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敏 張康夫 曲直
關鍵詞:禪宗美學 ;現代禪意服裝 ;特征 ;影響 ;創(chuàng)新
引言
禪宗美學是由禪宗升華出來的關于生活和文化藝術創(chuàng)造的美學理念。朱立元主編的《美學大辭典》對禪宗美學的定義為:中國古典美學基本派別之一,指在唐代創(chuàng)立的佛教禪宗影響下而產生和發(fā)展的美學思想[1]。其獨特的審美內涵不僅豐富了中國美學之瑰庫,也成為中國美學走向成熟的標志,其精神內核主要表現為:物我合一、返璞歸真、至清至靜,重視心靈感受,注重自然之美。而禪意風格是禪宗美學在現代審美思潮的影響下,注重設計內涵和情感體驗的一種風格特征。禪意風格在服裝上的體現為最初僧侶所穿的禪服,后來逐漸擴散至文人士大夫階層參禪或靜修時所穿著的服裝,并在款式、色彩設置、面料上形成了一定的形制。如今,現代禪意風格服裝在傳承了漢傳僧服獨特的禪意神韻的基礎上吐故納新,通過創(chuàng)造簡素、空靈、樸素、雅致的意境來體現作品的內涵及情感體驗,將禪的“不可說”轉化為服裝上的設計語言,為現代禪意風格服裝的設計拓展了新的創(chuàng)意空間,使服裝在款式、色彩、材質上含有現代審美的特質,既呈現了禪宗超然脫俗的氣韻,又具時尚性與兼容性,適合各層次人群服用,體現出了一定的市場潛質。
一、禪宗美學的基本內涵
禪宗美學凝聚東方美學之精髓,其內涵博大精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觀。禪宗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應順應自然,回歸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從中明心見性,清除雜念,獲得人類靈魂的超脫。
(二)“空”觀。禪宗的“空觀”認為一切實有皆為假象,只有“自心”是世間萬物的造物主,是個體解脫的媒介和親證[2],主張追求一種無拘束、自由的狀態(tài)。禪宗將“空”作為本體范疇,具有徹底的否定性及批判意識。
(三)“頓悟”?!耙荒钊粑颍幢娚欠稹?,禪宗認為,人只是被妄念顛覆,只有明心見性,覺知本心,才會消除妄念,覺悟成佛。禪宗講究的“頓悟”體現為人用心感知、領會時思維瞬間的突變及飛躍,及悟后達到個體自由的狀態(tài)。
(四)“境界”觀。禪宗主空的自然觀與看空的人格觀兩相結合,產生了一門全新的美學:心造的境界——意境[3]。認為人可以根據主觀“心”的需要,自由組合自然現象,形成境界。亦為主觀心境的反映,又將萬物化為喻象,引導自身的覺悟?!熬辰纭庇^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藝術意境的創(chuàng)構,并為其注入了精神的深度。
二、禪宗美學在現代女裝中設計語言的表現
(一)服裝造型的以簡代繁
禪宗美學中“空”是一種“無中萬般有”的狀態(tài),講究對自然和世俗的看空,認為持有一顆澄明之心,才能不被世俗所影響,從而領悟世間之本真。受此影響,禪意風格服裝樹立了“重精神而輕形式”的審美理念,衍生出自然簡樸、清凈的服裝風格。服裝廓形多以簡潔線條和寬松廓形為主,以H 形、X 形居多,使人體不受造型束縛。無論是平面剪裁還是立體剪裁都著重突出服裝的空間感,追求一種自由、隨意的狀態(tài)。常摒棄繁瑣、復雜的款式結構及各種裝飾工藝,將身體和心靈的自由放在首位,講求穿著的舒適度,以最簡單的設計形式,突出禪宗背后所蘊含的“虛空”力量。
(二)服裝材質的返璞歸真
材質是體現服裝風格的靈魂要素之一,禪意服裝受禪宗“自然觀”萬物皆于自然的理念熏陶,認為自然流露出來的美是永恒的,不是稍縱即逝的,所以在服裝材質上提倡簡素、純粹的表達方式。
1. 天然面料:棉、麻、絲、竹纖維、夏布等天然材質是禪意服裝的首選,這些面料以天然動植物的纖維作為紡織原料,質地輕柔,色澤溫和,且透氣性好。同時,天然面料可降解的特征,在體現樸實自然的禪意之美的同時,與現代所倡導的環(huán)保理念不謀而合,充滿返璞歸真的魅力。
2. 禪意改造面料:禪意風格服裝的面料再造,通常以加法型面料再造為主,例如印花、扎染、蠟染、刺繡等[4],在原始面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夸張化,使服裝在統(tǒng)一的色調中尋求多變的肌理和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通過質樸、純粹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如圖1,中國設計師王汁同名品牌(UMA WANG)擅長用柔和輪廓以及自然面料表達東方禪學的典雅、含蓄。在其2023 年春夏秀場,采用了棉麻材質,通過草木染、茶染的工藝手法,使服裝產生各種不規(guī)則的紋理,如自然巖石的紋路、樹皮的褶皺,大地的裂紋等,豐富面料的肌理及層次感,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理念。
(三)服裝色彩的簡樸雅致
受禪宗崇尚自然的觀念影響,禪意風格服裝追尋簡素、含蓄、內斂的色彩,服裝中色調的純凈、質樸與協(xié)調能夠傳遞出寧靜的真善美。禪意服裝的色彩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自然”色彩:因自然本身蘊含著清冷、雅致、古樸的氣質,所以禪宗認為,大自然賦予的顏色是最雅致的。如中國傳統(tǒng)色彩有著極其深厚的自然氣韻,如黛藍、水綠、竹青、柘黃等使人遐想到四季更替的自然色彩,與禪宗含蓄、自然的色彩觀相契合。
2.“簡素”色彩:現代禪意服裝也常會采用“素色”來烘托“禪”清冷、寂寥的意象。黑、白、灰的虛空變化、低飽度色彩的使用能夠體現出禪的簡素、低調與真實,直觀表現事物的本質,體現出禪宗淡泊曠遠的氣質。
3.“枯淡”色彩:禪意追尋嫻靜、枯濁的審美意境,如佛衣多會采用一些濁色,也稱“法色”來體現出僧人淡泊曠遠,超脫世外的氣韻,而正色過于鮮艷、浮躁,易擾亂修道者的心神,鮮有使用。現代禪意服裝也會運用這種枯淡的“色彩”,如赤色、青色、泥色等,通過色彩烘托審美意境,體現禪宗自然、含蓄的枯淡之美。
(四)服裝圖案的禪意化表達
受禪宗“境界觀”的影響,歷史上中國繪畫和詩詞大多講究“詩畫相融”的意境美,注重精神的深度。中國畫通過“以線表物”、抽象、留白等創(chuàng)作手段,達到“畫中有禪,禪中有畫”的藝術境界,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境界觀。服裝作品中的圖案亦可借鑒相似的藝術表達方式詮釋出如畫般的“境界”。
1. 以線造型:采用以線造型的手法,將圖案進行簡化,減少圖案的厚重感。但圖案中的造型表現并不是簡單的廓形,而是線條剛柔曲直、光與色、空間與質感的綜合體現。
2. 抽象符號化:中國畫更多用抽象化、符號化的藝術手法快速捕捉客觀事物的對象特點,直覺快速地表現對象的神韻形態(tài)。對此,服裝圖案的藝術表達亦可以相對脫離形的具體內容,采用抽象手法或解構重組的方式讓圖案呈現出現代藝術的韻味,體現出概括、簡明、單純的美感。
3. 留白藝術:留白的運用能夠使畫面營造出疏密有致,虛實相間的審美意境。圖案可在布局和構圖上進行留白,刪繁就簡,突出重點,從而體現空間上虛實變化的形式美感,使作品產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效果。
Lemaire 是一個極具東方禪意美感的服裝品牌,如圖2,在其2021 秋冬系列作品中,采用蛇紋造型結合日本浮墨藝術工藝,混合形成不同的墨點圖案,以線為主的造型結合抽象化的表達方式,給人虛無縹緲的美感。同時,水墨語言中的濃淡干濕、形神交融,營造出虛實相間,氣韻生動的自然意境,體現出空寂、靜謐的禪意之美。
(五)服裝結構的自由空靈
空靈是由禪宗“空觀”衍生出來的美學意境,注重拋棄內在的“妄念”和外在“萬相”的干擾,超越功利之念,以平常心看待萬物,不受形式的束縛,追求一種無欲無求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呈現自由、超脫的生命之態(tài)。
1. 三宅一生:自由、自如的比重大于服飾本身的時髦感。三宅一生提出“服裝是肉體的延伸,肉體是服裝的輪廓”的說法。認為服裝只是覆蓋在人體身上的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主張運用最簡單的縫線及開合方式制成服裝,使服裝一氣呵成,體現零浪費的設計理念。如圖3 三宅一生132 -5 系列中,通常將服裝裁片呈幾何形狀,服裝沒有固定的結構,但依附于人的身體上時可纏繞、披掛、折疊的方式卻多種多樣, 充滿著隨意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三宅一生一生秉承著無結構模式的設計理念,以反思維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意,擺脫了西方傳統(tǒng)的造型方式,將人體與服裝的關系重新定義,崇尚自由、超脫的心靈感受。
空靈之美尋求細致微妙、空靈活泛的審美趣味。如何將禪意所體現的空靈之美融入服裝創(chuàng)造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作者深刻品味禪宗意蘊無窮的空靈之美,打破以往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被形式所束縛,達到內心與外物高度融合,
三、禪宗美學對現代服裝的影響
設計師通過對禪宗理念的深入觀察與思考,打破常規(guī),遵循本心,擺脫形式的束縛、突破單一化的設計模式,對禪意之美進行了詮釋,從而把握服裝的整體氣韻,使現代服裝設計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賦予禪意風格服裝全新的生命力。
(一)對設計思維的影響
設計師思考的方式與禪宗“頓悟”的思想殊途同歸,都為靜慮之后“悟”的結果,打破“我”的局限性,尋求本心,用一顆純凈、澄明的心將個體潛能最大釋放,設計師的“思考”不再拘泥于服裝款式、材質、色彩等因素,而是破除對設計元素的束縛,從自身心性出發(fā),保留豐富的感性認識,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為創(chuàng)作者設計思維打開另一扇窗子。其中,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人作為“禪宗美學”忠實的執(zhí)行者,尤其注重遵循自我的實現,通過“反人體”“反時尚”的設計思維,使設計元素更具有自由性,以獨特的東方美學思維打破了西方對傳統(tǒng)服裝概念的界定,將創(chuàng)造當成一種享受的思維游戲,真正把握了自己心中的真如本性,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東方審美熱潮。
(二)對現代服裝審美的影響
1.“物我合一”的審美意境:禪宗主張“梵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物與我最原始、最本真的平等關系。禪意服裝中通過“物我合一”的精神屬性,將內心與外物的合二為一,從而引導形成和諧的視覺形象,彰顯出清、素、雅、靜之意境,使消費者在緊張、壓抑的現代生活中獲得自然外物的寧靜?!扒濉敝饩?,所要體現的是清心少欲、保持內心的純凈,在服裝中多采用一些無結構或非常規(guī)的結構設計,最大限度地將人體解放,突出造型飄逸、脫俗之感?!八亍敝饩常v求樸素、純真的自然美感,主張將服裝還原到最純粹的狀態(tài),趨于營造原生態(tài)的造型特征?!把拧敝饩常鶢I造的是一種清雅脫俗的氣質,在服裝中秉持“極簡”精神,采用最樸實的語言表現服裝?!办o”之意境,講究人內心的自由與純凈,關注個體內心的頓悟、自覺。在服裝中講求材質舒適、款式簡潔、風格自由,以便人放松高度緊張精神。如此,作品在觀者眼中呈現是“自然”,心中卻映射出“自我”,觀者追求的是“意境”,最終涌現的卻是“心境”,從而使服裝真正呈現出“物我合一”高度交融的審美境界。
2. 推崇物哀的殘缺美:禪宗自宋朝傳入日本后,由于與當地生活方式和自然環(huán)境的契合,滲透到日本生活的各方面,與日本藝術特有的“清愁、冷艷”的濃郁色調相融合[5],形成了清淡、空寂的禪意境界。日本禪宗思想中的“侘寂”美學無疑是這一境界的極好詮釋,認為外觀的不完美能夠呈現出物哀的殘缺美,從而讓人深感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促進自我的反思,領悟世間之本真,體現在服裝上常為不規(guī)則的剪裁,枯濁的色彩,做舊、破損的面料質感,趨向于物體自然形態(tài)的美感。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的世界里根本沒有“完美”一詞。如圖4,在其2023 春夏系列中,服裝依然采用黑色作為主流色彩,外觀舍去了的服裝的傳統(tǒng)美,呈現出不完整的服裝形態(tài),如未完成的服裝縫線,布料的毛邊,不規(guī)則的剪裁、自然形成的材料使服裝處于自由、自然的原始狀態(tài)。同時,服裝中混亂的結構表現、局部的鏤空,抑或者解構的設計方法重組服裝的結構和秩序,將“不完美”元素的展現運用得恰到好處,形成孤寂和枯敗的美感,透露著松散而凝神的詩意禪韻。
四、現代禪意風格服裝創(chuàng)意特征
禪宗對自由的絕對追求及超越自我,打破自我局限的狀態(tài)決定了其創(chuàng)新性意識的體現,隨著現代生活理念的提升,設計師突破了標準化的設計模式,在把握禪意氣韻和意境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流行趨勢,使禪意服裝具備別出心裁的設計風格和創(chuàng)意特征,從而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
(一)設計手法的多元化
服裝是藝術與商業(yè)的結合,禪意風格服裝要著眼于長久的發(fā)展須結合現代設計手法,不斷創(chuàng)新,具備時尚性,從而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內在需求。
1. 夸大法:夸大法的運用可以增強禪意服裝的視覺表現力及創(chuàng)新性,可以在服裝長度或者緯度上適當夸大,或者在服裝中的細節(jié)部位如領、袖、袋、褶邊、扣子進行夸張化處理,打破服裝傳統(tǒng)的規(guī)律性,使審美境界空靈化。如圖 5 為中國知名品牌 M essential 的夸大法的示意??浯蟛糠种饕w現在袖子、圖案、廓形、腰部等處,使服裝更具個性及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又彰顯出了現代女性堅實的力量感。同時夸大法的運用弱化了服裝嚴肅的線條感,流暢的曲線為服裝增添了韻律,使服裝整體風格偏向輕松、自由。由于夸大法的視覺的凝聚力較強,所以服裝在款式設計上應盡量簡約,色彩盡量以單色或比較低調的顏色為主,秉持適度原則。
2. 加減法:在禪意服裝設計過程中,加法和減法處理能夠充分滿足現代消費者注重服裝蘊含的藝術價值及內在的本質需求。服裝中的加法可以通過增加服裝的結構線、設計元素、服裝部件等方式或者采用一些工藝手法,如刺繡、印花、絎縫、破洞、編織等,豐富服裝視覺表達,增強服裝藝術表現力。如圖6,UMA WANG 品牌秀場在服裝衣領、衣身、褲子等部位均采用了印花、刺繡豐富服裝的視覺效果,腰間的服裝部件豐富了服裝結構的層次感,加法的合理運用,拓寬了禪意風格服裝的設計空間,強化了服裝的藝術性表達。禪意服裝中減法的運用完美詮釋著禪宗“自然觀”中人需自性清凈,心無雜念,回歸自然之本質的理念。如圖7,所示的服裝造型設計,無需裝飾與拂塵,將不必要的裝飾、元素、結構線進行刪減。素凈的色彩、簡單的結構、流暢的曲線,將服裝自然依附于人體之上進行纏繞、包裹,呈現出服裝自在隨性、簡約低調的風格特征。
2. 不確定與模糊表達:設計語言的不確定性和模糊表達是后現代服裝美學的重要特征,由含混多元的信息構成,滿足不同層次的審美交流[6]。在服裝中可以體現為結構模糊、款式模糊、性別模糊等,與禪宗所探尋的“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語言所能訴說”的審美意象相契合,設計手法的不確定及模糊表達能夠增添禪意服裝的自由、隨性之狀態(tài),同時也使服裝風格更具時尚年輕化。如圖8 為例外品牌2017 春夏系列,其服裝款式結構上衣與下裝界限模糊,衣料彼此扭轉,服裝結構模糊混亂、顏色素雅、單一,設計簡約,力求在當下社會文化情境中,擺脫羈絆,使各種性格氣質的人群均可穿著,體現了服裝的兼容性。服裝色彩及圖案的模糊表達,可以通過明暗、光影、漸變等方式來達到,也可以通過虛實變化及抽象的表現手法來體現,如圖9,ZIFEI WANG 2023 秋冬系列,服裝圖案采用抽象化的表現手法融合色彩的明暗、輕重及光影的變化,打破了色彩塊面的沉悶感,使色彩沒有明顯的邊界線,呈現禪意的虛空變換及悠遠深邃,同時服裝除主體色外增添了一些輔色,似隨意出現在服裝各個部位,但卻是將禪宗自由灑落的審美意境與服裝相融合,以渲染出深邃的意境感。
(二)結合解構理念,展現禪意灑脫不羈的個性
禪宗“空觀”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體現為對“有”的否定,對客觀事物或內心虛妄之念的否定,這也與禪宗敢于對正統(tǒng)佛教的抵抗和挑戰(zhàn)權威的性格特征息息相關。禪宗否定一切、打破一切的思想觀念與解構主義中對事物秉持否定和顛覆的原則不謀而合。
中國品牌佗寂2023 春夏系列主題系列“重塑”,設計師重新解構了傳統(tǒng)中國風的意境,重新演繹新中式禪意美學。如圖10,通過解構主義的裁剪,運用交錯、偏移、置換、交叉、反轉等技法重新思考東方哲學,通過上和下,表和里,前和后的置換及對服裝部位加以解體、異位,從而使服裝不受固定形象的約束,如外套部分夾雜里面的裙身部分、上衣與下裝分界線的模糊,打破豎直或水平的衣身結構,讓觀者對傳統(tǒng)服裝部件的固有概念產生躊躇,使服裝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形態(tài),散發(fā)著現代都市女性的力量感,突出禪學思維“自我中心”的力量和灑脫不羈的風格特征。
解構在服裝中不止體現為對傳統(tǒng)形制的破壞、顛覆,更重要的是以反常規(guī)的邏輯思維,打破服裝原有的秩序。對其進行拆分、重組、再造,直至合理的過程,將時尚設計從流行廓形、色彩、裙長的有限選擇中脫穎而出,尋求反常規(guī)的、充滿個性、灑脫的美感。
(三)與另類個性的亞文化結合,表現非主流審美
初代“亞文化”的核心特征是抵抗,但隨著英美自由主義的盛行,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抵抗逐漸減弱,更多的是自由選擇的象征,這與禪宗敢于追求自由的心境殊途同歸。服裝界中的亞文化像朋克風格、哥特風格、街頭風等都為“非主流”審美的體現,隨著社會接受力的寬容及時尚的回潮,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從亞文化藝術風格中獲取靈感、吸取精髓,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增加禪宗與其他藝術形態(tài)碰撞、互動的機會,拓寬禪意風格服裝的設計空間。如圖11 國內品牌Angle chen 發(fā)布的2018 秋冬系列,以黑色作為主題色,在不失禪宗靜謐、穩(wěn)重的氣息下,結合街頭潮流中服裝的寬松版型、多口袋的拉鏈設計,工裝外套,輔以古印度的圖騰、泰國的佛教刺符以及中國的金銀線與絲繡,為服裝造型增添了活力與個性,將街頭文化的玩味與潮酷與禪宗的低調、內斂的藝術風格結合在一起,打破傳統(tǒng)的審美與觀念,極具藝術沖擊力。
由此可見,“亞文化”風格與禪宗的結合并不沖突,可以達到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相互轉化的狀態(tài),體現了禪宗無限的包容性,無疑是使禪宗風格服裝更貼近當下時尚潮流的創(chuàng)新途徑。
(四)彰顯現代禪裝結構的時尚潮流化
除傳統(tǒng)禪服通體寬松的服裝形制和一體形的造型解構外,禪意服裝為擴寬年輕消費者的市場,結合現代時尚元素,使禪裝結構趨向多元化、年輕化,從而貼近現代審美。服裝通過隨意的結構線處理及融合現代設計手法的方式豐富服裝的節(jié)奏與韻律感,滿足不同的造型變化。MURMUR MI 品牌致力于探索東方美學多維的內在意識,以現代主義視角傳遞原生、稚拙的深層力量。如圖12,其2023 春夏系列中自然流動及變化豐富的垂褶、不同質感面料的拼接、不對稱的設計、非常規(guī)結構帶來的隨意性體現了禪宗崇尚自由、悠然的意境,同時,多變的流動皺褶不僅突出了人體的曲線美,同時也讓服裝線條更為流暢,豐富了服裝虛實空間的變化。服裝款式上窄下款,緊縛與寬松的韻律變化,給予人視覺上的節(jié)奏感及舒適感,讓服裝產生一種適體但又不完全合體的空間狀態(tài),具備時尚性及特殊性,滿足了現代生活的需要。上裝與下裝的分離,將腰部凸顯,使其成為懸垂褶皺的重要支點,豐富了禪意服裝設計語言,產生虛空的韻味,蘊含著無窮靈動的空靈之美。
綜上所述,現代禪意服裝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巧妙組合才能帶來震撼的力量,創(chuàng)新探索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設計手法,結合現代服裝的設計語境,實現禪意風格服裝設計手法的多元化;風格特點,保留經典的設計元素的同時,嘗試與其他風格特征進行碰撞,注重意境的傳達;造型結構,在延續(xù)平面剪裁含蓄輪廓的同時,與現代的制版方式相結合,或采用現代解構理念達到設計效果的創(chuàng)新;同時,設計師需要表達的自身真實的情感,給予作品自然的情感流露,追尋禪意之美的精巧細致,空靈超脫的精神體驗。
結語
禪意美服裝設計的表達需要深刻領悟禪宗思想的精髓,跳脫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結合生態(tài)主義、解構主義、物哀殘缺美等多元化的設計理念,集環(huán)境、情感、氛圍、體驗于一體,將禪宗的空靈脫俗、雅致簡樸的境界與服裝巧妙融合,喚醒了人內心的直觀感受。禪意服裝歸根結底是人文精神和生活狀態(tài)的物化體現,如何將禪意美學的審美理念融入主流市場,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傳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美學文化,是設計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及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