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六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的時候,就開始以序列的形式編號了。編號,其實就是一個有目標的做法。后來,就按照這個序號,堅持走了下來。當我徒步到第39次的時候,曾經(jīng)考慮過“暫?!?,打算徒步到第40次就算了,以后就不排序了。作家蔡騫說:“堅持堅持,走到60次?!蔽艺f:“60次就沒有必要了,目前可能已經(jīng)無人能及了。不完全聽你的,走吧,走到50次算了?!?/p>
誰知,我徒步武漢長江大橋的事,還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單位領導和同事、有書畫攝影界的、有文學界的、有戰(zhàn)友圈的、有品茗圈的……有的朋友還時不時“提醒”我,第幾次第幾次了哈。周紅剛是我居住地武昌大歌笛湖的鄰居,也是我書畫界和品茗圈的朋友,他曾幾次預計我要徒步武漢長江大橋,而且肯定會到陸羽茶都喝茶。在我達到茶館的前后腳,他也到了?!懊防习濉笔俏覀儐挝恢袊鲄f(xié)會員梅贊,“梅老板”是我給他取的綽號,以喻他才高八斗,滿腹經(jīng)綸,當年戲劇大師梅蘭芳曾用此綽。他說:“徒步到第50次的時候,我們到水陸街這個武漢書法家聚集地好好慶祝一下?!蔽覜]有采納他們的建議。因為,從參軍和到地方工作40年來,養(yǎng)成了孤獨和寂寞的習慣,獨自第50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也挺好的。
■歷史
2023年11月3日晚上,我從武昌楚河漢街坐566公交到武漢長江大橋江邊的漢陽門下車,那時正好是下午6點。深秋的晚上,天黑的較早,長江兩岸和武漢長江大橋的輪廓燈都已打開,此景正合我意。我以漢陽門為起點,經(jīng)武漢長江大橋下的黃鶴樓原址,在燈光的照耀下,拾級而上,開啟了我第50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的行程。
不一會,就到達了大橋紀念碑下。紀念碑是一處觀景點,拍婚紗照的、本地或外地旅游的,都以各自的背景拍著照片。紀念碑上有很多碑文,記錄著武漢長江大橋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偉大而自強的建造史。
說到武漢長江大橋,它不僅是武漢人民的驕傲,而且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它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據(jù)資料顯示,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通車。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武漢長江大橋將武漢三鎮(zhèn)連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同時,大橋將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6月,毛澤東同志在《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題寫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詩句,正是對武漢長江大橋溝通中國南北交通這一重要作用的真實寫照。后來,作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武漢長江大橋圖案入選1962年4月發(fā)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標志。
來到橋頭,武漢長江大橋大氣、恢宏、壯觀的景色完全呈現(xiàn)在眼前。橋上川流不息的車輛、橋下飛速奔馳的高鐵、長江上繁忙的船只,在兩江四岸統(tǒng)一變幻的燈光下,讓游人不得不為之贊嘆,為之自豪?!按蠼蠛笪錆h”“武漢每天不一樣”等溢美之詞,都不能完全概括眼前所及之景。我與游客的感覺一樣,激動得只會說:美;好美;真是美;真的好美!
■照片
是日晚上,天氣轉涼、北風勁吹,據(jù)說次日氣溫將下降10度。盡管如此,并沒有影響到我徒步的興致和對風景的感受。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此時愉快的心情:邊走邊做擴胸運動,邊做擴胸運動邊大聲唱“我和我的祖國”,遇到好的景色,就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有時也自拍照片作為紀念。由于橋上的風太大,手機鏡頭無法聚焦,拍出的照片都是渾的,一張都沒有用。
我的攝影朋友、湖北省人民醫(yī)院的鄔松林教授曾說:“攝影不只朝前看,還要回頭看?!蔽沂冀K記著他的這句話。我俯下身,先以“全景”的拍攝模式,拍了幾張橋面的車流,又以同樣的模式朝遠處的鸚鵡洲長江大橋拍了幾張,然后回過頭向武昌橋頭拍下了包括黃鶴樓、武昌橋頭堡、大橋護欄線條在內(nèi)的照片。
沒有長期在外生活的人,是不知道“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受的。一次春節(jié)前坐車回老家,我的同座是剛剛從內(nèi)蒙古打工回來過年的。他說,在遙遠的他鄉(xiāng)看到“鄂”字頭牌照的汽車,我們都要喊著“老鄉(xiāng)老鄉(xiāng)”跟著跑好遠。就在我徒步到漢陽橋頭堡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四個人在那里拍照。出于愛好,也出于友好,我發(fā)現(xiàn)他們照相的位置和動作不是出“好片”的姿勢,于是我主動上前搭訕,看需不需要我的幫助。從當時的感覺來看,他們剛開始有些猶豫,畢竟素不相識,雖然目前整體國情和治安都很好,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嘛!游客見我很熱情,也是善意,就把手機給我,我給他們分別以橋頭堡和龜山電視塔為背景拍了幾張照片。交談中,我從他們的語音中發(fā)現(xiàn)是山東口音,一問他們,不僅是山東游客,還是我第二故鄉(xiāng)青島市的,一句“老鄉(xiāng)”,我們彼此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距離。之后,我以“主人”和“導游”的角色,給他們介紹武漢的主要景點,尤其是鸚鵡洲長江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等的特點和游玩線路,帶他們繞過馬路到龜山電視塔下和燈光最美的橋面拍下了一些背景更好的照片。
■初心
人啊,不管走多遠,總是忘不了人生的起點。說實話,我徒步武漢長江大橋這么多次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兵的時候是從晴川飯店旁邊的碼頭乘船離開武漢再經(jīng)上海轉海輪到達青島的,那天是1983年11月5日,距今整整40年。
40年前,我們在潛艇學院接兵首長的帶領下,乘專車到達武漢兵站,第二天(即1983年11月5日)清晨,我們冒著蒙蒙細雨,在晴川飯店旁邊的碼頭排隊登船,那是我第一次坐那么大的江輪。當時輪船的頭部對著長江上游,離武漢長江大橋非常近,輪船啟動離開碼頭,必須前行再調(diào)頭,然后順江而下到上海。那時,能夠見到武漢長江大橋,真是我們的夢想,我只在書本上和我父親的影集里見過。輪船移動的時候,我們心想“會不會從武漢長江大橋底下穿過去呀?”輪船接近橋邊的時候,減速調(diào)頭了,后來走了很遠,我們?nèi)匀换仡^看著大橋。后來調(diào)到武漢工作和生活,成了“新武漢人”,有時來到武昌江邊賞景,心中還時時浮現(xiàn)出“出征”時的場景。
我順著大橋人行道從漢陽龜山電視塔往武昌黃鶴樓方向邊走邊拍,狂風也隨之加劇,人走在橋上,經(jīng)常因“橫風”發(fā)生“飄移”。雖然天氣轉涼,但當時穿著T恤衫,還是恰到好處,感覺非常爽的。
走完了長江大橋到達司門口,此時已是晚上7點40分,此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用時1小時45分鐘。我撥開對著黃鶴樓拍照的人群,順著臺階下到解放路經(jīng)戶部巷來到大橋“黃鶴磯”那棵高大的合歡樹下,在我母親曾經(jīng)留過影的位置對著大橋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我對美好的追憶,對媽媽的懷念。只可惜,金合歡未開,媽媽已不在!
■回憶
順著江邊回到住處,已近晚上九點,人也略顯疲憊。再累,茶還是要喝的。我燒著水,拿出上好的茶葉,沏茶之時不由地想起一些事情。
想到第一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是2003年12月7日,那次是與我的同鄉(xiāng)、湖北潛江籍中國書協(xié)會員劉衛(wèi)東齊行的。當時湖北省社科聯(lián)、湖北省文聯(lián)等多家機構聯(lián)合主辦了一次全省書畫作品展覽,我和同鄉(xiāng)劉衛(wèi)東、孫光松(中國書協(xié)會員)都獲得展覽銅獎,我們約好一起參加展覽頒獎儀式。由于劉衛(wèi)東長發(fā)披肩、長髯及胸,加上身著粗布漢服,那裝扮就是一副古裝戲里的形象。我們行走在橋上,他的模樣吸引了過往人群包括公交車上游人的眼光。我明顯感覺劉衛(wèi)東也有些不自在,他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的。我想,此時他的感受可能就像喜劇小品里的臺詞一樣:“丟人,咱自己都覺得臉紅!”
“徒步大橋汗淋漓,兩江夜色讓人迷。回家不到半里路,暴雨沖成落湯雞?!?023年7月9日夜晚,我第36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后,天氣突變,電閃雷鳴、烏云滾滾,剛剛走到武漢音樂學院解放路門口時下起了大雨,走到湖北省人民醫(yī)院十字路口處,已經(jīng)渾身淋透。這時,一騎電動車的青年帶著背著書包的小女孩來到了我在的一棵大樹下避雨。可是雨越下越大,我們又都沒有雨具,雨水流得讓眼睛都無法睜開。我看見坐在電動車后面的小女孩不停地摸著臉上的雨水,又想想這孩子的書可能也完全打濕了。這時我想起隨身帶的小包里還有一個太陽帽,拿出來給那小孩戴著。我拿出帽子給小孩時,男青年怎么都說不要。我說:“帽子是干凈的,是我經(jīng)常戴的,放心,讓孩子遮一下,起碼可以把頭遮一下?!蹦星嗄暾f:“我是怕將來怎么把帽子還給你。”“不還了,送給孩子吧!”說完,我在雨中向住處沖去。
此時,茶已沖好,房間彌漫著佳茗的香氣,“嘶”進嘴里,滿腮生津;吞進喉嚨,順暢潤滑。50次徒步武漢長江大橋,我為自己的意志和堅韌所感動,也為朋友們戲稱的“徒步武漢長江大橋最多的人”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