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光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qū)塊鏈、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普及應用,人類社會正從信息化時代跨入數字化時代。從組織層面來看,數字化的深入發(fā)展,無疑會變革組織自身的信息傳播方式、生產經營方式和內部管理方式等,將催生一種新型的組織形態(tài)——數字組織。在當下數字化轉型的熱潮下,借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建院40周年之際,大數據與國家傳播戰(zhàn)略實驗室發(fā)布的新書《數字組織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如何看待組織數字化發(fā)展的有益視角。《數字組織論》是實驗室團隊在云傳播與萬物互聯網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是“云傳播與萬物互聯網管理前沿”叢書的首冊,是數字組織系統性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著作。
該書作者創(chuàng)造性指出,數字組織就是借助數字技術建設組織數據資源,重組組織業(yè)務和再造組織流程,運行在數字平臺之上的一種新型組織形態(tài)。全書共十一章,深入論述數字化與數字組織的產生,從數字組織的構成、數字組織的框架和建設、數字組織的文化、數字組織的傳播行為、數字組織的云傳播、數字組織的基礎設施、數字組織的復雜網絡等方面建立數字組織的理論系統;同時該書也較為深入地探討了數字組織的智能群決策、數字組織的數據治理等數字組織自身的治理問題。我認為,無論是回應當下國家戰(zhàn)略、推動社會轉型,還是探索學科范式轉變,這本書的意義都是十分重大的。
我經常將當前這個時代稱為“數字搖籃本時代”?!皳u籃本”是指西方早期的活字刊本,“數字搖籃本時代”是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從印刷媒介向數字媒介轉型的初期不成熟階段,在這一階段,涌現出了大量新興問題,值得學界積極思考。而《數字組織論》這本書就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回應當下國家戰(zhàn)略,支持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現實方面,這本書具有突出的指導價值?!稊底纸M織論》討論的是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問題。針對數字組織的構成,書中論述道:“數字組織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組織,是因為數字化技術再造和重構了組織的體系。數字組織系統主要由數字內容、數字流程、數字平臺和數字設施等要素構成。換言之,當組織的內容、流程、業(yè)務和設施全部數字化之后才能說該組織已建立了數字組織體系。”數字化建設主要包括國家的數字化建設、社會的數字化建設和組織的數字化建設三個層面,而組織的數字化轉型正是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最終落腳點,因此,這本著作對于社會數字化轉型有著基礎性的指導價值。
其次,這本書能夠為媒介和企業(yè)組織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具體的思路和方案。書中寫道:“組織管理的數字化建設主要體現在組織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和反饋等管理活動的全面數字化”,“組織生產經營的數字化建設聚焦于營銷、服務、渠道等圍繞客戶體驗的運營,旨在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數字化敏捷經營,更精準控制營銷通路和滿足客戶需求,增加營收和利潤”,“在未來,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數字化產品或服務的大體上有兩種形態(tài):數字化混沌產品形態(tài)和數字化無形服務形態(tài)”??梢哉f,此書從組織管理、生產經營、產品服務形態(tài)三方面能為各類組織開展數字化建設理清思路。
此外,《數字組織論》論述的“智能群決策”能較好地解決當前政府決策面臨的現實問題,能有效推動政府決策模式向科學化、民主化和智能化轉型。如何利用數字組織中的數據資源實現科學決策,是數字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反過來說,能否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關系到數字組織自身的生死存亡,是數字組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是檢驗組織數字化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本書指出智能群決策是組織決策模式變革的重要方向,從決策科學視角來看,智能群決策是群決策系統運行過程的智能化;從人工智能視角來看,智能群決策的本質是大規(guī)模決策參與者的群體智能涌現過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能為后續(xù)研究提供思路,廣闊的研究空間有待展開。
最后,該書在研究范式上體現了學科交叉的趨勢。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發(fā)展“新文科”、號召加快建設自主學科體系。本書的問世正當其時,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范式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數字化時代,數字人文范式或者說計算社會科學范式逐步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主流范式。這本書以“文工交叉”的跨學科視角,所涉獵的研究不僅有采用結構演化仿真實驗探討數字組織運行的內在機制,也有從社會網絡等復雜網絡研究方法出發(fā),為分析數字組織系統的復雜性提供科學工具。學科交叉能為開拓數字時代新聞傳播學乃至人文社會科學的新范式作出貢獻。
我所屬的信息管理研究領域與新聞傳播學,尤其是云傳播與萬物互聯網研究領域,在研究主題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在當前這個時代,我們兩個學科都面臨著服務數字中國戰(zhàn)略、活化文化遺產、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重大任務,所以當我閱讀《數字組織論》時,我看到了許多非常熟悉的概念,像“數字內容”“數字平臺”“數據治理”,以及社會網絡分析,也都是我關注的研究主題。
綜上所述,《數字組織論》是萬物互聯網時代下組織數字化建設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不僅加深了學界對相關領域研究的認識,也為數字化轉型研究提供了一個獨到的視角,為了解當下平臺社會運行規(guī)律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并且,《數字組織論》一書的觀點新穎、內容組織系統性強、邏輯嚴謹,值得學界同仁和碩博生認真研讀,它將幫助我們了解到數字組織未來的網絡形態(tài)和分析方法以及數據治理方法,這有益于我們拓寬研究視野,開闊思維,并培養(yǎng)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能力。最后,我由衷期待作者在這部著作基礎上,持續(xù)耕耘,結出更多更大的學術碩果,產生更為廣泛的學術影響,以推動學科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
(作者系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文化遺產智能計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