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行勝于言,質(zhì)勝于華。黨員干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時刻站穩(wěn)人民立場,以人民利益為重,以群眾期盼為念,辦好惠民利民的好事實事,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邁得開腳步方能“摸清民意”。習近平總書記剛到寧德工作時,就沉下身子到基層調(diào)研,走羊腸小道、過獨木橋、攀峭壁巖石,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跑了9個縣區(qū)、13個鄉(xiāng)鎮(zhèn)、18個村、12家工廠電站和學校,深入了解寧德發(fā)展實際情況。想為群眾做好事實事,就必須深入一線扎實開展走訪調(diào)研,真正把自己“沉”下去,讓民情民意“浮”上來。敢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到矛盾問題復雜疊加的地方去,多講老百姓愛聽易懂的話,多談群眾關(guān)心期待的事,問情于民、問需于民、問策于民。群眾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面講出來的,而是要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要多沾點“泥土氣”,深入田間地頭、廠房車間,當好群眾的“知心朋友”,在“七嘴八舌”的家長里短中,用心用情傾聽他們的“心里話”,準確掌握他們的“真想法”,把民情真正量準摸透,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
解得了難題方能“惠及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帶頭實干是最好的表率,實績實效是最有力的宣傳。黨員領(lǐng)導干部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基層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和突出矛盾,由表及里深挖問題矛盾產(chǎn)生的根源,將問題析透,把對策提實,確?!皩ΠY下藥”,實現(xiàn)“藥到病除”。對一時難以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長期遺留的復雜問題,要主動擔當、持續(xù)跟進,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黨的先進理論,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以“釘釘子”的精神和“水滴石穿”的韌勁一抓到底,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跟著一件干,直至徹底解決長期困擾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糟心事。要不斷提高基層工作能力,既在一線處理問題、化解矛盾,又能從解決一個問題提升到解決一類問題,以小見大、舉一反三,點上破題、面上開花。
贏得下口碑方能“凝聚民心”。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工作干得怎么樣,群眾看得最真切,說得最實在,“臉色”就是最好的“晴雨表”。堅持開門問效,多從群眾的評價中躬身自省,在群眾的抱怨中查擺問題和不足,用群眾“口碑”檢驗工作實效,不斷校正工作偏差,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地順應民心、落實民意。在任何時候想問題、做決策、干事業(yè)都以群眾滿意為“標尺”,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標準,堅決不做表面文章、不?;ㄈC腿,想方設法疏通堵點、化解痛點,切實把群眾工作做到實處。把握好顯績和潛績的關(guān)系,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持續(xù)修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格局,既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顯功”,更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chǔ)、利長遠的“潛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用實績實效贏得群眾口碑、持續(xù)凝聚民心。
(作者單位:中共徐州市賈汪區(qū)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朱瑾