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瑀,趙 毅,趙君楠,王 瀅
(中鹽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一種小分子結(jié)構(gòu)的白色晶體物質(zhì),是生產(chǎn)聚丙烯酰胺的主要材料。聚丙稀酰胺一般可作為絮凝劑在工業(yè)上使用,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作為添加劑加入食品中,如甜菜糖汁中,用作控制食品中的有機物和礦物質(zhì)水垢,以達到澄清的目的[1]。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一般常見于油炸食品中,如薯條、薯片等。目前丙烯酰胺已被證實具有神經(jīng)、生殖及遺傳毒性,并已被國際癌癥機構(gòu)列為“2A 類可能致癌物質(zhì)”[2]。我國也將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檢測列為“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食品安全關(guān)鍵技術(shù)課題”。
食用鹽是必不可少的調(diào)味品,但目前缺乏對食用鹽中丙烯酰胺殘留和檢測方法的研究?,F(xiàn)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分析方法主要為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GC-MS 法)和液相色譜—質(zhì)譜法(LC-MS 法)。其中GC-MS法需要將樣品溴代衍生化,再進行儀器檢測,過程繁瑣[3]。而LC-MS 法無需衍生化,操作過程相對簡便,因此采用LC-MS 法檢測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成為主流。實驗中,用乙腈和正己烷提取并凈化樣品,然后收集凈化液進行測定。
AB SCIEX TRIPLE QUAD 4500型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儀;色譜柱(Spursil C18-EP 150 mm×210 mm,3 μm);分析天平(精度0.000 1 g,梅特勒—托多利);Milli-Q型純水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丙烯酰胺(CH2—CHCONH2)標準品,13C3-丙烯酰胺(13CH2—13CH13CONH2)標準品。
甲酸、甲醇、乙腈、正己烷均為色譜純。
丙烯酰胺標準儲備溶液(100 mg/L)、13C3-丙烯酰胺標準儲備溶液(100 mg/L):分別準確稱取1.000 0 g丙烯酰胺標準品和13C3-丙烯酰胺標準品,分別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容量瓶,置-20 ℃冰箱中保存。
丙烯酰胺工作液(10 mg/L),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1 mg/L):吸取1 mL 儲備液,用0.1%甲酸溶液稀釋至10 mL。臨用時配制。
稱取2 g 樣品(精確至0.001 g)于50 mL 離心管中,加入20 μL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加入40 mL 乙腈?;靹颍袷?0 min,6 000 r/min離心2 min。取上清液20 mL,加入10 mL正己烷,渦旋2 min,6 000 r/min離心2 min。棄去上層正己烷,將下層清液轉(zhuǎn)移至旋蒸瓶中,在40 ℃水浴下旋蒸濃縮至近干,加入1 mL水復(fù)溶,經(jīng)0.45 μm水系濾膜過濾,進行測定。
(1)色譜條件。流動相∶甲醇∶0.1%甲酸(10∶90),等度洗脫;流速0.2 mL/min;進樣體積25 μL;柱溫26 ℃。
(2)質(zhì)譜條件。陽離子電噴霧電離源(ESI);多反應(yīng)離子監(jiān)測(MRM)模式;噴霧電壓5 000 V;離子源溫度500 ℃;駐留時間100 ms。
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的質(zhì)譜參數(shù)見表1,其中“*”代表定量離子。目標物的提取離子流色譜圖見圖1。
圖1 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的提取離子流色譜圖Fig.1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 of acrylamide and 13C3-acrylamide
表1 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的質(zhì)譜參數(shù)Tab.1 MS Parameters of acrylamide and 13C3-acrylamide
采用針泵直接進樣的方式,將質(zhì)量濃度為100 ng/mL 的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標準溶液注入質(zhì)譜儀,對目標物的質(zhì)譜條件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在正離子ESI模式下篩選目標化合物的母離子[M+H]+,確定丙烯酰胺和13C3-丙烯酰胺的母離子Q1 分別為m/z71.9(CH2—CH—CO—N)和m/z74.9(13CH2—13CH—13CO—N)。在確定丙烯酰胺的母離子后,采用子離子掃描方式進行二級質(zhì)譜掃描分析,可以得到m/z55.0(CH2—CH—CO+)和m/z44.1(NH2—CO+)的 子 離 子。其 中 子 離 子m/z55.0 是由母離子脫氨得到,具有更高的豐度,因此選擇m/z55.0作為目標物的定量離子[4]。同理得到13C3-丙烯酰胺的子離子m/z58.1(13CH2—13CH—13CO+)和m/z45.1(NH2—13CO+)。
丙烯酰胺是極性物質(zhì),易溶于水,但待測物質(zhì)食用鹽主體為氯化鈉同樣易溶于水,因此若用水提取食用鹽中的丙烯酰胺,會將氯化鈉帶入儀器中,干擾電離過程。此外在某些研究中,發(fā)現(xiàn)待測食品中的纈氨酸會對目標物造成檢測干擾,這是由于纈氨酸m/z118.0 在電離過程中會裂解為m/z72.0 和m/z55.0,導致丙烯酰胺的假陽性或結(jié)果偏高[5]。國家標準GB 5009.204—2014 中用水提取丙烯酰胺,然后再用正己烷除脂,最后通過HLB 和Bond Elut-Accucat 固相萃取柱凈化,該方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基質(zhì)復(fù)雜的食品檢測,但過程繁瑣,成本高,并不適合大批量的檢測工作[6]。因此研究中,在食用鹽主體為氯化鈉且有機雜質(zhì)極少的前提下,選擇用乙腈作為丙烯酰胺的提取劑,再用正己烷除脂,可大大縮短樣品的前處理過程時間。
將相同量的內(nèi)標物加入丙烯酰胺標準系列溶液,其中內(nèi)標物濃度均為100 ng/mL,丙烯酰胺標準溶液濃度為分別為5、10、50、100、500、1 000 ng/mL,按照儀器工作條件進行分析。以各標準系列工作液的丙烯酰胺進樣濃度(ng/mL)為橫坐標,以丙烯酰胺(m/z55.0)和13C3-丙烯酰胺內(nèi)標(m/z58.1)的峰面積比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0.814 72X+0.046 24,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9 6。
以十倍信噪比(S/N=10)來確定方法定量限為5 μg/kg。向樣品中加入1 倍和2 倍定量限的標準溶液,平行測定6次,做回收率和精密度測定。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5.5%和4.0%,回收率分別為94.6%和116.7%,滿足《化學分析方法確認和驗證指南》中的要求。
研究中,在處理鹽樣品時將內(nèi)標物加至試樣中,這是由于內(nèi)標物和目標分析物的同時洗脫可共同確定目標物的保留時間,從而提高測量的準確度。按照研究建立的方法,隨機抽取一批食鹽樣品進行檢測。結(jié)果表明,在該批樣品的色譜結(jié)果圖中,2.69 min 附近均能找到同位素標記的13C3-丙烯酰胺色譜峰,同時丙烯酰胺色譜峰均不存在,因此可以判斷該批樣品并未檢測出丙烯酰胺。
研究針對食用鹽這一特殊基體的樣品,將乙腈作為丙烯酰胺的提取溶液,再用正己烷除去有機雜質(zhì)。采用LC-MS 法測定食用鹽中的丙烯酰胺,該方法省去了繁瑣的固相萃取過程,操作簡便,可滿足測定食用鹽中丙烯酰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