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晨
陽光透過玻璃,在寫字臺上投下斑斑駁駁的碎金,又如調皮的精靈,見證我于學海中劈波斬浪。
這個周末的數學作業(yè)都是思維題,前面幾道題,我過五關斬六將都攻克了,本以為能一氣呵成,可不幸遇到了“攔路虎”?!白哪绝B媽媽和女兒一起在大森林里進行捉蟲比賽,啄木鳥媽媽給女兒12只后,比女兒少6只。原來媽媽比孩子多幾只?”我左思右想,卻好像闖進了迷宮之中,怎么都走不出來。唉,還是問老媽吧!畢竟,姜還是老的辣嘛!我和老媽用了許多方法:畫圖、數數……但我們依舊打不過這只“攔路虎”。
媽媽靈機一動,便對我說:“我們去問其他家長吧!”
“問同學,會不會丟臉……”我欲言又止。
“怎么會呢?”媽媽笑著說,“學問學問,不懂就問。問,并不是可恥的事?!?/p>
媽媽把題目拍下來,然后發(fā)給了同學的媽媽。沒過一會兒,阿姨把解題思路發(fā)給了我們。我們看得很仔細,媽媽問我:“你會了嗎?”
我還是不懂,媽媽又給我講了一遍,我依然似懂非懂。媽媽皺著眉頭,想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我。于是又把照片發(fā)給了另一個家長,問問有什么更易懂的方法。另一個阿姨的解題思路比較簡單。
“根據題目,媽媽給女兒多少,就和女兒一樣多了?”媽媽在紙上畫著線段圖,一步步引導我,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攔路虎”也不過如此嘛!
媽媽嘴角上揚,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意。光斑在跳躍,似乎為我們而歡呼,更是為媽媽的好學而喝彩。
發(fā)稿/沙群
老師豎起大拇指:“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媽媽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面對難題,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反復向同學的家長請教,再講給“我”聽。如此“學神”,怎不令人拍手稱贊?
指導老師/閭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