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陳某(男)與肖某離婚后,為爭奪11 歲女兒小菲的撫養(yǎng)權,使用暴力從肖某處搶奪到小菲,藏匿到他人處,導致小菲年余未見到肖某。肖某好不容易找到小菲后,陳某不顧小菲哭喊阻止,暴力毆打肖某,并不慎造成小菲面部受傷。小菲因極度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療。請問:陳某之舉對于小菲是否屬于家庭暴力?
讀者:劉荷荷
劉荷荷讀者:
陳某之舉對于小菲同樣屬于家庭暴力。
民法典第1 084條第三款規(guī)定:“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yǎng)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yǎng)問題協(xié)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蔽闯赡耆吮Wo法第24條也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離婚時,應當妥善處理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探望、財產(chǎn)等事宜,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不得以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爭奪撫養(yǎng)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56條同樣表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yǎng)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因傷殘無力繼續(xù)撫養(yǎng)子女;(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yǎng)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者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三)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yǎng)能力;(四)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奔醋钣欣谖闯赡曜优某砷L,尊重滿八周歲未成年子女的選擇權,是確定撫養(yǎng)歸屬的根本所在?;谝該寠Z、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爭奪撫養(yǎng)權,不僅違反上述規(guī)定,還侵害了父母另一方對子女依法享有的撫養(yǎng)、教育、保護的權利,且由于未成年人在被搶奪、藏匿過程中,因目睹、親歷對應的暴力手段,不僅心理會產(chǎn)生巨大沖擊,還可能因被遷怒、誤傷等原因受到身體傷害,甚至可能形成“以暴力解決一切”的錯誤觀念,對其成長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本案中,陳某為爭奪撫養(yǎng)權,不考慮是否最有利于小菲的成長,不尊重小菲的真實意愿,先是暴力搶奪、藏匿小菲,導致小菲年余未見到母親肖某;后又不顧小菲的哭喊阻止,暴力毆打母親肖某,同時造成小菲面部受傷,導致小菲因極度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而接受心理治療。盡管陳某暴力毆打的直接對象并不是小菲,但小菲所遭受的身體、精神侵害與陳某的行為直接相關,對小菲而言同樣屬于家庭暴力,必須予以制止和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