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龍,王仟慧
食管癌早期無典型癥狀,確診時通常處于中晚期,喪失最佳手術時機[1-2]。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TP)方案是中晚期食管癌有效治療方式,但其具有較大毒性,患者耐受性及順應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3-4]。研究指出,機體免疫水平與食管癌發(fā)生發(fā)展及臨床轉歸關系密切[5-6]。胸腺法新為高純度胸腺肽α1,可促使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提高腫瘤患者免疫功能[7]。近年來,胸腺法新的增效減毒作用逐漸受到重視。徐勤等[8]指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療同時聯(lián)合胸腺法新對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顯著改善作用,有助于減少毒副反應發(fā)生?,F(xiàn)階段,胸腺法新輔助治療腫瘤的研究多集中于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宮頸癌等,而其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較為鮮見?;诖?本研究分析胸腺法新對TP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增效減毒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天長市人民醫(yī)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120例。納入標準:符合食管癌診斷標準[9],并經(jīng)病理證實,臨床分期為Ⅲ~Ⅳ期;卡氏評分>7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排除標準:嚴重感染者;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嚴重器質性損傷者;免疫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近2個月內接受其他抗腫瘤治療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使用禁忌證者;精神異?;蛘J知障礙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天長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TCSRY-LL-2021-003),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2組食管癌臨床資料比較
對照組行TP方案治療,第1天使用紫杉醇135 mg/m2靜脈滴注,3 h內滴注完畢;第1~3天使用順鉑75 mg/m2靜脈滴注。21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觀察組行胸腺法新聯(lián)合TP方案治療,給予胸腺法新1.6 mg皮下注射,2次/周,3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TP方案用藥方法同對照組。
1)臨床療效:療程結束后,參考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0]。腫瘤完全消失,且4周內無復發(fā)為完全緩解;腫瘤病灶縮小≥50%,且4周內穩(wěn)定無復發(fā)為部分緩解;腫瘤病灶縮小<50%或增大<25%,無新發(fā)病灶為穩(wěn)定;腫瘤病灶增加≥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為疾病進展??陀^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2)毒副反應:治療期間,參考WHO化療藥物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分級標準[11]評價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分為0~Ⅳ級。
3)血液指標:與治療前及治療1、4個療程后,收集5 mL空腹肘靜脈血。一份2 mL以蘇州賽景流式細胞儀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及CD8+,并計算CD4+/CD8+;一份3 mL離心取血清后,采用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提供電化學發(fā)光試劑測定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免疫發(fā)光分析儀及試劑盒(美國雅培AXSYM)測定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
4)生活質量及生存率:療程結束后,采用卡氏評分評價生活質量改善情況[12]??ㄊ显u分增加≥10分為改善,無增減或增加、減少<10分為穩(wěn)定,減少≥10分為下降。統(tǒng)計1年生存率。
觀察組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食管癌臨床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總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食管癌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治療1、4個療程,觀察組CD3+、CD4+、CD4+/CD8+較對照組高,CD8+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2組食管癌治療前后免疫相關指標比較
2組治療1、4個療程血清CEA、SCC-Ag及CA19-9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5。
表5 2組食管癌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2組食管癌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例(%)]
繪制K-M曲線,觀察組1年生存率為60.00%(36/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67%(25/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觀察組行胸腺法新聯(lián)合TP方案治療,對照組行TP方案治療;TP方案為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
據(jù)調查,約75%的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喪失最佳手術時機,放化療為其主要治療手段,尤其是TP方案可有效縮小腫瘤病灶范圍,但由于食管癌患者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受損,免疫功能低下,而TP方案治療期間可損傷正常淋巴細胞,造成淋巴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變化,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風險較大[13-15]。因此,臨床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食管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F(xiàn)階段,臨床主要通過免疫刺激、免疫平衡及外源性免疫補給等途徑改善腫瘤患者免疫抑制狀態(tài),從而延緩腫瘤發(fā)展。
胸腺法新輔助治療可與化療相輔相成,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增效、減毒等優(yōu)勢[16],在腫瘤治療中逐漸得到重視。胸腺法新是一種具有免疫調節(jié)活性的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可與機體內Toll樣受體相互作用,通過促進胸腺內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及成熟,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17-18]。T淋巴細胞為免疫活性細胞,同時也是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在免疫系統(tǒng)中扮演重要角色,臨床可通過檢測其水平變化,判斷機體免疫及抗腫瘤能力[19-20]。本研究中,治療1、4個療程,對照組T淋巴細胞仍處于持續(xù)異常狀態(tài),提示TP方案治療期間,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說明TP方案化療可影響機體免疫功能;而治療1、4個療程,觀察組T淋巴細胞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充分說明胸腺法新可改善TP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考慮這可能是胸腺法新增效減毒作用發(fā)揮的機制。
CEA、SCC-Ag及CA19-9為臨床常用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細胞生長、浸潤及轉移等多種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21-22]。本研究發(fā)現(xiàn),2組治療1、4個療程血清CEA、SCC-Ag及CA19-9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說明中晚期食管癌采用胸腺法新輔助TP方案治療可顯著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提示胸腺法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時還具有一定抗腫瘤效果,分析原因在于胸腺法新可通過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免疫系統(tǒng)殺傷腫瘤細胞能力,調控腫瘤標志物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客觀緩解率及1年生存率高于對照組,提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腺法新輔助TP方案治療效果較好。紫杉醇可促進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抑制病灶進一步擴大;順鉑可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脫氧核苷酸,抑制其增殖,二者聯(lián)合可有效縮小腫瘤病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而胸腺法新對TP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1)促進胸腺內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調節(jié)CD4+/CD8+比例;2)刺激免疫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α與干擾素-γ等細胞因子,增強淋巴細胞殺傷活性,非特異性增加T淋巴細胞上淋巴因子受體,調節(jié)免疫功能;3)誘導腫瘤細胞在胸腺上合成組織相容性復合物類分子,影響該類分子,減弱腫瘤細胞免疫逃避[23-24]。
此外,TP方案造成的毒副反應及生活質量下降仍是臨床關注重點。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生活質量改善率高于對照組,充分說明胸腺法新對TP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減毒功效,與趙澤[25]的研究相符。但本研究僅觀察患者1年生存率,缺乏對遠期療效的探究,有待臨床日后延長觀察時間,做進一步挖掘研究。
綜上所述,胸腺法新可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TP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發(fā)揮增效減毒作用,可顯著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1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