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收益途徑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方法

        2024-05-23 11:03:50李云煜劉春學
        科技和產業(yè) 2024年6期
        關鍵詞:現金流量礦山途徑

        李云煜, 劉春學

        (1.云南財經大學物流與管理工程學院, 昆明 650000; 2.云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 昆明 650000)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yè)等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中國鎢、錫、銻、稀土、鉭、鈦等資源豐富,潛力巨大,但中國現有有色金屬資源的供應能力無法較好地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同時,緬甸等礦產資源出口國限制本國礦產資源的開采,國務院指出,要提升稀土、鐵、鎳、銅、鎢、錫等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國家發(fā)改委也提出要積極推進國內礦產資源開發(fā),因此合理確定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采礦權評估技術方法較多,如綜合信息分析法、成本法、相對比較法等方法都可以用于采礦權評估[1]。目前在資產評估實務上,最常使用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學術界對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進行了豐富的研究,也發(fā)現了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投資礦業(yè)不確定因素眾多,尤其部分有色金屬作為貴金屬,價格處于劇烈的波動當中,因此在使用折現現金流量法對采礦權價值進行評估時,難以較為準確地評估其價值。使用收益途徑評估需要預測礦產品的價格,當前預測大宗礦產品價格的方法眾多,而隨著影響大宗礦產品價格的因素增多,礦產品價格預測難度增大,因此將多種價格預測模型結合使用的混合模型預測法逐漸成為主流[2]。折現現金流量法雖然常用,但其在建設投資額、殘值回收、可采儲量的確定、土地復墾費用、財務費用、折現率等的確定上仍存在問題需要解決。在采礦權折現率確定的問題上,可以通過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來確定,但傳統(tǒng)模型無法較好地反映礦山企業(yè)的非主營業(yè)務投資與收益對折現率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傳統(tǒng)模型加以改進[3]。小型礦山采礦權評估中,通常采用收入權益法評估。而對于國外的采礦權評估,考慮到國際環(huán)境具有不確定性,楊程和李夕兵[4]采用實物期權模型,發(fā)現礦產品價格、價格波動率等因素的影響都會令海外采礦權的價值產生變化。與此同時,中國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愈加重視,外部性成本內部化和因損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所涉及的補償也愈加受到關注。

        現有文獻對采礦權評估方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分析折現現金流量法和收入權益法使用的優(yōu)點與不足,以及對采礦權評估價格預測和折現率的改進上,針對收益途徑三種評估方法,即折現現金流量法、收入權益法和剩余利潤法的比較分析仍存在空缺。作為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評估途徑,將三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

        1 基于收益途徑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方法

        采礦權評估理論上可以使用市場途徑和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對其進行評估,鑒于采礦權的特殊性,一般不采用成本途徑的評估方法對其評估,成本途徑的評估方法一般針對探礦權評估。而市場途徑首先要求要存在一個信息較為完備,較為活躍的采礦權市場,并且要能夠在市場上找到足夠數量的相同或相似的采礦權評估案例,但是對于采礦權評估而言這是十分困難的。受到不同礦山生產的礦種、伴生礦種、所在地域、礦山規(guī)模等等條件的限制,即使找到了相似的礦山,但其與待估礦山在生產技術指標、參數等方面是否存在可比性又是一大問題,因此實務上最常使用的評估途徑為收益途徑。以下著重對折現現金流量法、收入權益法和剩余利潤法這三種評估方法進行詳細分析。

        1.1 折現現金流量法

        折現現金流量(discounted cash flow,DCF)法是將未來經濟壽命期內的礦產資源開發(fā)之后產生的現金流歸屬于采礦權的部分進行折現,計算出采礦權價值的方法[5-6]。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P為采礦權評估值;CI為年現金流入量;CO為年現金流出量;(CI-CO)為年凈現金流量;i為折現率;t為折現期;n為評估計算期。

        擬建、在建、改擴建的采礦權價值評估,以及具備此方法適用條件的生產礦山的采礦權評估均可以使用此方法。

        1.2 收入權益法

        收入權益法是將采礦權各年的銷售收入折現加總,再乘以適當的權益系數,從而計算采礦權價值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2)

        式中:P為采礦權評估值;SIt為銷售收入;K為權益系數;i為折現率;t為折現期;n為評估計算期。

        資源儲量規(guī)模和生產規(guī)模較小,且無法采用其他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評估的采礦權、服務年限較短的擬建、改擴建及生產礦山采礦權、資源接近枯竭的剩余服務年限小于5年的大中型礦山的采礦權評估可用此方法。

        1.3 剩余利潤法

        剩余利潤法是用各年剩余凈利潤進行折現加總,計算采礦權價值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3)

        式中:P為采礦權評估值;E為年凈利潤;Ei為開發(fā)投資利潤;(E-Ei)t為第t年的剩余利潤額;i為折現率;t為折現期;n為評估計算期。

        剩余利潤法是在采礦權評估實務當中使用得較少的方法,理論上剩余利潤法的使用范圍應與折現現金流量法相同,實際上剩余利潤法的使用限制并不太多,凡是正常生產型礦山的采礦權評估均可用此方法。

        2 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的比較

        三種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收益額的選擇。折現現金流量法、收入權益法、剩余利潤法分別選擇現金流、銷售收入和剩余利潤作為其收益額計算采礦權價值。選擇不同的科目作為收益額,會使得每種方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2.1 折現現金流量法

        現金流量折現法將整個采礦權所指向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作為一個現金流系統(tǒng)來使用,將系統(tǒng)內流入的現金流視為現金流入,將系統(tǒng)外流出的現金流視為現金流出。在礦山服務年限中,每年凈現金流量反映了礦產資源未來每年的預期收益。折舊和攤銷等項目視為企業(yè)內部現金轉移,不屬于企業(yè)與外界的現金交換,因此不予考慮。

        現金流為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之差,相對其他方法來說涉及的參數較多。折現現金流量法存在以下特點:第一,采用全投資現金流量表,考慮所有相關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將其視為整體分析;第二,假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投資等都通過自有資金融資,不考慮基建期貸款利息支出;第三,投資者合理報酬體現在折現率中,不直接在現金流出中考慮;第四,不考慮地質勘查投資等早期費用支出;第五,著重考慮現金,現金流出不包括借款利息。

        2.2 收入權益法

        收入權益法是一種將銷售收入作為收益額的計算方法,其原理類似于根據收益分成率來進行分配收益。收入權益法中的權益系數(K),可以看作資產評估理論中的分成率,則銷售收入與權益系數K的乘積為分成額,也可以看成是擁有和使用這項排他性權利給采礦權擁有者帶來的超額收益。

        收入權益法涉及的參數較少,這種方法簡單地將銷售收入作為收益額,其中最重要的參數為權益系數K,它體現了收益途徑的全部內涵。

        目前在資產評估實務當中,評估人員往往根據《中國礦業(yè)權評估準則》等的規(guī)定對權益系數進行取值,例如針對錫采礦權評估,《中國礦業(yè)權評估準則》規(guī)定有色金屬采礦權權益系數(精礦)為3.0%~4.0%,因此當錫采礦權礦產產品方案為精礦時,結合評估人員對礦物埋藏深度、選冶性能等的判斷,可以在3%~4%選取一個合適的值作為權益系數K的取值。

        運用收入權益法存在以下特點:第一,礦產品銷售收入固定時,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與權益系數呈正向關聯,且權益系數和總成本費用之間存在一種負向關聯,也就是說當權益系數會變大時,意味著開采礦產資源的總成本下降;第二,使用此模型計算采礦權價值,沒有把基建期的相關費用考慮在內。

        2.3 剩余利潤法

        剩余利潤法以剩余利潤作為收益額,基于收益途徑評估思路,在礦山的生產期,把每年礦山開采相應礦產資源所對應的收益,扣除開采礦產資源過程中對應的成本和稅費等支出,從而計算出凈利潤,再減去礦山開發(fā)投資過程中,開發(fā)投資人應得的利潤之后即可計算出剩余利潤。

        計算剩余利潤的參數與計算現金流的參數十分類似,只是相比現金流的計算來說,涉及的參數相對較少。

        剩余利潤法以收益表為基礎,收益表可以反映會計期間的收入、支出及凈收益,該方法存在以下特點:第一,與DCF法一樣,在進行長期資產投資時,企業(yè)可以選擇合適的資金來源,并在合規(guī)范圍內進行配置。其中一種常見方式是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這意味著企業(yè)將利用其內部積累的財務資源來完成長期資產投資項目,無須借款支持,因此不考慮基建期的貸款利息支出。第二,用剩余利潤法計算采礦權價值時,并未涵蓋更新改造資金,相關固定資產折舊和攤銷費用全部包含在生產成本當中并沖減銷售收入。第三,不考慮流動資金投資,企業(yè)借款所產生的相應利息并入總成本當中進行計算。

        2.4 方法對比分析

        2.4.1 現金流出的處理方式

        在現金流出中,折現現金流量法采用經營成本,而剩余利潤法則采用總成本。其中,總成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經營成本=總成本-折舊費用-折舊性質的維簡費-財務費用,生產成本=采礦成本+總的維簡費+折舊費。

        將以上式子代入可得:總成本=采礦成本+總的維簡費+折舊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經營成本=采礦成本+總的維簡費+折舊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折舊費用-折舊性質的維簡費-財務費用,經營成本=采礦成本+更新性質的維簡費+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折現現金流量法在現金流出項中,經營成本扣除了折舊性質的維簡費、折舊費用、財務費用。由于折舊費和折舊性質維簡費為項目系統(tǒng)內部的現金轉移,而不是系統(tǒng)對外發(fā)生的現金流出,從而相對應地扣除。收入權益法簡單的采用銷售收入作為收益額,并未考慮現金流出項,因此此處不做過多闡述。

        2.4.2 固定資產投資的處理方式

        折現現金流量法在現金流出項中計提的固定資產投資在第一年全部扣除,而剩余利潤法則是逐年折舊扣除。凈現金流量保持不變,剩余利潤逐年遞增。收入權益法通過確定生產規(guī)模、產品方案和采選礦技術指標,確定銷售產量,結合銷售價格可以確定銷售收入,從而計算出采礦權價值,其中并未涉及固定資產投資方式的處理,因此此處僅對折現現金流量法和剩余利潤法進行比較。

        2.4.3 超額收益的處理方式

        折現現金流量法市場價值近似看作未來年限的投資價值,在投資擬建項目未來持有期財務凈現值時可以用DCF法進行評估。計算項目財務凈現值的公式與折現現金流量法的計算公式相同。對于采礦權的評估,采礦權投資者在考慮是否購買該采礦權時,會比較采礦權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的凈現值,如果項目財務凈現值為正,則可以購買,如果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為負,進行投資則不夠明智。

        采礦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與傳統(tǒng)無形資產的評估方式存在較大的不同。傳統(tǒng)資產評估中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時,通常是將銷售收入或者利潤作為基數折現加總,并乘以一定的資產分成率,從而計算無形資產的價值。現階段學術界對于資產分成率比較認同的觀點是三分說和四分說,也就是說,除去無形資產本身的影響,資金和技術等均會帶來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

        但是在收益途徑評估采礦權價值的幾種方法中,只有收入權益法體現了資產的分成率,與傳統(tǒng)資產評估中評估無形資產價值的方式相似。而DCF法并未分成,簡單地將全部超額收益變成一個整體進行計算,把財務凈現值當作評估結果。也就是說,如果采用DCF法計算采礦權價值,相當于認為整個礦山所有的超額收益都是由采礦權帶來的,其他經營管理等因素不產生超額收益。

        3 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方法選擇

        3.1 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特點

        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與礦產資源法律制度及相關政策密切相關,合規(guī)性對于評估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不符合規(guī)定的采礦權可能面臨被撤銷的風險。采礦權評估的相關規(guī)定眾多,國家不僅對各種途徑的評估方法做出了相應規(guī)定,還對確定礦產資源儲量類型、利用地質勘查文件、利用礦山設計文件等諸多方面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同時,在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還要結合采礦權所在位置,地方政府可能規(guī)定部分年生產量太小的有色金屬礦山要進行政策性關閉,從而影響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價值評估。

        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各種有色金屬的市場狀況是一個重要因素[7]。各類有色金屬的市場需求、價格波動以及全球有色金屬市場的趨勢都會對相關有色金屬采礦權的評估產生重要影響。有色金屬在國防、農業(yè)、工業(yè)等領域應用廣泛,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與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無論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還是國內有色金屬市場,部分有色金屬近年來都處于劇烈的價格波動當中。以錫礦為例,從遠期來看,2003—2004年錫價變動幅度超過100%,到2007年錫價格上漲超過310%,2008年金融危機后錫價迅速下跌,隨后又再度大幅上漲。從近期來看,無論是國際錫期貨價格還是上?,F貨錫價,變動幅度都較為劇烈,未來隨著錫礦生產大國錫礦石品位下降、開采深度增加、開采成本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對錫需求量的逐漸增加,錫價格的變動情況仍不容樂觀。而使用收益途徑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價值,合理地確定相應有色金屬的價格是評估時應當特別關注的問題。折現率也是收益途徑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中非常重要的參數,折現率體現了投資有色金屬采礦權時投資人應當承擔的風險,部分有色金屬價格的頻繁變動使得合理確定相應有色金屬采礦權折現率存在一定困難。

        有色金屬作為礦產資源的重要一類,與開采礦泉水等資源不同,開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在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需要納入環(huán)境因素。對礦區(qū)的生態(tài)影響、采礦活動的可持續(xù)性以及可能的環(huán)境修復成本都是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由于企業(yè)開采礦產資源造成了礦山地質環(huán)境的破壞,因此企業(yè)需要承擔相應的恢復礦山地質環(huán)境的責任。則開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所帶來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費用與土地復墾費用均應計入有色金屬采礦權開采成本。

        在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實務中,收益法是一種常用的方法,而有色金屬開采具有復雜性,無論是相同還是不同礦種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在礦山規(guī)模、可采年限等方面均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過程中,如何選取適當的評估方法,科學合理的評估其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3.2 評估方法選擇

        3.2.1 折現現金流量法

        在國內外有色金屬采礦權的評估過程中,折現現金流量法是發(fā)展得相對完善的方法,評估師在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時也會首選此方法。

        對于擬建、在建的有色金屬礦山的采礦權,儲量規(guī)模、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這三者可以相互匹配,三者之間的適應程度也相對較高,而固定資產投資、更新改造資金等等,評估師一般會依據相應的開發(fā)利用方案以及《礦業(yè)權評估指南》的規(guī)定來確定相應有色金屬采礦權的相關參數。將礦產產量乘以相應礦產品的價格可以得到相應礦產品的銷售價格,企業(yè)所得稅、稅金及附加均有國家政策作為支撐,折現率可以使用風險累加法確定,對于有色金屬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2006年國家明確規(guī)定了不同地質勘查程度的采礦權價款評估折現率,倘若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地質勘查程度為勘探以上,則該采礦權折現率取8%。由于具有相關資料的支持,評估人員在評估擬建、在建有色金屬礦山的采礦權時,通常會參考社會平均的有色金屬礦山生產水平,從而進行評估中凈現金流量的測算,以此得出的評估結果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很大的結果偏差。

        對于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根據社會平均水平進行模擬往往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即使進行參數調整還是會存在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因此對于此種礦山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人員通常更加考慮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采礦權的評估。

        早期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其儲量規(guī)模、固定資產投資、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更新改造資金等指標,均可以根據有色金屬礦山實際生產情況和相關的財務資料、相關規(guī)定和政策進行確定,因此使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早期生產礦山采礦權,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一般也不會存在較大的失真現象。

        但是中晚期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則有所不同,雖然其相關參數的確定方式與早期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相關參數的確定方式類似,但是當生產礦山到了中晚期,其儲量規(guī)模相比早期來說已經大大縮小,剩余服務年限也不如早期生產礦山長。由于中晚期有色金屬礦山已經生產了較長的時間,在固定資產投資這一參數的確定上,評估人員常常使用固定資產投資賬面凈值進行確定,但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而這些報廢的固定資產納入了固定資產投資的賬面值中,所以會出現賬面值相對較大的情況。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在基準日后第一個計算期全部投入,此時固定資產投資對現金流影響較大,隨著時間推移,折現系數越來越小,回收固定資產殘余值時便不會對現金流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他現金流出參數的計算也與固定資產投資的計算相類似,在第一個計算期投入時會對現金流產生較大影響,往后影響則會降低。固定資產投資等現金流出參數取值與實際值相比偏大,那么評估值就會比實際值偏小,從而出現失真現象。有時評估值甚至出現了負值,當評估值為負時,評估師定然會考慮參數取值是否不合理的問題,然而當評估值仍舊為正值時,評估值偏小的這種失真現象有可能會被評估師所忽略,從而導致部分利益相關者蒙受損失。因此對于中晚期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的評估,評估人員應當關注折現現金流量法參數取值的問題,考慮折現現金流量法對于此類礦山的適用性,以及是否要采用其他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評估。

        3.2.2 剩余利潤法

        剩余利潤法需要計算每年的凈利潤,這種方法是采用會計上計算凈利潤的方法進行計算,因此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凈利潤的計算基于權責發(fā)生制,非付現成本的部分,例如折舊、攤銷,這部分并不屬于現金流出,但卻是凈利潤的減項,因此評估師認為用現金流計算更為合理。與DCF法不同,剩余利潤法在計算固定資產投資的時候,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以等量折舊的方式將投資分配到每個計算期。此方法隨著折舊期限的延長,可能導致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偏差增大。此外,通過使用該方法計算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價值時,并未直接考慮流動資金的情況,忽略了礦山生產所需的流動資金。這種做法會導致僅使用流動資金計算財務費用,與實際情況不符,從而在評估結果上產生較大的偏差。

        此外,剩余利潤法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即隨著計算年限的增加,折現率的取值也會相應提高,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結果的偏差就會越大。并且剩余利潤的計算公式中包含資產凈值,理論上來說,資產凈值應包括固定資產凈值、無形資產凈值和其他資產凈值,然而評估人員在評估時,可能會存在難以完全收集礦山企業(yè)資料的情況,因此會采用固定資產凈值充當資產凈值,從而計算出剩余利潤。僅使用固定資產凈值計算剩余利潤,會因為沒有考慮到一些小額的無形資產,獲得較高的剩余利潤,使得評估值有失公允。

        雖然剩余利潤法比較適合生產礦山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但其具有較多的缺陷,因此在評估時應慎用。剩余利潤法缺陷明顯,但其卻適合中晚期生產礦山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晚期礦山儲量規(guī)模較小,生產服務年限較短,因固定資產投資計算方式所帶來的缺陷對采礦權評估的影響相對較小,則可以考慮使用此方法評估。

        3.2.3 收入權益法

        收入權益法計算過程簡單,從評估模型來看,主要是銷售數量、銷售價格、權益系數、折現率和礦山服務年限這幾個參數在影響有色金屬采礦權的價值。然而其并沒有體現礦石品位、開采技術條件等因素對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的影響。部分學者認為品位因素已經包含在相關產品的銷售價格當中,相關政策也要求確定權益系數時,應將礦山地質構造和開采加工等因素考慮進來,但實際上這些因素并沒有很好的體現。仍以錫礦開采為例,當兩個礦山的產品方案均為錫精礦,但是品位高和品位低的錫精礦始終存在差異,僅僅憑借權益系數來調整,顯得尤為不足。

        收入權益法當中最重要的參數之一是權益系數,權益系數的確定主觀性太強。首先,權益系數確定的區(qū)間比較小,《中國礦業(yè)權評估準則》規(guī)定有色金屬采礦權權益系數(精礦)為3%~4%,僅僅憑借這1%的區(qū)間是否能充分反映不同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的各種影響因素還有待商榷。另外權益系數的確定較為依賴評估人員的經驗和主觀判斷,即使想要參考礦種相同的同類礦山權益系數的確定,也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同一地域內,找到相同礦種同類礦山評估案例的難度太大,導致權益系數取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較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評估師可以憑借權益系數來調整評估值,這也會對礦業(yè)權市場的公平性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實務上對收入權益法具有較為嚴格的使用限制,雖然部分學者也在嘗試對權益系數的確定進行優(yōu)化,想要考慮不同采礦權之間的個性差異,使用專家打分法對不同有色金屬礦山具體的交通條件、自然環(huán)境、開采情況等因素打分,并參照地質要素評序法評判,并通過相應公式計算得到權益系數的取值,但現在還沒有達成共識,在實務上也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此外,即使是小型有色金屬礦山的開采對環(huán)境同樣會造成破壞,收入權益法簡單地使用銷售收入作為收益額,并未承擔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是否要建立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指標體系并加以量化形成調整系數,加入權益系數的計算中,這也是評估時應當考慮的問題。

        評估目的是評估方法選擇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評估目的和價值類型下,也會對評估方法的選擇產生一定影響。實務中對于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采用的最普遍的價值類型為市場價值,若價值類型為市場價值,在采礦權評估方法選擇時可以根據不同礦種礦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而采用的價值類型若為投資價值,使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相比其他兩種方法來說更加合適。若采用涉及礦山企業(yè)清算破產,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的價值類型需要與企業(yè)價值評估的價值類型相匹配,則相應采礦權價值類型也為清算價值。在此情況下,可以先按照礦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評估出其市場價值,再乘以合適的折扣率計算相應采礦權的清算價值。然而實務中,在產業(yè)的轉型升級和保護生態(tài)的共同影響下,國家政策可能要求產量較小的礦山關閉退出,此時如何保護企業(yè)債權人的利益也是評估人員應當考慮的問題。當有色金屬采礦權清算價值小于礦山直接關閉價值時,為保護債權人利益,評估人員可以直接將企業(yè)關閉礦山可以獲得產能指標補償、采礦權價款(出讓收益)退還和礦山固定資產出售獲得的收益加總形成采礦權價值,而不使用傳統(tǒng)的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進行評估。

        3.3 收益途徑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存在的問題

        3.3.1 產品價格的預測

        收益途徑的三種評估方法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時,均會涉及銷售價格。根據中國礦業(yè)權評估師協會2006年公布實施的《礦業(yè)權評估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修改方案》,通常根據礦山當地平均銷售價格確定,將評估基準日前三年的銷售價格算數或加權平均,或者是采用簡單回歸分析之后得出的銷售價格,將此價格作為產品的銷售價格。如果礦山規(guī)模和儲量較大,相應的服務年限較長,或者是價格不夠穩(wěn)定,則預測礦產品銷售價格的歷史數據向前推進5年。如果礦山不大,就可以簡單地使用評估基準日當年的銷售價格進行平均作為礦產品的銷售價格參與采礦權價值的計算。

        對于部分價格劇烈波動的有色金屬來說,價格參考時期向前延長5年,即使用評估基準日前8年價格的平均值或簡單回歸分析作為銷售價格,會導致有色金屬價格預測的誤差較大。在分析引起不同礦種有色金屬價格劇烈波動的因素的基礎上,應注意相應礦種產業(yè)鏈對價格的影響[8-9]。例如對于錫礦來說,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其他有色金屬的價格,如倫敦銅、倫敦鋅、倫敦鎳、滬銅、滬鋅、滬鎳等價格的變動都會通過市場空間傳導引起錫價格的波動,而錫金屬產業(yè)鏈中各個行業(yè)之間的價格傳導,也會引起錫價格的變動。應當結合不同礦種的產業(yè)鏈的傳導機制,使用合適的價格預測模型進行擬合,從而更加準確的預測銷售價格。

        3.3.2 折現率的確定

        折現率是使用收益途徑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參數。部分有色金屬市場的不穩(wěn)定,價格的劇烈波動,都導致在投資相關項目時會面臨較大的風險。目前在評估實務上,評估師常常采用風險累加法計算有色金屬采礦權的折現率。而對于采礦權出讓收益的評估項目,評估人員可能會簡單地根據政策規(guī)定,將折現率確定為8%。

        然而不論是采用風險累加法計算折現率,還是根據政策規(guī)定直接確定折現率,都不足以反映有色金屬投資的相關風險。風險累加法是基于未來有色金屬市場狀態(tài)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進行,未考慮不同有色金屬礦種市場價格波動對折現率的影響,而根據政策直接確定折現率則更加粗略,因此應當針對不同的有色金屬礦種,結合引起該礦種價格產生劇烈波動的相關因素,對不同礦種形成該礦種的特有風險來進行折現率的確定。

        4 結論

        在資產評估傳統(tǒng)的三種評估途徑,即市場途徑、收益途徑和成本途徑中,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最常使用收益途徑進行評估。通過分析收益途徑當中三種不同收益額所對應的評估方法,即折現現金流量法、收入權益法和剩余利潤法在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當中的具體情況及方法選擇,得出以下結論。

        (1)折現現金流量法雖然是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中使用率最高的方法,但是仍存在缺陷。對于擬建、在建礦山的采礦權和早期生產礦山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評估結果偏差不明顯。但是對于中晚期生產礦山的有色金屬采礦權評估,固定資產投資這一參數的賬面值會偏大,加之使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固定資產投資是在基準日后第一個計算期投入,導致現金流出參數取值偏大,評估值偏小,從而出現失真現象。

        (2)剩余利潤法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但其與折現現金流量法在固定資產投資等的計算方面存在差異。剩余利潤法將固定資產投資平攤至每一計算期,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并且只用流動資金計算財務費用,與實際情況有差異,同時將固定資產凈值充當資產凈值來計算剩余利潤,會讓評估值的科學合理性受損。因此應當謹慎使用剩余利潤法,儲量規(guī)模較小、生產服務年限較短的中晚期有色金屬礦山采礦權評估可以考慮使用剩余利潤法。

        (3)收入權益法評估過程相對粗糙,涉及的參數相對較少,其中比較重要的參數是權益系數的確定?,F階段權益系數確定區(qū)間小,以及由于礦山的地域限制,相同礦種同類礦山評估案例少,評估人員難以從市場上獲得可供參考的權益系數的取值,權益系數取值全憑評估人員的主觀經驗判斷,導致評估客觀性降低。使用收入權益法評估,企業(yè)并未承擔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因此在可以采用其他收益途徑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時,不宜使用收入權益法評估,當符合收入權益法的使用條件,其他收益途徑的評估方法均無法采用時,可以使用收入權益法評估采礦權價值。

        (4)使用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評估有色金屬采礦權價值均會涉及銷售價格的預測和折現率的確定。鑒于部分有色金屬價格劇烈波動的特殊情況,應當結合相應礦種產業(yè)鏈的傳導機制,選用合適的價格預測模型進行預測,而不是僅僅采用簡單的平均或回歸分析來進行礦產品的價格預測。在折現率的確定上,應當根據不同礦種價格變動的具體情況,對不同礦種形成該礦種的特有風險參與折現率的確定。

        (5)雖然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折現現金流量法和剩余利潤法均考慮了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費用和土地復墾費用,但在重視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當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會產生負外部性,生產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應當考慮礦產開采過程中的碳排放量,結合市場上的碳交易價格,形成碳排放成本并將其內部化,平衡推進環(huán)境保護和促進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之間的關系。

        猜你喜歡
        現金流量礦山途徑
        四大“礦山修復”方法
        河北地質(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礦山里耕耘(國畫)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礦山建設在中小型礦山的應用探討
        昆鋼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我國礦企海外十大礦山簡介
        礦產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制造型企業(yè)現金流量管控淺談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8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企業(yè)現金流量影響因素的研究
        山西農經(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3
        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新探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2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免费毛儿一区二区十八岁| 产美女被爽到高潮免费a| 国产亚洲成人av一区|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 亚洲熟妇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国产日韩在线播放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下载|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在线| 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亚洲两性视频一三区|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区福利| 中文字幕中乱码一区无线精品|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调教| 亚洲无码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免费精品视频| 91精品久久久老熟女91精品| 少妇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x| 亚洲桃色蜜桃av影院| 国产三区三区三区看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l| 日本加勒比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a级一级淫片免费观看| 午夜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