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小戎
如果你關(guān)注一下服裝表演中模特的表情,會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面無表情,甚至一副惡狠狠的樣子。走秀的模特,“身上穿著世界上最漂亮、最昂貴的衣服,可是看上去一臉厭倦”。面對觀眾時,他們不是面帶微笑,而是顯得慍怒、悶悶不樂。有人開玩笑說,這是因為他們都沒吃飽。
《衛(wèi)報》記者說:“模特們有著戰(zhàn)俘的身材和與之相匹配的受創(chuàng)傷的表情。在米蘭和巴黎的時裝秀上,模特們愁眉苦臉的,在T臺上瘋狂地跺著腳走來走去,一個比一個看起來更暴躁,好像有人答應(yīng)過他們會有蛋糕,后來他們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了。”
為了擺出不高興的樣子,模特們甚至都有自己的訣竅,就是反復去想一些讓自己難過的事情,比如自己被公交車碾死的小貓?!澳L貍冎?,他們能吸引時尚品牌的,除了發(fā)達的腹肌和符合黃金分割比例的身材,還有他們憂郁的表情”。
《泰晤士報》時尚總監(jiān)安娜·墨菲說,1993年,蘇珊·鮑爾多在《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義、西方文化與身體》中說,在西方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和哲學傳統(tǒng)中,自我控制的能力被指定為男性的能力。相比之下,那些身體自發(fā)的活動,如饑餓、性、情緒,那些需要遏制和控制的活動,都是女性的。當女性被視為跟男性平等時,她們要去模仿男性。在表情上是不是也是如此?奢侈品界盛行的空洞的表情是不是為了證明對自我的控制?真正的男人從不微笑,所以推銷奢侈品的男男女女也不微笑,哪怕要賣的東西上面印著草間彌生標志性的波點。
模特走秀時不高興可能不全是裝出來的,他們的工作過程并不是那么讓人感到愉快?!都~約時報》的時尚編輯說,他們確實有理由不開心,“一整天,在一個小房間里被人戳臉、扯頭發(fā),在陌生人和十多個攝影師面前換衣服,還有低血糖”。他們穿的鞋子可能不合腳,因為都是樣品,在走臺時他們要全神貫注于不讓自己滑倒或者摔倒。冬天的時候他們展示的是薄綢做的衣服,在9月卻要穿厚厚的皮夾克,臺下的閃光燈能亮瞎眼。
設(shè)計師也不希望模特微笑或者面帶表情,因為他們不希望模特的樣子轉(zhuǎn)移了觀眾對服裝的注意力,所以模特的相貌越普通越好?!耙路粌H應(yīng)該讓消費者感覺良好,還要讓他們感到安全、強大、自信、受到保護。微笑讓人顯得有求于人,而時尚應(yīng)該讓人感到自己無所不能”。
《華爾街日報》的時尚編輯說,模特在走秀時不僅看上去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有時甚至故意皺著眉頭、噘著嘴、拉著臉,像爵士歌手或說唱歌手一樣。雜志上模特的照片也是如此。這是為了強化時尚不可企及的感覺,讓時尚更像是一種高雅藝術(shù)。不茍言笑、不悲不喜、自我控制被認為是上層階級的特質(zhì)。
有什么職業(yè)是跟模特一樣,有點居高臨下,越嚴肅越好呢?老師好像也是這樣,最好不要老跟學生開玩笑,他們不需要討好學生。老師是知識的中介,就像模特是造型的中介。
(摘自微信公眾號“貝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