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照龍
既有建筑改造已經(jīng)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不僅關乎建筑本身的可持續(xù)性,還與城市更新、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等多個方面緊密相連。但既有建筑改造面臨諸多問題,常見的包括結構老化、功能不適應現(xiàn)代需求、環(huán)境性能差等。這些問題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并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產(chǎn)生負面影響。如建筑結構的老化可能導致安全隱患,功能不適應則會導致空間利用效率低下。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在積極推進對既有建筑功能進行保護或更新改造,如結構鑒定加固、建筑室內外裝飾裝修、完善設施設備、優(yōu)化設計、采用新型材料和綠色技術等,可以使改造后的既有建筑結構更加安全、功能完善,符合人們的使用要求,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要求[1],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然而,改造過程中也存在如結構安全、技術難度大、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等問題。本文深入探討既有建筑改造的問題、現(xiàn)狀和施工改造實踐,旨在為相關領域的實踐和研究提供參考,提出促進既有建筑改造的建議。
上海建工管理學院崇明校區(qū)項目位于上海崇明島東南面陳家鎮(zhèn)攬海路799 弄2 號,建筑共3 層,總建筑面積約10072 m2,原為金茂凱悅酒店健身會所,現(xiàn)改為上海建工管理學院,需滿足70 ~100 人的培訓及吃、住、行等基本需求。
在EPC 工程模式下,對一棟自2005 年以來一直閑置的建筑進行改造更新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由于原建筑的功能與當前需求嚴重不符,且存在采光、通風、層高、消防疏散和防潮等一系列問題,增加了項目的復雜性和難度。本次施工內容涵蓋設計、結構拆除、加固、土建裝飾、機電安裝、景觀綠化、室外工程等,同時還有配套廚房、燃氣等。
原建筑為3層(圖1),分別為G層、1 層、地下1 層,其中G 層在地面上,原建筑功能為健身房,現(xiàn)在改為大堂、培訓教室、會議室、多功能廳、實訓室等;1 層北面為地下室,南面為地上建筑,原建筑功能為停車場,現(xiàn)在改為學員、教室客房、討論室和休息區(qū)等;地下1 層為地下室,原建筑為停車場和功能用房,現(xiàn)在改為食堂、員工休息和值班室等。
圖1 原建筑示意圖(來源:作者自繪)
裝飾改造施工EPC 模式中,改造設計是本工程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也是方案落實的重要保障。要想推動室內裝飾改造施工的有序進行,就要高度重視前期準備工作,室內裝飾改造設計為其中的重點內容。室內裝飾改造是基礎環(huán)節(jié),設計中要求人員充分考慮建筑物改造后的功能特征,還要提前勘察和分析原建筑物的主要特征,并且綜合分析改造后的環(huán)境結構特征[2]。
對原建筑進行詳細的結構和功能評估,明確其優(yōu)劣勢。然后與業(yè)主、設計師和其他相關方緊密溝通,確保改造更新方案滿足新的使用需求。
1 層建筑面積將近3000 m2,原有功能為停車場,除南邊區(qū)域,其他區(qū)域幾乎無采光、進深大,空間需重新組織安排。需要在1 層中間增加下沉式庭院和導光設備,并在四周房間增加采光窗(圖2)。
圖2 1 層增加下沉式庭院(來源:作者自繪、自攝)
地下1 層原為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層高 3.9 m,梁下 3 m,墻體沒有窗,地下1層通過旋轉樓梯增加采光天井,同時加強通風。
進行自然采光和通風設計,考慮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技術降低能耗,增強建筑的可持續(xù)性。
針對本工程建設時間短、場地布置困難、施工工種多、施工組織協(xié)調工作量大等特點,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制訂“設計-施工總承包深度配合,以裝修為主線,以機電、園林等施工為輔線”的總體思路進行施工。
設計圖紙、材料的確認是決定本工程能否順利施工的關鍵因素,因此制訂了“分階段設計,分階段施工”的總體技術路線,本工程施工流程將始終圍繞“設計滿足業(yè)主要求,施工進度符合工程進度”的主線展開,根據(jù)工程的進度安排、資源配置、現(xiàn)場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各部分的施工流程及交通組織,并以進度及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為控制前提,一切施工協(xié)調管理應先滿足以上條件,確保施工總進度計劃符合要求。
影響房屋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應用的因素較多,其中包括構件類型要素、節(jié)點尺寸要素和附屬設備因素等,這些不同的影響因素對加固方案優(yōu)選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需要對各類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形成結構加固技術方案。
根據(jù)結構受力狀態(tài)的應變滯后特點,在加固方案初步形成后,應明確每個施工節(jié)點的操作要求,堅持精細化施工作業(yè)理念,確保專業(yè)技術規(guī)范要求落實到位。在加固技術方案正式形成后,應組織相關參與方對結構承載力進行計算,并驗算構件正常使用狀態(tài),避免施工方案與標準規(guī)范之間的矛盾[3]。
本工程結構加固方法有碳纖維布粘貼加固、梁增大截面加固、柱增大截面加固等,具體如下:
1)碳纖維布粘貼加固。施工流程為:劃線定位—基層處理(打磨、修補、清理)—裁剪纖維布—涂底膠—纖維布粘貼(膠水充分浸透)—涂抹膠黏劑—固化、保護。
在粘貼時,不得折彎、弄皺碳纖維布,同時碳纖維布之間不夾氣泡。施工結束后的現(xiàn)場驗收是為了確保碳纖維布與混凝土之間的黏結質量。在驗收過程中,通過輕輕敲擊碳纖維布表面,聽取回音來判斷黏結效果。如果出現(xiàn)空鼓等粘貼不密實的情況,應采用針管注膠法進行補救。如果黏結面積少于90%,則判定為黏結無效,需要重新進行施工。這樣的驗收和補救措施是為了確保碳纖維布與混凝土之間的黏結質量能夠滿足工程要求,從而保證結構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確保黏結劑涂抹均勻、碳纖維布鋪設平整,以及所有的施工步驟都符合規(guī)范要求[4]。
2)梁/柱增大截面加固。施工流程為:混凝土表面處理—植筋—加固鋼筋的布置—模板制作安裝—灌漿料澆筑—養(yǎng)護—模板拆除—修補、保護。
施工前需要進行充分勘察和設計,確定加固方案和施工方案;在進行鋼筋布置和鋼筋混凝土覆蓋層制作時,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以保證加固效果和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循相關安全規(guī)定,確保施工安全;施工完成后,需要進行質量檢測和驗收,確保加固效果達到預期要求。本工程梁增大截面加固方式有雙側或單側增大截面加固、梁底增大截面加固。建筑外墻處的邊梁加固時,增大截面部分的梁主筋植入兩側柱體中,新增箍筋與原梁箍筋焊接或植筋,新增拉筋通過植筋植入原梁中。非邊梁雙側增大截面加固的梁主筋、U 形箍筋做法同新增梁鋼筋做法一致;在新增腰筋部位,采用一級鋼且直徑為8 mm 的拉筋,拉筋植入原梁中。
1 層北面地坪底下原來無房間,為基礎結構底板,現(xiàn)在方案為客房,客房衛(wèi)生間需要排水。設計原考慮每個衛(wèi)生間用污水提升泵排走污水,由于污水提升泵噪聲大,排水管外漏不美觀等因素,經(jīng)現(xiàn)場研究和實踐,采用兩排房間中間設置管弄井(圖3),排水管通過管井統(tǒng)一排入集水井,集水井通過密閉式污水提升一體化設備排入污水管網(wǎng),此方案解決了以下3個問題:
圖3 管井布置圖(來源:作者自攝)
1)排水管需要有2%~5%坡度,為保證排水暢通,用公稱直徑150 mm的排水管,最遠處淋浴房地面抬高110 mm,最近端地面鑿除地面保護層使排水管有一定的坡度。
2)集水井需單獨設置機房,機房四周墻體安裝隔音板,減少污水提升泵噪聲。
3)為防止管道異味,主管需增加通氣管接到室外,淋浴房、臺盆、馬桶、地漏增加沉水彎,集水井處污水提升泵采用密閉式污水提升一體化設備。
1 層原為停車場,現(xiàn)在改為客房,結構層高為3.2 m,新風、空調、排煙等管道對層高要求嚴格,為此需從以下幾方面解決此問題:
1)分區(qū)域設置新風管井,優(yōu)化新風管配置,將新風送至每間客房,提升房間的舒適度。
2)適當提升排煙系統(tǒng)風管內風速,降低排煙風管高度,以減小吊頂內占用空間,同時增加排煙管井(豎井)數(shù)量,減小排煙管道截面積。
3)根據(jù)不同功能分區(qū),分區(qū)域設置多聯(lián)機空調系統(tǒng),以減少空調管道,同時便于后期管理,節(jié)約能源。
4.4.1 木制品飾面變形、開裂、防潮的處理施工技術
木制品飾面變形、開裂、防潮的處理施工技術,具體如下:
1)現(xiàn)場基層板和木飾面板基層應采用無鹵阻燃劑的阻燃板,因為含鹵阻燃劑鹽分過高會導致吸潮能力上升,含水率難以控制。
2)木皮厚度需達到0.45 mm以上,加工采用熱壓工藝,選用約0.25 mm的薄皮鋪貼于基層板表面,但該類厚度的木皮由于生產(chǎn)工藝較為苛刻,在木皮刨切完成后必須在潮濕狀態(tài)下方可銷售。如果在木皮干燥前尚未敷貼到基層板上將會出現(xiàn)木皮開裂現(xiàn)象,所以貼皮工序均需要在木皮潮濕的前提下進行操作。在熱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避免過度加熱,可使用先進的熱壓設備和技術,以更精準地控制熱壓過程。需注意,熱壓過程中為了排出濕氣過度加溫和延長熱壓時間,更易導致木皮表面開裂現(xiàn)象出現(xiàn)。
3)不見光面隔潮處理是在熱壓貼皮工序完成后可以進行不見光面 UV輥涂工藝處理。由于UV 輥涂是由器械設備通過滾輪的形式,對基層表面進行壓力式覆蓋,并經(jīng)過紫外線照射固化,形成一道漆膜較厚的漆膜層,徹底封閉細微毛孔,使飾面在安裝完畢后墻體潮濕現(xiàn)象無法滲透影響木制品飾面基層,不會影響表面飾面,并可防止?jié)駳鈴膲w基層反滲透情況的發(fā)生。對于現(xiàn)場安裝、切割、開孔的處理,在切割、開孔等工序完成后不得立即安裝,必須使用透明純油漆原液進行切割面的涂刷封閉,使被破壞位置重新形成封閉效果,待油漆表面干燥后方可進行安裝,最大限度地降低各個部位的吸潮風險。
4.4.2 石膏板吊頂?shù)姆懒咽┕ぜ夹g
輕鋼龍骨雙層紙面石膏板吊頂板縫開裂是一項困擾裝飾施工的質量通病,嚴重影響了裝飾效果和美觀。板縫處開裂一般出現(xiàn)在投入使用半年之后,嚴重時在施工完成后不久板縫處就出現(xiàn)裂縫,為此需從以下幾點進行控制:
1)在風口與石膏板的交接處,經(jīng)常面臨冷凝水產(chǎn)生的情況。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問題,可以進行柔性連接,在風口翻邊與吊頂板交界處使用密封膠墊或經(jīng)過防腐防火處理的木框作為過渡。這種柔性連接可以有效減少冷凝水的產(chǎn)生。同時,考慮到風口與石膏板的連接可能會因為振動而導致石膏板開裂,可在風口位置使用輕鋼龍骨或角鋼進行加固,增強石膏板的穩(wěn)定性,并可以進一步防止冷凝水的產(chǎn)生,有效避免風口處的裂縫問題。
2)所有轉角處都應避免出現(xiàn)石膏板接縫,對此可在轉角處采用7 字形轉角板,7 字形轉角板的短邊不小于 500 mm,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因材料的收縮及結構應變而造成在吊頂上出現(xiàn)貫通裂縫和開裂的概率。
3)造型邊框轉角需增加斜撐龍骨,同時在吊頂掛板L 角處需用鍍鋅鐵皮加固。
建筑室內裝修改造中的一些難點處理得不妥善,將會影響裝修施工進度,也會影響裝修工程質量。因此,裝飾裝修人員需要對既有建筑改造施工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問題予以充分重視,并采取有效手段進行落實,以促進自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并確保改造施工的質量[5]。既有建筑裝飾改造需要與各相關方的緊密合作和共同努力,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所在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確保改造更新項目能夠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的目標、效果和效益,同時也為城市更新項目中的類似工程提供經(jīng)驗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