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薛兆豐曾說:“用經濟學思維看世界,對個人而言是一件有趣的事?!?/p>
本書作者小Lin在序言中也提到,“我在和身邊朋友交流時,能感覺到幾乎每個人都想了解一些經濟學知識”。事實上,人們在大多數時候確實也有必要了解一些經濟學知識:加息、降息會對生活有什么影響?利率、發(fā)行貨幣和股市、樓市、匯率之間有什么聯動關系?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為什么都那么可怕?……但這些理論知識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過復雜,晦澀難懂。作者從這一訴求出發(fā),用很有個人特色的文字,不僅讓大家對世界經濟有所了解,也讓更多人看到宏觀經濟背后的故事與規(guī)律。
不少讀者知道小Lin是通過她的財經科普視頻。她是一位知名財經科普UP主,在2022年獲得B站“百大UP主”的稱號,全網粉絲超過1000萬。財經領域的視頻本身創(chuàng)作難度就比較大,由于限制多、專有名詞多,把握不好尺度就會因為過于學術化而變得枯燥或者因為太過娛樂化而消解話題本身的嚴肅性,但“小Lin說”這個頻道卻收獲了諸多粉絲的喜愛。
小Lin曾經在視頻中提到,自己學習新知識時,首先需要建立一個體系化的知識框架,有了框架之后,知識才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因此,本書是在嘗試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有關財經知識的框架。全書共11個章節(jié),從東亞到南亞,從中東到歐洲,講述了世界9個重要經濟體的經濟特點、歷史事件及其背后的經濟學原理,兼具通俗性和嚴謹性。
以第五章“印度”為例,第一部分“從被殖民到獨立,印度經濟的復蘇之路”中,小Lin帶我們回顧了印度經濟的發(fā)展歷程,從被殖民到獨立,再到經濟改革的轉折點,展現了印度經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挑戰(zhàn)和變化。第二部分探討了印度在全球外包業(yè)務中的顯著地位,并將其背后的原因總結為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國家對IT教育的重視以及英語的優(yōu)勢。第三部分探討了印度經濟的另一個顯著特點——人口數量多,并且辯證地討論了此特點帶來的影響。第四、五兩部分,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印度經濟發(fā)展的底層問題和貧富差距問題的影響。本章通讀下來只需要半個小時,而在這短短半小時內,我們就對印度經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可以畫出思維導圖,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其實,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自己的特色。讀完此書之后,你便能了解全球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各個國家的政府、企業(yè)、個人、央行、監(jiān)管機構等以及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等組織,它們底層運行的邏輯及互相之間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博弈關系。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fā)起人秦朔在評價這本書的時候稱,對普通人來說,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背后都有財經金融的影響,但要把這些知識講得通俗易懂并不容易。小Lin在這本書中,將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運行和財經金融的道理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不但可以啟發(fā)讀者植入長期主義的考慮,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一個長遠、理性和健康的經濟學認知框架。無論是經濟學“小白”還是有一定基礎的經濟學專業(yè)學生或從業(yè)者都能在本書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