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宮腔粘連患者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測下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及子宮內膜厚度的變化,分析其診斷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宮腔粘連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宮腔粘連組,其中根據(jù)宮腔粘連程度,分為輕度粘連組(48例)、中度粘連組(52例)、重度粘連組(20例),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到院接受體檢的60例健康女性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接受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測,比較兩組(宮腔粘連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包括動脈搏動指數(shù)(PI)、阻力指數(shù)(RI)、收縮期流速與舒張期流速比值(S/D)、內膜下血管化指數(shù)(VI)、血流指數(shù)(FI),以及子宮內膜厚度,并對不同宮腔粘連程度研究對象以上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PI、RI、S/D均高于對照組;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低于對照組;隨著宮腔粘連程度的加重,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PI、RI、S/D均升高,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降低;宮腔粘連程度與PI、RI、S/D呈正相關,與VI、FI、子宮內膜厚度呈負相關(均Plt;0.05)。結論 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子宮內膜厚度可有效評估宮腔粘連患者病情,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陰道二維超聲 ; 子宮內膜基底部 ; 血流參數(shù) ; 內膜厚度 ; 宮腔粘連
【中圖分類號】R71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2.0078.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2.026
宮腔粘連是女性常見疾病,多見于人工流產、清宮術、刮宮術等宮腔侵入性操作之后,可導致患者月經周期異常、不孕及復發(fā)性流產。宮頸粘連患者子宮內膜基底層遭到破壞,內膜修復能力減弱甚至喪失,大量結締纖維組織增生,從而導致宮腔壁粘連,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宮腔閉塞[1]。目前關于陰道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臨床價值已有研究報道證實,由于子宮內膜基底部位于子宮內膜深層,當女性處于月經期或分娩時,子宮內膜基底層均不脫落,有較高的增生及修復能力,可產生新的功能層,因此根據(jù)陰道二維超聲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變化,能否有效、準確地診斷宮腔粘連及粘連程度,具有一定探索價值[2]?;诖耍疚姆治鰧m腔粘連患者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測下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及子宮內膜厚度變化,分析其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宮腔粘連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宮腔粘連組,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到院接受體檢的60例健康女性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女性年齡24~40歲,平均(29.04±2.14)歲;BMI:18~25 kg/m2,平均(22.01±1.05) kg/m2;孕次1~3次,平均(1.90±0.77)次;流產史26例;宮腔操作史28例;月經情況:正常24例,量減少36例。宮腔粘連組女性年齡24~38歲,平均(28.96±2.04)歲;BMI:18~25 kg/m2,平均(21.93±1.02) kg/m2;孕次1~3次,平均(1.95±0.80)次;流產史53例,宮腔操作史52例;月經情況:正常
52例,量減少68例。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宮腔粘連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3]中宮腔粘連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宮腔粘連組患者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宮腔鏡檢查確診;②臨床資料齊全;③均在排卵期接受陰道超聲檢查。排除標準:①伴陰道感染、盆腔感染等生殖系統(tǒng)感染;②因宮腔狹窄,或宮頸硬度過高難以擴張;③伴宮頸浸潤癌;④黏膜下肌瘤、宮腔非典型增厚、宮腔積液等宮腔疾病。本研究經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檢查和分組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在排卵期接受陰道超聲檢查,使用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型號:Voluson E10),探頭頻率為5~9 MHz,患者在檢查前將膀胱排空后,取膀胱截石位,探頭清潔消毒后套上避孕套,將探頭緩慢置入陰道后穹窿,多切面(矢狀面、橫斷面、冠狀面等)對盆腔掃查,仔細觀察子宮、子宮內膜、盆腔附件等具體情況;探查宮腔內膜的形態(tài)、厚度、回聲等,觀察內膜邊緣與子宮肌層邊緣的關系。并啟動多普勒超聲模式,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包括動脈搏動指數(shù)(PI)、阻力指數(shù)(RI)、收縮期流速與舒張期流速比值(S/D)、內膜下血管化指數(shù)(VI)、血流指數(shù)(FI),并測量子宮內膜厚度。
宮腔粘連程度依據(jù)March分類標準[4]評估,分為輕度粘連組(48例)、中度粘連組(52例)、重度粘連組(20例),其中輕度:宮腔粘連覆蓋范圍低于25%,粘連部位菲薄,或纖細,能夠分辨宮腔上端,探查到輸卵管開口,超聲見子宮內膜厚度均勻,箭頭所指內膜局部中斷,呈“蓮藕”狀,見圖1-A;中度:宮腔粘連覆蓋范圍在25%~75%,宮壁無粘連情況,僅存在宮壁粘連,宮腔上端部分閉塞,或輸卵管開口部分閉塞,超聲見內膜回聲增強、紊亂,箭頭所指內膜局部不均,呈非規(guī)則粗線狀,見圖1-B;重度:宮腔粘連覆蓋范圍超過75%,粘連帶肥厚,或有宮壁粘連情況,宮腔上端及輸卵管開口閉塞,超聲見宮腔形態(tài)異常,內膜呈不均勻增厚,內部有非規(guī)則、細小液腔,內膜回聲紊亂、不均,箭頭所指宮腔線分界模糊,見圖1-C。
1.3 觀察指標 ①宮腔粘連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PI、RI、S/D。對兩組研究對象陰道超聲檢查結果中PI、RI、S/D進行記錄和比較。②宮腔粘連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對兩組研究對象陰道超聲檢查結果中VI、FI、子宮內膜厚度進行記錄和比較。③不同宮腔粘連程度研究對象PI、RI、S/D。對輕度粘連組、中度粘連組、重度粘連組三組研究對象陰道超聲檢查結果中PI、RI、S/D進行記錄和比較。④不同宮腔粘連程度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對輕度粘連組、中度粘連組、重度粘連組三組研究對象陰道超聲檢查結果中VI、FI、子宮內膜厚度進行記錄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宮腔粘連程度與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子宮內膜厚度的相關性。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宮腔粘連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PI、RI、S/D比較 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PI、RI、S/D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宮腔粘連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VI、 FI、 子宮內膜厚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不同宮腔粘連程度研究對象PI、RI、S/D比較 隨著宮腔粘連程度的加重,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PI、RI、S/D均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不同宮腔粘連程度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隨著宮腔粘連程度的加重,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4。
2.5 宮腔粘連程度與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 宮腔粘連程度與PI、RI、S/D呈正相關,與VI、FI、子宮內膜厚度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5。
3 討論
宮腔粘連是指多種原因導致子宮內膜受損后,由于其自動修復功能障礙,導致纖維化再生,從而造成宮頸管黏膜或宮腔前后壁粘連。宮腔粘連可能與宮腔操作不當、干細胞增殖異常、纖維細胞增生等有關,可導致月經周期異常、不孕及復發(fā)性流產,對患者身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5]。
宮腔鏡作為診斷宮腔粘連的金標準,可直觀觀察到宮腔粘連程度以及宮腔形態(tài),并可對宮腔粘連進行治療,但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操作復雜、時間較長等,且宮腔鏡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容易再次誘發(fā)宮腔粘連,因此基層醫(yī)院難以將宮腔鏡作為診斷宮腔粘連的首選方法[6]。二維超聲作為婦科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高、價格成本低等優(yōu)勢,且操作較簡單,因此受到臨床青睞。目前超聲檢查分為經腹部超聲及經陰道超聲,其中經腹部超聲容易受腹壁脂肪、腸氣等因素影響,因此難以準確觀察到子宮內膜、宮腔形態(tài)、結構等,經陰道超聲采用較高的探頭頻率,可接近盆腔臟器,并準確顯示子宮形態(tài)、體積、肌層回聲、內膜等具體信息,獲取清晰圖像[7]。
RI可反映子宮動脈及血管床的阻力,其值與血管收縮期、舒張期血流流速有關,當RI值升高,說明子宮動脈供血不足;PI反映了動脈血流搏動指數(shù),與血管阻力有關,其值升高說明動脈血流速度降低 ;S/D反映了子宮血流收縮期、舒張期的血流速度,當其值升高,說明局部血流異常;VI是指血流信號容積的百分比;FI反映了病灶局部血流速度[8]。本研究結果顯示,宮腔粘連組研究對象子宮內膜基底部PI、RI、S/D均高于對照組,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宮腔粘連患者伴有子宮內膜血流灌注異常及子宮內膜菲薄情況。當患者發(fā)生宮腔粘連后,會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增殖過程,影響子宮血流灌注及循環(huán),從而使VI、FI值均降低;同時宮腔粘連后,宮腔體積縮小,粘連范圍增加,子宮內膜血流量減少;且宮腔粘連會影響內膜基底部血流循環(huán),進而會使血流阻力升高,導致PI、RI、S/D值均升高[9]。子宮內膜由功能層和基底層組成,功能層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基底層不受激素的影響,當患者發(fā)生宮腔粘連后,粘連范圍增加,會限制內膜組織的生長,使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子宮容積縮小,子宮內膜厚度降低[10]。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宮腔粘連程度的加重,研究對象PI、RI、S/D均升高,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降低,說明采用PI、RI、S/D、VI、FI、子宮內膜厚度均可反映宮腔粘連嚴重程度。原因是采用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能夠清晰顯示子宮內膜血流信號及血流供應,評價內膜生長情況。隨著宮腔粘連程度加重,子宮內膜生長受損,血供能力發(fā)生改變,進而導致血流信號改變,通過陰道二維超聲對血流信號以及子宮內膜厚度進一步分析,可幫助醫(yī)護人員診斷宮腔粘連程度,評估子宮內膜功能狀態(tài),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jù)[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宮腔粘連程度與PI、RI、S/D呈正相關,與VI、FI、子宮內膜厚度呈負相關,提示臨床可通過陰道二維超聲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對患者宮腔粘連程度進行診斷,有助于評估患者病情,提高該病的診斷治療效果。
綜上,宮腔粘連患者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灌注量降低,血流阻力升高,血流流速異常,子宮內膜厚度降低等異常情況,因此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子宮內膜厚度可對宮腔粘連及其程度進行有效評估,值得臨床診斷應用。
參考文獻
劉昀華, 朱宏濤. 宮腔粘連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2023, 52(16): 2535-2539.
汪世秀, 朱國彬, 姚融情. 陰道二維超聲檢測子宮內膜基底部血流參數(shù)和子宮內膜厚度診斷宮腔粘連價值[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2): 389-392, 396.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 宮腔粘連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5, 50(12): 881-887.
袁瑞, 周柳. 宮腔粘連的分類方法與評價[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 33(10): 723-726.
李艷慧, 廖明, 鄧榮, 等. 宮腔粘連的危害及影響因素[J].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22, 31(1): 130-134.
劉芳, 王美容. 經陰道超聲成像和宮腔鏡在宮腔粘連中的診斷價值[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 26(6): 1138-1140.
唐蓉, 余琦, 李小清, 等. 經陰道二維超聲聯(lián)合三維超聲容積成像技術對宮腔粘連及分型的診斷價值[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23, 33(6): 65-70.
俞葉豐. 經陰道超聲血流參數(shù)與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相關性分析[J].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20, 22(11): 1670-1672,"1675.
張雪, 劉翠翠. 宮腔粘連患者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參數(shù)變化及其診斷價值分析[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22, 19(3): 60-63.
王秀華. 雌孕激素在改善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子宮內膜厚度及子宮血流中的作用[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21, 11(14): 99-102.
顧建偉. 超聲多參數(shù)聯(lián)合指標在宮腔粘連診斷及其嚴重程度評估中的應用[J]. 貴州醫(yī)藥, 2021, 45(4): 64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