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侯明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 長治仙泉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早期我國很多地區(qū)淺部小窯開采時會選擇巷道式采煤,導致煤層中遺留很多空巷。在采煤工作面回采到空巷位置時,在采動影響下有可能造成冒頂、切頂、煤壁片幫等事故,甚至壓倒、壓死支架,對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產(chǎn)生較大影響[1-3]。目前針對空巷的治理措施主要為加強支護、注漿填充等手段,但這些手段都有一定局限性,存在適用條件苛刻、成本控制困難等問題[4]。長治仙泉煤業(yè)15105 工作面內(nèi)存在大量早期老窯采煤形成的空巷,在回采過程中利用打木垛和超前注漿等方案進行治理效果不佳。為確保過空巷期間的安全生產(chǎn),采用充填支柱法進行支護,該方法具有承受荷載大、受力穩(wěn)定、易操作、回采簡便等特點,適合于15105 工作面空巷區(qū)域來壓強度大、來壓迅速的應用場景。在采用充填支柱法進行加強支護后,工作面順利通過空巷區(qū)域,確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仙泉煤業(yè)15105 工作面位于該礦一采區(qū)中部,北部為一采區(qū)西翼回風巷,西部為15018 工作面(未回采)、15101 工作面采空區(qū)和15106 工作面,東部、南部為實體煤。該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綜采采煤工藝,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走向長度522 m,傾斜長度175 m,主采15 號煤層,煤層厚度4.1~5.6 m,平均厚度4.88 m,煤層傾角3°~11°,平均6°,普遍含1 層夾矸,煤層結構較簡單。15101 工作面煤層底板標高+781—+852 m,對應地面標高+1 062—+1 129 m,埋深平均276 m。煤層直接頂板為K2 灰?guī)r,平均厚度7.08 m,質(zhì)地堅硬,不易垮落,煤層與直接底板之間局部發(fā)育黃泥層,厚度變化較大,黃泥層發(fā)育位置頂板相對破碎,呈塊狀填充;煤層直接底板為黑灰色泥巖和砂質(zhì)泥巖,結構松軟,易吸水軟化。
15105 工作面回采區(qū)域受到原小河煤礦生產(chǎn)破壞,存在1 塊大面積采空區(qū),以及多條空巷。這些采空區(qū)和空巷為早期沿頂板掘進和回采,與15105工作面上下順槽呈斜交關系,空巷多數(shù)位置準確,但空間關系錯綜復雜,局部展布密集,巷道寬度不一,存在一定積水,對煤層頂板存在較為嚴重的破壞。15105 工作面上下順槽外側(cè)分別發(fā)育1 條正斷層——F4 斷層(落差15 m) 和F3 斷層(落差3 ~10 m),2 條斷層形成一個地壘構造,斷層周邊次生小斷裂構造較發(fā)育,對工作面煤層賦存和頂?shù)装宕嬖谝欢ㄓ绊憽?5105 工作面上下順槽及切眼在掘進過程中揭露了數(shù)條空巷和采空區(qū),普遍出現(xiàn)支護困難的情況,疊加斷裂構造破壞,預計在回采過程中由于采動破壞和超前支撐應力轉(zhuǎn)移,會對空巷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所以需要對空巷進行有效處理,消除安全隱患,同時,由于該工作面回采過空巷較多,對空巷的處理要綜合考慮成本以及綜采回采難度的問題,兼顧回采效率和經(jīng)濟性。
由圖1 可知,15101 工作面范圍內(nèi)的空巷多數(shù)呈正交形態(tài),因此工作面設計之初就對巷道布局進行優(yōu)化,綜合考慮F4 斷層和F3 斷層發(fā)育情況,設計工作面回采方向與空巷斜交,從而控制超前支撐應力不會一次作用在大面積薄弱帶上,降低對空巷的采動影響。按照前期其他工作面回采過空巷期間經(jīng)驗,采用打木垛和煤壁超前預注漿等措施效果欠佳,因此此次采用充填支柱法對空巷進行治理。
圖1 15105 工作面空巷分布與位置關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No.15105 Face and abandoned roadway
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原巖應力平衡被打破,超前支撐應力重新分布,特別對于大采高工作面而言,應力集中情況較為明顯。在工作面回采接近空巷的過程中,由于空巷位置本身頂板受到破壞,為薄弱面,礦壓顯現(xiàn)明顯,易發(fā)生漏頂甚至切頂事故。因此對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空巷區(qū)域超前應力分布進行研究,能夠為充填支柱參數(shù)、工程施工節(jié)點等提供依據(jù)。
此次采用FLAC3D 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工作面臨近空巷期間超前支撐應力情況進行計算,摸清應力變化規(guī)律。設計在工作面距離空巷100 m 時至回采至空巷位置階段進行數(shù)值模擬,得到推采位置與頂板應力關系數(shù)據(jù),如圖2 所示。
圖2 推采位置與頂板應力關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ng position and roof stress
由圖2 可知,工作面推采接近空巷期間,空巷位置所受超前支撐應力呈逐漸增大趨勢,特別是在回采距離空巷20 m 位置后,支撐應力大幅提升,從12.3 MPa 提高至13.7 MPa,在距空巷位置5 m時支撐應力增幅趨緩。由此可知,如果不對空巷進行有效支護,其頂板可能在高應力作用下發(fā)生斷裂造成頂板事故。考慮工作面應力情況和空巷實際,采用充填支柱法對頂板進行有效控制,確保過空巷期間安全回采。
(1) 充填支柱規(guī)格。根據(jù)仙泉煤業(yè)地質(zhì)資料和原小河煤礦生產(chǎn)資料可知,15105 工作面內(nèi)空巷高約4.0 m。按照以往工程經(jīng)驗,本次充填支柱設計直徑為1 m,設計高度為4.0 m,且高度可以根據(jù)實際巷高和頂板情況進行調(diào)整。
(2) 充填支柱結構。
由圖2 可知,在工作面回采至空巷20 m 處,頂板壓力會突然增大,有可能出現(xiàn)瞬間動壓,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會對充填支柱造成嚴重破壞,使其失去支撐作用。為解決這個問題,在充填支柱頂端設計讓壓層,其下為承壓層,其中讓壓層抗壓強度低于承壓層,在出現(xiàn)瞬間動壓的時候,讓壓層出現(xiàn)破壞,大量吸收頂板動壓能量,為頂板提供一定活動空間,從而保護下部承壓層結構不受破壞。充填支柱讓壓層設計高度300 mm,結構如圖3 所示。
圖3 充填支柱受力結構示意Fig.3 Force structure diagram of filling pillar
此次充填支柱采用無機材料,主要成分為硅酸鹽水泥- 確保支柱后期抗壓強度、硫鋁酸鹽水泥-確保支柱前期抗壓強度、石膏- 提高水泥反應速度,以及配套速凝劑、增稠劑等。對不同水灰比的漿液進行凝固后抗壓強度實驗,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水灰比充填材料抗壓強度Table 1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illing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water cement ratio
由表1 可知,漿液水灰比控制在0.8~2.0∶1時,不同水灰比材料的抗壓強度不同,因此可以調(diào)整水灰比,利用材料抗壓強度的不同,分別對讓壓層和承壓層進行填充。水灰比自0.8∶1~2.5∶1,抗壓強度不斷下降。按照數(shù)值模擬結果同時參照以往支護情況,充填支柱的抗壓強度要求高于17 MPa,對照表格,水灰比1∶1 時30 d 抗壓強度18.47 MPa,能夠滿足要求。根據(jù)數(shù)值模擬結果,采動最大支撐應力為13.7 MPa,為保證讓壓效果,此次選擇讓壓層漿液水灰比為1.5∶1,30 d 后抗壓強度為12.69MPa,既能起到讓壓作用,同時也能夠保證充足的抗壓能力。
根據(jù)15105 工作面對應原小河煤礦生產(chǎn)資料,該工作面內(nèi)存在空巷6 條,需要對其進行讓壓支護設計。對空巷地質(zhì)條件進行分析,同時參考以往充填支柱應用經(jīng)驗,根據(jù)充填支柱高度、直徑及其抗壓強度,設計空巷內(nèi)充填支柱布置參數(shù)為:空巷內(nèi)共布置2 排充填支柱,排距1 700 mm、間距2 000 m,距離回采一側(cè)幫距500 mm,距離實體煤側(cè)幫距800 mm,布置方案如圖4 所示。
圖4 15105 空巷充填支柱布置方案Fig.4 Filling pillar layout scheme for abandoned roadway
此次采用的注漿材料為無機單液材料,注漿時直接泵送即可。按照設計將充填袋懸掛在巷道頂板錨桿或鋼筋網(wǎng)上,在頂?shù)装鍖Τ涮畲M行固定,確保其與頂?shù)装宕怪?。然后調(diào)配注漿漿液對充填袋進行注漿,注漿管路上連接三通閥門,每次可對2 個充填袋進行注漿,達到設計壓力后關閉閥門,對下一組充填袋進行注漿。
為對充填支柱支護效果進行驗證,在工作面回采接近充填支柱時,采集液壓支架工作阻力,并繪制工作阻力變化曲線圖,如圖5 所示。
圖5 過空巷期間支架工作阻力變化Fig.5 The change of working resistance during crossing abandoned roadway
由圖5 可知,在13 日~16 日過空巷期間,152、160、168 號支架由于距離空巷位置不同,其工作阻力變化存在一定差異。工作面回采通過空巷期間,支架工作阻力呈現(xiàn)下降趨勢,未出現(xiàn)突然變大情況,說明該區(qū)域頂板應力已經(jīng)提前釋放,在回采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頂板大規(guī)模斷裂、垮冒?;夭赏ㄟ^空巷后,支架工作阻力回升,但不足7 000 kN,處于正常水平。通過對現(xiàn)場觀測,與以往采用其他方法支護相比,工作面沒有出現(xiàn)片幫、冒頂和支架壓死現(xiàn)象,說明充填支柱設計合理,能夠?qū)γ簩禹敯暹M行有效支撐。
(1) 利用FLAC3D 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工作面臨近空巷期間超前支撐應力情況進行計算,摸清回采通過空巷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能夠為充填支柱參數(shù)設計提供依據(jù)。
(2) 采用相同的注漿材料,通過調(diào)整漿液配比的方法獲得不同抗壓強度的充填支柱結構,能夠在保證支撐應力的情況下確保充填支柱不會被瞬間動壓破壞,提高了充填支柱的有效性。
(3) 在對空巷采取充填支柱措施后,工作面回采通過空巷時,支架阻力未出現(xiàn)突然上升的情況,現(xiàn)場也未發(fā)生大規(guī)模片幫、冒頂和支架壓死現(xiàn)象,說明充填支柱法能夠?qū)障镞M行有效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