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仙客來種子為試驗材料,分析不同處理方法對種子萌發(fā)及補植養(yǎng)護效果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1) 40 ℃蒸餾水浸種24 h處理下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80%;2)在100mg/kg濃度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種12 h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55%;3) 超聲波處理2min時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75%;4) 在葉面噴灑40 mg/L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的處理下,植株高度、冠幅出現(xiàn)最大值,分別為9.1 cm、16.3cm,葉面積、葉綠素含量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5.1 cm、2.0 mg/g;5) 仙客來補植幼苗對光照敏感,在光照9 h下各生長指標的平衡性更好。
關(guān)鍵詞:仙客來; 種子萌發(fā); 養(yǎng)護條件
中圖分類號:S682.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24)06-0008-03
仙客來(Cyclamen persicnm Mill.)是球根植物,屬報春花科(Primulaceae)仙客來屬(Cyc/amen),性喜涼爽,具有半耐寒性[1]。因花型獨特、開花周期長、整體造型美觀,在盆花市場享有盛譽[2]。消費者對仙客來的喜愛,帶動了仙客來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由于其種子萌發(fā)率低、幼苗抗病性差等因素給生產(chǎn)帶來了較大風險,栽培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生長變緩、花芽分化受阻、植株尤其是幼苗病蟲害嚴重等問題。為此,仙客來生產(chǎn)者長期致力于提高種子萌發(fā)率和改進栽培技術(shù)。以仙客來種子為試驗材料,分析不同處理方法對種子萌發(fā)及補植養(yǎng)護效果的影響,以期為仙客來的生產(chǎn)栽培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 仙客來種子 香味仙客來,胖龍(北京)園藝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1.2 試驗試劑 赤霉素(GA3),含量99%,潤友化學(深圳)有限公司生產(chǎn);硫酸鏈霍素,含量98%,河北久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甲基托布津,含量70%,山東鄒平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6-芐氨基嘌呤(6-BA),含量99%,潤友化學(深圳)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試驗方法
1.2.1 種子萌發(fā)處理 CK1(對照)組:未經(jīng)任何處理的種子;A組(不同溫度處理):分別用10、20、30、40、50、60 ℃蒸餾水浸種24 h,然后用蒸餾水清洗數(shù)次,分別記錄為A1、A2、A3、A4、A5、A6;B組(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分別用25、50、75、100、125、150 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種12 h,然后用蒸餾水清洗數(shù)次,分別記錄為B1、B2、B3、B4、B5、B6;C 組(不同超聲時間處理):超聲(超聲頻率gt;20 kHz)處理0.5、1.0、2.0、3.0、4.0、5.0 min,然后用蒸餾水清洗數(shù)次,分別記錄為C1、C2、C3、C4、C5、C6。
1.2.2 穴盤播種 采用128孔穴盤,用品氏基質(zhì)將穴盤裝滿后用3 000倍硫酸鏈霍素、1 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澆透待用[3]。將處理后的種子點播至穴盤內(nèi),CK1組播種10粒,每處理播種10粒,即每組播種60粒,共播種190粒。在種子上方均勻覆蓋薄薄一層細基質(zhì),以覆蓋種子為宜。
1.2.3 萌發(fā)管理 控制環(huán)境溫度17~19 ℃,濕度85%~95%,全黑暗狀態(tài)。
1.2.4 種子萌發(fā)記錄 5 d后記錄CK1、A、B、C組的發(fā)芽情況。
1.2.5 移栽補植 仙客來種苗長到3~4片葉時移栽上盆,栽后用3 000倍硫酸鏈霉素、1 000倍甲基托布津澆至基質(zhì)一半深度。CK1組進行補植,補植植株選擇與原CK1 組植株長勢一致的植株作為后續(xù)試驗對象。
1.2.6 補植養(yǎng)護 CK2、D組各3株,E組每處理3株共15株,F(xiàn)組每處理3株共15株,共計36株。CK2組:培養(yǎng)溫度白天20 ℃,夜間10 ℃,光照強度保持在2.5萬~3.5 萬Ix,7:00-14:00 給以光照,濕度65%~75%;D組(日夜無溫差處理):全天恒溫20 ℃,光照強度保持在2.5萬~3.5萬Ix,7:00-14:00給以光照,濕度65%~75%;E組(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在葉面分別噴灑濃度為5、10、20、40、60 mg/L的6-芐氨基嘌呤,培養(yǎng)溫度白天20 ℃,夜間10 ℃,光照強度保持在2.5 萬~3.5 萬Ix,7:00-14:00 給以光照,濕度65%~75%,記錄為E1、E2、E3、E4、E5;F組(不同光照時間處理):光照時間7:00-10:00、7:00-12:00、7:00-16:00、7:00-18:00,培養(yǎng)溫度白天20 ℃,夜間10 ℃,光照強度保持在2.5萬~3.5萬Ix,濕度65%~75%,記錄為F1、F2、F3、F4、F5。
1.2.7 補植養(yǎng)護效果記錄 10 d后記錄CK2、D、E、F組的植株高度、葉片數(shù)量、平均葉面積、葉片葉綠素含量、葉片相對膜透性和冠幅。植株高度:植株最頂端到球莖頂端的長度;葉片數(shù)量:成熟葉片的數(shù)量;葉片葉綠素含量:由JC- YLS葉綠素測定儀測定;葉片相對膜透性:采用電導法測定;冠幅:不同方向冠幅的平均值。
2結(jié)果與分析
2.1不同溫度處理對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A 組)
在CK1、A1、A2、A3、A4、A5、A6處理下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分別為35%、75%、40%、40%、80%、50%、30%。由此可知,不同溫度處理對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程度不同,用10 ℃(A1)、40 ℃(A4)蒸餾水處理均能使仙客來種子達到較高的萌發(fā)率,分別為75%、80%;60 ℃(A6)蒸餾水處理相較對照組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因為60 ℃已破壞仙客來種子的種胚。
2.2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對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B組)
在CK1、B1、B2、B3、B4、B5、B6處理下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分別為35%、35%、40%、45%、55%、35%、35%。由此可知,在濃度為25~100 mg/kg的赤霉素處理下,仙客來種子的萌發(fā)率隨濃度的提高而提高,最高萌發(fā)率達55%,125 mg/kg(B5)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反而使種子萌發(fā)率快速下降,這可能是因為低濃度的赤霉素有打破種子休眠的功能[4],但在100 mg/kg左右時已達到發(fā)揮此功能的最高濃度,繼續(xù)提高濃度對種子萌發(fā)反而可能存在抑制作用。
2.3不同超聲時間處理對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C組)
在CK1、C1、C2、C3、C4、C5、C6處理下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分別為35%、35%、40%、75%、70%、20%、25%。由此可知,超聲波處理2 min(C3)時仙客來種子的萌發(fā)率最高為75%,萌發(fā)率與對照組相比提高114%,這可能是因為超聲波的機械振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仙客來種子的種皮,有助于種子萌發(fā),但超聲波處理時間達到4 min(C5)后,種子萌發(fā)率迅速降低,這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的超聲處理,會使種皮、種胚同時受損,導致種子不再具有發(fā)芽條件。
2.4日夜無溫差處理對仙客來生長的影響(D組)
日夜無溫差處理對仙客來生長指標的影響見表1。
由表1 可知,經(jīng)過日夜無溫差處理后的植株高度、葉片相對膜透性與CK2組相比均有所提高,分別提高9.8%、11.6%,但葉片數(shù)量、平均葉面積、葉片葉綠素含量、冠幅與CK2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別降低25.0%、11.3%、14.3%、16.9%,這可能是因為恒溫20 ℃處理會造成植株有徒長趨勢,從而對不同的生長指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2.5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仙客來生長的影響(E組)
2.5.1 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植株高度、冠幅的影響 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植株高度、冠幅的影響見表2。
由表2可知,植株高度、冠幅隨著6-芐氨基嘌呤濃度的提升,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均在40 mg/L(E3)處理下出現(xiàn)最大值,分別為9.1 cm、16.3 cm,相較CK2 分別提升11.0%、31.5%,這可能是因為6-芐氨基嘌呤在低濃度下對細胞分裂有促進作用,使植株高度、冠幅有一定提升。
2.5.2 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葉片指標的影響 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葉片指標的影響見表3。
由表3可知,濃度超過40 mg/L(E3)后,葉片數(shù)量隨著6-芐氨基嘌呤濃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但在40mg/L以下時,對葉片數(shù)量無影響。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對葉片相對膜透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響不大。葉面積、葉綠素含量在不同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處理下呈正相關(guān),均在40 mg/L處理時達到最大值,含量分別為15.1 cm、2.0 mg/g,分別提升7.1%、42.9%。
2.6 不同光照時間處理對仙客來生長的影響(F 組)
不同光照處理對葉片生長指標的影響見表4。
由表4可知,不同的光照處理對不同生長指標的影響不同,在光照時間9 h(F4)的處理下,葉片數(shù)量、平均葉面積、葉片葉綠素含量、冠幅提升最大,但此時株高提升最小,這可能是因為仙客來植株生長各指標間具有內(nèi)在平衡。
3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1)40 ℃蒸餾水浸種24 h處理下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80%;2) 在100 mg/kg濃度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種12 h的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55%;3) 超聲波處理2 min時仙客來種子萌發(fā)率最高為75%;4)在葉面噴灑40 mg/L濃度的6-芐氨基嘌呤的處理下,植株高度、冠幅出現(xiàn)最大值,分別為9.1 cm、16.3 cm,葉面積、葉綠素含量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5.1 cm、2.0 mg/g;5) 仙客來補植幼苗對光照敏感,在光照9 h下各生長指標的平衡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