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快訊報》上登出了一則廣告:
招生廣告
我校擬招收一批有找礦專長、吃苦耐勞的學(xué)員,培訓(xùn)后擇優(yōu)加入人類地質(zhì)勘探隊。有意報名者請于× 月× 日在森林廣場參加面試。勿誤。
動物勘探學(xué)院× 年× 月× 日
勘探找礦,這可是動物界的新鮮事呀!動物們奔走相告,有的找來厚厚的地質(zhì)學(xué)叢書準備應(yīng)付面試;有的東刨西挖,期望能意外發(fā)現(xiàn)什么礦藏。是啊,誰不想當個光榮的勘探隊員,為人類尋寶呢?
一
招生面試這天終于到了。一大早,森林廣場就被擠得水泄不通。高高的主席臺上坐著主考官熊博士,他身材魁梧,戴著金邊眼鏡,顯得博學(xué)而又莊重。臺下吵吵嚷嚷,大家急切盼望面試早點開始。
“丁零丁零……”熊博士使勁搖了搖鈴鐺,大聲向臺下喊道:“第一位是誰?”
“汪汪!我!”是狗的聲音,特別響亮。
“好,請說說你打算用什么辦法去找礦呢?”
“用鼻子,尊敬的博士先生?!?/p>
狗的話音剛落,臺下爆發(fā)出一片笑聲。
“有什么好笑的?”狗大聲叫起來,“我敢打賭,在座的沒有誰的鼻子能比我的更靈敏。我的鼻子能分辨出200 多萬種不同的氣味,正是靠它,我才能幫助警察追捕逃犯,才能……”
“對不起,對你出色的嗅覺本考官毫不懷疑,但是這跟找礦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當然有!”狗得意地舔了舔嘴唇,“埋在地下的礦藏由于氧化、分解等作用,總會產(chǎn)生特殊的氣味。只要稍加訓(xùn)練,我們就能熟練地找到鐵礦、銅礦?!?/p>
“丁零丁零……”熊博士高興地搖搖鈴,大聲宣布:“你被錄取了!下一位是誰?”
二
“我來,我來!”一只蜜蜂嗡嗡嗡地繞著主考官飛來飛去。
“你?”熊博士瞪大了眼睛,“喂,沒搞錯吧?我們需要的是會找礦的動物,不是去采蜜!”
蜜蜂聲音太小,它索性飛到話筒上停下來,對著話筒大聲說:“尊敬的熊博士,盡管你喜歡吃蜜,但看來你對蜜并不十分了解?!?/p>
臺下響起一陣笑聲。但熊博士并不生氣,他透過眼鏡盯著小小的蜜蜂:“照你的意思,似乎采蜜還跟找礦有關(guān)系,請你解釋清楚好嗎?”
蜜蜂在空中飛了兩個漂亮的“8”字圈,又停在話筒上侃侃而談:“是這樣,如果地下埋有礦藏時,礦物質(zhì)會被植物吸收,并進入花粉、花蜜中。只要用儀器分析一下我們采的花粉和蜜的成分,就能知道在我們采蜜的地區(qū)有沒有礦藏、有什么樣的礦藏。這,就是我們能找礦的全部秘密?!?/p>
熊博士高興得像吃了蜜一樣,咧開大嘴宣布:“蜜蜂合格,通過了!”
三
熊博士話音剛落,只見一群白蟻排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走到臺前。隊伍前邊的白蟻頂著一片樹葉,樹葉上堆著細細的砂土。
熊博士忙搖了搖鈴鐺說:“喂,小白蟻,今天可不是體育比賽呀,你們這是——”
領(lǐng)頭的白蟻已經(jīng)飛快地爬到了話筒上,他氣喘吁吁地說:“對不起,請允許我詳細地說明。其實,早在人類沒有進行地質(zhì)勘探時,我們就在往地下打洞了。應(yīng)該說,我們比人類有著更悠久的勘探歷史和更豐富的經(jīng)驗。我們能輕而易舉地掘進地下150 米深處,我們一邊往下鉆,一邊把地下的土一層層堆在洞口修建我們的宮殿。對啦,人們稱我們的宮殿叫‘蟻冢’。這高達幾米的蟻冢實際上就是最好的地下土質(zhì)標本,人們只要分析一下蟻冢的成分就能知道地下有什么礦藏?!?/p>
聽完這一席話,熊博士說道:“道理還不錯,不過據(jù)我所知,恐怕人類對你們沒有好感吧?”
“的確如此,不過聰明的人類會利用我們的長處。請看,這樹葉上的土來自非洲博茨瓦納卡拉哈里沙漠的蟻冢,人們正是通過這些蟻冢所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面積達二三十萬平方公里的大金礦,地道的大金礦!不信,你可以當場化驗這些樣品?!?/p>
還有什么可說呢?主考官認可了。
四
這時,考務(wù)秘書猩猩匆匆遞給熊博士一封信。博士拆開藍色的信封一看,神情似乎很激動。他揚了揚手中的信大聲說:“請諸位注意,這是一位不能前來報名者的信!”
“怎么會不能來呢?”
“因為他是魚——鱒魚!”
“鱒魚?魚怎么能找礦?這不是開玩笑嗎?”
臺下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大家安靜!”熊博士用力搖著鈴鐺,“在幾分鐘以前,我也絕沒想到會有魚類能參加找礦??墒乾F(xiàn)在……請允許我先把鱒魚的信念念吧!”
尊敬的博士:
盡管大家不了解我們找礦的本領(lǐng),更不會想到參與找礦時我們將要付出的代價,然而這都是事實。早在20 世紀70 年代,就有地質(zhì)學(xué)家分析了96 條鱒魚的肝臟,在部分鱒魚的肝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銅和鋅。根據(jù)鱒魚生活的流域,人們找到了銅礦和鋅礦。請允許我們充當人類找礦的先導(dǎo)吧,如果我們生命結(jié)束后能換來地下礦藏的新生,那將是我們的幸福!
一群愿為找礦獻身的鱒魚
全場鴉雀無聲。
熊博士摘下眼鏡,用手絹擦了擦濕潤的眼睛,鄭重其事地把鱒魚的名字記了下來。
面試一直進行到很晚才結(jié)束。雖然好些動物未能被錄取,但他們大膽進取的精神令人感動。最出乎意料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微生物也取得了入學(xué)資格。請看熊博士的記錄上寫著:“自稱烴氧化細菌的菌類,最喜歡與石油、天然氣共存。石油、天然氣礦雖在地下數(shù)千米深處,但一些油氣會擴散上升到淺層的土壤中來。因此,只要化驗土壤中是否含有大量的烴氧化細菌,就能判明地下是否有油氣礦藏——細菌找礦法,可行。錄取?!?/p>
動物勘探學(xué)校終于辦起來了,它不僅為人類地質(zhì)部門輸送了一批動物勘探隊員,還建立了“動物與礦藏”的新理論,出了不少書呢!
(小編的話:礦物質(zhì)是地下的寶藏,充分利用動物來幫我們尋寶,實在太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