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于予與何誅?
——孔子
孔子有很多學生,大部分都很用功,也很有出息。
有一天,一個叫宰予的學生大白天在那兒呼呼大睡??鬃涌匆娏耍瑲獾眯乜谔?,就罵了這么幾句,意思是: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臟土壘砌的墻面不堪涂抹!對于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么好責備的呢?
這句話要是現(xiàn)代人的話說就是:“你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不說你也罷!”
可能孔子盼望著弟子成才,把弟子當成自己的兒子,所以才會這么大動肝火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
——蒲松齡
清朝時,有個叫王半朝的家伙,他為人狡詐、霸道,為了顯示自己家有文有武,就讓人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還請來蒲松齡題楹聯(lián)。
蒲松齡爽快地答應了,寫了一副楹聯(lián):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橫批是:三朝元老。王半朝高興地連忙請有名的工匠刻好,掛在牌坊上。
結(jié)果,一些當?shù)刂耸靠吹搅?,禁不住哈哈大笑。因為這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的意思是:上聯(lián)少了八,意思是忘(王)八,下聯(lián)沒有恥,即無恥。整個楹聯(lián)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無恥。
真是罵得痛快淋漓。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阮籍
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他非??癜?。有一年,他登上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交戰(zhàn)的遺址,心中感嘆萬千,說了這句話,意思是:一個時代沒有英雄,才會讓小人成名。
阮籍罵的是自己所處的年代,沒有像劉邦、項羽、張良、韓信這樣的英雄,使得一些小人成了名人。真是夠陰陽怪氣的!
何不以溺自照。
——王世貞
王世貞、謝榛都是明代詩人、文學家,是“后七子”成員。但是,王世貞卻瞧不上謝榛,還給他寫了絕交書,更是在自己的作品里評價謝榛的詩“丑俗稚鈍,一字不通”,說他寫下這樣的詩句,“何不以溺自照”。意思是說,你怎么不撤泡尿照照自己,看是什么德行。
哈哈,這是文人相輕嗎?
豎儒!幾敗而公事。
——劉邦罵酈食其
酈食其經(jīng)常給劉邦出主意。這天,酈食其對劉邦說:“封六國后裔,這樣就可以削弱楚國的勢力。”
劉邦一聽,激動了,馬上派他去辦這件事。張良得知后,急忙勸阻他:“萬萬不可,這么做,陛下統(tǒng)一天下的大事就完蛋了。”
劉邦當時正吃飯呢,嚇得把飯吐了出來,罵道:“這個書呆子,幾乎壞了你老子的大事!”“而公”的意思就是你爸爸、你老子。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孟子·梁惠王上》
商周時期,貴族們死后還想享受被人侍候的人生,就會讓一些活人陪葬,這些活人就叫“俑”o孔子曾經(jīng)氣憤地罵了這句話,意思是:最早用人俑陪葬的人會斷子絕孫,因為太缺德了。
孟子覺得他說得對,就引用了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