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誠一
晚上九點,我正準備洗澡,突然,窗外傳來“咚”的一聲。這么大的動靜,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隕石撞擊地球了嗎?我急急忙忙跑到窗邊向外看去。
原來是一輛電動車和一輛白色汽車發(fā)生了碰撞。騎電動車的是一位身材壯碩的大媽,五十多歲,身穿紅色外套。
只聽大媽氣吼吼地喊起來:“你瞎???不打燈!你瞎?。俊笔茄?,都晚上九點了,路上這么黑,小汽車居然不打燈?這不是蓄意謀殺嗎?
我越聽越生氣,肯定是小汽車不對,你看汽車都撞變形了,說明它的速度絕對不慢,小區(qū)里能開這么快嗎?我越發(fā)看不慣小汽車司機了。
大媽沒有善罷甘休,指著車窗玻璃質(zhì)問道:“誰開車不打燈?撞到人你負得起責任嗎?電動車都給我撞壞啦!”
見沒人下車也沒人回應(yīng),她上前一步,對著白色汽車大喊:“電動車給我撞毀啦!”大媽氣得直跺腳,激動地拍打著白色汽車的引擎蓋,引擎蓋發(fā)出沉悶的“咚咚”聲。
這時,大媽的語氣突然變得十分疑惑:“哎呀,咋沒有人?”大媽把臉貼在車窗上看了又看,“車里沒有人哈?”
我嚇了一跳:沒有人?無人駕駛嗎?
我瞪大眼睛仔細看了看,突然發(fā)現(xiàn)白色汽車的位置好像是停車位,而大媽騎行的方向和地上標注的箭頭方向卻是相反的……
晚上不開車燈,停在車位里的白色汽車,逆行的電動車……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大媽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停止了咒罵,蔫頭耷腦地想把電動車開走,但電動車卡在了汽車被撞凹的凹痕里,怎么也拔不出來,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唉,這位大媽,您晚上騎車逆行,撞到一輛停在路邊車位上的汽車,居然還發(fā)這么大的脾氣,我可真替您尷尬啊!希望您吸取教訓(xùn),記?。旱缆非f條,安全第一條!
(指導(dǎo)老師:林丹)
點評
好作文,總是有讓人意想不到之處。本文構(gòu)思真是十分精巧、獨特。讀到結(jié)尾,方知“尷尬的車禍”究竟是如何“尷尬”的。作者巧設(shè)懸念,層層遞進,最后揭開謎團,作文的結(jié)尾又引導(dǎo)出一條“教訓(xùn)”,起到了升華、點題的作用。值得稱贊的是,作者所用的描寫手法竟然如此嫻熟,對動作、語言、外貌、環(huán)境等描寫了然于心,信手拈來,運用得自然恰當。
(姜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