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秋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向何處發(fā)展,可遇不可期。世界是多彩的,書是縮小的世界。要想讓孩子在未來遇見“最好的自己”,那就要讓他們“讀遍世界”。
在國外有一條“諾貝爾之街”。盡管這個國家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從1895 年諾貝爾獎設(shè)立以來,獲獎比例卻占到22%。進(jìn)入二十一紀(jì)以來,這個比例飆升到28%。
他們?yōu)槭裁茨敲绰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特別重視讀書。他們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習(xí)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會翻開一本書,在上面滴一點蜂蜜,然后讓小孩去親吻。如此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讓他們從小就知道,書本是甜的,使他們對書充滿向往。
書是他們家中的必備品,每個孩子從小都愛讀書,讀書是他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們的觀念中,讀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應(yīng)該具備的一種美德。
“最是書香能致遠(yuǎn)。”“蜜書”教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培養(yǎng)閱讀習(xí)慣要從娃娃抓起,讓家中溢滿書香,讓孩子與書為伴,孩子才會行穩(wěn)致遠(yuǎn)。
新加坡著名詩人柳北岸先生一生酷愛讀書,他的幾個孩子也都是手不釋卷、成就卓著的愛書人。
談及培養(yǎng)孩子閱讀時,柳北岸先生說:“我買了大量的書,放在地上,任由孩子們看。他們把書翻得亂七八糟,東南西北丟得滿天滿地,我一聲不響地替他們收拾。隔一段時間又買進(jìn)另一批新書,任由他們翻。我從來不逼他們讀,可是,他們見我讀得津津有味,而滿屋子的書又伸手可及,一個個都自動自發(fā)地成了愛書人。”
著名女作家尤今對此感慨道:“孩子們這一份愛書的嗜好,是柳北岸先生當(dāng)年苦心孤詣而又不露痕跡地為他們培養(yǎng)而成的?!?/p>
生在海邊會游泳,長在林中會攀樹。孩子剛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花兒青草和朝霞,魚兒小鳥和湖水,他看見什么,什么就印在了“白紙”上,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看見了書,書自然也就會成為他生命的元素。
這也就是說,凡事當(dāng)趕早,打造書香家庭也是如此:家中書花當(dāng)早開,屋里書香當(dāng)早溢。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睜開眼,目光所至滿是書,手及之處皆是書,書香氤氳于家庭的每一個角落,孩子吸進(jìn)的是“書香”,呼出的是“書氣”,孩子與家長“悅動”最多的是讀書,一日不讀書便覺得食不甘味,如是,讀書基因才會植根于孩子的骨髓中,融入到血液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長越旺。
一款微信小程序“閱鹿書院”每月都會推出一個閱讀排行榜。一個叫九九的小朋友,因一個月看了60本書,“寫”了60個讀后感,位列榜首。
這里的“寫”為什么加上了引號?因為九九還只是幼兒園小班的一個小朋友,只會看,還不太會寫,讀后感都是他口述,媽媽幫他記錄。別看九九年齡小,他已經(jīng)讀了四五百本書,不但讀書,還會“說書”——講書中的故事。
九九的媽媽楊女士說,九九一開始并不喜歡閱讀,雖然家中在孩子所看、所及的地方都放了書,但九九的心思并不在書上,還是在玩具上,即使把書推到他面前也懶得翻動。
于是,楊女士另辟蹊徑:“我會特地在他跟前看書,一邊看一邊故意發(fā)出搞笑的聲音‘怎么這么好玩呀,哈哈哈’,吸引他爬過來,和我一起看書?!?/p>
看書的同時,楊女士鼓勵九九“說書”。新書買回來,她會先讓九九自己翻?!八吹接腥さ膬?nèi)容會和我分享,我就重點給他講這部分的故事?!睏钆空f,“孩子看書,第一遍通常沒印象,要隔一天、隔一周繼續(xù)讀。我的經(jīng)驗是,讀兩三遍,九九就能復(fù)述大致內(nèi)容,自己把故事講出來?!?/p>
九九不但在家里講,到幼兒園還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小朋友們都喜歡他,稱他為“故事大王”。九九就這樣愛上了閱讀。為了給別人講好故事,九九一本書要看很多遍,尤其是自己喜歡的繪本,能翻來覆去看很多遍,甚至有些故事能從頭到尾地背誦下來。
九九小朋友愛上閱讀,得益于兩點:一是家中有書,家長讀書,給孩子做出了好榜樣,愛模仿的孩子自然就會跟著讀。二是家長會伴讀——不但和孩子一起看書,更讓孩子“說書”,激活了孩子讀書的內(nèi)驅(qū)力,從而激發(fā)起了孩子的自我閱讀欲望。
渴望贊美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本性,而要獲得贊美,他們便要付出努力。就像九九一樣,想著“說好書中的故事”,就積極主動地讀書,不用家長提醒,無需大人督促,就會將書翻來覆去看20 多遍,能流利地背下來。讀得越熟,說得越好,得到的贊美就越多,讀書、說書的愿望就越強烈,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孩子當(dāng)然就越來越愛讀書了。
親戚的孩子童童今年四歲。到他家去玩,泡上茶后,有幾片茶葉漂浮在上面。童童見了,用手一指大喊道:“看啊,浮力,有浮力!”
我聽了有些驚訝:“你怎么知道那是浮力???”
“阿基米德說的??!”童童淡然地回答。
“你還知道阿基米德?”我更驚訝了。
童童跑到書架上,抱過一摞繪本,一本一本拿給我看:“這本是阿基米德和浮力,這本是愛迪生和電燈,這本是牛頓和萬有引力……”
我對童童豎起大拇指稱贊道:“童童,你真行啊,知道的可真多,有許多我都沒聽說過!”
參觀了一下親戚的家,客廳、臥室都有書櫥或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童話寓言自不必說,唐詩宋詞必不可少,天文地理、音樂繪畫、體育競技等各種各樣的書應(yīng)有盡有,簡直就是一個小書店。親戚說:“孩子喜歡讀書,上街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書店,看見喜歡的就買,每次都抱回一大摞。孩子還小,不知將來‘開什么花’,看什么隨他便,反正開卷有益?!?/p>
親戚的這個說法,讓筆者想起著名畫家黃永玉。
黃永玉不僅喜歡畫畫,更喜歡讀書。黃永玉小的時候,爺爺希望他多讀書,但要求卻和別人不一樣?!皩W(xué)堂里那些書讀下去是有用的,像砌墻腳,但砌墻腳不等于蓋房子,蓋房子要靠以后不停地讀課外書。然而有些讀書人蠢,一輩子都在砌墻腳。如果多懂些稀奇古怪的知識還是占便宜的,起碼是個快活人?!秉S永玉聽從爺爺?shù)脑挘姇妥x。在福建集美學(xué)校時,學(xué)校圖書館有六層樓,他把里面的書從頭到尾都給“翻”了個遍。廣泛的閱讀讓黃永玉終身受用不盡,讓他的畫別具一格,上面永遠(yuǎn)寫滿了一字千金的文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向何處發(fā)展,可遇不可期。世界是多彩的,書是縮小的世界。家中翰墨飄香,孩子行穩(wěn)致遠(yuǎn)。要想讓孩子在未來遇見“最好的自己”,那就要讓他們“讀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