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旭艷
李逸峰,1972年生,湖南邵陽市隆回縣人。文學學士、宗教學碩士、書法博士,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F任鄭州大學書法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碩士生導師。《大學書法》雜志主編,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河南省高校美術學教指委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全國教育書畫協(xié)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副會長。
致力于漢字文化與書法教育、敦煌書法與宗教藝術研究。漢簡研究系列論文入選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其他論文入選全國第七屆、第十屆書學討論會(第十屆獲最高獎);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子課題各一項。出版《敦煌寫經書法》(中國大百科出版社)、《石鼓文四種》(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李逸峰楷書〈甘肅賦〉》(人民美術出版社)等著作多種。
李逸峰出生于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的高寒山區(qū)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自少年時代即志存高遠,好學求進,刻苦自勵。從邵陽到長沙再到北京,一路求學讀到博士后;從寧波到蘭州再到鄭州,當年的中學教師如今是211高校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因人生足跡恰好走了五個方位,李逸峰自稱是“東南西北中”人。但是,無論走到哪里,居于書法藝術殿堂高地的他始終記得自己是邵陽人,始終和故土血脈相連、情緣不斷,為家鄉(xiāng)的文化公益事業(yè)留下一串串佳話。
志存高遠,厚學養(yǎng)墨成大器
作為農家子弟的李逸峰,他是從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xiāng)富寨村一路走出來的當代著名學者型書法家。沒有辜負父母的辛勤勞作和自己在煤油燈下的苦讀,1992年他考上邵陽師專中文系,攻讀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受傅治同、王琪、匡裕群等老師的影響,他如饑似渴飽受國學滋養(yǎng)。也就是在那時候,他開始習學令他投入而專注的書法,此后一直沒有離開過毛筆。
1995年大學畢業(yè)后,他在隆回十一中擔任了三年語文教師。1998年到2004年,他赴寧波任教六年。2004年回到湖南長沙,一邊在湖南省廣播電視學校任教,一邊攻讀湖南師范大學宗教學專業(yè),后獲得哲學碩士文憑。2008年,李逸峰考上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博士,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1928-2020)先生、葉培貴教授,正式開啟書法專業(yè)研究之路。
2012年,遠在甘肅蘭州的西北師范大學伸出橄欖枝,邀請他擔任書法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逸峰沒有錯過這個機會,他毅然西行,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了祖國西部的一個書法學科點。六年時間里,他充分發(fā)揮教育專長和創(chuàng)新精神,一年一個臺階,讓西北師范大學的書法專業(yè)迅速發(fā)展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業(yè),形成了本科、碩士、成人教育立體化模式。
2018年,應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張海先生邀請,他來到鄭大書法學院主持工作。這是全國“211工程”建設高校中最早的書法學院之一,在書法界有著風向標的作用。在張海先生指導下,李逸峰不負使命,在推動書法學升級為一級學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又協(xié)助張海先生成功創(chuàng)辦書法類學術期刊《大學書法》,并出任主編;2021年成功策劃“論道中原——全國高校書法教育論壇與展覽”系列活動,帶領團隊致力打造全國一流書法學科,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書寫新的篇章。
李逸峰厚學篤實,詩、書、印三劍合璧,各有千秋。他長于對聯創(chuàng)作,格律詩也頗有水準,曾獲過西泠印社“吳昌碩國際大賽詩詞創(chuàng)作獎”;書法作品多次參加中國書協(xié)舉辦的全國展,并在蘭州大學、甘肅省美術館等地多次舉辦個展;他的印章一如他的書法,尤其是佛像印禪意十足、風格鮮明。在高校引領書法學科建設,發(fā)表書法論文30多篇,有力促推了書法人才的培育和書法藝術的發(fā)揚光大。他還主持了“敦煌漢簡書寫研究”等多項國家項目,創(chuàng)造性地研究古人用毛筆書寫的每一個細節(jié)對漢字字體演變產生的作用。說李逸峰是集書法創(chuàng)作、書法教育、書法研究三位于一體的書法家、學問家,名副其實。
虛懷若谷,靜水流深立功名
出于對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的熱愛,李逸峰加入了邵陽市資江潮文化公益協(xié)會,并牽頭援建了富寨光彩小學。富寨村有著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自他以后考出了140多名大學生。因村小撤并,六七歲的孩子最遠的早晚要走8公里山路到鄉(xiāng)中心小學上學。李逸峰著急于心,毅然提出由他主導,通過自己賣作品和發(fā)動身邊人捐資,重建村小。李逸峰的義舉感動邵陽各界,邵陽市工商聯發(fā)動各商會組織和企業(yè)家予以支持,于2016年合力建成了耗資260余萬元的富寨光彩小學。他還籌資46萬元成立了“富寨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獎勵教師,為富寨村留下優(yōu)質師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胸有丘壑,靜水流深。李逸峰安安靜靜地厚學養(yǎng)墨,立己達人,虛懷若谷,而實力充盈;遠離功利,而功名自立。他說在甘肅工作時立下一個心愿,就是在全國中小學做100場免費的書法文化公益講座,已經完成了20多場,到了河南,他還在延續(xù)這項工作。作為讀書的受益者,他正在做的、最樂意做的,就是引導和幫助更多的人,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作者系湖南邵陽日報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