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曠源
哀牢山橫貫滇中,跨楚雄、雙柏、南華、易門、玉溪、普洱、彌渡等縣市,介乎云貴高原和橫斷山山系之間,系云嶺山脈南分支余脈,總體屬亞熱帶氣候。現(xiàn)已建成國家公園,轄地五萬多平方公里。
哀牢山得名,來自古哀牢國。哀牢故地在滇西,首府在騰沖。東漢時內(nèi)附,成為國內(nèi)第二大郡。哀牢,原系部落酋長名,擴大為部落名、國家名。因為馴象,乘象盛行,又稱作“乘象國”。國亡,余部逃往滇中。為了紀念故國,永志不忘,遂將新遷地命名為“哀牢”。由人名、部落名、國家名,變?yōu)樯矫?。彝族一般認為:哀牢國是他們的祖先國。有“九隆”傳說可證。
我在山中斷斷續(xù)續(xù)流連十年,故有此記。
空礦·劍峰
從法脿鎮(zhèn)沿山間公路往易門方向走,首先經(jīng)過已采空的易門銅礦。
歷史沿革不詳,據(jù)說銅礦建成于大躍進時期,出銅甚旺,對國家曾有過大貢獻。
楚雄州境內(nèi),這種采空后放棄的銅礦很多。大的如六苴銅礦、牟定銅礦。當年的興旺,當年農(nóng)村姑娘爭嫁銅礦工人的喜象,早已一去不復(fù)返。只剩下廢鐵具一堆、空山洞幾個,陪伴著山間的風(fēng)、狂長的草。人老時就如挖空的礦洞,伴隨他們的只有冷雨,沒有熱流。因其無用,早已被挖空挖光,再無利用價值可言。
楚雄銅的開采,可以上溯到漢代,有地名“銅廠”可證。留下的采掘洞,我見到的就有好幾個。洞壁矮小,用幾根朽木撐著,彎彎曲曲,不知道里面有多深。我進去過一、兩次,走不上十米,便退了回來。里面太黑、太暗、太危險。
易門銅礦建在綠汁江邊,借江水洗礦。我經(jīng)過時,放眼望去,一幢幢辦公樓、宿舍樓依然“健在”,山風(fēng)刮過,獵獵作響。有斷裂聲,有門窗碰撞聲,或許還有鬼嘯聲。空洞,冷漠,全無生氣。我想:這倒是個拍攝驚怵片、鬼怪片的好地方,得便一定要向影視界推薦。張賢亮不是在“拍賣荒涼”嗎?這里比張賢亮的鎮(zhèn)北堡更荒涼,更詭異。
前面是綠汁小鎮(zhèn),因銅礦而興,居住著許多退休老礦工,也還溫馨。
離開小鎮(zhèn)不遠,進入劍峰區(qū)。那是什么樣的景觀??!幾百上千根石柱,頂天而立。粗細不等,粗的十余米,細的只有手指頭大。山上沒有土,只有這些石柱,下粗上細,灰白沉滯,劍指藍天。劍尖支支鋒利,全無含蓄可言。用手指輕輕一拭,即刻見血。
停車佇立,我吃驚,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路南有石林,元謀有土林,這里有石劍林,都那么出神入化,都那么活色生香,都那么驚世駭俗。影視界曾去石林拍武俠大片,去元謀拍武俠大片——高倉健還扮演了主角,卻沒有人來這里拍片,實在是大遺憾了,空遺劍林人間!
云南屬康滇古大陸,自崛起以后,從未陸沉。這塊土地古,這塊古地奇,這塊土地令人不可思議。神耶?鬼耶?誰也說不清楚。以人論,臘瑪古猿、元謀人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以山論,橫斷山,烏蒙山,高黎貢山,野人山……“刺破青天鍔未殘”。神秘,深邃,不可思,不能思。奇幻“三林”:石林,有目共睹,是自然的,又是人性的?!鞍⒃姮敗备杳廊嗣烂褡迕溃咳沼稳巳缈?。土林,以土性為生。千萬年雨水,淋出了古堡、古城、古河道。萬木從土中生長,人也從土中生長。女媧摶土造人,是生;人死后埋入土中,是死。人不能離開土地存活。土林不過是土們露頭的宣言。那么這劍林呢?奮發(fā),是。不愿做將軍的士兵,絕不是好士兵。終極是問天,向人類挑戰(zhàn),向“改造大自然者”挑戰(zhàn)。劍指藍天,不屈不撓,而且是群體的,不是個人的。個人太渺小,如同那根手指粗的小石柱,一折就斷。唯有集體,只有集體,才能布下這恢宏偉大的石劍陣。指天,問天,斗天,最后修煉成“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鍔莫殘,鍔未殘。處人世、人間,不也需要如此嗎?
在堅硬的劍陣面前,我顫抖,我浩嘆:我這一生,還是太渺小,太軟弱,太缺乏創(chuàng)建。奮斗不足,戰(zhàn)斗不力,攻伐有限??傊?,硬度不及石劍。因為我只是其中的一柱,不是整體。一生獨戰(zhàn),無整體的力與勢。今生將逝,來生如何?只有天知道!
兩種奇花
曼陀羅花,正名紫花曼陀羅,別名壯麗曼陀羅、金盤捧荔枝。有別于假曼陀羅狗核桃?;ㄗ蕴祗脗鱽?,有種種神話傳說。劇毒,主要用于麻醉止痛。漢代華佗制作的麻醉藥“麻沸散”,主藥即此味。
我長年痛風(fēng),痛起來苦不堪言,覓到曼陀羅花泡酒喝。
蒼嶺農(nóng)家樂有一株,囑家主管理好,待開花時去摘取。不料再去時,已被連根掘斷,燒了。
黑井武家大院有一株,很是壯麗,開花百朵,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想摘,但人多眼雜,生怕惹上“偷花”惡名,不敢下手。
機會終于來了。到雙柏下鄉(xiāng),山脊背上有一戶農(nóng)家,緊靠路邊,居然種了十幾棵曼陀羅,圍作菜地籬笆?;ㄕ㈤_,紅紅白白,駁雜一片。陽光之下,竟然有花光迸現(xiàn)。
忙停車,下去偷花。
忙前忙后,摘了一堆。
花摘完了,塞了滿滿一兜。
心滿意足,帶回家來,找了一個大廣口瓶,泡酒。
還有余韻。
老婆患了癌癥,聽人說用臭屁蟲泡酒喝,可以治愈。
于是不管不顧,將我的曼陀羅花從廣口瓶中倒出,塞進了她的臭屁蟲。又不問問清楚。要送花給來家?guī)兔Φ睦蠇?,說是大白花,可以炒了吃呢!
幸虧我及時趕回家來,挽回了幾條人命,一場官司。
所泡曼陀羅藥酒仍在,瓶外大書“劇毒”二字,至今未曾飲用。
野棉花。
漢晉時,云南盛產(chǎn)“桐華布”(一名橦華布),古為達官貴人所喜。
左思《蜀都賦》:“布有橦華,面有桄榔?!眲㈠幼ⅲ骸皺H華者,樹名橦,花華柔,毳可績?yōu)椴家?。出永昌?!蓖蹙S有句:“橦布做衣裳?!?/p>
《后漢書》記哀牢國事:“土地沃美,宜五谷蠶桑,知染彩文繡……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汗。”
《華陽國志》記:“永昌郡,古哀牢國。廣桐華木,其花柔如絲。民績以為布,幅廣五尺,潔不受污。俗名桐華布。”
過去以為桐木是木棉,即攀枝花樹。今人辯證曰:攀枝花雖然有像棉花一樣的纖維,但棉絲極短,只能做枕頭芯或墊褥,不能織布。能織布,即織成桐華布的,是草棉,即野棉花。古代稱之為“婆羅樹”“古貝”?!缎绿茣つ显t傳》已明記:“古貝,草也。緝其花為布?!?/p>
想來,舊時云南,河邊、江邊、低地、濕地,野棉花甚多。
大河村位于一個全封閉的小盆地中,馬龍河穿盆地而過。就在沿河兩岸,長滿了野棉花。八九月份,山中已然冷冽下霜,然盆地屬亞熱帶氣候,依舊熱氣蒸騰。
野棉花不拘時令,有的正在開花,花色黃燦,如云織錦。更多已經(jīng)結(jié)成棉桃。棉桃又有兩種:一種還在苞中安臥,團團一簇,白亮晃眼;一種已經(jīng)凋謝,白白的棉絮成絲成團,沿小河飄向山外。完全一幅桃花源風(fēng)光。
我臨河詠嘆: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有人輕喟:就是人少??!
我轉(zhuǎn)頭一看,見一半老徐娘,眼角含笑,嘴角上提。問她:你剛才說什么?
徐娘說:我們這里,就是人少??!
我點頭。詢問后得知:徐娘帶一個兒子做小凳、小椅出賣。田產(chǎn)甚豐,足夠維持生活。
我說:人少好,清凈。人多了,就不是桃花源了。
徐娘讀過初中,知道桃花源是怎么回事。連連點頭:那倒也是。拉著我的手:回家。回家吃肉、喝酒。
高山濕地
沿唐皇廟水庫直上,山頂有一片濕地,占地數(shù)平方公里。
奇!濕地即低地,在地球低凹處。此地卻居于高山之巔。
藍色的鳶尾花在濕地里盛開,一直聯(lián)通天低云暗處。方楞的箭桿草,迎風(fēng)搖曳的蘆葦花在沿邊飄蕩。濕地深處,不時有成群結(jié)隊的野鴨飛起。水葫蘆(鳧鳥)三三兩兩在積水處游耍,突然鉆進水里,半天不出來。出來時,嘴上叼著一條銀色的鯽魚。有一只鸛鳥,孤獨地、有力地沖天而上,撲閃著巨大的翅膀,向太陽飛去。
周邊是連綿不盡的大森林,全是嗑松,沒有雜樹。山邊有一幢森林公安的木楞房。房屋類土掌房,用一根一根原生的、未經(jīng)砍削的圓木壘成。屋頂上飄揚一面五星紅旗。
走進去看看,面積很寬敞,可以住二三十人。但駐山的公安人員只有三個。靜謐,除了松濤聲和偶發(fā)的鳥叫聲,沒有任何噪音干擾。
給所長說:有空時,我來山上住幾天。寫稿。
所長說:歡迎!
一陣歡樂的歌聲笑聲傳來。走出去看,原來是少先隊員上山來過隊日。他們是走上來的,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到達目的地,忍不住歡呼雀躍,男生樂得在綠地上打滾,女生則輕輕哼起了山歌調(diào)。
老師說:上課。講的是大森林的故事,保護森林的法則。
老師講:濕地是地球的肺。人沒有肺會死,地球沒有肺也會死。所以,必須加于保護,不準隨地踐踏。
我問一個臉圓圓的小女孩:上山來有什么感受?
小女孩甜甜一笑:天是藍的,森林是綠的,濕地……唔喲,濕地的空氣真好!說著,采了一束鳶尾花送給我,說:這花真美!有點像書上說的勿忘我花。
感覺小女孩有點可愛。
與少先隊員們告別,向山林深處走去。
山林里有一幢大房子,說是原來的林場駐地。林場撤銷,包給了一戶人家。
先看環(huán)境,梨花白,桃花紅,連片連山。應(yīng)接不暇,看得有點眼花。池塘旁邊,垂柳絲絲,鵝黃嫩綠。幾張石桌石凳,孤寂地立在池邊。很久沒有人坐了,長滿了黑的斑紋與綠的青苔。
廚房里掛了上百只火腿。問主人:都是你的嗎?主人搖頭:不是。是山下人家拿來寄存的。山上沒有蒼蠅,干燥,存得住。
說時,有人抬進一臉盆原生蜂蜜。蜂蜜帶蜂巢,未加提煉,黃澄明亮。看著舒心,但又有幾分疑惑:就這樣吃?
主人又端來加熱過的蕎粑粑,說:蘸著蜂蜜吃,好吃呢!其實,蕎粑粑不加熱,也可以吃,不會吃壞肚子。各位吃慣了精細的飲食,腸子比我們山里人細,所以才熱了熱。
兩塊蕎粑粑下肚,新鮮蜂蜜吃了一肚子,萬分遺憾地與主人告別,約好下次再來。
蜜蜂“嗡嗡”,一直把我們送到停車處。
中午,在一個剛搬遷來的苗族寨子吃飯。
一家人正在殺雞,煮了一鍋羊肉。
下車問主婦,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主婦說:搬遷唄!托共產(chǎn)黨的福。舊房子被洪水沖走了,共產(chǎn)黨又在山頭上給我家蓋了新房子。今天搬家,四面山上的親朋都來幫忙。
我揭開羊湯鍋的鍋蓋,香味撲鼻,不由食欲大動。問主婦:我們可以和你家的客人一起吃嗎?
主婦放下勺子,雙手一拍:歡迎呀!請都請不來呢!
在松毛地上坐下,讓人去車里取出幾瓶酒,再去路邊飯店買來幾道菜,和苗民打拼伙。大家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聲唱歌。
打雀山
打雀山在兔街。兔街距南華縣城200余公里。
從沙橋轉(zhuǎn)道進山,經(jīng)過一個極具特色的路段“大蛇腰”。公路彎來拐去,九彎十八盤,的確像一條盤踞的巨蛇。過五頂山、紅土坡,經(jīng)禮社江大橋進入哀牢山腹地。
半山腰有巨洞,相傳是清朝末年李文學(xué)率領(lǐng)的彝族起義軍最后血戰(zhàn)之地。爬進洞去,仍能見到生銹的刀矛。
抵達兔街當晚,暴雨如注,山洪暴發(fā),沖斷了公路。不得已,滯留了三天。
打雀山是兔街一道奇妙的風(fēng)景線:每年鳥類遷徙季節(jié),成千上萬只候鳥都要從此地經(jīng)過,夜間留宿于山林中。民間傳說:山間有鳳凰,百鳥來朝。實際就是候鳥們南來北往的一個客棧,暫時休息之地。
捕鳥人只需于夜半時分,燃起一堆篝火,鳥即追光來撲。用棍棒橫掃,一掃一大堆。無須多時,就可收獲一麻袋、一籮筐。破壞自然生態(tài),破壞山林規(guī)則,無端傷害生靈,罪過呀罪過。其后,國家頒布了森林法、鳥類保護法,來來往往的候鳥得到保護,農(nóng)民也就不再(不敢)上山捕鳥了。
哀牢山鳥類甚多,是飛禽的樂園。介紹幾種:
綠孔雀。楚雄是世界上最大的綠孔雀棲居地,是“綠孔雀之鄉(xiāng)”。綠孔雀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集中生活在云南。全世界共有一萬至三萬只,云南省有五百五十至六百只,楚雄州就有三百只左右。
鷓鴣,一名金嘎嘎。雄鳥善鳴叫,響聲頻刃,故名“金嘎嘎”。通常棲息在低山丘陵地帶,筑窩于草窩矮樹林中?;蛞患竟?jié),群集于山邊村寨旁。我在愛尼山見過。
斑鳩,一名憨斑鳩,喜歡結(jié)群活動于低丘、村莊。出時成雙成對。憨,飛不遠,只在近地盤旋,步履從容,有紳士風(fēng)度。我搬到楚風(fēng)苑以來,窗下原有兩只,近日發(fā)展到六只、八只。整個園區(qū)已達百余只。天晴時,往窗下望,不論早晚,總有幾只在覓食,從不缺席。我已將其視為活生命的象征。
戴勝鳥,云南土名屎咕咕,太過褻瀆。色彩艷麗,嘴細而長,向下彎曲。最威風(fēng)的是頭頂上的扇形羽冠,十分招搖。不大會飛,只能滑翔,但跑得極快。
鐵林甲,又稱鐵燕子、黑卷尾。通體黑色,尾巴呈叉狀,卷尾有輝光。好戰(zhàn)。常在空中截擊烏鴉、老鷹。叫聲嘹亮高昂,連續(xù)不斷。幼時訛作“鐵棱角”。
原雞,一名茶花雞,有別于平常野雞(黑頸長尾雉)。體型與家雞相似,略小,是家雞的原始祖先。雄雞頭頂上有肉冠,身體呈紅色或橙色。尾羽黑色,長處向下彎曲,這是原公雞與家公雞最大的區(qū)別。叫聲諧音“茶花兩朵”。
其他還有金翅雞、夜鶯、畫眉、鳳鹛、黃鸝、伯勞、山椒鳥、鸚哥、白鷴、猛隼、鴛鴦、蒼鷺、朱雀、太陽鳥、扇子雀等成百上千種。
歸途,塌方處剛剛修復(fù),勉強可以通車。
到禮社江大橋小憩,當?shù)厝苏獊韼讉€番木瓜解渴。遠望,紅土坡火紅一片、一山,是典型的紅土高原地貌。滑坡塌方以后,露出大片大片紅土,像是血染似的。近瞧,南華二中舊址所在,經(jīng)泥石流沖決后,房屋已經(jīng)不存。蔓草荒煙,雜木長得手臂粗,地上藤蔓纏繞。有小如珍珠的紅果閃現(xiàn),但生怕有毒,不敢摘了吃。一只灰色野兔從亂石堆中竄出來,豎起耳朵四面聆聽,望一眼我們,又飛速消失了。一條碧綠的青竹竿蛇,也從石縫中鉆了出來。駕駛員要去打,被我攔住了。我說:人怕蛇,蛇也怕人。只要彼此保持一定距離,互不侵犯,就能和諧共處,兩不相傷。青竹標似乎聽懂了我的話,舌尖伸出來,閃了幾閃,也消失了。
大白天有貓頭鷹叫:“咕——咕——”十分詭異。也有茶花雞叫:“茶花兩朵。茶花兩朵?!背錆M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