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維軍
摘 要: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學校則是他們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家校合作在教育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尤為重要。家校合作教育能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高,加強家庭和學校的互動,提高教學效果?;诖?,本文探究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家校合作的教育策略,包括家長參與教學、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合作、家庭作業(yè)的指導和家訪等方面,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家校合作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2-0031-03
家校合作在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尤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家長的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家校合作來共同推進。然而,目前部分家長在教學中的參與度不高,合作教育意識不夠強烈,給語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此,本文旨在探討一些策略,以鼓勵家長參與初中語文教學,并切實增強家長合作教育意識。
(一)家校合作的優(yōu)勢
家校合作是指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密切聯(lián)系和合作關系,共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導。它強調(diào)學校和家庭的互動和互補,通過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在家校合作中,學校和家庭各自承擔不同的責任和角色,學校應該提供專業(yè)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指導,制訂合理的教育計劃和課程安排,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條件,家庭則應該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fā)展需求,提供家庭支持和情感關懷,雙方通過定期的家校溝通和交流,共同制訂教育目標和行動計劃,共同推動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1]。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教育質(zhì)量,它能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促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家校合作也能加強學校和社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全社會共同育人的合力。家校合作的方式和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方式包括家長會、家訪、家?;悠脚_、家校共同活動等,這些方式可以促進學校和家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讓家庭也可以通過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和課程指導,更好地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要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家校合作可以加強家庭和學校的互動,形成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家校合作面臨的挑戰(zhàn)
由于家長工作繁忙,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語文教育中,導致合作難以順利展開。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不暢,信息傳遞不及時、不準確,影響合作的效果。家長和教師對于語文教育的理念可能存在差異,導致在合作中出現(xiàn)分歧和矛盾。有些學校缺乏語文教育的相關資源,無法向家長提供合作所需的教材、課件等,限制了合作的發(fā)展。有些家長和教師缺乏網(wǎng)絡和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不懂得如何利用網(wǎng)絡平臺促進家校合作,限制了合作的深入開展[2]。
(一)鼓勵家長參與教學,切實增強家長合作教育意識
學??梢远ㄆ诮M織“家長進課堂”活動,讓家長親身體驗學生的語文課堂,了解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同時也能與老師和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和分享,與教師和學生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學校還可以開設課后語文輔導班,邀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完成作業(y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并定期組織學生作業(yè)展示活動,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為家長提供一個反饋的機會。學校還應進行家長滿意度調(diào)查,了解家長對語文教學的看法和建議,以便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越⒓议L互助平臺,讓家長之間進行交流和分享,共同解決孩子在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例如《岳陽樓記》家長觀摩課,教師可在課前向家長發(fā)送邀請函,說明觀摩課的時間和地點,安排座位,并向他們提供觀摩課的教材和參考資料。在觀摩課開始前,教師應向家長簡要介紹課程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教師在準備教案時,要考慮家長的觀摩需求和學習水平,確保內(nèi)容易于理解和參與。課程開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簡要復述《岳陽樓記》的主題和大意,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包括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部分;指導學生分析課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特點,如描寫細膩、抒情激烈等;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以“我眼中的岳陽樓”為題,寫一篇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學生互相交流并互評作文。學生可分組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察和理解。教師家長在觀摩課期間,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表現(xiàn),并在課后進行交流。家長觀摩課的目的是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況,建立家校合作的意識。家長觀摩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家長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家長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家庭作業(yè)
教師可以引導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討論和分享閱讀體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可在家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完成作業(yè)。在開始做作業(yè)之前,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作業(yè)要求,并確保孩子明確作業(yè)的目標和要求,避免盲目做題。如果孩子在做作業(yè)過程中遇到困難,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再給予適當?shù)囊龑Ш徒忉?。在指導孩子做作業(yè)時,家長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用提問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家長應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糾正。對于未完成的作業(yè),家長要找出原因,并與孩子一起制訂解決方案。在孩子完成作業(yè)后,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家長要和語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作業(yè)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導孩子的學習[3]。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的課堂上,教師先簡要介紹這本書的背景和作者,并引導學生對書名、封面和簡介進行分析和推測,通過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這本書的閱讀熱情。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钠?,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并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問題: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故事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故事的主題和寓意。課后,教師將剩余的篇章作為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家中獨立閱讀,并完成以下任務:1.按照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受;2.選擇一段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文字進行摘抄,解釋其含義和作用;3.總結(jié)故事的主題和寓意,并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在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后,教師將作業(yè)本和相關問題的答案打包,讓學生帶回家與家長進行討論。家長可以根據(jù)作業(yè)本的內(nèi)容和問題,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深化對書中內(nèi)容的理解;并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受,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孩子的摘抄進行點評,幫助他們理解作者的用意;與孩子一起討論故事的主題和寓意,引導他們思考生活中的類似情境,并思考如何應對。在下一堂課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進行評價和點評,并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體會,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思考。這樣一來,教師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時,通過家長的指導和支持,加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動力,形成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三)借助網(wǎng)絡的優(yōu)勢,促進語文資源共享
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網(wǎng)站或在線平臺,與家長共享語文教學資源,在平臺上上傳和下載教材、課件、教案、習題等語文教學資源;可以提供在線輔導課程或講座,讓家長跟隨教師的指導,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tài)和教學方法;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與家長交流,解答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和建議;并在這一平臺上組織線上家長會議,與家長進行實時交流和互動,如果家長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教師可給予指導和解答,共同探討語文教育中的問題和挑戰(zhàn)。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語文教育的在線討論群組,讓家長和教師在群組中進行教學經(jīng)驗、教材使用心得、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交流和討論,通過群組的互動,家長和教師可以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語文教學水平[4]。
例如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課程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已讀過的《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故事情節(jié)并簡單復述,再借助網(wǎng)絡將電子版《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鏈接或文本資源與學生和家長分享,讓他們在家中重新閱讀一遍,并讓學生就《劉姥姥進大觀園》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和主題在班級的在線討論平臺上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提出引導性問題,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中的劉姥姥是什么樣的人物?大觀園對她有怎樣的影響?小說中的主題是什么?家長與學生將他們的討論成果進行匯報,讓教師進行點評,指出他們的觀點和分析是否合理,并給予肯定和建議。教師還可以布置與《劉姥姥進大觀園》相關的閱讀理解題或?qū)懽黝},讓學生在家中完成,家長再將學生在家中的討論成果和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展。
(四)促進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合作,落實開展家訪工作
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可以定期與教師進行面對面或電話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與教師共同制訂解決方案。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議,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同時也為家長表達意見和建議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家校通訊的方式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學動態(tài)和家庭作業(yè)情況,同時鼓勵家長向?qū)W校反饋學生在家庭學習中的情況和困惑。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興趣愛好、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學習情況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
每學期語文教師都應進行家訪活動。首先教師需要準備家訪名單,明確家訪目的和內(nèi)容,準備家訪記錄表,用于記錄家訪情況和家長的反饋意見,并準備相關教育資料,如學生的成績單、學習計劃等,用于與家長交流。在家訪過程中,教師要與家長交談,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環(huán)境、興趣愛好等,同時也可以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安排。家訪后,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反饋交流,向家長介紹學生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同時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根據(jù)家訪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與家長一起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和方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還要定期進行跟蹤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困難,與家長共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業(yè)發(fā)展。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家校合作教育策略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家校合作,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得到激發(fā),學習成績和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家庭作業(yè)的指導、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合作以及家訪等策略,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應共同努力。學校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定期舉行家長會等活動,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學的情況和要求,共同制訂解決方案。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與學生一起完成家庭作業(yè)并共同閱讀和討論,提高語文學習效果。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家訪,了解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學習情況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責任編輯:劉婷婷)
[1]何新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家校合作教育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07):61-63.
[2]尹家興.家校合作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家長,2022(13):124-125+167.
[3]孫雪騫.家校合作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2):103-105.
[4]平潔,高清雅.基于家校合作視角下學困生語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格言(校園版),2021(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