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德強
2023 年春天,馮恩鶴主演的大型反腐題材劇《風雨送春歸》,在央視播出后好評如潮。很少有人知道,為支持夫人出國留學,他曾息影12 年甘當“家庭煮夫”。馮恩鶴和博士妻子因生活理念不同,從新婚就開始吵架,吵了大半輩子,卻越吵感情越深。
馮恩鶴1950 年出生在遼寧瓦房店。從小他就喜歡吹拉彈唱,尤其擅長吹小號。后來他參軍到了東海艦隊文工團,成了一名話劇演員。1974 年,他出演首部戰(zhàn)爭電影《南征北戰(zhàn)》,從此走上演藝路。
28 歲那年,馮恩鶴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比他小1歲的季穎。季穎當時在一家雜志社做編輯。兩人聊天時,馮恩鶴注意到季穎穿著的棉大衣袖口磨了1個洞。原來因為她經(jīng)常坐在家里看書,右邊的袖口都磨壞了。馮恩鶴一聽季穎喜歡看書,對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第二天,他早早出門,到商場買了一件漂亮棉服給她。季穎被他的細心和體貼溫暖到了,對馮恩鶴也心生好感。
相戀幾個月后,志同道合的兩人決定結(jié)婚。當時他們沒有拍婚紗照,也沒有辦婚禮,只是馮恩鶴花了兩個月工資128 元錢,給戰(zhàn)友買了喜糖和瓜子?;榉浚菃挝恢胺峙浣o馮恩鶴的一個小房子。
原以為志趣相投的兩個人,在婚后會琴瑟和鳴,沒想到夫妻倆卻因性格和習慣不同,爭吵不斷。季穎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才女,酷愛看書、感性,屬于文藝青年那種。即使是結(jié)婚了,也依然書不離手。但她讀書后卻不太愛整理,經(jīng)常是看完一本隨處扔,沙發(fā)、餐桌、柜子、床上等到處都是書。
此外,季穎也不愛收拾家務(wù),家里經(jīng)常是亂糟糟的。與妻子的過分隨意截然不同,多年軍旅生活讓馮恩鶴養(yǎng)成了愛整潔的習慣,他的東西都收拾得整整齊齊,被子都是疊成豆腐塊的。所以,每次拍完戲回來,看到屋里亂糟糟的,馮恩鶴就來氣。不同的生活習慣,讓兩人經(jīng)常發(fā)生爭執(zhí)。
最初他還經(jīng)常發(fā)火。可妻子卻說這是自己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怎么隨便、舒服怎么來,改不了。連續(xù)地爭吵,讓兩人精疲力竭。馮恩鶴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便不再多說。而季穎也發(fā)現(xiàn)了婚姻中的危機,每次丈夫拍戲快回家時,她就趕緊收拾家務(wù)。
季穎博覽群書,很有學問,但過起日子來盡出笑話。結(jié)婚不久,季穎見隔壁鄰居抻面抻得特棒,好生羨慕。于是就派馮恩鶴過去學習,說自己在家負責做鹵汁。有趣的是,馮恩鶴學會后,立馬回家就做,當熱騰騰的面條端上了桌,趕緊去找鹵汁時,卻發(fā)現(xiàn)妻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書。原來,季穎一看書,就把做鹵汁這事給忘了,搞得馮恩鶴哭笑不得。
除了生活習慣引發(fā)兩人矛盾外,他們也經(jīng)常在教育孩子方面發(fā)生分歧?;楹髢赡辏麄冇瓉砹藘鹤玉T國眾。這孩子是左撇子,吃飯、寫字都用左手,馮恩鶴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認為這是個壞毛病,要求孩子改正過來。而妻子看過很多教育方面的書,并不覺得左撇子是什么壞事,夫妻倆為此時也沒少爭吵。
或許是因為馮恩鶴認清了爭吵對婚姻的影響,他總是先低頭認錯;而季穎取得勝利后也并未得理不饒人,反而依偎在丈夫懷著撒嬌。是以不斷的爭吵,并未讓這對夫妻心生隔閡,反而讓這個家庭越來越穩(wěn)定。
馮恩鶴夫妻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關(guān)于兒子的教育方式。原因很簡單,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截然不同。季穎是做教育工作的,常去不同的國家交流學習,比較認同新式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她希望尊重孩子的天性。
馮恩鶴則不同,由于長期接受部隊正規(guī)教育,他特別強調(diào)“紀律”,對于什么不能做,他會給兒子講得清清楚楚。如果兒子偶爾違反了紀律,馮恩鶴就會拿出帶兵的方法管教他,還時不時地來點兒體罰。
但在馮恩鶴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下,兒子馮國眾的學習成績始終出類拔萃。進入中學后,他還是學校的四大電腦王之一,動手能力特別強。在這一點上,季穎又不得不佩服丈夫。
事業(yè)上,馮恩鶴可謂順風順水。他先后主演了《解放石家莊》《16 號病房》《大決戰(zhàn)》等很多膾炙人口的影片,雖然沒有大紅大紫,因演技精湛,受到很多導(dǎo)演的器重。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馮恩鶴的人生到這里算得上非常圓滿了
然而1997 年,正當他處在事業(yè)上升期時,妻子卻產(chǎn)生了一個讓馮恩鶴詫異的想法,她決定去日本攻讀教育學碩士,做低幼讀物研究工作。此時,孩子正在讀中學。季穎是個浪漫主義者,不顧自己40 多歲的年齡,硬是要出國闖闖。一時間馮恩鶴有些不知所措,頗感為難。一想到妻子要離開很久,他心里就感覺空落落的,連續(xù)幾個晚上睡不好覺。
季穎讀研究生一走就要好幾年。而且她走后,就意味著馮恩鶴要放下工作,回歸家庭照顧兒子,勢必會影響演藝事業(yè)。其次,他還要與妻子過兩地分居的生活,這無疑讓兩人的婚姻也要經(jīng)受巨大的考驗。因為夫妻一方去國外留學導(dǎo)致散伙的事例,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可是如果不答應(yīng)她去日本的話,季穎是會抱憾終身的,況且她考上的這所大學,還是名校。馮恩鶴又不忍心因為家庭,影響她的美好未來。是選擇保全自己的事業(yè),還是放手讓妻子離開?
幾番糾結(jié)后,再三思量下,馮恩鶴最終還是忍痛答應(yīng)了夫人的要求,決定全力支持她追逐夢想,親手收拾行李,送她到機場。更讓季穎感動的是,就連這么多年家里幾乎所有的積蓄,馮恩鶴也一股腦地都給了她。
就這樣,妻子遠渡重洋去留學進修,整個家庭的擔子就放在馮恩鶴一人身上。兒子還小,總得有人管,雖然馮恩鶴對表演非常熱愛,可是為了孩子,他只好忍痛放下自己的演技,不再拍戲,而是去做辦公室的工作,為的是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兒子。
此后,馮恩鶴就開始了當?shù)之攱尅⑦€要上班的緊張生活。早上5 點半,他就得起來給兒子做早飯,6 點叫兒子起床,吃完早餐,馮恩鶴就騎著自行車送兒子到學校。然后再趕到單位上班,下班后又抓緊時間去接兒子,然后買菜做飯。有一次他騎車正走著,車叉忽然斷了,父子倆冷不防一起摔在了馬路上。
由于要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馮恩鶴不能出去拍戲,久而久之,各劇組都知道他忙,也就沒人再找他拍片。妻子初到消費很高的東京,并沒有收入,單位只給她一點補助,馮恩鶴就靠著不多的工資,養(yǎng)活兒子,同時還要給夫人寄生活費,壓力可想而知。
當時夫妻倆的工資都不高,平時除了供孩子讀書,還要贍養(yǎng)兩邊的老人。所以,經(jīng)濟上非常緊張。季穎每星期給馮恩鶴打一次電話,由于越洋電話很貴,每次他們都要精確計算好通話時間,就為了省錢。
馮恩鶴想念妻子、兒子想媽媽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帶著兒子到郵局,給她打越洋電話。同時,為了給兒子攢下讀大學的費用,馮恩鶴還要節(jié)衣縮食。即使這樣,錢還是不夠花。當時他算過一筆賬:自己一年的工資是2.4 萬元,而兒子的大學學費一年是1.6 萬元。交完學費之后,剩下8000 元生活費,這還沒把兒子的生活費算在里邊。所以他必須節(jié)省,甚至從來不買新衣服,出門就穿軍裝。家里也從來不請客,因為請大家吃頓飯又要花不少錢。
單位給馮恩鶴分了一套寬敞的新房子,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因為手里實在缺錢,他決定索性不裝修了,直接住進去。聽到這個消息,岳父和岳母強烈反對,說那怎么能行呀,僅那灰突突的墻面看著就不像個家的樣子,老丈人執(zhí)意借錢給他布置新家。事已至此,馮恩鶴也只好勉強接受了。
馮恩鶴充分發(fā)揮了自己心靈手巧的潛能,托人從市場上買來木頭,親手打造了家里幾乎所有的家具。鄰居們看后頗感驚訝,小到餐桌、板凳,大到沙發(fā)、雙人床,不僅漂亮,還可以隨意拆裝組合。大家都夸他是手工達人。馮恩鶴開玩笑說:“咱這是四級木工的水平。”這絕不是吹牛,多年后馮恩鶴應(yīng)邀參加一個綜藝節(jié)目,和明星英達在現(xiàn)場“比拼”木工手藝,觀眾們才知道,原來馮恩鶴還有這手絕活……
在妻子留學的4 年里,馮恩鶴只擔任廠里的故事片部主任,一部戲也沒拍,每天在單位和家之間兩點奔波。盡管辛苦,但他毫無怨言,一心只想圓了妻子的研究生夢。等她回來,一家人就能團聚了。不料取得碩士學位后,季穎因成績優(yōu)異,校方又建議她接著讀博士。這下馮恩鶴傻眼了,后來他干脆決定,咬牙再堅持幾年,徹底了卻夫人的心愿。于是就對季穎說:“你就安心讀博吧,家里有我呢,不必擔心!”電話那端的妻子,一時感動得哽咽。
季穎一走就是12 年,馮恩鶴全力支持她,精心照料兒子和兩邊的老人。后來兒子考上大學,息影十余年的馮恩鶴才復(fù)出。2008 年,兒子讀了博士,這讓馮恩鶴頗感欣慰。
2008 年,季穎學成歸來,當時她已經(jīng)在專業(yè)上很有名氣。令馮恩鶴自豪的是,季穎的博士學位很不簡單,她所在的那所名校118 年里只培養(yǎng)出14個博士,其中就有季穎。為了妻子的專業(yè)進取,馮恩鶴雖然夫妻分居十幾年,但他覺得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雖然當“家庭煮夫”多年,但馮恩鶴一直沒有丟下自己的基本功,更不斷在生活中磨礪自己。所以“復(fù)出”后不用過度,他很快就能披掛上陣。當《潛伏》劇組找到馮恩鶴,他一口氣看完劇本,決定改變自己的戲路,演一個老謀深算的反面人物?!稘摲飞嫌澈蠡鸨瑹善粒W(wǎng)友稱馮恩鶴為“史上最搶戲的男配角”。
日常吵鬧歸吵鬧,對于丈夫的成績,季穎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一部戲的完美與否和配角緊密相連,你能把正、反面角色都演得這么成功,說明你有不可多得的才華!”此后,馮恩鶴迎來了事業(yè)的第二春。雖然變得忙碌了,但馮恩鶴并未掉進名利場,每年只接兩三部戲,其余的時間就用來陪伴家人。正如他所說,家庭穩(wěn)定是他的底線,任何事都不能破壞他的底線。
2019 年,馮恩鶴買了一輛越野車,在車里放了各種戶外用品、鍋碗瓢盆、釣魚設(shè)備等物品。閑的時候,他就開車和季穎自駕游。夫妻倆去過云貴高原,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已經(jīng)跑遍大半個中國。馮恩鶴說:“在生活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不要忘了懷著一顆心去享受它?!?/p>
2021 年,電視劇《老酒館》在廣東衛(wèi)視上午劇場每天6 集重播。馮恩鶴在劇中與陳寶國、秦海璐飆演技,一個思想固化的“老頑固”躍然熒屏,令觀眾印象深刻。生活中,馮恩鶴與妻子雖然也吵,但就是吵著玩,季穎寫她想寫的書,馮恩鶴拍自己想拍的劇。兒子也很關(guān)心他們,常說:“爸媽怎么開心怎么過?!薄斑€要怎么開心?有愛人陪著,有小輩掛牽著,這就很好了!”馮恩鶴笑著說。
如今,73 歲的馮恩鶴仍然活躍在電影和電視行業(yè),雖然是許多戲劇中的“金牌綠葉”,但對他來說,能夠繼續(xù)從事自己熱愛的表演,已經(jīng)足夠幸福。
2023 年4 月,馮恩鶴與季穎結(jié)婚已45 年,兩人雖經(jīng)常吵鬧,感情卻日益深厚。不管季穎在不在身邊,馮恩鶴從未有過任何緋聞。家庭需要,他就息影,安心照顧家庭;事業(yè)有機會,他就復(fù)出,認真琢磨拍戲。對工作,對家庭,馮恩鶴都一絲不茍。也正是這樣的品質(zhì),讓他們夫妻分居兩地,仍能彼此信任,恩愛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