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計川
北大、清華、復旦、南開、南京大學等一批大學的復印價格是一毛一頁或一毛五兩頁,且十數(shù)年來一直如此。有些大學的復印價格是兩毛一頁,甚至三毛一頁。到底什么原因?
有人會說:不同地方物價水平不一樣。顯然,這個解釋行不通。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的物價相差很大,但位于這些城市的絕大多數(shù)985高校的復印價格是一樣的,一毛五兩頁。同樣在這些城市,有很多學校的價格是兩毛一頁、三毛一頁。
可能還有人會說,這些學校的在校學生數(shù)量不一樣。學生多的,需求多,價格低;學生少的,需求少,價格高。貌似有點道理,但不盡然。國內許多排名靠前的學校在校學生數(shù)量并不比一般學校的多,甚至是相反。
不是地方物價的原因,也不是學生數(shù)量的原因,那是什么呢?經濟學告訴我們,供給和需求決定價格。
從供給的角度看,打印復印社雖小,但符合規(guī)模經濟特性,業(yè)務量越大,分到每頁上的固定成本就越小,如果一天只有一頁的業(yè)務量,恐怕每頁200元也難以彌補成本。
從需求的角度看,既然不是受學生總量的影響,那一定由單個學生的打印復印需求決定。也就是說單個學生的打印復印量大,致使總的需求量大,在供給端規(guī)模經濟的作用下,單張打印或復印的價格下降。
原來如此!
問題又來了,為什么有些學校的學生打印復印得多呢?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打印復印的內容無非是文獻或前沿教材,打印或復印顯然是為了學習,因此,愛學習的學生打印復印得多。如果一個學校單個學生的打印復印需求大,則說明整體上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學習努力,那么這個學校的質量自然是高的。
我對國內諸多高校的打印復印費進行了非全面的統(tǒng)計,基本情況如下:
1.90%以上的985高校,一毛一頁或一毛五兩頁。
2.90%以上的211高校,一毛一頁,少數(shù)幾所211高校兩毛甚至三毛一頁,這個結果,大家只要看一下學校所處排名,自然明白。
3.部分兩毛一頁的高校,在某些學科或曾經在某些學科,在國內的排名比較不錯,甚至不弱于某些211高校。
4.三毛一頁或價格更高的學校,在絕大多數(shù)高校評估中處于均值以下,甚至更差,當然除了少數(shù)幾所特殊專業(yè)學校。
于是,我手上有了一份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的打印復印價格表。這張表格我每年用一次,那就是填報高考志愿用!
每年高考結束后,我都會接到許多志愿填報咨詢電話,希望能夠提供建議。我一般只詢問對方一個問題:你的成績在省里的位次是多少?有了這個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那些符合條件的學校,繼而打開這張表,按打印復印價格從低往高排序,取排名相對應的學校,由學生自主選擇。
效果如何呢?在此只說一例。八年前,我老家有一個學生填報志愿,就是按此方法選擇的高校。其同班同學,成績與其相差一分,然而目前二人的人生軌跡和職業(yè)大相徑庭。一人現(xiàn)在美國芝加哥某金融機構任職,一人本科畢業(yè)回到原籍從事穩(wěn)定的工作。
(素律摘自《經濟學家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