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仁
什么是腸胃炎
腸胃炎的發(fā)病率較高,主要指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引發(fā)的胃腸黏膜炎癥,以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
該疾病各年齡段人群均可發(fā)病,根據(jù)病程長短可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腸胃炎的病程較短,一般在數(shù)天至一周左右。通常是由于飲食不當、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經(jīng)過積極治療,一般可以很快恢復。慢性腸胃炎的病程較長,一般在數(shù)周至數(shù)月。通常是由于急性腸胃炎治療不徹底、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的,治療相對復雜,需要較長的時間。
按照病因可將腸胃炎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前者較為常見,根據(jù)不同的病原體又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性等類型;后者主要是由進食刺激性食物、服用刺激胃腸道藥物、酗酒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導致的。
腸胃炎的病因
腸胃炎的病因較多,具體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一)感染因素
①病毒感染:主要病原體為輪狀病毒,如諾如病毒、腺病毒等。兒童腸胃炎的主要病因為病毒感染,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成人患者中,病毒感染導致腸胃炎的比例高于其他病原體,以諾如病毒為主。②細菌感染:多由進食受細菌污染的食物、接觸帶菌者或飲用生水導致。兒童腸胃炎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志賀菌等,成人腸胃炎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腸埃希菌、副溶血弧菌、彎曲菌等。另外,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可導致結核性腸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導致慢性胃炎。③寄生蟲感染:常見病原體包括血吸蟲、賈第蟲等。
(二)非感染因素
①消化液反流:主要為膽汁、胰液及胃液的大量反流。②食物及藥物因素:長期攝入刺激性食物、高鹽飲食、酗酒或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等。③自身免疫性胃炎:自身免疫功能減弱、紊亂導致腸胃炎。④腸道菌群嚴重失調:受各種因素影響,導致腸道有害菌產(chǎn)生毒素,破壞腸道黏膜引發(fā)感染。⑤炎癥性腸?。褐饕嘎苑翘禺愋阅c道炎癥,常見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⑥其他因素:如接觸大量放射性物質導致放射性腸炎,或者腸壁供血不足導致缺血性腸炎等。
腸胃炎的癥狀
腸胃炎患者的病因不同,其癥狀也有差異,常見癥狀主要有上腹部疼痛、腹瀉、腹脹、餐后飽脹、食欲下降、反酸、噯氣、惡心等,如果患者腹瀉、嘔吐等癥狀嚴重,可能出現(xiàn)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等表現(xiàn),急性應激或藥物導致的急性腸胃炎還存在嘔血、黑便等癥狀。
感染性腸胃炎:多表現(xiàn)為急性發(fā)病,典型癥狀主要有乏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排水樣便等。食物中毒患者通常在進食后短時間內發(fā)病,病情嚴重時可出現(xiàn)黏液膿血便。結核性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慢性腹痛、腹瀉,一些情況下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
非感染性腸胃炎:多數(shù)非感染性腸胃炎患者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有癥狀的患者主要以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癥狀為主,典型癥狀有上腹部疼痛、腹脹、餐后飽脹及早飽感等,進食后加重或緩解,部分患者食欲下降,伴有反酸、噯氣、惡心等癥狀,病情嚴重可出現(xiàn)嘔吐、黑便等癥狀。自身免疫性腸炎的病程較長,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
另外,急性腸胃炎患者還可能伴有發(fā)熱、頭痛、肌痛等癥狀,病情嚴重時可能由于水分大量丟失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慢性腸胃炎的病程較長,不同病因的全身表現(xiàn)不同,常見伴隨癥狀有發(fā)熱、消瘦、盜汗、貧血等,也可能出現(xiàn)腸外表現(xiàn),如關節(jié)炎、口腔潰瘍等。
急性腸胃炎患者發(fā)病前通常存在飲食不潔的情況,如果腹痛嚴重、大便次數(shù)增加、排黏液膿血便,應及時就診。兒童免疫力較弱,病情進展快,一旦發(fā)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診。腸胃炎通常根據(jù)癥狀即可診斷,但病因往往不明顯。醫(yī)生需要結合患者情況進行相應檢查,結合檢查結果明確病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患上腸胃炎怎么辦
急性腸胃炎患者一般通過補液、飲食及藥物治療后短時間便可達到痊愈的效果,病情嚴重的患者則需要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慢性腸胃炎患者需要在對癥治療的同時進行對因治療,多數(shù)腸胃炎患者并不需要采用抗菌藥物治療。
(一)腸胃炎急性期治療方法
補液是基礎治療方法,醫(yī)生會結合患者的脫水情況明確補液方法、補液量及補液速度。針對輕度和中度脫水患者,主要以口服補液鹽治療為主,病情嚴重者則需要靜脈補液,待好轉后口服補液。
(二)腸胃炎的日常飲食調理
患者要注意充分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加強生活方式及飲食管理,通常無需禁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增加熱量攝入,多吃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針對急性期且病情嚴重的患者,以流質飲食為主,如米湯、面湯等;病情較輕的患者以低渣、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白米粥等,確保食物細軟、易消化;嬰幼兒患腸胃炎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如果為配方奶喂養(yǎng),主要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奶。同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罐裝果汁等高滲性液體,可能會導致患者腹瀉癥狀加重。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癥狀的監(jiān)測,如大便的性狀和次數(shù)、體溫等,如果腹瀉嚴重,便中出現(xiàn)膿血或膿血增多,應及時糾正。如果腹痛持續(xù)加重難以緩解,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多日便秘,應警惕腸梗阻的發(fā)生。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療期間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注意個人情緒的調節(jié),避免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
(三)腸胃炎的藥物治療
藥物是目前腸胃炎的主要治療方法,需要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實際病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1對癥治療
腹痛明顯的患者可采用阿托品、復方顛茄片等藥物,能夠有效減輕腸道痙攣,炎癥性腸病患者需謹慎使用該類藥物;嘔吐嚴重的患者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腹瀉嚴重的患者可采用腸黏膜保護劑和吸附劑進行治療,常用藥物有果膠、蒙脫石散、活性炭等,另外,也可以采用洛哌丁胺等藥物,能夠抑制腸道蠕動,減輕患者癥狀;中毒或感染性腸胃炎患者使用的藥物具有抑制腸蠕動的作用,可能導致毒素難以及時排出,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嘔吐、上腹痛癥狀嚴重的患者可采用胃黏膜保護劑進行治療,如替普瑞酮、瑞巴派特、依卡倍特等,也可以選擇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艾普拉唑、雷貝拉唑等;上腹飽脹患者可采用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藥物進行治療。
2對因治療
大多數(shù)輕度和中度腹瀉患者通常無須進行抗感染治療,但是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免疫力弱,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氟喹諾酮類和磺胺類藥物;孕期腸胃炎患者應將情況詳細告知醫(yī)生,避免使用致畸或對母嬰有明顯毒性的藥物;哺乳期女性采用抗生素治療需要暫停哺乳,藥物代謝后方可哺乳;兒童應遵醫(yī)囑適當減少藥物劑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腸道菌群失調的患者需要注意補充腸道益生菌,如雙歧桿菌等;炎癥性腸病主要采用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常用藥物有奧沙拉嗪、美沙拉秦、巴柳氮等,也可以選擇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進行治療;腸結核和結核性腹膜炎需要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
腸胃炎通常無須手術治療,少數(shù)患者如果出現(xiàn)完全性腸梗阻、腸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結語
綜上所述,腸胃炎患者的病因、癥狀、病情等情況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颊叱霈F(xiàn)腸胃炎相關癥狀后應及時就診,在醫(y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避免盲目用藥,否則無法有效控制病情進展,同時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