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5日,我清楚地記得,剛剛上完一節(jié)課,馮校長叫我去他辦公室一趟。走進他的辦公室,我看到鄉(xiāng)輔導站站長和業(yè)務干事胡員生坐在那里。胡員生是我小學的啟蒙老師,見到我很親切地在我肩上輕輕拍了一下,并說他和站長到這里的來意是要調我去鄉(xiāng)中心小學任教。
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鄉(xiāng)中心小學是我的母校,擁有全鄉(xiāng)最好的教育資源。多少人一心想去都去不成,現(xiàn)在這樣的好事落到我頭上,真是喜從天降。
第二天,我來到中心小學,站在操場上看孩子們活蹦亂跳的身影,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也是在這里奔跑、讀書。一晃十多年過去,我從學生變成了老師。學校還有五名教過我的老師,見到他們,我立刻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叫他們“老師”。他們笑瞇瞇地點點頭:“小伙子很不錯,以后就是同事了。這里的學習機會多,有幾位老師是縣優(yōu)秀教師,他們業(yè)務非常熟練,希望你好好學習,盡快成長。”
中心小學的各項制度比較健全,管理規(guī)范。學校每周都有一堂公開課,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教導處安排每名老師輪流上。記得輪到我上公開課時,語文教研組組長把全年級的語文老師召集到一起聽我說課,然后他們就我的教學設計談了各自的看法。輪到我的老師們發(fā)言時,他們的語氣格外溫和,讓我想起小時候在課堂上聽他們講課的情景。我以前在偏遠山村上課,都是自己“單兵作戰(zhàn)”,自己想怎樣上課就怎樣上課,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還別說,經(jīng)過老師們的點撥,我的課文設計能力大大增強,仿佛打開了天窗,讓我看到窗外更加美好的世界。
胡員生老師對我特別關心。他經(jīng)常到辦公室來看我,有時帶幾本《小學語文教師》雜志給我,并要求我平時多看看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他自己就是喜歡看書的人,沒事的時候關起門來靜靜地讀書寫作。在他的帶動下,我除了上好課以外,其余時間也是在房間認真看書。吃過晚飯,老師們三三兩兩到后山去散步,我們幾個愛好讀書的走在一起,或談論教學業(yè)務,或討論書里的精彩情節(jié)。為了一個問題,我們經(jīng)常爭得面紅耳赤,觀念的碰撞產(chǎn)生思維的火花,但我們都很享受這樣的氛圍。
第二個學期輪到鄉(xiāng)級教研比賽,胡員生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鄉(xiāng)級教研是縣教研室安排的任務,是期末對學校教學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完成好任務。在那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全力以赴備課、鉆研教材,向學校的老師們請教。老師們也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指導我查找資料、設計好教學的每一步。每天下午放學,他們就以操場為課堂,讓我即興說課、試教,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在母校工作的日子里,我第一次參加縣城學校的教研活動,認真揣摩名師的教學過程;第二年,我踏上了杭州“千課萬人”學習的征程。在那里,我第一次聽周一貫、賈志敏、于永正、王崧舟、孫雙金的講座或授課,親身感受到大師們精湛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廣博學識。
走出鄉(xiāng)村,走出縣城學校,去欣賞外面的教學世界,開拓了我的視野,同時也改正了自己目中無人、容易自我陶醉的缺點。老師們告訴我,教學是一門永遠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收獲勝利的果實。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逐漸認識到,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地埋頭鉆研,才能到達終點。
時間見證著我的努力,如今早已忘記讀過多少書、寫過多少讀書筆記、熬過多少個夜晚。我已從一名普通語文老師,慢慢成為全鄉(xiāng)小學語文教研員和縣優(yōu)秀語文教師。后來,我還到鷹潭市參加教學比武活動。在寫作方面,我陸續(xù)在省級和市級報刊發(fā)表了很多文章。
無論在哪個崗位上,我都沒有忘記自己是從農村學校一路走來的一名普通教師,始終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讀書和寫作。讀書和寫作給了我一個遼闊的世界。那些年,在母校經(jīng)歷的那段艱苦歲月,現(xiàn)在想來都是有價值的?!簦ㄗ髡邌挝唬航魇→椞妒杏嘟瓍^(qū)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