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畫
14歲初中生,陽光開朗,積極向上。喜歡拍照、手工、下棋、打羽毛球。熱愛生活,熱愛讀書。
海浪拍打著從海灘上退去,留下它最寶貴的東西——記憶.
——題記
我偶然從朋友辰的家中看到過一種剪紙,放在相框里。上面婉若游龍的精細(xì)花紋,里面的小人物帶著些許靈氣,舉手投足間仿佛要轉(zhuǎn)動起來舞上幾曲。
我詢問他這是什么,他告訴我這是種傳統(tǒng)技藝——剪紙,還炫耀著跟我講這是他家老人剪的,可不是小孩子拿剪刀咔咔幾下輕輕松松就能剪出來的。我看著入了迷,請求著他把這取下來借我看看。就著月光的薄紗,我細(xì)細(xì)地琢磨著,輕輕地?fù)徇^一條條流暢的線條,生怕折斷了半點。
那夜的小人輕燕似的跳進(jìn)了我心間,于是乎我喜歡上了剪紙,為此還報了學(xué)校里的剪紙課。我喜歡看那些原本平平無奇的紙在我手下變得栩栩如生,那些小動物下一秒仿佛就要跳出我的手心。我期待著能剪出更好看的作品,卻不承想教課老師只教些簡單的剪紙,這些我在家中自己學(xué)便可以裁剪出來。我苦惱不已,每晚睡前都會拿出之前拍下的剪紙照看上一會,不知自己何時才能剪出這樣的作品。
倒也不是沒有嘗試剪過,莊重地坐在書桌前,準(zhǔn)備好紙、剪刀、筆刀,照著圖片順著提前畫好的線條裁起來,美滋滋地想著自己馬上也可以剪出一模一樣的作品,但剪刀到我手里就是不聽使喚,明明小心翼翼地順著線條剪下去,卻“咔”的一下,跑偏到不知何處,一圈下來沒有一處線條是完好的。這般法子剪出的小人自然動作僵硬,再沒有那夜的靈動。我于是日日夜夜地盼望著,盼著。
少年的意向是風(fēng)的意向,不知是否是風(fēng)替我捎去了期盼,年前回外婆家時我碰上了外婆在剪紙!我激動地推門而入, \"外婆,你會剪紙?”被我的動作嚇了一跳,外婆手中的紙毀了,她責(zé)備地看了我一眼, 卻也沒說什么?!笆前?,你喜歡嗎?我教你吧?!蓖馄诺拇笫职倚⌒〉氖旨糁M馄庞袝r這樣帶我剪紙,更多的時候還是我看她剪。老花鏡下的眼眸閃動,紅紙被轉(zhuǎn)動著變成各種模樣,綻放出不同的魅力,花朵芬芳,蝴蝶戲舞。外婆有時也看我剪,喃喃地說,“這孩子喜歡剪紙,難得啊,難得啊?!被丶仪跋ξ易谛“宓噬希胫舫鰝€樣子來給外婆看,拿起剪子,依著腦海中的樣子摹出,我已然變成戲中的小人,給自己扮上青衣白衫,一顰一笑間看向戲外人。我猛然回神,已經(jīng)剪好了。我捧著它,久久未動。
第二天,我把它送給了外婆,走時外婆送我,說我剪得不錯,囑咐我別忘了剪紙,我看向她的眸,許諾般點了點頭。
和朋友說著寒假的趣事,又看到了那個相框,指了指說:“我剪出來了?!薄罢娴??”他狐疑地看著我, \"不信,除非你拿出來給我看看?!薄罢娴?,不過給我外婆了,不信算了?!蔽覜]再理他。
那夜,花影爬滿她一身,樹上紛紛揚揚落下幾片梧桐葉,她轉(zhuǎn)著舞著入戲。
(指導(dǎo)老師:王璟琦)
寫作背后的故事
小時候,我就對剪紙、畫畫之類的手工很感興趣。剛巧,小學(xué)有很多手工社團(tuán),于是報名參加了剪紙手工,也因此愛上了剪紙。雖然剪紙社團(tuán)是在生物實驗室上的,但是老師很有趣,有好友做伴,令人不亦樂乎。后來,學(xué)業(yè)繁忙,漸漸疏遠(yuǎn)了這門手工。一次整理抽屜時,偶然翻到之前存留下來的收納冊,透明的書頁夾著一張張已經(jīng)有些破舊的作品,撫過那片片單薄的紙,不禁感慨自己已許久沒有拿起過剪刀,于是便寫下了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