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障子
障子溝
刨了一尺多深
高粱稈
一扣一扣用力剎緊
大地上
挺挺拔拔站起來喲
關東山籬笆
就是那頂天立地的森林
農家院落
那可是過日子根本
夾障子劃出的界限
歪了,直了
偏了,正了
都連綴著世道人心
每一棵高粱稈
無不丈量著人性尺寸
挺立的籬笆墻呀
筑起了關東人
紅高粱一樣的靈魂
老黃狗站在那兒
每根毛梢
都蕩漾著自信
看一眼籬笆墻
就像見到了自家親人
老母豬趴在那兒
懶懶散散暗自犯困
籬笆墻影子
演化成了
一片覆蓋生命的綠蔭
牽牛花爬上來了
彎彎曲曲一路前進
花蝴蝶落在蔓上
帶來了一朵
翩翩起舞的祥云
豆蟈蟈鳴叫了
叫得豆角花開
嘩啦嘩啦秫秸葉
傳遞著大地的足音
黃鼠狼
被擋住了
野山貓
也無法擠進
硬撅撅高粱稈
就是那阻擋邪惡的鋼筋
任憑
冒煙雪怎樣殘暴
任憑
白毛風怎樣兇狠
只要籬笆墻
牢牢扎根黑土地上
莊戶人對家園
就一百個、一千個放心
串蓋簾兒
馬蹄針
牽引著麻線在行走
刺啦刺啦
“箭稈”被攔腰穿透
關東山女人串蓋簾兒
一針一線
都出自繭子花盛開的雙手
“箭稈”
一根一根串聯(lián)起來了
排列得整齊緊湊
細線繩
彎彎曲曲繞過去了
系上了結結實實死扣
麻油燈
火苗飄煙灰喲
咯咯泱泱
熏黑了窗欞上月牙星斗
圓溜溜蓋簾
散發(fā)著高粱稈清香
齊刷刷紋路
像濃縮版的壟臺壟溝
只要放進了
莊戶人家的土鍋
每根“箭稈”
都挺立起高粱家族的骨頭
蒸豆包
熱氣像密密麻麻針尖
熥地瓜
氣浪像牙齒撕扯著皮肉
鐵鍋燉
熱魚湯咕嘟咕嘟冒氣泡
撒黏糕
老鐵鍋變成了火山口
……
無論怎樣
蒸、煮、熥、熬
蓋簾兒那份堅挺
從不打一絲一毫折扣
本就來自
大地田壟
對五谷雜糧
有著血脈親人一樣感受
雖然
已成了歲月陳跡
關東人心窩窩里
你永遠不會衰老、腐朽
扎笤帚
高粱篾子
一扣一扣勒緊
細細的鐵絲
手掌上殺出了血痕
關東漢子
粗手大腳扎笤帚
捆綁中
纏繞出堅挺的紅高粱精神
“大撓子”篾兒
抖擻著人性挺拔
細碎高粱殼
飽含了命運堅韌
笤帚把
是一根根高粱稈集合
每根“箭稈”
都不肯就此萎靡沉淪
掃地
掃走了草屑、垃圾
掃炕
清除了泥土、灰塵
掃過的墻角
污濁無法再停留
掃過的旮旯
老鼠屎都蕩然無存
只要
笤帚經過的地方
連生命
都變得干凈、爽闊、清新
掃地——
地舒朗
掃天——
天無云
掃到煙火人心處
閃耀出了
經過蕩滌的人性、靈魂
初春的高粱
葉片像蟬翼一樣薄嫩
深秋的高粱
子粒像石子一樣深沉
當高粱一步步
演變成了人間笤帚
我敢說
每條倔強的笤帚篾兒上
都綻放著
高粱家族一塵不染的精魂
作者簡介:王長元,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吉林省文聯(lián)副主席,長春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曾在《人民文學》《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作家》《吉林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作品多篇;出版長篇小說1部,中短篇小說集6部,詩集1部(與人合著),專著1部(與人合著)。作品曾獲首屆梁斌文學獎、中國小說學會短篇小說一等獎、中國網絡文學獎、東北文學獎、吉林省政府長白山文藝獎等多種獎項。被評為長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貢獻專家。
(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