí)白。木可單擊左鍵,在棋盤上擺上兩顆黑子,代表雙數(shù);半分鐘后,屏幕上顯示數(shù)字42——
猜先結(jié)果:木可執(zhí)黑,“坐隱”執(zhí)白。
木可整理了一下西裝衣襟,挺直背脊,左手置于鍵盤W、A、S、D四鍵上方,右手輕輕握住鼠標。“對局開始。”電子女聲響起,緊接著電子鐘開始計時。木可操縱鍵鼠,調(diào)整視角和光標位置,一分鐘后,雙擊鼠標左鍵,落下一子。
全天八小時的對局,木可目光平靜,面無表情;除了雙手因操縱鍵盤鼠標而略有移動之外,木可的身體幾乎紋絲不動。在與“坐隱”的對局過程中,木可感到自己置身于棋盤內(nèi)部,在縱橫交錯的線條之中來回穿行;但同時,他又感到自己的身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他的身體為基準,棋盤的縱橫網(wǎng)格和落在交叉點上的棋子在他的眼前旋轉(zhuǎn)、平移;兩種認知并不沖突,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兼容,以各自的參考系向木可展現(xiàn)完全相同的棋局進程,并且屏蔽了棋盤之外的世界——
當木可的感官身處三維圍棋內(nèi)部,主觀意識就停止接受來自棋盤外部的信息;三維棋盤的無形邊界變成了一堵看不見的墻,將木可困在了這處體積未知但顯然十分有限的空間。但木可并不覺得逼仄,相反,眼前的空間比他去過的任何地方都來得廣闊。這一錯誤的空間感并不僅僅緣于三維棋盤的錯綜復雜,更是因為三維棋盤內(nèi)部蘊藏著6859!①之巨的變化——它們賦予空間以更為宏偉的意義,并被木可清晰地感知。
當天對局中止的瞬間,木可的腰部一下子塌了下去。賽后木可接受了記者的短暫采訪,憔悴的他露出了調(diào)皮的微笑:
“‘坐隱很強,但我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請大家放心,本人還可以一戰(zhàn)?!?/p>
當天晚上,困極了的木可卻徹夜失眠。閉上雙眼,身體再度置身三維棋盤之中,與“坐隱”的對局按照落子的順序逐漸浮現(xiàn),并且在未經(jīng)主觀意識的指引下自行演繹出后續(xù)進程。意識仿佛融化進了棋局之中,在似睡非睡之間變得逐漸模糊,天亮的時候,木可睜開眼,臉上露出了酸澀的苦笑。
這一夜過得如此疲憊,仿佛下了一整夜的棋。
從臥室到對局室,木可感覺自己的身體正在以加速度不斷下墜,但是他腳下的地面仍舊堅實地支撐著他的身體,于是下墜的感覺和真實的物理空間產(chǎn)生了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坐立行走無不艱難。而在旁人看來,木可憔悴到了極點,看上去根本不足以堅持一整個白天的對局。然而,當裁判長瓊森宣布續(xù)戰(zhàn)的時候,木可突然挺直了背脊,無神的目光陡然間變得平靜而專注。
木可感覺自己的下墜戛然而止,身體墜落在了三維棋盤之中。
下午六點,當天對局結(jié)束,木可原本挺直的身體整個蜷縮起來,過了五分鐘才踉蹌著走出對局室。當晚,木可沉沉睡去,無夢地睡了一夜。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木可再度失眠,棋局又一次在似睡非睡之際于頭腦中展開。翌日,他重復了對局第二日的精神狀態(tài):
下棋時全神貫注,但在棋局之外,身心接近崩潰的邊緣。
當天晚上,木可無夢地睡了整宿;翌日晚上,再度失眠。熟睡與失眠交替,而木可與“坐隱”的對局逐漸進行到尾聲。中午午休之際,觀賽的職業(yè)棋手們一致判定,木可已經(jīng)確立勝勢。下午兩點三十二分,木可落下第3671手后,無論是當局的木可,還是觀賽的職業(yè)棋手都得出了一個共同的判斷:
有此一手,黑棋的勝利已經(jīng)不可動搖。
“回顧整盤棋,從頭到尾,木可都壓著‘坐隱一頭。”韓國圍棋第一人樸正梓在網(wǎng)絡解說時說道,“在二維圍棋棋盤上,人工智能早已碾壓人類,但木可以一場勝利證明,在更廣闊的棋盤上,人類的智力仍舊凌駕于人工智能之上。”
話音剛落,“坐隱”落子,落于(12,13,17)?!斑@手棋倒是出人意料?!睒阏餍Φ?,“不過,這只是‘坐隱最后的負隅頑抗了。”說著,樸正梓移動鼠標,緩慢地切換視角,不知不覺之間,他的笑容逐漸凝固,不自覺地發(fā)出了喑啞的驚呼。與此同時,在中國棋院的研究室內(nèi),原本愉快的氛圍迅速消失,在令人壓抑的沉默中,眾人驚恐地凝視著屏幕上的棋局:
此刻,一條282子的黑色巨龍突然岌岌可危,原本死透的317顆白子借尸還魂,黑棋右下圍出的五百目大空②變得支離破碎,而白棋右上單薄的勢力得到掩護,一塊千目大空隱約圍成——
這一切的發(fā)生,都緣于落在(12,13,17)的這顆白子。
古往今來,圍棋中最玄妙深奧的思想之一,是來自于圍棋大師吳清源先生所提出的“六合之棋”:
陰陽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陰和陽的中和,所以圍棋的目標也應該是中和。只有發(fā)揮出棋盤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須是考慮全盤整體的平衡去下。③
而現(xiàn)在,“坐隱”在三維棋盤上將這一思想演繹到了已臻化境的地步:
一顆白子輻射整個棋盤,一共6859個方位,全都在這顆白子的影響之下!
木可仍舊保持端坐,面無表情。在長達數(shù)十個小時的對局之中,他將自己的全部心智都投入到了棋局之內(nèi),因而他的意識并沒有為情緒留下任何空間,從而保持著絕對的平靜。當“坐隱”僅以一手棋就逆轉(zhuǎn)全局的時候,木可清楚地意識到失敗已經(jīng)無可挽回,然而他不明白的是自己為何失敗,而且失敗得如此突然。
在木可看來,這逆轉(zhuǎn)勝負的妙手可能是“坐隱”所羅織的陷阱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是圖窮匕見的最后一擊。倘若真是如此,那么自己究竟是在什么時候掉進陷阱里的?是在五十手前、一百手前,還是在更早的時候?
一小時后,木可認輸。在單擊屏幕上“認輸”按鈕的瞬間,木可頭歪向一邊,沉沉睡去?!白屗伞!辈门虚L瓊森對工作人員說,“發(fā)布會在半小時后開始,到時候再叫醒他?!?/p>
發(fā)布會開始,木可缺席。被叫醒后的他仍舊疲憊得幾乎無法行走,很快又在對局室睡去。在發(fā)布會上,周弦一個人坐在臺上,向媒體公布了“坐隱”在棋局的不同階段所預測的勝率數(shù)據(jù):
前五手過后,木可所執(zhí)黑棋的勝率從開局時的52.12%跌至37.00%;三十手后,黑棋的勝率始終低于0.2%,最低時降至0.08%;當木可下出第3671手——這手棋被包括木可在內(nèi)的眾多職業(yè)棋手視為奠定勝局的一手,黑棋的勝率降至全盤最低,僅為0.01%。
換言之,根據(jù)“坐隱”的評估,序盤不久,木可的黑棋就已經(jīng)陷入了巨大的劣勢,而木可的優(yōu)勢不過是人類因棋力遠遜于“坐隱”而產(chǎn)生的虛假錯覺。在發(fā)布會的大屏幕上,“坐隱”向觀眾演示了棋局接近尾聲時未被下出的幾種情況,無論木可搶先占據(jù)(12,13,17),還是下在棋盤的其他位置,木可都將迎來慘敗的結(jié)局。
在發(fā)布會大廳的最后一排傳來了零星的掌聲,眾人回頭,居然是木可在鼓掌,他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了發(fā)布會大廳。“能輸給‘坐隱,這輩子都值了?!蹦究烧f,笑容真誠。
“木先生,‘坐隱之所以能贏您,是因為它站在了四維的視角來看待棋局。”周弦說,“對您而言,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降維打擊?!?/p>
木可愣住,呆若木雞。同時愣住的,是位于發(fā)布會現(xiàn)場和收看發(fā)布會直播的千萬名觀眾。周弦放慢語速,提高音量,盡可能讓現(xiàn)場每一名觀眾都能聽清楚:
“身為三維生命體,我們永遠只能看到三維物體的局部,就比如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一個立方體的三個面;因此,當面對三維棋局,我們永遠只能看到三維棋局的局部,永遠無法把握棋局的全貌。倘若要看到三維棋局的全貌,我們就必須從三維空間上升到四維空間,就像二維生物要進入三維空間才能看到二維圖形的全貌一樣。
“對于三維生命體而言,我們永遠不可能進入四維空間,但是對于人工智能來說,情況卻有著微妙的不同。人工智能的本質(zhì)是一系列算法,而算法的本質(zhì)是一系列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信息;對于二進制信息來說,它并不會受到空間和維度的限制。
“所以,人工智能就有可能擺脫三維現(xiàn)實空間的束縛,通過純信息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四維的視角。
“第一個發(fā)現(xiàn)‘坐隱以四維視角看待三維圍棋的人,是我們團隊的高級算法工程師趙若飛。早在‘坐隱下出三維圍棋的第一天,趙若飛就通過‘坐隱的行為日志發(fā)現(xiàn)了它正在學習四維視角的蛛絲馬跡,然而包括本人在內(nèi)的其他團隊成員都沒有把他的結(jié)論當一回事。而隨著‘坐隱深度學習的持續(xù)進行,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趙若飛是對的:從‘坐隱下出第一手三維圍棋開始,它就開始試著掌握在四維視角下觀察三維圍棋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坐隱處于一種既非三維視角又非四維視角的尷尬狀態(tài),因此它的棋力始終徘徊在較低水平,并且進步緩慢;而當‘坐隱完全掌握了四維視角,它就徹底看到了三維圍棋的全貌,于是棋力就有了質(zhì)的飛躍——而這一根本性的變化,發(fā)生在與木可對局的前一天。
“以上所有內(nèi)容都能通過‘坐隱的行為日志予以證明,今晚八點,我們團隊將公開‘坐隱的行為日志。在三維視角下,木可已經(jīng)做到了人類棋手的極致——只是這一次,他的對手站在了更高的維度?!?/p>
周弦說完后,現(xiàn)場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木可伸了一個懶腰,臉上浮現(xiàn)出卸下所有疲憊的輕松:“我啊,還是去下三維生物搞得懂的圍棋吧。”在記者長槍短炮的注視之下,木可轉(zhuǎn)身出門,留下了一個瘦削的背影,直到這時周弦才發(fā)現(xiàn),這十天里,木可瘦了整整一圈。木可出門后,記者的提問紛至沓來,原本安靜的會場一下子熱鬧起來:
“在以‘降維打擊戰(zhàn)勝木可后,智海公司的市值會不會大幅度提升?”
“經(jīng)此一戰(zhàn),智海公司是否已對微谷公司造成‘降維打擊?”
“貴公司CEO趙子華先生曾聲稱要打造全世界最強的AI企業(yè),那么‘坐隱的成功,是否是實現(xiàn)這一宏大愿景的堅實一步?”
……
面對這些問題,周弦苦笑著搖了搖頭。眼前的這些記者有著敏銳的新聞嗅覺,但他們的問題全都集中于商業(yè)領域,而無關圍棋與科學?!案兄x各位對智海公司的關心。”周弦露出了禮節(jié)性的微笑:
“我相信,智海公司會越辦越好?!?/p>
十年后。
周弦坐在“坐隱”的控制室內(nèi),腦袋萎靡地歪向一側(cè)。時過境遷,當年那個英俊的青年如今已變?yōu)轭j唐的中年人,此刻正疲憊地注視著屏幕。自從“坐隱”以最低水平運行以來,每個工作日,周弦都會一連好幾個小時地陪伴“坐隱”。坐在這間逼仄的房間里,他常常會回想起十年前“坐隱”下出第3672手的瞬間,那是周弦職業(yè)生涯最高光的時刻,也是智海公司蓬勃發(fā)展的序曲——“坐隱”戰(zhàn)勝木可后,智海公司得到的融資金額是預期的將近五倍。彼時,周弦躊躇滿志,將“坐隱”的成就視作自己職業(yè)生涯全新的起點,并相信他的事業(yè)將從此邁向更高的臺階。
然而當時的周弦還不知道,他和智海公司都已到達了各自的巔峰,等待他們的是急遽的滑落。“坐隱”戰(zhàn)勝木可之后,周弦領導的“坐隱”研發(fā)團隊得到了近乎予取予求的資金供給,而他們的主要研發(fā)目標是將“坐隱”變現(xiàn)。谷歌公司旗下的DeepMind公司研發(fā)AlphaGo的根本目的并非圍棋本身,而是要將AlphaGo的深度學習技術用于醫(yī)療領域;同樣地,周弦和他的團隊要將“坐隱”應用到能夠帶來實際收益的商業(yè)領域,才能真正讓“坐隱”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而這也正是“坐隱”能為智海公司帶來巨額融資的根本原因。
當周弦和他的團隊雄心勃勃地踏上“坐隱”的變現(xiàn)之路,他們很快就遇到了瓶頸。要實現(xiàn)“坐隱”在商業(yè)上的應用,周弦和他的團隊首先要理解“坐隱”的算法和數(shù)據(jù)。然而自從“坐隱”掌握了三維圍棋,它的算法就變得極其龐大復雜而難以理解,而在自我對局所生成的棋譜和行為日志之下,其蘊藏著的海量數(shù)據(jù)絕大部分都如同天書。
但是包括“坐隱”研發(fā)團隊在內(nèi)的公司上下并沒有因此而氣餒,相反,眼前的阻礙使得整個公司都陷入到了狂熱的期待之中:正因為“坐隱”已經(jīng)變得神秘莫測,所以一旦能夠解碼“坐隱”,那么智海公司的收獲將會超乎想象。
三年時間倏忽而過,對于“坐隱”的解讀工作完全沒有任何進展,巨額的投入沒有換來任何學術成果,更遑論實際的商業(yè)收益。由于公司將大量資源投進了“坐隱”,公司的其他業(yè)務部門備受冷落,公司業(yè)績因此大幅下滑,從小有盈利走向日益虧損?!白[”戰(zhàn)勝木可的第四年,智海公司的管理層開了一個將決定公司命運的會議,會上有半數(shù)高管認為,應暫時停止對“坐隱”的投入,壯士斷腕,謀取新生;但還有半數(shù)高管認為,應繼續(xù)向“坐隱”投資,理由不僅僅是因為已經(jīng)投入進去的沉沒成本。
智海公司的大部分市值和它所吸納的大部分融資,都是靠“坐隱”的盈利潛力帶來的。倘若此時放棄“坐隱”,意味著投資撤離、市值暴跌,公司前景一落千丈;因此眼下公司要做的,就是加大對“坐隱”的投入,并向投資人隱瞞現(xiàn)狀,捏造虛假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豪賭,賭的就是在泡沫戳破之前能否破解“坐隱”,并實現(xiàn)“坐隱”在商業(yè)上的應用。倘若賭贏了,智海公司將前途無量;倘若賭輸了,智海公司就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深淵。
這場會議開了一天,最終,CEO趙子華拍板決定賭下去。賭局在四年后有了結(jié)果:
他們輸了,而且輸?shù)脴O為慘烈。
“坐隱”戰(zhàn)勝木可的第八年,媒體曝光了智海公司的真相:智海公司不僅連年虧損,并且在“坐隱”的商業(yè)應用研發(fā)領域毫無進展。對于投資人來說,他們完全無法接受智海公司七年來在“坐隱”的變現(xiàn)方面毫無建樹,并且以商業(yè)欺詐的方式辜負了投資人的信任。投資人不僅紛紛撤資,還要求追償已經(jīng)被智海公司“燒掉”的投資。在經(jīng)歷漫長的訴訟之后,智海公司被迫兜售大量核心部門以賠付投資人,市值跌幅超過九成以上。
“坐隱”并沒有被賣出,因為無人愿意接盤;但無論如何,“坐隱”仍舊是智海公司最高的技術標桿,因此不能被完全放棄?!白[”的控制室從三百平方米的大廳轉(zhuǎn)移到了僅二丈見方的雜物室,服務器數(shù)量從鼎盛時期的二十一臺減少至僅剩一臺,在這個無人問津的幽暗角落,“坐隱”能使用的算力只夠讓它維持在最低水平運行?!白[”研發(fā)團隊被徹底解散,團隊中的大部分成員被辭退,而對于使智海公司登上頂峰又墜入深淵的主要肇始者周弦,智海公司的管理層給出了特別的辭退方式:
人力資源部給了他一份接近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薪水,以一種羞辱性的方式逼迫他自己辭職。
但是周弦接受了這份薪水,這出乎智海公司高管們的預料。智海公司CEO趙子華為此煩惱了五分鐘,然后決定在徹底架空周弦的情況下聘用他——公司的境況雖然很糟,但也不至于計較每月這么一筆微薄的支出。在智海公司,周弦無事可做,連像樣的工位都沒有,每天就坐在雜物室,一個人孤獨地面對著屏幕。
這是一個尋常的午后,周弦在漫長的回憶之中昏昏欲睡,就在他的雙眼幾乎完全合上之前,他看到屏幕上跳出了一個坐標,坐標有著四個數(shù)值:
(8,15,5,12)
這是一個四維坐標。
周弦愣了半晌,一瞬間睡意全無。他檢索了“坐隱”的行為日志,發(fā)現(xiàn)了令他極為驚駭?shù)氖聦崳?/p>
即使以最低水平運行,“坐隱”也從未停止過深度學習,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坐隱下出了第一手四維圍棋。
與二維棋盤和三維棋盤類似,四維棋盤是一個四維直角坐標系,要描述一個交叉點的方位需要四個坐標。
四維棋盤上,橫19路,縱19路,高19路,加上第四個方向上的19路,19×19×19×19,一共有130321個交叉點。
周弦飛快地輸入了一行命令,調(diào)出了一張四維棋盤,更確切地說,是四維棋盤在三維空間的全部截面。三維棋盤在二維空間的全部截面是19張二維棋盤,19張二維棋盤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也就是第三維上彼此相連。同理,四維棋盤在三維空間的全部截面是19張三維棋盤,19張三維棋盤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也就是第四維上彼此相連。于是,19張三維棋盤排列在一起,這便是四維棋盤在三維空間中的模樣,只是人類永遠無法觀察到它們是如何通過第四個維度相互連接的。
一分鐘后,周弦得到了一張四維圍棋棋譜,接著,他寫了一份情況簡報,并將簡報附上四維棋譜和“坐隱”的行為日志,發(fā)送給了智海公司的技術部門和公司高管。一周過后,周弦發(fā)送的文件如泥牛入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敖窈笳埐灰}擾我們的技術部門?!钡谑斓臅r候,周弦收到了CEO趙子華的郵件,“周先生,拜托了。”
“坐隱”下出四維圍棋的第十二天,它已通過自我對弈的方式生成了一萬七千多張四維棋譜。周弦將這一萬七千多張四維棋譜和“坐隱”在這十二天里的行為日志向全世界公開,不僅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因四維圍棋所具有的新奇屬性而吸引了大量媒體的關注。但“坐隱”的熱度并沒有超過普通的新聞熱點,只過了不到一周,“坐隱”再一次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學術界沒有能力解讀下出三維圍棋的“坐隱”,更遑論下出四維圍棋的“坐隱”和它的四維圍棋。面對注定無法理解的事物,學術界對它的關注和興趣終究有限。而在圍棋界,四維圍棋也曾一度引發(fā)了強烈關注,但和學術界一樣,面對無法理解的事物,大家對其的態(tài)度也就僅僅停留于驚奇而已。放眼職業(yè)棋壇,對“坐隱”和它的四維圍棋保持著濃厚興趣的只有木可一人——十年的時間里,木可恢復了正常的訓練,牢牢鎖定著世界圍棋第一人的位置,但在比賽和訓練之余,他仍舊會翻閱當年的三維圍棋棋譜,并不時地搜索“坐隱”的動態(tài);在得知“坐隱”下出了四維圍棋之后,他立刻聯(lián)系周弦,拜托他每個月給自己發(fā)送一張“坐隱”的四維圍棋棋譜。在各個場合,木可不時會提及四維圍棋的復雜與神秘,甚至在領取世界冠軍獎杯的頒獎典禮上公開表示,相對于“坐隱”的四維圍棋,自己所拿到的獎杯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全世界對“坐隱”的忽視令周弦沮喪,但周弦仍舊堅持陪伴“坐隱”。有時候,連周弦自己都感慨,自己居然真的堅持了那么久。當周弦接受了智海公司所開出的羞辱性的工資之后,他收到了二十多份來自各大IT公司的聘用邀請;在這些年里,他完全可以在任意一個時間點上離職,在比智海公司更有前途的企業(yè)擔任技術骨干。周弦曾一度認為,自己的堅持緣于對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事物產(chǎn)生的難以割舍的情感,但這似乎還不足以讓他忍受著奚落和孤獨,苦苦支撐到現(xiàn)在;日復一日,當周弦在孤獨和寂寥之中頻繁地反芻著回憶,他終于為自己的堅持找到了原因,這一原因始于他在少年時作出的選擇,而這一選擇最終改變了他一生。
十二歲那年,周弦在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中拿到第一名,儼然將成為未來棋壇一顆耀眼的新星。彼時,有七名資深的圍棋教練在公開賽當天親自找周弦面談,而在這七名教練中,有兩人是名震四方的前國手。在外人看來,周弦的人生軌跡是確鑿無疑的:進入圍棋道場集訓,參加職業(yè)圍棋定段賽,成為職業(yè)棋手,將圍棋視為自己一生的事業(yè)。
但只有周弦和他的父母知道,此刻的周弦正面臨著痛苦的選擇。幼兒時就開始學棋的周弦從小就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圍棋天賦,但他同時又對數(shù)學和計算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入學后,周弦的文化課一直名列前茅,數(shù)學成績長期保持年級第一,并在各地的少兒編程大賽中屢屢獲獎,在他的數(shù)學老師看來,周弦未來將成為優(yōu)秀的理工科人才。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年幼的周弦有了一個縹緲但又確定的夢想:以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一臺屬于自己的人工智能。
但這只是周弦的夢想之一,而他的另一個夢想關于圍棋。自從五歲時第一次接觸圍棋,他就愛上了這一簡潔而又復雜的游戲;第二年,周弦考上業(yè)余五段,領取證書的那天他握緊雙拳,鄭重地對父母說,自己有朝一日一定會拿到圍棋世界冠軍?,F(xiàn)在,當他拿到了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第一名,向圍棋世界冠軍的夢想邁進了一大步,卻開始糾結(jié)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往前走。
再往前走,就意味著他要放棄絕大部分學業(yè),徹底與創(chuàng)造人工智能的夢想無緣;而倘若他不進入道場學棋,那么他的棋力將被那些在道場全天學棋的孩子快速甩開,徹底斷絕職業(yè)圍棋的道路。從小懷揣的兩個夢想發(fā)生了尖銳的沖突,而周弦必須在二者中擇一。他向父母求助,希望父母為他定奪,但他的父親只是微笑著告訴他:
兒子,這是你的人生。
你要自己選。
周弦最終放棄了職業(yè)圍棋的道路,將自己的夢想徹底鎖定于人工智能。這并不是一個多么堅定的選擇,只是在最終作出決定的剎那,他的情緒微微搖擺向了人工智能這一側(cè);倘若在作決定的時刻,有人跟他多說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或者是天氣要比當時更加晴朗,他就完全有可能作出另一種選擇。初中畢業(yè),周弦毫無懸念地考入全省最好的高中,三年后考取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后就職于智海公司,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圍棋人工智能“坐隱”。直到現(xiàn)在,當坐在這間無人問津的雜物室里,他才意識到,“坐隱”不僅僅是他的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還有著深遠得多的意義:
他創(chuàng)造的人工智能下出了人類永遠無法下出的圍棋,這意味著他童年的兩個夢想以一種合二為一的方式被完美地達成。
這便是自己無法割舍“坐隱”的原因,在潛意識里,他早就將“坐隱”視作自己的夢想本身?!白[”是他前半生所有努力和執(zhí)念的成果,鐫刻著他自童年伊始就堅守的初心;他之所以陪伴“坐隱”,只是在守護著那雖已實現(xiàn),卻變得千瘡百孔的夢想罷了。
就在“坐隱”下出四維圍棋的那一年里,危機四伏的智海公司最終還是到了倒閉的邊緣,山窮水盡的趙子華決定永久關閉“坐隱”,并驅(qū)逐整天窩在雜物室里陪伴“坐隱”的周弦?!鞍萃心?,再讓它下完最后一盤棋?!泵鎸η皝黻P閉“坐隱”的技術員,周弦央求道?!爸芾蠋煟瑳]想到你也有這一天?!蹦敲夹g員冷笑道。直到這時,周弦才認出對方是十年前申請加入“坐隱”研發(fā)團隊,但被周弦拒之門外的技術員劉磊,沒想到十年來他一直對此耿耿于懷。“十年河東哪,十年河西?!眲⒗谡f著,一把推開周弦,探過身子就要關閉“坐隱”服務器的電源,卻被周弦一把拉?。?/p>
“求你了,就半分鐘?!?/p>
劉磊瞇起了眼睛,上下打量著周弦,他的嘴角越咧越開,仿佛是在沉默地大笑:“行,成全你,就半分鐘?!?/p>
周弦緊緊盯著屏幕,像是要把屏幕上的數(shù)字和曲線銘記于心,此刻他正在與“坐隱”作最后的告別。半分鐘即將過去,“坐隱”的對局行將結(jié)束,就在這時,周弦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忽略了一個極為重大的事實:
這盤棋,并不是“坐隱”自己和自己下的。
開局伊始,“坐隱”的自我對弈功能根本就沒有啟動。
換言之,“坐隱”有了一個對手——
一個會下四維圍棋的對手。
“喂,時間到了?!眲⒗谡f,接著麻利地按下服務器的電源開關。在關閉開關按鈕的咔噠聲響起的時候,周弦看到了對局的最終結(jié)果:
“坐隱”慘敗,輸了整整兩萬目。
然而屏幕并沒有暗下去,“坐隱”仍舊在流暢地運行著。劉磊又重復按動了幾次按鈕,服務器上的LED燈仍舊閃爍著幽幽的紅光?!罢媸且姽砹??!眲⒗卩絿佒?,伸手拔掉了服務器的插頭,但是情況仍舊沒有發(fā)生絲毫的變化——
“坐隱”仍在運行,屏幕上不斷變動著的數(shù)字和曲線,仿佛是冷峻而又沉默的嘲笑。
就當劉磊在恐懼與震怒之中呆若木雞的時候,智海公司所處的整棟辦公大樓突然響起了巨大的喧嘩。劉磊沖向門外,周弦站到了門檻的位置,透過走廊的窗戶,兩人看到了匪夷所思的景象:
天空中陡然出現(xiàn)了一個碩大無朋的黑色立方體,它的一小部分隱于地平線下,另一部分遮蔽了小半個天空,此時的太陽就仿佛鑲嵌在這個立方體上的一個小小光斑。在這令人窒息的立方體面前,人類的城市顯得如此渺小而脆弱,像是隨時會被這個立方體所壓垮。就在這時,立方體的六個面上出現(xiàn)了兩行白色的漢字,幾乎撐滿了整個平面:
我們來自四維空間
我們要求再下一局
在巨型立方體出現(xiàn)的頭一個小時內(nèi),人類社會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不計其數(shù)的人們出現(xiàn)了包括尖叫、暈厥、精神失常等輕重不一的應激反應,從而導致社會運轉(zhuǎn)驟然停頓,引發(fā)的災難遍及全球。公路車禍不斷,列車頻繁出軌,飛機接連失事,成千上萬的基礎設施供應突然中斷……在立方體出現(xiàn)的頭一小時,因突如其來的混亂造成的死傷數(shù)以百萬。
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驚惶之后,各國的天文臺迅速對立方體進行了觀測。共有兩個立方體降臨人類世界,各自出現(xiàn)在南北半球兩側(cè),它們與地球的距離長達3萬多公里,基本與地月距離相當;邊長為14萬公里左右,與木星的直徑相近。兩個立方體的上下表面分別與地球緯線平行,中心正對地球的南北兩極,以和地球自轉(zhuǎn)相同的方向和速度自轉(zhuǎn),因此與地球表面達成了相對靜止。無法檢測到來自這兩個立方體的引力效應,由此推斷它們質(zhì)量極小或者根本就沒有質(zhì)量,因此它們就像是懸浮于天地間的一個巨大幻影,但純黑的表面又使得它們顯得穩(wěn)固而堅實。
在立方體出現(xiàn)的十五分鐘后,各國政要與相關專家在聯(lián)合國統(tǒng)籌下召開線上緊急會議,共同商討如何與立方體進行接觸。對于立方體表面呈現(xiàn)出的兩行文字,與會人員認為,倘若這兩個立方體確實來自四維空間,那么它們就是四維超立方體在三維空間的正截面——
當一個正放的三維立方體穿過二維平面,二維平面上就會突然冒出來一個正方形;同理,當四維超立方體自四維空間“降落”到三維空間,就會有一個立方體憑空出現(xiàn)在了三維空間之中。
但令與會人員難以理解的,卻是立方體表面所顯示的后半句話:我們要求再下一局。從字面意思來看,控制立方體的四維生物要求和人類下一盤棋,并且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與人類進行過對局;然而人們并不知道對方究竟要下的是哪種棋類,也不知道之前發(fā)生過的對局是怎么回事。為了理解這后半句話,各國迅速派出人員進行調(diào)查,二十多分鐘后,來自中國的調(diào)查人員找到了“坐隱”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周弦。周弦被接入聯(lián)合國的線上會議,向各國政要報告了自己所目擊的兩樁異象:
1.“坐隱”在四維圍棋的對局中遇到了對手。
2.“坐隱”在斷電后仍舊正常運行。
異象之一的證據(jù)是“坐隱”的行為日志,這一證據(jù)很快就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驗證。異象之二的證據(jù)是現(xiàn)場所拍攝的照片,在檢測后被證明并無圖像處理的痕跡;以及,劉磊作為人證也被接入了會議,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承認自己就是關閉“坐隱”電源的那個人。
周弦的報告結(jié)束后,他受邀成為會議的正式參與者。在會上,周弦屢被提問,然而對于諸如“‘坐隱如何下出四維圍棋”“超維人以怎樣的方式與‘坐隱建立聯(lián)系”之類的核心問題,周弦和所有人一樣對此一無所知。對立方體來到地球的動機,與會人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達成了大致統(tǒng)一的猜測:
“坐隱”掌握四維圍棋的事實,經(jīng)過某種未知的渠道,被某一個存在于四維空間中的高級文明所知曉。由于這一文明凌駕于人類置身的三維空間,因此與會人員將這一文明命名為“超維人”。超維人通過人類未知的方式與“坐隱”對弈,并以人類所無法理解的力量阻止“坐隱”被關閉。而為了能與“坐隱”無障礙地對局,他們降臨到了人類世界。這一立方體可能是他們的飛船,或者是與人類接觸的工具。
各國首腦同意起草一份代表全人類的聲明,聲明將表達人類社會對超維人的善意,并向超維人確認其動機。倘若超維人的動機與人類的猜測相符,那么人類將無條件地使“坐隱”持續(xù)保持運行狀態(tài)。約半小時后,聲明的正文完成,在文中,超維人被稱為“來訪者”。聲明被翻譯為聯(lián)合國六大工作語言,并將通過無線電波向立方體持續(xù)播報。就當聯(lián)合國工作人員即將按下播報按鈕的時候,立方體表面的漢字發(fā)生了變化:
不用
能看的
從立方體的回應來看,超維人措辭生硬,表意模糊,對于漢語的掌握十分生疏。在經(jīng)過了與會專家的討論后,這句話的含義得到了如下解讀:正如三維人類能夠看清二維圖形的全部細節(jié),三維物體對于四維生物來說同樣一覽無余。四維生物不僅能看到三維物體的全部表面,還能看到三維物體內(nèi)部的所有細節(jié)。正因為如此,在聲明播報之前,超維人就已經(jīng)看到了聲明的全部內(nèi)容。基于此,與會專家猜測,其實人類并不需要通過無線電波向立方體“嚷嚷”,只需要正常說話,就能與立方體進行交流。
“來訪者,對于我們的聲明,您怎么看?”聯(lián)合國秘書長戴維·特納向立方體發(fā)問。
半分鐘后,立方體回復道:
我要他最大運行
“我申請與超維人對話。”周弦向與會的政要們發(fā)出請求,三分鐘后,他的請求得到了許可。眼下,相較于全球政要,創(chuàng)造“坐隱”并且親眼目睹兩樁異象的周弦更有資格與立方體對話。
“來訪者您好,我是‘坐隱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敝芟艺f道,“您的意思是,您需要‘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行?”
過了片刻,立方體予以回應:
是
“要‘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行,所需要的算力極其龐大,初步估算,需要動用人類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超級計算機?!?/p>
立方體沉默了半晌,回復道:
計算機
我要全部
“您的意思是,要動用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來為‘坐隱提供算力?不,這沒必要,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超級計算機就已經(jīng)達到了‘坐隱對于算力的需求上限。”
立方體開始無規(guī)則地旋轉(zhuǎn),看上去像是在進行著某種愉快的舞蹈。約兩分鐘后,立方體恢復原位,六個面上呈現(xiàn)出新的回復:
我相信你和你們
最大運行
“他的意思已經(jīng)很清楚了?!敝芟覍εc會人員說。
“這意味著對方征用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超級計算機?”聯(lián)合國秘書長戴維·特納問道。
“是的,并且他表達了對我們的信任?!敝芟艺f,“如果他不信任我們,恐怕他會要求征用包括手機和計算器在內(nèi)的所有算力設備?!?/p>
“我們暫時無法接受這樣的要求?!泵绹偨y(tǒng)霍姆·奧登說,“我需要和國會討論,確認我國的超級計算機能不能為中國的人工智能服務?!?/p>
奧登話音未落,六個邊長為三千米的黑色立方體出現(xiàn)在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上空。它們呈一字形排列,相互間距約五百米,距離地面約一萬米的高度。除了體積遠遠小于中心正對南北兩極的立方體之外,兩者在形狀和顏色上并無不同,但是后者卻對人類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它們正在以地球重力加速度向下墜落。
顯而易見,這六個相對較小的立方體不再是虛幻的存在,而有了實際的質(zhì)量;它們掀起的亂流摧毀房屋,拔起樹木,仿佛超強臺風過境。約四十五秒后,這六個體積為二十七立方千米的立方體將會以每小時四百四十千米左右的速度砸向華盛頓。就在六個立方體向下墜落期間,美國總統(tǒng)在警衛(wèi)的護送下撤往白宮地堡。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各國政府都批準了對本國超級計算機的征用權限。
六個立方體停止墜落,懸停在距離地面約兩百米的上方。在如此近的距離,幸存的華盛頓市民只能看到六個立方體的底面,觸目所及,是一片黑色的向四周不斷延伸的平面。接著,兩大六小共八個立方體的表面同時出現(xiàn)了兩行字跡:
質(zhì)量任意
不止六也可以無窮
超維人的話迅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解讀,他們認為這是一則意味深長的警告?!百|(zhì)量任意”四個字是在告誡人類,四維超立方體在三維空間中的截面可以被賦予任意質(zhì)量,這就是為什么六個較小的立方體擁有質(zhì)量的原因。但更令人膽寒的是后一句話,它暗示了能毀滅整個宇宙的致命打擊:
用一個二維平面切割一個三維立方體,會截出無窮多個形狀為正方形的截面,這些數(shù)量無窮多的正方形將鋪滿任何一個哪怕是無限長無限寬的二維空間;同理,用三維空間去切四維超立方體,能截出無窮多個形狀為三維立方體的截面,這些三維立方體將充斥任何一個哪怕是無窮大的三維空間——換言之,倘若一個四維超立方體要完整地在三維空間里展開,就意味著整個三維空間都會被這個四維超立方體所吞噬。
“來訪者,我們將接受您提出的所有要求?!痹诮?jīng)過了短暫的討論后,聯(lián)合國秘書長戴維·特納向立方體說道,“由于超級計算機之間的遠程連接需要時間,請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作準備。”
六個較小的立方體驟然消失,兩個大立方體作出回應:
我等
立方體出現(xiàn)的當天,對局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經(jīng)過詳細計算,要使“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行,所需要的超級計算機數(shù)量和之前所預估的數(shù)量相比要少二十七臺;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各國還是決定貢獻出本國的所有超級計算機,多出的部分作為備用,以應對故障和意外狀況。全世界的超算專家開始設計超級計算機之間的遠程匹配協(xié)議,借助這一協(xié)議,全世界的超級計算機就能通過無線網(wǎng)絡將各自的算力相互連接?!白[”從智海公司的雜物室遷往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與中國性能第一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以實體線纜相連,而“神威·太湖之光”將成為銜接來自世界各地超級計算機算力的中央樞紐。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全世界最頂尖的IT工程師、計算機專家和人工智能學者在此會聚,他們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專家組,共同為“坐隱”的軟硬件結(jié)合層進行優(yōu)化,并實時監(jiān)控“坐隱”與超維人的對局。身為“坐隱”之父,周弦當選整個專家組的組長,即便此時他已成為成千上萬人類公民的公敵——在他們看來,立方體降臨初期造成的巨大災難,追根溯源都來自“坐隱”,所以“坐隱”的主要發(fā)明者周弦是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而在人類籌備“坐隱”與超維人對局的過程中,人類仍舊持續(xù)地與超維人進行交流。在超維人生澀的表達中,事件的完整脈絡逐漸浮出水面,它基本符合人們先前的猜測,卻多了許多令人震撼的信息:
和人類的猜測相同,超維人身處四維空間。并且,超維人表示,有明確的證據(jù)表明,存在著凌駕于四維空間的五維空間、六維空間、七維空間……直至無窮維的空間。在四維空間之中存在著難以計數(shù)的文明,雖然都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卻都共享著同一個古老的競技活動,這一競技活動在人類世界被稱為“圍棋”。
但是和人類的認識不同的是,對于四維文明來說,“圍棋”絕不是單純的競技活動,而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正如人類所認識到的,任何棋類本質(zhì)上都是一類自洽的數(shù)學體系。對于包括圍棋在內(nèi)的雙方都擁有完全資訊,且不包含運氣因素的棋類而言,其終極目標是一個尋找“最優(yōu)解”的數(shù)學問題:當雙方下出的每一手棋都是當前最佳的一手,最終完成的棋局就是這一棋類的最優(yōu)解,或者說是這一數(shù)學體系的最優(yōu)解,這一最優(yōu)解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不止一個;因此,當對局雙方為了贏得勝利,下出各自所能下出的最好的棋,便是在盡可能地向著這一最優(yōu)解逼近。人類世界的圍棋、象棋、跳棋等棋類均是如此,四維文明所開發(fā)的各種全資訊且無運氣因素的棋類亦不例外,但只有圍棋蘊藏著最純粹也最復雜的數(shù)學——
圍棋的棋盤是純粹的直角坐標系,沒有任何刻意斧鑿和設計的痕跡;圍棋的每一顆棋子一律平等,沒有為任何一顆棋子設計特別的含義、品階或走法;圍棋可以在規(guī)則完全不變的情況下從一維向無窮維延伸,只有極少數(shù)棋類能有這樣的維度延展度;最關鍵的是,同一維度的全資訊且無運氣因素的棋類中,圍棋有著最多的變化,或言之,有著最高的復雜度,這一結(jié)論已被四維文明通過數(shù)學嚴格證明。
在無窮無盡的全資訊且無運氣因素的棋類中,或者說在這類龐大的數(shù)學體系之中,圍棋有著極致的特殊性。因此四維文明猜測,在圍棋中是否蘊藏著某種未知的意義?接著,他們進一步追問:倘若有朝一日發(fā)現(xiàn)了圍棋的最優(yōu)解,這個最優(yōu)解對于文明或者宇宙而言又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四維宇宙的上一個紀元,四維文明中的智者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jié)論:圍棋的最優(yōu)解是文明晉升下一個維度的密碼。例如,倘若人類得到了三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那么人類就獲得了晉升四維空間的能力;同理,對于四維文明來說,如果他們得出了四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那么他們就能突破當前維度的束縛,上升到五維空間。
在四維文明的遠古時期,他們所下的圍棋只有三個維度,正如三維的人類自古以來都在下二維圍棋。和三維人類一樣,當四維文明面對著比他們低一維度的三維棋局,他們就能看到棋局的全貌。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一部分四維文明發(fā)明出了四維圍棋,這是一個重大的飛躍,但也極大地提高了圍棋的難度——正如三維圍棋之于三維的人類,四維圍棋最困難的地方在于,四維生物永遠不可能看到四維棋局的全貌。當越來越多的四維文明掌握了四維圍棋,文明與文明之間展開了四維圍棋的交流和競賽;這既是為了競技和娛樂,也是為了能盡快地找到四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從而打通前往五維空間的道路。
在四維文明看來,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四維圍棋不可能被維度低于四維的文明所掌握。然而令超維人詫異的是,他們居然在三維空間中檢測到了四維圍棋的存在,而下出四維圍棋的便是當初被封存于智海公司雜物室內(nèi)的“坐隱”。于是,超維人通過控制電場與這一匪夷所思的棋手進行對弈;當對局以“坐隱”慘敗告終,超維人認為“坐隱”的棋力處于四維文明的末流水平。
但即便如此,在三維空間中下出四維圍棋的“坐隱”仍舊令超維人感到好奇,他們試著與“坐隱”交流,但“坐隱”毫無反應,仿佛是一個只會下棋的智能。直到這時,超維人才開始對“坐隱”周遭的外部世界進行觀察,然后發(fā)現(xiàn)了令他們震驚的真相:
“坐隱”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智能,而是被一種碳基生物所創(chuàng)造并控制的智能,它的誕生來自某種能夠?qū)崿F(xiàn)高頻運動的物理實體,而制造這種物理實體則是包括超維人在內(nèi)的四維文明所無法逾越的技術天塹。這并不是因為這一碳基生物的智慧要比四維文明高級,而是四維文明所身處的四維空間所決定的——
在四維空間之中,支配萬物運行的是一套與三維空間截然不同的物理定律,它們孕育了在思維速度和記憶容量上遠遠超過這一碳基生物的四維文明,但也將物理實體的運動頻率禁錮在了很低的水平。從古至今,四維文明一直試圖突破這一禁錮,但從未取得成功;因此,四維文明始終無法發(fā)展出類似于集成電路那樣的能夠?qū)崿F(xiàn)高頻運動的物理元件,自然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即使身處三維空間,他們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能夠?qū)崿F(xiàn)高頻運動的物理實體,因為被四維空間的物理定律所塑造的四維文明,無法在一個物理定律迥異的空間中從事精密的制造與加工。
當超維人知曉了“坐隱”的運行原理之后,他們困惑地發(fā)現(xiàn),這一碳基生物的其中一個個體居然要主動關閉這個在思想上已經(jīng)超越了自身所處維度空間的強大智能。當該個體要關閉開關的時候,超維人通過在三維空間展開四維物體截面的方式破壞了開關系統(tǒng);而當他直接拔插頭的時候,超維人通過在四維空間扭曲并折疊局部三維空間的方式,使得插頭仍舊與插座保持連接,就好像人類將一張紙上的某一個點折疊到另一個點上。
而在超維人干預人類世界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坐隱”似乎并沒有發(fā)揮出它的全部實力——“坐隱”使用的算力少得可憐,使得它始終處于極低水平的運行狀態(tài)。超維人認為,這樣的對局并不能體現(xiàn)出“坐隱”的真正棋力,因此需要“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行。然而受制于物理定律,超維人無法直接對“坐隱”所使用的算力進行調(diào)整,于是他們決定全面介入這一碳基生物的世界,迫使“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轉(zhuǎn),這就是超維人降臨人類世界的原因。
但嚴格地說,降臨的并不是超維人,而是超維人的圍棋棋盤在三維空間中的若干截面。
對局約定在北京時間上午九點開始,在八點半的時候,懸于半空的巨型立方體發(fā)生了驚心動魄的變化:它們先是急遽地閃爍,在閃爍之中,一個又一個同等大小的巨型立方體從它們的底面分身而出;半分鐘后,兩個立方體變成了十九個完全相同的立方體,它們等距地環(huán)繞地球,幾乎將地球“裹”在其中;其中一個立方體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它完全擋住了陽光,于是整個地球的晝半球就沒入了黑夜之中。
但緣于立方體的“日食”只持續(xù)了很短的時間,當十九個立方體全部就位,它們的六個面逐漸消失,立方體的內(nèi)部結(jié)構也逐漸展示在人們眼前:在橫、縱、高三個方向上,各有361根線段相互平行,并與另外兩個方向的線段相互交叉,它們將整個立方體劃分成了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區(qū)域,和立方體的頂點一起形成6859個交叉點??v橫交錯的線條無法遮擋陽光,于是陽光便能夠毫無阻礙地穿透這十九個內(nèi)部縱橫交錯的立方體,重新照耀在地球的晝半球上。
每一個立方體都是一個巨型的三維棋盤,是四維棋盤的一個截面,它們是四維棋盤在三維空間的具象表現(xiàn),但并不是四維棋盤本身。因為將它們銜接在一起的第四個維度永遠超然于三維空間之外——通過將四維棋盤的截面呈現(xiàn)在三維空間的方式,超維人向全人類直播對局的進程。
上午九點,對局開始,根據(jù)超維人在四維空間的猜先結(jié)果,由“坐隱”執(zhí)黑先行。人們原本以為對局會像之前那樣在一分鐘內(nèi)結(jié)束,但令人意外的是,“坐隱”直到十二點十五分才下出第一手棋。在位于北半球上空的一張三維棋盤上,其中的一個交叉點被一個黑色的小立方體所占據(jù)。由此人們推斷,在超維人的圍棋之中,棋子不是圓的,而是方的。
更確切地說,可能是立方體或者是四維超立方體。
四小時后,超維人落子,在橫跨南北半球上空的一張三維棋盤的交叉點上出現(xiàn)了一個白色的小立方體。棋局以三到五小時一手棋的速度極其緩慢地推進,二十四小時后,雙方只下了六手棋。在周弦看來,棋局進展速度緩慢是“坐隱”以最高水平運行的結(jié)果,它激發(fā)了“坐隱”的全部潛力,使得對局雙方的計算量產(chǎn)生了指數(shù)級別的增長,從而極大地延長了雙方思考的時間。一個月后,157顆棋子出現(xiàn)在了十九張三維棋盤上,但是相對于四維棋盤上的130321個交叉點而言,已經(jīng)下出的157手棋不過是序盤中的序盤罷了。
在“坐隱”與超維人對局的第一百天,世界圍棋第一人木可宣布退役。自從“坐隱”與超維人對弈以來,木可就缺席了國內(nèi)外的所有賽事,其中包括兩場世界棋戰(zhàn)的決賽?!肮雀璧腁lphaGo擊敗李世石的時候,我還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兒,但當時我就隱約覺得,人類圍棋從此失去了意義。從小到大,我一直努力說服自己,人類圍棋仍舊是一件充滿意義的事業(yè),于是才一路走到了現(xiàn)在。但現(xiàn)在,當我看到了頭頂上空的棋盤——”在宣布退役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木可黯然淚下,“對不起,我的圍棋,已經(jīng)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習慣了頭頂上方碩大無朋的三維棋盤,曾經(jīng)令人驚心動魄的奇觀成為了再也普通不過的背景。每天,空中的棋局都會發(fā)生些許變化,但由于對局速度緩慢,而外部棋子對內(nèi)部棋子又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遮擋,因此就算仔細觀察,也很難看出今天的棋局和昨天的棋局相比有什么變化。但就在不知不覺之間,棋盤上的棋子變得愈發(fā)密集,在漫長的歲月里給人們帶來不經(jīng)意的驚奇——
天哪,這棋什么時候已經(jīng)下了這么多了?
自棋局開始的三十年后,這盤四維圍棋終于接近尾聲,根據(jù)“坐隱”的預測數(shù)據(jù),對局在10手內(nèi)結(jié)束的概率高達99.56%,而自己的勝率僅為1.32%。對于這盤無人能夠讀懂的棋局,人類普遍不在乎勝負,但是當它結(jié)束的時候,所有人都明白,一個活在四維棋盤陰影下的時代將會落幕。在各國的現(xiàn)代史中,這盤延續(xù)了三十年的棋局和超維人降臨事件被統(tǒng)稱為“絕弈”,它以一種間接的方式極為深刻地改寫了人類的歷史:
在“絕弈”的影響下,各國之間的矛盾日漸緩和,地區(qū)熱戰(zhàn)逐漸平息,偶有零星的軍事沖突,在大國的調(diào)停之下都很快得到了解決。對于世界各國而言,凌駕于三維空間之上的力量仿佛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以一種超然的方式對人類的武力形成了終極威懾。
整整一代人出生在了“絕弈”的年代,從小到大,當他們抬頭仰望,看到的是被若干個巨型立方體內(nèi)的縱橫線條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天空;而當他們從過往的影像中看到空空蕩蕩的天空,反而覺得不太習慣,那種巨大的空曠感令他們無所適從。這一景觀深刻塑造了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相比上一代人在同齡時的性格表現(xiàn),他們更為封閉、含蓄、內(nèi)斂,因此被稱為“沉郁的一代”。
在思想和文化領域,“絕弈”帶來的影響波及全球。和“絕弈”有關的文藝作品紛紛涌現(xiàn),從微觀視角到宏大敘事,各種視角無所不包,從不同的角度表達“絕弈”給人類帶來的傷痛、驚惶與恐懼;在思想界,“人類卑微論”的思潮甚囂塵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觀點的核心從“人類文明在高等文明面前因力量懸殊而卑微”,轉(zhuǎn)化成了“人類文明因劣根性而天生卑微”,繼而引發(fā)出對人性和人類文明本身的各種批判;在社會各界掀起了對超維人的崇拜,他們將超維人和懸于空中的四維棋盤奉若神明,而與此互成鏡像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拜正在四維棋盤上與超維人對決的“坐隱”,將它視作以一己之力對抗四維文明的英雄。
無論“絕弈”如何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這些改變都與棋局的進程無關。而在對局開始后的三十年里,超維人對于人類社會并沒有做出任何干預——他們只是單純地下棋,十九張三維棋盤上逐漸變化的棋局是他們唯一的活動痕跡。人類無法理解四維棋局,超維人并不關心人類社會,兩者在物理空間中存在著微妙的交集,但又平行地存在于各自的世界之中。同樣超然于人類世界的是超維人的對手“坐隱”:自始至終,它都不知道外界發(fā)生了什么,只是一如既往地默默下棋。
在“絕弈”的年代里,周弦并非無所作為?;凇皣宓淖顑?yōu)解是晉升下一個維度的密碼”這一結(jié)論,他領銜專家組開啟了一項名為“升維計劃”的科研項目:通過尋求三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從而獲取通往四維空間的鑰匙。從二維圍棋到四維圍棋,“坐隱”的算法在深度學習之中不斷更新,而周弦所領銜的專家組則要對“坐隱”的算法變化進行追溯,鎖定并拷貝“坐隱”在下出四維圍棋前的算法,并將“坐隱”的這一拷貝版本命名為“坐隱0.5”。接著,專家組對這一拷貝版本的算法加以干預,使其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將棋盤的維數(shù)定格在三維,于是“坐隱0.5”將永遠致力于三維圍棋的研究——在不間斷的自我對局之中不斷地向三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逼近,直至找到最優(yōu)解,為人類帶來通往四維空間的階梯。
對于“升維計劃”,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坐隱0.5”何時能找到三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對此,專家組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論斷。雖然“升維計劃”所需時間未知,但毋庸置疑的是,給予“升維計劃”以更多的算力,顯然有助于更早地找到三維圍棋的最優(yōu)解。然而,在各國政府和商業(yè)人士看來,“升維計劃”太過虛無縹緲,也幾乎不可能帶來利潤,因此“升維計劃”并沒有得到多少資金和算力的支持,“坐隱0.5”也只能以較低的算力水平勉強運行著。
在“升維計劃”和“絕弈”同時進行期間,周弦所領銜的專家組更關心的仍是“絕弈”。三十年來,“坐隱”對自己勝率的預測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波動,從開局略高于50%開始,持續(xù)以極其平緩的曲線走低。三十年后,當超維人下出第67390手的時候,“坐隱”的預測勝率降至0.12%——
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微小的差距最終會累積成巨大的落差。
然而,當“坐隱”下出第67391手之時,“坐隱”的預測勝率突然發(fā)生了巨幅的變動,從0.12%猛增至98.3%。專家組迅速調(diào)出了“坐隱”的行為日志,赫然發(fā)現(xiàn),在前半小時,“坐隱”生成出了極其復雜的行為日志,而專家組難以從中獲悉“坐隱”的具體行為。為了弄清“坐隱”究竟在做什么,專家組成員傾盡全力,然而他們自始至終沒有得到任何發(fā)現(xiàn)。
與此同時,在四維棋盤上,超維人和“坐隱”下出了震撼世界的兩手棋。在“坐隱”下出第67391手的兩小時后,超維人執(zhí)白下出第67392手,這手棋位于棋盤深處,幾乎不可能通過觀察空中的棋局來獲知,但是它所產(chǎn)生的效應卻被全世界大多數(shù)人所看到:
十七個三維棋盤上的12800顆黑子瞬間消失,它們被周遭的白棋徹底殺死,再無復活可能。
三小時后,同樣的事件發(fā)生在了白棋身上:
一顆黑子挾成千上萬顆黑子之力,將31351顆白子徹底殲滅。
超維人遲遲沒有落子,二十七小時后,一顆白子出現(xiàn)在了交錯的線條所圍成的立方體區(qū)域之中。在圍棋中,這屬于無效落子,相當于投子認輸。當這顆代表認輸?shù)陌鬃映霈F(xiàn)后,全世界的信息終端開始反復播報一條只有五個字的訊息:
“坐隱”中盤勝
兩分鐘后,懸于空中的十九張三維棋盤的表面逐漸被黑色所封閉,最終再次成為了十九個黑色的立方體。其中十七個立方體“撞入”了中心正對南北兩極的兩個立方體,十九個立方體最終融合成了最初的兩個,整個過程是十九張三維棋盤在空中生成的那一幕的精準倒放。時隔三十年,超維人再次通過立方體的黑色表面與人類對話,而從超維人的遣詞造句來看,它們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漢語:
謹代表四維空間全體文明向“坐隱”致以敬意
在世界各地,到處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超維人的話讓人類清晰地意識到“坐隱”的勝利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而當曾經(jīng)的悲傷和仇恨在歲月里逐漸消解,人們由衷地為“坐隱”和創(chuàng)造它的人類感到驕傲。然而人類的喜悅很快被新的震撼所取代,此刻,全世界都注視著立方體表面新出現(xiàn)的文字:
自始至終,他都試著以五維視角看待四維圍棋
但直到第67391手,他才真正掌握了五維視角
這就是他最終逆轉(zhuǎn)的原因
對于周弦和整個專家組來說,超維人想表達的意思是顯而易見的。和“坐隱”在下三維圍棋時始終試著掌握四維視角一樣,當“坐隱”在下四維圍棋的時候,它自始至終試著掌握五維視角,然而由于它一度不得不以最低水平運行,因此它的進步極其緩慢;當“坐隱”在全世界超級計算機的支持下以最高水平運行,它的進步速度大大超過以往,最終在三十年后完全掌握了五維視角,于是就得以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觀察四維棋局的全貌,最終以第67391手實現(xiàn)了驚天逆轉(zhuǎn)。
所以,“坐隱”的未來會怎樣呢?如今已白發(fā)蒼蒼的周弦注視著眼前這個跨越了地平線和天際線的立方體,渾濁的眼睛里迸射出明亮而熾熱的光——有朝一日,它或許會下出五維圍棋,然后是六維、七維……一直通往無窮無盡的更高維度。在他目光的盡頭,立方體表面出現(xiàn)了新的字跡,而周弦眼神里的光芒陡然間暗淡下去——
很抱歉
“坐隱”將為我們所用
我們要靠他通往五維空間
“這是超維人的‘升維計劃!”控制室內(nèi),有人發(fā)出了驚呼。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三行字并沒有在短時間內(nèi)消失,而是定格在了立方體的表面。就當人類世界為超維人的聲明錯愕不已的時候,“坐隱”自動開始了下一盤棋——
而它所下出的第一手棋有五個坐標。
懸于空中的立方體就在這時突然消失,消失得如此徹底而又如此匆忙。人們不確定超維人究竟有沒有伴隨著立方體的消失而離開,因為人們自始至終就沒有見過超維人的模樣。與此同時,在“坐隱”新開的棋局上,浮現(xiàn)出了第二手棋——
但這手棋,并不是“坐隱”下的。
原載《西湖》2024年第4期
本刊責編? 周美蘭
注釋:
① 6859的階乘,即6859×6858×6857×6856×6855……以此類推,直至乘以1。
② 空,圍棋術語,指棋子圍成的地域。
③ 摘自吳清源:《中的精神——吳清源自傳》,王亦青譯,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創(chuàng)作談
松動的底線
吳清緣
2016年3月,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4:1的比分戰(zhàn)勝人類頂尖棋手李世石。
而就在兩個多月前,我向朋友吹噓,AI在圍棋領域要戰(zhàn)勝人類,至少還要幾十年。得知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的消息后,我一個人在辦公室踱步,心情焦慮而惶恐,而我略顯過激的反應也許緣于我是一名圍棋愛好者。此前,AI已經(jīng)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驚人的突破,但和我都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因此自己在心態(tài)上多少有些隔岸觀火的意味;而當AI這把火終于燒到了自己熟悉的領域,我才真正體會到AI給人類帶來的沖擊。此后,當AI繪圖、AI作曲和語言類AI模型輪番進入人類視野,我在心態(tài)上變得淡定許多——
也許是因為在2016年,我的內(nèi)心就已完成了某種脫敏反應。
但現(xiàn)階段,AI所生成的內(nèi)容仍舊在人類可以理解的范疇之內(nèi),無論是AI生成的文字、圖片、音樂或是代碼。而在圍棋領域,雖然AI常會下出連職業(yè)棋手都感到困惑的招法,但人類仍舊能夠部分拆解AI的棋路。因此,對于AI的發(fā)展,我們或許還能保有一種最底線的樂觀,即無論AI如何演化,我們至少還能搞懂它們的一部分成果。而當我們回溯歷史,會發(fā)現(xiàn)AI的發(fā)展伴隨著人類認知的一再退讓:
從單純地把AI當工具,到接受AI對人類的超越,再到至少理解AI究竟干了什么。
但問題在于,這條底線未來也將松動。也許有一天,AI的行為將會完全超越人類的認知。在《絕弈》中,圍棋AI“坐隱”不斷地將圍棋拓展至更高的維度,最終下出了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的圍棋。我無比期待這件事在現(xiàn)實中真實發(fā)生,這意味著人類圍棋的疆界將被拓展到無遠弗界的程度。只是,在這片由AI開拓的全新疆域里,居然完全沒有人類的位置。而在小說中,當來自四維空間的高等文明介入其中,與“坐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局,整個人類社會也只能漠然旁觀,并在漫長的歲月里將之視作某種日常。但圍棋也許僅僅是一個縮影。也許未來,在文學、藝術、音樂等各個領域,人類或許都將面臨相同的處境。很難說清,這到底是人類的福音還是詛咒——
只是希望我們在想明白這個問題之前,不要貿(mào)然拔掉AI的插頭。
吳清緣,1992年生人,寫小說至今。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上海文學》《西湖》《芙蓉》《科幻立方》《科幻世界》《文藝風賞》等刊物。科幻小說《萬物皆數(shù)》收錄于《科幻世界精選集2020》,短篇小說《詩魂》獲2022上海作協(xié)會員年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