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
現(xiàn)在一些奶茶店開始提供一種很細的吸管,稱其為“三品管”。據(jù)商家的說法,這種吸管能讓消費者品味到茶香。網友說,這么小的吸管,喝起來真的很費力,但有人則說,用“三品管”喝的飲料的味道,似乎和用普通吸管真的不一樣。
其實在幾年前,喝飲料的吸管就已經發(fā)生過一次很大的變化,2020年發(fā)布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餐飲行業(y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因此有一段時間,奶茶店紛紛換上了紙吸管。
可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們對紙吸管的吐槽,紙吸管不僅容易被泡爛,還容易帶入奇怪的“紙味”,還不能咬吸管!后來,商家又換上了可降解塑料吸管,而有些則直接選擇不提供吸管,讓用戶直接對著杯蓋的開口飲用。
不過,一杯飲料的味道也許真的和不同的吸管有關。
我們對于味道的體驗并不僅僅只是味蕾感受這么簡單。比如,當你捏著鼻子吃飯的時候,會覺得食物變味了,這是因為鼻后嗅覺,也就是氣味可以從嘴巴里通過鼻后通路傳遞到大腦。
同時,溫度也會影響我們對味道的感知。這是因為我們味蕾中的一種離子通道對溫度有著較強的敏感性,讓我們覺得融化的冰淇淋會更甜,熱的火腿會更加鮮美等……因此,當我們喝飲料的時候,吸入口中的香氣和味蕾感知到的味覺合成了更加明確和復雜的味道。
曾有研究提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當你氣喘吁吁地把食物往嘴里塞的時候,其實是干擾了正常的氣流模式,一些“香氣”就難以在你的鼻后嗅覺發(fā)揮作用,可能就會覺得飯也會變得不好吃。有調查就發(fā)現(xiàn),一些中學孩子們中午只有15分鐘的就餐時間,結果就導致他們扔掉的食物更多,健康習慣更差。因此,想要吃一頓好吃的飯,最好慢慢吃,呼吸均勻。
這些因素造成了吸管對于飲料口味的影響。當我們對著瓶口喝下一大口飲料的時候,往往空氣不會流通,一些揮發(fā)性有機物可能難以到達鼻后嗅覺。而使用吸管的時候,我們一口能喝下去的飲料相對較少,飲料會在你的味蕾上停留更久,也會釋放出更多揮發(fā)性有機物。更細的“三品管”能吸上來的飲料量更少,吸入的空氣更多,“香氣”可能更容易被感受到。甚至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口腔還會對飲料產生加熱的作用,進一步改變口味。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市面上有這么多可選的吸管,但就算是可降解塑料,目前仍然是一種難處理的塑料垃圾。想要真的解決塑料污染問題,減少使用它們才是最可行的。
(陳亮摘自“把科學帶回家”微信公眾號,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