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更年期經常感到急躁、易怒,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毛病”。這很可能是卵巢功能衰退,體內激素紊亂引起的更年期綜合征。但如果放平心態(tài),配合適當的調養(yǎng),更年期綜合征的不適可以得到大大緩解。
七七之年,天癸衰竭
更年期綜合征,又稱圍絕經期綜合征,是指婦女在絕經期前后,圍繞月經紊亂或絕經出現的不適癥狀,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潮熱面紅、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痛、面浮肢腫和情緒不寧等。
現代醫(yī)學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中醫(yī)稱之為“絕經前后諸證”?!饵S帝內經》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闭J為婦女到達七七之年(49歲)后,腎中精血逐漸虧虛,天癸逐步衰竭,肝、脾、心等臟腑失于濡養(yǎng),導致諸多癥狀的出現。這也是中醫(yī)學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更年期諸證,多因肝腎不足
更年期會圍繞月經紊亂而出現多種癥狀,這些癥狀的程度輕重和持續(xù)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大致可以分為以下7類。
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征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絕經,而在絕經前會出現月經周期、經量的異常,如月經先期、月經后期、經量過多、崩漏等,最后逐漸發(fā)展為閉經。
睡眠障礙:腎藏精,心藏神,腎水上濟于心,心火下溫于腎,心腎既濟,才能保證人體的正常睡眠。女性在更年期會因腎精不足、心腎不交而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睡眠障礙問題。
情緒異常:肝、腎同居下焦,肝藏血,腎藏精,肝腎精血相互滋生。更年期的女性因腎精不足、肝血虧虛,肝疏泄功能異常出易出現情緒改變,嚴重者可導致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郁、煩躁等。
潮熱盜汗:更年期女性因腎中精血虧虛、陰虛火旺,會出現無明顯誘因的身體燥熱、面部潮紅、夜間汗出等癥狀,嚴重者會因為汗出明顯而影響睡眠。
生殖器官萎縮:腎開竅于前、后二陰,部分女性會在更年期因腎精不足,前、后二陰失于濡養(yǎng)而出現外陰萎縮,或者陰道干澀、性交痛等癥狀。
泌尿系統(tǒng)癥狀:尿液在膀胱中儲存,依靠腎的氣化作用排出體外,而更年期女性往往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
關節(jié)痛: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快速流失,可能會因此患上骨質疏松癥,出現腰痛、背痛,以及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諸多關節(jié)疼痛的癥狀。
日常調護,補養(yǎng)肝腎是關鍵
更年期女性尤其要注重日常調護,以降低更年期綜合征的發(fā)病率,減輕相應癥狀。
首先是注意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饵S帝內經》中早就提出:“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告訴我們要順應自然,及時安臥,保證充足睡眠,才是養(yǎng)生的關鍵。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膽主宰之時,丑時(凌晨1點至凌晨3點)是肝養(yǎng)血之時。保證晚上11點前入睡,才能肝血充足、精力充沛。
其次是注重飲食調護,營養(yǎng)均衡。更年期女性可以適當進食具有益氣養(yǎng)血作用的食物。如大棗、豬肝、牛肉等。此外,部分中藥也可以在日常飲食中使用,如黨參、茯苓、山藥、阿膠、當歸、玫瑰花、黃芪、枸杞子、桑椹、百合、蓮子等。下面介紹兩款適合更年期女性服用的湯品。
山杞豬蹄湯
【用料】豬蹄200克、山藥3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豬蹄洗凈、焯水;鍋中加入清水,放入焯過水的豬蹄,加入山藥、枸杞子;三者共同熬煮,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熬煮1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補腎壯骨??梢跃徑飧昶谂缘年P節(jié)痛癥狀。
當歸烏雞湯
【用料】烏雞1只、當歸12克、黃芪10克、阿膠6克、大棗5枚
【做法】烏雞去毛、去內臟后,洗凈、焯水;鍋中加入清水,放入焯水的烏雞,加入當歸、黃芪、阿膠、大棗;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制9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梢跃徑飧昶谂砸驓庋蛔阋鸬钠?、乏力、頭暈等癥狀。
最后是坦然面對更年期,保持平常心。更年期是每個婦女都要經歷的人生階段,此時會出現各種不適,但不必過于緊張、焦慮,以免影響日常心情。此時,可以服用一些代茶飲來幫助緩解情緒。也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或練習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yī)養(yǎng)生功法,一方面可以轉移注意力,減少不適造成的困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鍛煉來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成。
百合桑玫飲
【用料】百合、桑椹、玫瑰花各15克,枸杞子8克
【做法】上4味藥共同熬煮后,作代茶飲。
【功效】疏肝、寧心、補腎??梢愿纳聘昶谂越箲]、煩躁、關節(jié)痛等癥狀。
此外,穴位按摩也可以起到補氣益血、養(yǎng)肝補腎的效果,能夠有效緩解女性更年期的各種不適。
【取穴】三陰交穴、太沖穴、內關穴、足三里穴
【定位】三陰交穴位于小腿內側,踝關節(jié)上3寸;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內關穴位于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操作】每穴每次按壓3~5分鐘,每日2次,以局部酸脹為宜。
【功效】三陰交穴具有健脾、益腎、養(yǎng)肝、疏通氣血等功效;太沖穴具有疏肝、行氣等功效;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寬心理氣、調暢氣機等功效;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血等功效。
責任編輯/王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