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玲
烈日之下,暴曬后的車輛需要開啟空調降低內部溫度,不僅浪費能源,汽車內部還會產生異味損害健康,如果有一個車棚既能防曬,又能環(huán)保,豈不一舉兩得?從智能剁辣椒機器人到智慧車載晴雨棚,11歲的倪弋凱有著自己的創(chuàng)新小秘訣:先奇思妙想,后三思而行,并反復驗證。
“汽車是一個長方形,那車棚肯定是比汽車大的長方形,可車棚怎么制作呢?”倪弋凱敢想、敢做,他尋求科學老師張子意的幫助,在多次溝通后,畫出了車棚設計圖,并嘗試采用舵機加木板、遮陽布做一把像雨傘一樣可開合的車棚。車棚完成后,倪弋凱安裝人體感應傳感器用來感應車子是否處于停止狀態(tài)。如果車輛停止,可通過溫度傳感器感應車外溫度高低,當溫度大于30℃或下雨時,車棚會自行啟動,起到給車子遮陽、防雨的作用。這款智慧車載晴雨棚最終獲得ICC(全球發(fā)明大賽)中國賽區(qū)三等獎。
倪弋凱總能敏銳捕捉到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并延展到科技創(chuàng)新上,他樂于觀察生活的細節(jié),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農耕時節(jié),倪弋凱發(fā)現農田附近沒有水管,外婆需要從遠處接水,再去農田澆灌農作物。“如果有一個長時間工作并且不怕高溫的澆水機器人,外婆就不用這么辛苦……”很快,他將想法付諸行動。
他和同學開始網上查詢資料、學習相關科技知識、設計產品草圖、嘗試不同的組裝方式,在父母的支持、老師的幫助下,熱愛科創(chuàng)的倪弋凱主創(chuàng)設計的農業(yè)灌溉機器人誕生了。這款機器人既能夠自動適應各種路況、自動探測土壤濕度,又能根據探測數據判斷是否自動澆水,實現定點定量澆水,有效地節(jié)約了水資源。該作品以亮眼表現,在第四屆“創(chuàng)戰(zhàn)計”星城創(chuàng)客大賽中獲得了優(yōu)秀作品獎和最具人氣獎。
從5歲接觸科學小實驗到如今成為“博才咸嘉小學少年科學院”的第二批小小科學家,倪弋凱經歷了一次次創(chuàng)意的提出與否定,一次次嘗試后的成功與失敗,而這也磨礪出他韌性十足的耐心以及堅定的意志。
近期,倪弋凱正在完善一款實驗室智能防火垃圾桶,并準備帶著它參加第41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技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艱難的,但看著一件件作品從無到有,這個過程中收獲的成就感無可比擬。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做出更多出色的科創(chuàng)作品?!蹦哌畡P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