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靜
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只要家里充滿正能量,孩子就能時刻感受到積極的力量,自然能夠沐浴陽光,心有山海!
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知和熟悉,“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這樣的觀點也被不同行業(yè)的人在各種文章或很多場合談及。哈佛大學一項長達35 年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和父母關(guān)系的質(zhì)量,會直接影響其未來的健康狀況。
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孩子多了句口頭禪。放學回家一進家門,他就嚷嚷:“累死了。”吃完晚飯我讓他幫忙擦餐桌,他剛拿起抹布就喃喃自語:“累死了。”我讓他吃完水果后把盤子放回廚房,他沒精打采地嘟囔道:“累死了?!甭犓@樣說的次數(shù)多了,我忍不住冒火:“你小小年紀,怎么總張口閉口‘累死了’?你干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累死了’?”孩子表面沒說什么,但過了幾天,我又聽到了這句話。這回我真的生氣了,嚴正警告他:“不要讓我再聽到你這句抱怨,我和你爸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忙得四腳朝天,到了晚上他還要想辦法四處應(yīng)酬為公司拉贊助,我還得輔導你學習,我和你爸還沒說什么呢,你反倒成天喊‘累死了’!也不知道你的小腦瓜子里整天想的是什么,才上小學就整天牢騷滿腹、抱怨連天的!”我的話音未落,孩子說:“媽媽,別光說我,您剛才不也沖我抱怨了一通嗎?”
我一怔,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孩子接著說:“雖然您說每天輔導我寫作業(yè)很辛苦,但我總聽您在陽臺打電話跟張阿姨和林阿姨發(fā)牢騷,您可沒少吐槽爸爸愛喝酒,沒少抱怨我不聽話。您整天抱怨,我就說句‘累死了’怎么不行呢?再說我是真的覺得挺累的。”聽了孩子這番話,雖然有強詞奪理的成分,但不可否認,我也不是完全沒有責任。
從那天開始,每當我忍不住想抱怨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時候,耳邊就會響起孩子的話,抱怨的話不知不覺就憋了回去。我強迫自己往好處想,雖然丈夫工作忙,但是一有閑暇時間就陪孩子玩兒,雖然孩子總?cè)俏疑鷼庵?,但哪個男孩小時候不淘氣呢?這么自我安慰著,我的怨氣就消了一多半。為了緩解糟糕的心境,我還看起了“脫口秀”。和閨蜜打電話我也不再怨氣沖天,而是轉(zhuǎn)移話題聊起網(wǎng)上購物心得、新上映的電影、服裝店的打折信息,后來連我的兩個閨蜜都說,她們以前一看到我來電話都發(fā)愁,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安慰我,稱贊我最近的狀態(tài)好多了。我這才知道,原來我的壞心情已經(jīng)傳給了閨蜜,多虧我及時剎車,不然恐怕連朋友都要遠離我了。
孩子看到我的笑臉多了,對他更加寬容了,在家也活潑了不少,他對我說的話也多了,不再一吃完晚飯就鉆進屋里,而是能夠聽我說幾句趣聞,他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也愿意跟我分享了。我再沒從孩子嘴里聽到那句“口頭禪”,我想他看到我的變化后,內(nèi)心肯定也做了像我那樣的心理斗爭,不過好在我們母子都能轉(zhuǎn)變思想,禁得住生活的考驗,最終把快樂留給了別人和自己!
之前沒有孩子的時候,我和丈夫沒什么儀式感,不喜歡過什么節(jié)日、紀念日,覺得平平淡淡的日子沒什么不好。但自從有了孩子,孩子的“百歲”、生日、第一天上幼兒園及小學的日子、兒童節(jié)……需要慶祝的各種節(jié)日和紀念日突然多了起來。
后來,幼兒園讓孩子母親節(jié)給媽媽做手工、父親節(jié)給爸爸畫畫、重陽節(jié)給老人送祝?!诤⒆拥膸酉拢液驼煞蛞查_始注重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了,越來越覺得人到中年,還是需要一些儀式感讓生活多一些滋味和驚喜,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成長的關(guān)注。
每到節(jié)日,我們會提前訂好飯店或布置好房間,購買或制作合適的禮物,并用手機拍攝或錄制下精彩的瞬間,打印出來放在相框里,或者存在電腦里。逢年過節(jié),我們帶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生日時,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慶祝。我們讓孩子對老人說吉祥話和祝福語,還鼓勵孩子自編自導小節(jié)目,比如說繞口令、小故事,唱老人喜歡的歌等,讓老人感受到兒孫繞膝的溫馨祥和。
記得孩子很小的時候,只要我和丈夫吵架拌嘴,孩子都會找老人告狀,還哭著說我們要“離婚”了,嚇得兩邊的老人把我們叫過去安撫。后來,隨著我們對儀式感的注重,我和丈夫即便偶有爭吵,哪怕冷戰(zhàn)幾天,孩子都不再去告狀了,有時候他還會主動當起“傳話筒”,為我和丈夫“破冰”。比如,他會找出我們最近拍的照片,說爸爸愛媽媽,或者找出我之前送丈夫的領(lǐng)帶,“命令”他轉(zhuǎn)天一定要戴。儀式感會成為家庭關(guān)系的黏合劑,讓孩子在家長相親相愛的行為示范下,成長為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
前段時間,我單位出現(xiàn)發(fā)工資延遲的情況,丈夫的公司也裁員了,他雖然保住了職位,但是減薪了。一時間,同事、朋友紛紛打來電話,彼此交流情況、出謀劃策,連餐桌也成了我和老公互相吐槽的地方,說到激動處,難免言論過激,甚至罵幾句臟話。我們深陷在自己的煩惱里,忘記了那雙注視著我們的眼睛。
直到老師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了困難,我很納悶老師何出此言。老師說,孩子對同學說,以后可能不能來上學了,因為家里沒錢了??吹剿蹨I汪汪的,同學們給了他好多零食,讓他別不來上學。老師的話說得我的臉紅一陣兒白一陣兒的,我趕緊告訴老師事情沒有孩子說得那么夸張,我會好好教育孩子讓他別亂說話。老師卻告訴我,讓我們在家說話注意點兒,不要把負面信息和情緒傳遞給孩子。
我和老公商量后決定,以后不在飯桌上發(fā)泄我們的不滿情緒,也不說過激的話。但考慮到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而且已經(jīng)從我們的話里知道了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再瞞著他也沒什么必要了,所以我們第一次召開了有孩子參加的“家庭會議”。我們告訴他,雖然目前我們的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相信過一段時間會好起來的,我們讓他不要擔心,這是我們該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他需要做的就是繼續(xù)好好上學,和老師同學融洽相處。
孩子聽完我們的話,轉(zhuǎn)身跑進房間。在我和丈夫面面相覷時,他又跑了回來,手里捧著小豬存錢罐,說這些錢我們可以用。他還說最近想減肥,零食和酸奶不用給他買了。聽了他的話,我一把摟住他,丈夫也感慨地說:“你們娘倆放心,掙錢養(yǎng)家的事交給我,不敢說日子會比以前過得好,維持現(xiàn)狀還是沒問題的?!?/p>
從那以后,丈夫找了個兼職,每天晚上不再出去應(yīng)酬,而是埋頭在電腦上干活兒。我也拾起了多年前寫文章的愛好,在朋友的介紹下四處投稿,掙稿費貼補家用。孩子看我們那么努力,也不再貪玩兒,每天吃完晚飯就乖乖寫作業(yè)。
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只要家里充滿正能量,孩子就能時刻感受到積極的力量,自然能夠沐浴陽光,心有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