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雨文學社
武漢大學太陽雨文學社成立于1995年,由一群懷揣文學夢想的工科生創(chuàng)建。社團日?;顒有问蕉鄻?、內容豐富,包括讀書分享會、文學沙龍、寫作坊等,為社員及校內外文學愛好者提供抒發(fā)詩情、激揚文字的平臺;舉辦“名師精品講座”,邀請武大名師、資深教授,就文學與人生話題展開深度討論,激發(fā)社員學術熱情;秉承“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不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創(chuàng)作思想,先后推出《心聲》《太陽雨文學》《太陽雨文學報》《半雨晴》等刊物。
如今,太陽雨文學社憑借豐富的活動、卓越的組織、廣泛的影響力及豐碩的文學成果,已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與顯著榮譽的高水平文學社團。
●宗旨:有晴有雨是自然,有文有思是生活。
●榮譽:曾連續(xù)三年榮膺“武漢大學十佳學生社團”稱號;成功舉辦第一屆古詞新唱及原創(chuàng)詞曲大賽,中央電視臺全程拍攝報道;主辦的“詩·青春”“平行·或者之春”全國詩歌朗誦會反響熱烈;獨具特色的珞珈小小說征文大賽與思夢杯征文比賽面向華中高校,邀請知名教授評審,受到廣大小說寫作者的熱烈歡迎。
當一樹蟬鳴隨天光匯入江風,數(shù)行古樟搖落滿地秋色,呼吸著仲春的氤氳水汽,我臨案擱筆,想象著你的模樣。
不知浩渺東湖的清澈水波,能蕩去幾分京洛的風塵仆仆?黃鶴晴川的古老傳說,可否平息蕓蕓眾生的機心?我只知道,櫻花路上的綿綿風雨,埋葬過多少枝頭粉香;珞珈山中的郁郁草木,又挽留過幾多墜露凝霜。聊折一枝春花,細數(shù)穿指年華,卻每每被窗外的雨打芭蕉攪動心緒。
武漢大學太陽雨文學社,這座矗立于荊楚大地的文化燈塔,自誕生之日起,便承載著一群工科生對文學的熾熱夢想。他們懷揣著對文字的摯愛與敬畏,于理工科的嚴謹邏輯中播撒人文的種子,由此開啟了二十九載風雨兼程的文學之旅。
太陽雨文學社曾連續(xù)三年榮膺“武漢大學十佳學生社團”的稱號,如今已茁壯成長為武大規(guī)模最大的校級文學社團之一。它宛如一座磁場,吸引著在文字間尋找共鳴的學子,使我們一同在這片精神家園里以文會友,以思凝志,共筑理想之橋,同揚文學之帆。
“順水而生,應云而來,以雨命名”,太陽雨文學社的名字,恰似一部微縮的詩篇。我們在這里以文為舟,以思為槳,乘風破浪,共赴遠海。
于內,我們如深潭般沉靜,于世事喧囂中獨守一隅心靈的幽谷,于繁華萬象中固守一片精神的凈土。
我們悠游于浩瀚的文學星河,研磨學術的砭石,孕育寫作的靈慧,使這三者如山間清泉,汩汩流淌,蜿蜒而行,匯聚成一股智與美的潛流,悄然滋養(yǎng)每位社員的心田。它猶如晨曦中的露珠,潤澤個體的思考力,使其獨立且熠熠生輝;又似月下竹葉上的清風,賦予言辭以自由之翼,使之翩翩起舞于思想的蒼穹。
于外,我們以探索者的目光洞悉萬象,以關懷者的胸懷擁抱人間,尋找靈魂深處的奔騰與釋放。
我們游歷名園,賞花觀石,聆聽古木低語,借草木之靈性掃除塵世紛擾,讓心靈在盎然綠意中盡情馳騁;我們置身郊野,踏青登高,感受大地的脈動,任山風滌盡肩上凡塵。節(jié)假日里,我們翻越崇山峻嶺,穿越荒漠草原,走過繁華都市,涉足偏遠鄉(xiāng)村……完成了幾乎跨越整個中國的萬里行。
行文如云,思緒如水,太陽雨文學社秉持著“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不止于所不可不止”的精神,尊重獨特個體,包容多元思想。
無論你是熱愛詩歌的吟游者,鐘情散文的漫步者,癡迷小說的編織者,還是傾心戲劇的演繹者……都能在太陽雨文學社找到一席之地。讓我們一同以熾熱之筆熔鑄生活的形象,以如酥的墨滴繪染藝術的樣貌,擘畫靈魂的無垠錦卷。
(責任編輯/秦思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