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喬悅,碩士研究生,醫(yī)師,研究方向:神經(jīng)內科疾病診療。
【摘要】目的 探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低氧誘導因子-1α
(HIF-1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表達水平,以及對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北華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病例組,同期收集80例健康體檢者的體檢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研究對象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效能;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評估CRP、MMP-9、TNF-α、HIF-1α、Hcy是否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形成的影響因素。結果 病例組患者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診斷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曲線下面積(AUC)值分別為0.854、0.984、0.946、0.614、0.708,以MMP-9的診斷效能最高;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升高均是導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的危險因素(OR=1.292、1.187、1.290、1.046、1.154,均Plt;0.05)。結論 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其中以MMP-9的診斷效能最高,且上述指標水平升高均是導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的影響因素,臨床可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以減少腦卒中的發(fā)生。
【關鍵詞】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 腫瘤壞死因子-α ; C-反應蛋白 ; 基質金屬蛋白酶-9 ; 低氧誘導因子-1α ; 同型半胱氨酸 ; 診斷價值 ;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4.0025.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4.009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腦部血流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后引起的一系列機體功能障礙的疾病,若治療不及時易造成患者殘疾甚至死亡。及時恢復腦部血液供應對腦組織損傷的修復及其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但局限于溶栓后癥狀性顱內出血的風險增大和用藥時間窗的狹窄,僅有少數(shù)患者可從靜脈溶栓、動脈取栓中獲益。因此,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尤為重要。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由肝臟產(chǎn)生的糖蛋白,腦缺血損傷后,釋放的炎癥因子可導致CRP上調,進而加劇缺血性腦損傷,目前已被用于腦卒中的風險評估;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是與缺血性腦卒中關系最為密切的一種酶,可參與細胞外基質降解過程,在腦損傷反應中發(fā)揮作用。此外,研究顯示,急性期MMP-9濃度與腦梗死面積增加、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和出血轉化并發(fā)癥有關,具有重要研究價值[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誘導炎癥反應的始動因子,腦細胞缺血、缺氧后,人體血清中含量出現(xiàn)異常升高,對神經(jīng)細胞具有一定的毒理作用;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在機體缺氧狀態(tài)下迅速增加,可參與細胞的炎癥及凋亡過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可參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過程[2]。有研究顯示,上述指標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致病的相關敏感性因子[3],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診斷價值,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北華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病例組,同期收集80例健康體檢者的體檢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齡48~72歲,平均(59.80±
6.10)歲。病例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齡50~75歲,平均(62.00±9.40)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病例組患者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4]標準,且經(jīng)核磁成像確診;⑵發(fā)病時間在72 h內;⑶未接受抗凝、抗血小板、調脂等治療。所有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近1個月未發(fā)生感染癥狀或外傷史;⑵患有精神疾病、免疫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疾病。排除標準:⑴既往發(fā)生過腦部病變;⑵有出血傾向。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北華大學臨床醫(yī)學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3 mL,時間10 min,轉速3 000 r/min,離心取上層血清。使用多功能全波長酶標儀(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型號:Multiskan FC)進行檢測,并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進行。⑵分析血清CRP、MMP-9、
TNF-α、HIF-1α、Hcy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效能。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CRP、MMP-9、TNF-α、HIF-1α、Hcy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形成的診斷價值;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評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形成的多因素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病例組患者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均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血清學指標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形成的診斷效能分析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診斷的AUC值分別為0.854、0.984、0.946、0.614、0.708,其中MMP-9的診斷效能最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圖1。
2.3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血清中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升高均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由于局部腦血流的突然中斷,從而導致患者腦組織梗死,一旦確診,必須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以確?;颊攉@得最佳治療并避免并發(fā)癥。研究顯示,生物學指標可預測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包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長期的功能情況,具有重要臨床意義[5]。
血清TNF-α是腦卒中疾病中中研究最多的細胞因子,可發(fā)揮重要調節(jié)作用,相關研究已經(jīng)證實,TNF-α表達的升高顯著增加了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程度[6]?;罨男∧z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釋放大量的TNF-α,進一步激活核因子-κB(NF-κB),從而誘導神經(jīng)毒性反應,導致腦卒中發(fā)生。而炎癥因子CRP是由肝臟釋放的一種糖蛋白,已被用于腦卒中患者的風險評估。與配體結合后,CRP與經(jīng)典補體途徑和Fcγ受體相互作用,參與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統(tǒng),由于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s)的存在,CRP基因變異和炎癥反應的個體差異非常顯著。此外,CRP水平升高通常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及不良預后相關,研究證實,血清中CRP水平的改變應歸因于染色體1q21至1q23上的CRP基因變異,該位點上的幾個序列變異已被證明可調節(jié)血清中CRP水平,因此,CRP是誘發(fā)腦卒中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7]。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患者血清TNF-α、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血清TNF-α、CRP水平升高也是導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的影響因素,說明TNF-α、CRP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在缺氧條件下,HIF-1α通過調節(jié)多種信號通路和靶向下游基因,介導內源性適應程序。此外,HIF-1α不僅參與缺氧,還參與急性炎癥反應。最近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后48 h,血清中 HIF-1α濃度升高,且與梗死面積呈正相關[8]。血清中的HIF-1α水平主要由產(chǎn)生和退化循環(huán)控制,而HIF-1α也被認為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標志物。Hcy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其機制可能是通過破壞內皮細胞的屏障功能,抑制血管舒張因子,并且提高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活性,進而導致膽固醇和脂蛋白的大量沉積;此外,Hcy在細胞內大量積累還會抑制甲基轉移酶、抑制DNA修復并促進細胞凋亡和壞死;且Hcy水平升高經(jīng)常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逐漸衰老、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和急性疾病相關[9]。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患者血清HIF-1α、Hc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
HIF-1α、Hcy水平升高是導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的影響因素,說明HIF-1α、Hcy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研究顯示,腦組織發(fā)生缺血、缺氧后,在低氧刺激及炎癥介質的作用下,MMP-9的表達在腦缺血后可迅速上升,表達上調的MMP-9可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成分促進組織重塑,使血腦屏障(BBB)和神經(jīng)血管細胞外基質(ECM)成分降解,從而破壞內皮細胞基膜、增加BBB通透性,激活MMP-9的表達可增加腦梗塞面積、加重神經(jīng)功能缺損[10]。同時,也有研究表明,MMP-9可激活和調節(jié)與血管新生相關的生長因子,與Hcy相比,其可直接參與血管新生的發(fā)展過程,通過直接抑制其活性或通過阻斷信號通路降低MMP-9表達的化合物來開發(fā)新的治療方法,因此,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11]。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患者血清MMP-9高于對照組,且MMP-9的診斷效能最高,說明MMP-9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且診斷效能最高。
針對上述危險因素,臨床可實時監(jiān)測血清CRP、
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恢復患者腦部血流;或者了解神經(jīng)炎癥在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機制,從而開發(fā)新的治療靶點,以降低腦卒中發(fā)生率。
綜上,血清CRP、MMP-9、TNF-α、HIF-1α、Hcy水平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其中MMP-9的診斷效能最高。同時上述指標水平升高也是疾病發(fā)生的影響因素,也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篩查危險因素,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為準確和可靠的指導,以預防或減少腦卒中發(fā)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馬曉偉, 馮文霞, 王立哲, 等. 急性腦梗死不同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變化[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3, 21(15): 2870-2873.
易娟. HIF‐1α、miR‐210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9, 36(9): 1815-1817.
劉競爭, 黃澤玉, 李心儀, 等. HCY、hs-CRP、Cys-C和sdLDL-C
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中的價值[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22, 29(4): 545-548.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方茹, 丁忠, 郭城. CRP、LP(a)及ApoE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3, 15(8): 1418-1421.
蔣月麗, 解龍昌, 梁冬, 等. Lp-PLA2、TNF-α及CRP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表達及意義[J]. 西部醫(yī)學, 2019, 31(11): 1709-1714.
關文靜, 蘇志強.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C-反應蛋白與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J].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 54(4): 397-401.
祁江峽, 李海燕,劉洋, 等. 血清HIF-1α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癥狀性腦出血發(fā)生及預后的關聯(lián)性研究[J].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23, 16(7): 694-699.
凌小婷, 王承翰, 翟寧能, 等. 血清GFAP、HCY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23, 20(23): 3496-3500.
劉旭, 李瞿, 張健, 等. 中國人MMP-9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關系的Meta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6, 16(6): 752-755,
772.
杜坤, 張潔, 項忠偉, 等. 基質金屬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水平及臨床意義[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0, 41(16): 1987-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